周日(3月1日上午)講座
主題:精英統治與底層政治
主講人:康新貴(蘭州仲裁委員會仲裁員,律師,現執業于廣東。曾發表《社會分層與法治社會》、《當代中國社會四個階層的劃分與階層矛盾》、《多元化的和諧福利社會》等多篇社會論文。)
時間:2009年3月1日星期日上午9:30
地點:烏有之鄉書社(海淀區蘇州街18號院1號樓長遠天地C座1單元901室,電話:010-62760856)
主辦:烏有之鄉書社
講座簡訊
烏有之鄉書社于2009年3月1日(周日)邀請了廣州的著名律師康新貴老師作了題為《精英政治與底層社會》的講座,主要圍繞我國目前出現的精英統治與底層政治的狀況展開。
康老師認為價值觀念決定人的行為,精英們也不例外。當掌握統治權力的精英個人的價值取向能夠綜合社會各階層的利益需求,則這種權力的行使能夠得到大部分人的認同而成為合法權力;當精英個人的價值取向“忽略”了占總人口大多數的社會底層,甚至與底層的利益需求完全相背離,則精英統治與底層政治的沖突就在所難免了。康老師分了七個方面來給我們一一解讀:
第一,金字塔組織結構與精英統治的關系。現代組織結構的理論認為,現代理性的科層制度,其組織結構一般呈現出金字塔型,這種組織形態往往被認為是最現實、可行和高效率的,也是符合理性的一種組織結構。位于金字塔頂端的人實際控制著整個金字塔組織的行為,他們往往是一些被視為有組織領導能力的人,他們是組織中的精華、精銳、中堅分子,他們一般被稱為精英人物。社會大系統由政治、經濟、文化三個子系統組成,在這三個子系統中,其組織結構一般采用金字塔型,如此,實際控制政治組織、經濟組織、文化組織的位于金字塔頂端的一些人就實際控制著政治權力、經濟運行和意識形態的話語權。這些精英們力圖維持社會秩序、實現他們既定的目標,他們通過有組織的國家政治制定國家的各種制度,并采用強力手段予以執行。
第二,當今中國社會的階層分布。當今中國社會已分化為四個階層:國家管理人、資本家、中產階級、勞動者,其中勞動者又分化為發展型、溫飽型、貧困型三個子階層。勞動者階級位于社會底層。接著康老師詳細說明了這些階層的含義:國家管理人階層,他們實際控制著社會的現狀和發展走勢。資本家階層,主要由大、中資本家組成;中產階級——即中間階層,他們在整個社會結構中所占的比例估計在7%左右。勞動者階層,這個階層的共同特征是以勞動為生。這個階層被細分為三個子階層:貧困型、溫飽型、發展型。整個勞動者階級在社會結構中所占的比例為90%左右,中產階級占7%左右,國家管理人占2.1%,資本家占0.3%以內。
不同的階級或階層,因其所處的生活、工作環境的不同、自身需求的不同,對社會的期望也就不同。具體表現為各階層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和期望的不同,這種不同,直接導致了各階層需要不同甚至是相互沖突矛盾的國家政策方針、法律法規。
第三,勞動者階層在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中的要求。政治的精髓在于權力,權力運行歸根結底是一個利益分配問題。在國民收入的第一次分配中,如何決定分配勞動所得(工資收入)和資本所得的比例,各階層的主張明顯的不同且相互沖突。衡量一國國民收入初次分配是否公正的主要指標是分配比率,即勞動報酬總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如果勞動者的報酬總額占GDP的比重越高,則說明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越公正。我國在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工資所占的比例顯然是偏低和不公正的。這種初次分配上的不公正,使國民收入的二次分配——社會福利支出更具有緊迫性和必要性。尤其在我國目前,勞動者階級已淪落為弱勢群體,他們自身的生理、安全的低層次需求,包括住房、養老、醫療、教育、最低生活保障等都不能完全靠自己解決,尤其是溫飽型勞動者和貧困型勞動者。
兩者的沖突還表現在需求方面,在國家的財政支出結構中,勞動者階級期望教育、社會福利保障、醫療衛生占有更多的比例,而強勢階級對此不感興趣,因為他們不在乎自己支出多少醫療費、學費,更無須生活保障費,他們希望財政支出更多的用于經濟方面,以便于他們的盈利活動等。而醫療、教育、住房實事上已成為壓在勞動者階層頭上的新的三座大山。
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國民收入的分配中,是由精英們單方面決定其比例的,勞動者階層的代言人太少且沒有掌握話語權,制度的制定不能有效的反映勞動者階級的利益需求。勞動者階級盡管有很多的不滿和抱怨,但也只能是不滿和抱怨而已。
第四,精英統治與底層政治的分離。據鳳凰網的網絡調查,在11343人中,贊成改革的僅占29.5%,為3346人;而反對改革的竟占70.5%,即7997人。從八十年代大多數擁護改革,到今天大多數反對改革,形勢發生了逆轉。發展經濟已失去改革共識的作用,民眾沒有從GDP增長中分享應有的成果,相反更多地感受環境污染、腐敗犯罪、道德喪失的惡果。勞動者階級的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保護,直接后果就是不斷的發生群體事件,并且數量和規模不斷的擴大。翁安事件、孟連事件就是典型的代表。
按照清華大學教授孫立平的說法,當今中國社會已出現斷裂。這種斷裂的社會產生的根本原因是精英統治與底層政治的分裂,使社會底層受到制度性損害。從價值觀念上說,精英們在“效率優先、兼顧公平”、“讓一少部分人先富起來”的價值觀念主導下,使強勢集團在改革中獲得了極大的利益,而弱勢群體獲利較少甚至是絕對的利益受損體。
清華大學李強、孫立平、沈原教授提出:根據改革以來人們利益獲得和利益受損的狀況,將中國人分為四個利益群體或利益集團,即特殊獲益者群體、普通獲益者群體、利益相對受損群體和社會底層群體。李強教授根據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長表”的職業數據計算分析發現,中國的總體社會結構,呈現的是一個倒過來的“丁字型”的社會結構。現在,所發現的“倒丁字型”的社會結構,問題比“金字塔型”結構還要嚴峻,由于底層更大,社會就更不穩定,更容易產生社會沖突。這個倒丁字型的一橫,屬于社會底層。
第五、底層政治需要從無組織轉變為有組織的活動,才有可能進行有效的利益表達。社會團體是實現社會控制社會的基礎。結社是個體經過組織起來獲得個人無法獲得的利益的主要途徑。民間社會團體把社會單個的個人通過社團組織起來,使無序走向有序。選舉被選舉,監督、罷免權的政治權利的行使,需要社會團體為公民個人提供一個發展的空間和表現的舞臺。社會團體的發展是公民社會發展的基礎,也是公民社會成長的表現。
中國的政治體系現狀是三缺一,勞動者階級在整體上處于正式的政治體制之外,勞動者階級目前處于一盤散沙的無組織狀態。而強勢集團,資本家及其附庸中產階級,有民主黨派、工商聯、商會等組織。沒有團體的依靠和組織,勞動者階級不可能與強勢的有組織的集團對抗。所以,康老師號召勞動者階級組織起來!
第六,當代社會最本質的特征是多元化,多元化是世界發展的潮流。構成社會的要素在不斷的發展著,并且由量變引起質變。在資本主義初期,社會系統中控制社會的主要因素是經濟資本,哪個階級擁有經濟資本,便擁有控制社會的權力,擁有一切。這種資本對社會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對社會的控制是主導性和決定性的,社會的政治、文化價值觀念主要受擁有經濟資本的階級控制,資本家階級及其代言人政府控制了社會的主流。這種統治在本質上是排他性的和唯一的。
而在當今社會,控制社會的力量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控制社會的因素不再是某種單一的力量。控制社會發展演變的因素呈現出多元化的狀態和發展趨勢。表現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由單一的資本擁有者控制公司到經濟資本、科學技術、人力資本、社會資本共同控制公司的命脈,即由單一制控制因素到多元化因素控制。這一變遷必然反映到宏觀的政治結構和文化價值觀念上,引起政治制度、文化價值觀念上的深刻變化。經濟因素的多元化,使其擁有不同資本因素的人群形成不同的階層。不同階層對控制社會的稀缺資源的爭奪,必然反映到政治舞臺上,各種代表不同階層、利益集團的代言人便活躍在國家政治體系的各個層次上;同時,不同階層因其社會地位的不同,對社會期望的不同,其價值觀念、對社會公正、正義的理解和認同也就有所不同。這種價值觀念、價值追求目標的不同,使意識形態呈現多元化融合的狀態和發展趨勢。在一個階層多元化的社會里,各階層必須共同生存在同一個社會大系統中,這就要求各階層、利益集團之間除了爭奪、斗爭外,還要相互妥協達成各方都能基本接受的共識,使社會大系統獲得相對穩定的發展機會和時間。可以這么說,多元化是當今社會最本質的特征。這種控制經濟和社會發展因素的多元化,使民主在一定范圍和程度上成為可能,這種控制社會因素的分散有效的避免了集權專制的產生。
從社會發展的趨勢來看,多元化因素控制的多元化社會是歷史發展的潮流,在西歐和北歐各國已成為主流。中國的改革,如果前文中鳳凰網的調查具有代表性,如果多數人反對的改革仍然要繼續下去,則政府權力的合法性成為一個疑問。在這種狀況下,趟地雷陣、殺開一條血路進行改革的方式顯然是不合理的。
制度的變革,歸根結底是一個利益分配問題。利益如何分配?合理的機制應當是一個各階層相互協商、相互妥協的過程,而不能由精英們代表強勢集團進行壓制。中國的改革何去何從,現在已經到了一個關鍵的時刻。左、右翼之爭已近乎白熱化,或者說,支持改革和反對改革的呼聲彼此起伏。如何改?歸根結底是利益分配是否公正;利益分配是否公正的前提是分配機制是否合理。是各階層的政治協商與政治妥協?還是強勢階級的專政?當今世界歷史潮流表明,妥協是民主的象征,是政治解決階級矛盾的唯一有效和良性的方式。它使社會犧牲降低到最小和獲得全社會進步的最大利益。
第七,民主決策、民主選舉、民主監督是防止精英統治與底層政治分離的唯一有效方式。所謂民主,就是以民為主。以民為主做什么事呢?就是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事物由全體民眾以民主的方式來決定。民主不一定能達到最好,卻一般能防止最壞,這是一個久經世界歷史考驗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鐵定公理,是無須再進行論證的公理,也是馬克思主義民主觀的靈魂所在。
最后,康老師再次強調到,只有如此民主,才有可能防止精英統治與底層政治分離。如果一旦發生分離的跡象,就立即罷免!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