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上午講座簡訊
主題:揭秘金融海嘯三大震源,迎接世界資源整合的新紀元
主講人:童媛春(聯中資源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時間:2008年11月30日星期日上午10:00
地點:烏有之鄉書社(海淀區蘇州街18號院1號樓長遠天地C座1單元901室,電話:010-62760856)
主辦:烏有之鄉書社
11月30日上午,聯中資源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童媛春做客烏有之鄉,以一個實業者的視角揭示了金融危機的三大震源,并指出此次危機為世界資源的整合提供了契機。
他首先認為,今天的學術界和各類研究機構存在較嚴重的脫離實際的情況。比如對巴菲特定律的盲目應用和對金融衍生品的盲目追捧。進而指出此次危機的三大震源為:
一, 頂層的房地產次貸;
二, 中層的糧食、石油等大宗商品的投機套利;
三,戰爭資源大失血。
其中,戰爭資源最核心的是石油資源的爭奪。他認為,危機之前的世界政治格局很大程度上圍繞石油而展開,危機很有可能引發更為激烈的爭奪,危機后也是。
具體在分析危機演進過程中美國政府的做法時他形象地比喻為金融利益三國志:
金融資本為卒——管錢理財;
產業資本為車——用錢生財;
政權資本為帥——印錢搶財。
這樣他指出,美國的根本利益在政權資本,在產業資本受到威脅時,必定拋卒保車,在政權資本受到威脅時,定會棄車保帥。他認為美國的企業已經嚴重熊貓化了——有觀賞價值,沒繁殖能力。例如美國三大汽車制造企業,都是靠政府財政和銀行大量貸款維持。由于涉及大量就業,是美國的社會穩定器,懾于工會力量,必定會救。但他引用宋鴻兵的話說,“惠實不至,有信用,無資金額度”。那么最終誰會受益:童總認為有三者:對沖基金、產業利益、政權利益。
講到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時,他說會發生中國特色的有限度金融危機,但不會發生經濟危機,不過中國的一些私募基金會損失很大。當前中國的應對措施應該是穩股市,涼房市扶農市,擴內需。并從長遠來看,資源整合勢在必行,四大資源即為——土地資源、人力資源、金融資源、文化資源。這次危機不僅給中國進行資源整合的契機,也是世界應該要做的事情。「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