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講座
主 題:中國周邊安全形勢分析
嘉 賓:戴旭(空軍上校。畢業于空軍電訊工程學院和空軍政治學院,先后在空軍地空導彈某部飛行學院任導航臺長、新聞干事等。發表過軍事學術專著,及政論、軍事方面多篇評論文章。)
時 間:2007年10月21日下午2:30~4:30
地 點:北京市海淀區頤和園路1號 北大資源賓館三層1308室 烏有之鄉書社
下面是烏有之鄉志愿者通訊員寫的簡訊稿,已經主講人審閱。
中國周邊安全形勢分析
戴旭
10月21日下午,空軍上校戴旭先生應邀到烏有之鄉書社,作了題為《中國周邊安全形勢分析》的講座。戴旭先生說,當前中國周邊問題主要是朝韓問題、緬甸問題和巴基斯坦地區問題。這些問題都是美國“上兵伐謀”戰略的產物。
關于朝韓問題,很多人把目光集中在核擴散上,但戴旭先生對此不以為然。認為應該更加關注南北韓的的統一和朝美建交問題,以及建交后的朝鮮政治走向。考慮到朝鮮的綜合國力,美國真正懼怕的不是核彈,而是東亞力量格局的改變。核試驗只是朝鮮外交戰術的虛晃一槍,真正的目的在于提高談判價碼,以為未來國家開放創造和平環境。
緬甸問題的實質是美國想改變其國家政權,換成親美的,從而威脅中國的馬六甲海峽通道,其他的問題都是表象。
現在有些人在設想中美未來開戰會怎樣,但在戴旭先生看來,中美直接開戰只是一種想像。大國的較量目前都在上兵伐謀的層面上,在很多的地方暗中角力。例如在中亞。關于印度,印度對幾乎把印度洋當作“印度湖”來控制。為了印度洋的海上油路,需要加強與巴基斯坦的戰略伙伴關系。
關于臺灣問題,戴旭先生預料臺海不會有大問題。原因之一在于陳水扁,他從上臺之前就喊著要臺獨,到現在已經要卸任了,還沒有膽量真獨立。可見陳水扁實際上是想犧牲自己的政治信用,來為民進黨趟路。民進黨的真正意圖是把持政權,而不是臺灣獨立。原因之二在美國,美國現在主要忙的是伊拉克和伊朗,無暇東顧,因此中美關系在5~10年之內不會破裂。臺灣問題的解決,應當靠多管齊下。 日本是一個潛在的威脅。日本對中國的戰略思想一直以來就是遠交近攻,對華真正友好不太可能。日本遏制中國的動機是最強的,但這個最大的不安定因素是否會釀成真正的不安定,取決于其他不安定因素的發展。
戴旭先生認為,中國缺乏頂層設計和長遠戰略。“韜光養晦”的指導思想公開之后,不僅大國放手擠壓我們的生存空間,連一些撮爾小國也敢打上門來。孫子兵法說的是“先勝而后戰”,“謀定而后動”,而不是“摸著石頭過河”。英國和日本,在崛起之前就有了明確的國家戰略,對國家的陸權海權有了詳細地分析和明確的定位,并且集合全國人民之力來有計劃地穩步地實現。反觀印度,其國家戰略長期以來就是國際投機,因此難有大的發展。國家戰略確定后,是軍事戰略的制定。戴旭先生認為,中國應樹立“藍色國防觀”,向海洋和天空邁進。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