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改革開放三十年
主講人:楊帆
時間:2007年12月31日下午,2008年1月1日上午
地點:北大資源賓館三層1308室 烏有之鄉書社
網站:http://www.wyzxsx.com 電話:010-62760856
主辦:烏有之鄉書社
——————————————————
2008年元旦,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楊帆的系列講座《改革開放三十年》在烏有之鄉開講。 楊帆教授引用了古語“唯大英雄能本色,極高明而道中庸”開場,他說,唯大英雄能本色就是說,一個學者要有愛國心,愛民族心,有正義感和獨立批判思考精神;極高明而道中庸就是說,觀察和研究問題要能夠高瞻遠矚,洞察本質,吸收各種對立觀點的合理成分;要有逆向思維能力,有正確的假設,有創造力。具體到研究中國改革開放,就是要能夠“超越左右翼”,抓住被那些表面上極端對立的觀點所掩蓋著的,理論和實踐的真問題。 他從1994年提出超越左右翼以來,參加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論爭論,一直堅持這樣的立場來分析問題,在中國理論和思想界獨樹一幟。
楊帆教授的系列講座,是以他1年以來關于十七大的一系列講演為基礎的,他說,中國共產黨十七次代表大會, 代表著中國歷史發展的重要轉折, 其劃時代的歷史意義, 所需要完成的歷史任務, 層次應該非常高, 目前我們還不能充分地表述. 講時代意義需要拉開歷史距離, 需要時間考驗, 需要實踐證明. 目前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一屆代表大會是五年,但十七大卻代表著一個30年周期,其意義能夠和七屆二中全會,十一屆三中全會相比。 2008年是改革開放30年, 正是一個“30年周期”。 從2003年SARS 開始的”反思改革” 將繼續下去. 楊帆教授的講座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 歷史崛起. 他給大家提供了一個中華民族5000年文明, 2000年成型, 1000年崩潰, 600年失誤, 170年失敗與奮斗, 70年強國與經濟高速增長的大歷史背景. 從1840年以來, 中國人奮斗170年,經歷了崛起的11個階段。 第二, 制度變遷. 分兩個階段總結改革開放30年. 楊帆教授研究了漸進改革的起點, 路徑與基本矛盾, 研究了資本范疇在中國的發展。 第三, 思想與理論斗爭。 他以”超越左右翼”的視角, 歸納了四大思潮, 歷數重大思想斗爭事件. 第一講已經結束,楊帆教授回顧了中國衰落的歷史軌跡: 1000年前宋朝的重文輕武, 500年前明朝的錯誤世界觀, 1840年戰敗至1945年: 兩次小勝, 六次大敗, 喪失1/3 國土, 人口停滯在45000萬, 國家分裂,工業化不能成功。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標志著中國重新崛起,以后又有六次戰爭勝利. 沒有敗仗。 第二個崛起是國家統一和強大。 第三是工業化原始積累, 楊帆教授重新定義和評估了計劃經濟的歷史作用。 第四是中國經濟70年高速增長的原因,是人口劇增與年輕化, 儲蓄率高。 第五是改革開放。 第七是抗擊亞洲金融危機。 國際資本重估中國, 才有股票房地產高潮。 第八是十七大以后的任務,要把貨幣財富爆發轉化為真正的國力: 國防,科技教育, 環境, 和諧社會。 第九是文化崛起。 第十是國家能力的提高。包括政治改革, 利益集團整合,肅清腐敗。 第十一是國際定位。 第二講以重新評估計劃經濟開始,為研究改革開放提供了起點。 以后,楊帆教授以1995年為期,把改革開放分為兩個階段,分別進行研究。 這也是他于2004年最早提出“反思改革”三年以來一直所堅持的。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