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講座簡訊
主題:毛澤東——中華民族崛起的希望
主講人:張宏良(中央民族大學教授,中央民族大學證券研究所主任)
時間:2008年12月20日星期六下午2:30
地點:烏有之鄉書社(海淀區蘇州街18號院1號樓長遠天地C座1單元901室,電話:010-62760856)
主辦:烏有之鄉書社
12月20日下午張宏良老師在烏有之鄉做了題為“毛澤東——中華民族崛起的希望”的講座。
張老師開篇就講:類似這樣的紀念活動有很多,但在今天的環境下,紀念主席有特殊的意義。因為世界已經到了一個文化的轉折點上。今天世界的危機不僅僅是由金融危機引發的經濟危機,而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文化價值觀的危機。人類要想走出資本主義社會的危機,就必須轉變生活方式,文化價值判斷標準。轉變的方向就應是毛澤東思想及其所在的東方文化。而三十年來,對于毛澤東的爭論,不僅是對一個人功過是非的爭論,而且是兩條道路,兩種制度,兩個階級的分歧與爭論。
張老師認為,經過三十年正反兩方面的教育,以及對毛澤東繼續革命理論的體會理解,使中國人民更為成熟,自己的愿望更為明確。于是,他預計思想理論界的斗爭已告一段落,下一階段將轉向政治斗爭。即中國即將進入政治轉型期。其標志一是紀念十一屆三中全會三十周年大會的召開;二是“零八憲章”的出現。
張老師講道:在紀念大會上,胡錦濤主席的報告不斷出現“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并高頻出現“人民”等詞匯。重提共產黨的階級性,高調提出國家安全和經濟安全。
他認為至少給左翼留下了很大的理論空間。也意味著中國三種力量——國家力量、賣國力量、愛國力量中,國家力量與愛國力量結合的趨勢。
但是,歷史發展到今天,中國人民的被綁架卻給整個左翼出了很大的難題。比如:官僚對老百姓的壓榨是老百姓把帳算到共產黨頭上。若老百姓反對中央集權,跟著右派走,中國必將走向四分五裂,正中美國下懷。若不反對中央集權,則要繼續承受官權的欺壓。再比如土地問題,若支持私有化,則在今天得到土地買賣收益后,明天及以后甚至子孫后代就沒有了生存保障,若不支持私有化,則土地收益的大部分卻進了當地有權有勢人的腰包,等等。處在兩個極端之間的中國人民會越趨向短視。這是最緊迫的問題。特別是在今天右派公然打出改旗易幟的旗號的情況下。
對于“零八憲章”,張老師認為明顯是政治性目的。那將意味著街頭革命與街頭運動的不可避免。政府的失敗不可避免。原因有三:
一、有效媒體幾乎被右派完全掌握;
二、金融一體化;
三、行政資源被大量“自由派”共產黨員所占有。
“零八憲章”所要走的完全是一條資本主義道路。但中國民族資本本身不成熟,也不是獨立的政治集團。同時無產階級也不成熟,分散形不成一股政治力量。所以在中國實行資本主義只能是官僚資本與買辦資本的橫行。將帶來更大災難,此歷史已經證明。
所以當前這樣一個轉折點上,如何使中國擺脫內外交困的局面,走向一條更符合大多數中國人民的發展道路。張老師認為以下幾點必須做到:
一、 恢復“四大自由”,貫徹十七大提出的建設“五有社會(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此“五有”才是真正的天賦人權。
二、 轉變生產目的,不以利潤為導向。切斷殖民經濟循環圈,使生產服務于國內消費。
三、 恢復政治倫理,道德倫理,重新高揚愛國主義理想主義的大旗。
四、 重新確立政黨、人民、集團之間的正確關系。一黨領導在中國是必須的,但必須使政黨處在人民大眾的監督之下。
最后,張老師指出,今天左派對主席的最好紀念方式是團結一切愛國力量捍衛民族國家的獨立統一。他認為,當前最緊迫的是捍衛民族利益,,因為外資的入侵和大部分利潤外流是造成今天中國勞動人民普遍貧困的主要原因。
關于如何看待毛澤東遺產。張老師認為應該鞏固完善毛澤東所創立的政治框架。恢復這一制度原有的功能和性質。網絡的普及和股份制的完善為大眾民主、大眾文化、大眾經濟提供了條件。在最后張老師說,一個文明崛起并有生命力,則須給人類帶來一種新文化,新的生活方式。這是我們紀念毛主席,學習毛澤東思想的重要意義所在。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