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簡訊:日本反全球化的現狀——安倍下臺的背后
主 題:日本反全球化的近況——安倍下臺的背后
主講人:木田 洋(日本學者,1941年12月4日出生于大連。1947年日本戰敗后回國,一直在東京長大。1960年日本東京明治大學畢業。從大學開始就熱心于工農運動。參加了60年代的反對日美安全條約的斗爭。1965年在一個日本鋼鐵批發商那里工作,由于工作原因,經常來中國。1966年畢業后第一次來中國,文革期間經常過來,出差北京,上海,廣州。1976-1987年沒來中國,1988-2000年被日本國際協力事業團(JICA)(Japan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Agency)派往中國工作。期間,分別在中國的東北(哈爾濱),東南(福州),西北(銀川),西南(成都)工作,并把自己的經歷寫成《溶入中國的大男孩》一書。2001年退出JICA ,之后從事翻譯工作并經常旅游。走遍歐洲,南美,等地。曾于2004年參加日本的非政府組織“和平船”做環饒北半球一周的旅行。)
時 間:2007年9月23日星期日下午2:30
地 點:北大資源賓館三層1308室 烏有之鄉書社
9月23日烏有之鄉有幸請到日本學者木田 洋先生為我們舉行一場主題為日本反全球化現狀的講座。講座依照慣例在下午兩點于北大資源賓館1308室按時舉行。
在主持人給木田 洋做了一個簡短的介紹之后,講座在友好的氣氛中開始。
講座以安倍在9月12日突然辭職為契機,引出對安倍辭職時政治背景的審視,然后著重把目光聚焦在日本反全球化的現狀上,最后得出一個結論便是中國和日本的工人階級應該聯合起來,全世界的工人階級也應該聯合起來。
木田 洋先生首先為我們介紹了日本前首相安倍的個人背景,從他做過首相的外祖父到做過外交大臣的父親。在提到安倍的外祖父岸信介做首相期間,日本與美國建立的美日同盟時,木田 洋先生表示,當時他就是一個反對者,現在依然堅持著反對的立場。
然后木田 洋先生又透露安倍下臺的另一個重要的背景。在冷戰時期,美日同盟達成協議,日本為美國的部分海上軍艦供油,這個協議截止到2007年10月1日。而在布什總統與安倍首相的會談中,布什總統要求這個協議到期時再維持一年,安倍首相欣然答應,不料安倍首相的決定卻遭到國會的抵制,不能不說這是促使安倍失去支持而被迫辭職的重要方面。
在說到這個問題時,木田 洋先生順便為我們介紹了一下日本的政體。同時引出了目前日本政局的變動。而導致這種變動的一個重要原因來自新自由主義和全球化的發展。
木田 洋先生指出,全球化的發展,特別是當前資本全球化的發展在給發展中國家帶來挑戰的時候也給作為發達國家的日本帶來了很多現實而嚴峻的問題。首先是農業,全球化的發展造成日本農業的一定蕭條,其次是工業,日本國內的工廠紛紛把廠開到具有廉價勞動力的中國菲律賓等地,導致日本國內工人的失業或者待遇水平的降低,此外在日本國內同樣面臨著高中畢業生和大學畢業生事業的嚴重問題。
也就是說,在資本全球擴張的背景下,獲益的只是那些發達國家的資本家,而不管是發展中國家的工人,還是發達國家的工人都是受害者。現在日本國內的工人已經在反對這種資本全球化,同時也在聲援著發展中過家的工人階級爭取自己權益的活動。木田 洋先生通過具體的見聞或者親身經歷說明了這一點。
最后他得出的結論便是,面對資本的全球擴張這新一輪的全球化浪潮,世界的工人階級應該團結起來。
木田 洋先生簡短而精彩的演講也引發了到場嘉賓和觀眾的廣泛討論。
嘉賓楊思遠老師在總結時闡釋了他的兩個主要觀點:第一通過木田 洋先生的演講,讓我們了解到,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原本以為只有發展中國家被邊緣化的想法是片面的,一些發達國家也不能幸免,特別是各國的工人階級,也就是說,現在的全球化是資本主導的全球化,它對工人階級的影響是不分國家籍別的,因而全世界的無產者需要聯合起來。
第二,在對中國工人階級的研究中發現。現在的工人階級內部存在著傳統的城市工人階級和新式的農民工工人階級的對抗,而這種內部的對抗只能使得資本獲利和資本家的獲利。概括的說,工人階級的現狀就包括了傳統工人階級地位的下降, 新式工人階級地位不能提高和發達國家工人地位變化三種情況。而全球的工人階級接受著全球化的挑戰中也可能面臨著一個歷史的機遇,就是全世界的無產者能夠聯合起來。
另一位與會嘉賓韓德強老師著重從經濟的角度,站在全球的視角給我們論證了全球化,特別是當前的資本全球化的發展必然證實馬恩的一個論斷,全球的資本擴張必然會帶來全球性的經濟危機。
在嘉賓發言之后各位觀眾也是各抒己見,友好的討論一直持續到講座的結束。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