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活動 > 烏有講堂

孔慶東講座:理性看待大眾文化(一)

孔慶東 · 2006-11-29 · 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孔慶東:理性看待大眾文化(一)

主題:   理性看待大眾文化
主講人: 孔慶東(北京大學(xué)中文系副教授)
時間:  11月19日(周日)下午2:30
地點:  北京大學(xué)資源賓館三層1308室  烏有之鄉(xiāng)書社

下面是講座錄音整理稿,未經(jīng)主講人審閱:

  主持人:大家好,歡迎大家里烏有之鄉(xiāng)參加今天下午的講座。非常榮幸,請到了北大“醉俠”孔慶東老師,孔老師是第三次作客我們?yōu)跤兄l(xiāng),前兩次,一次在清華大學(xué)西門外,孔老師跟我們一起談?wù)摼湃昱c革命問題。第二次在我們?yōu)跤兄l(xiāng)的原發(fā)地,北航西門外的一個地方,談金庸的武俠小說。今天是第三次,是在我們搬遷到北大資源賓館三層以后現(xiàn)在這個地方,很榮幸多次邀請到孔老師。今天孔老師來跟我們談?wù)摗袄硇钥创蟊娢幕眴栴},下面我們就以熱烈的掌聲歡迎孔老師開始。{掌聲} 

  孔慶東:好像來的都是年輕的朋友,都是同學(xué),感覺就像在北大某個教室上課一樣。不過我想,今天呢,不上課了,跟大家閑聊幾句。剛才主持人說到我前兩次來烏有之鄉(xiāng)(www.wyzxsx.com),那兩次在烏有之鄉(xiāng)胡說八道的內(nèi)容,都在網(wǎng)上,在我的書里面,都是可以看到的。其實也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都是在談別的東西。我最近是太忙了,我知道烏有之鄉(xiāng)這個地方的重要性,在當今中國,不僅是在中國,在當今世界上的重要性。大家看看烏有之鄉(xiāng)那個電子雜志,看看烏有之鄉(xiāng)幾年來所舉辦的各種活動,大概就能明白它的意義所在。它實在是我們中國當下的一根最敏感的神經(jīng)之一。它關(guān)注的都是這個民族,這個人類的走向問題。我很慚愧一直沒有安排出時間來到這里來,離北大越近的地方,反而來得越少。大概又一年多沒來過。本來定了這個月初,后來一直拖到今天。秋冬之際,我也是非常忙,今天呢,我也是還要出差。所以我只能簡單跟大家交流一下,談一點我的思考,然后希望能夠跟大家交流一下。

  這個環(huán)境比較好,可能大家比較遭罪,比較委屈,但是我比較喜歡這種近距離的接觸。我上個禮拜在北大上課的時候我還在北大講,我不喜歡學(xué)生坐得一排一排規(guī)規(guī)矩矩的這種教室。這種教室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我們古人是不這么上課的。我們從什么時候開始,學(xué)生一排排坐?然后前面搞一個獨裁者在那里講,這種形式就是監(jiān)獄的形式。就是把大家都當成工具,一堂課一堂課地灌輸下來,奴才一個個就培養(yǎng)出來了。大家到了各地都是一樣的,不論干什么工作都一樣的,更不用說今天連工作都很難找。今天是一個想做奴才而不得的時代。(眾笑)大家到處拿著個人簡歷,打的好好的,不就是想作一個奴才嗎?人家還不挑你,說不干,說你這不合格。我曾在北大開的幾次會上,我都建議,我說我們北大現(xiàn)在有了一點點錢,要蓋樓,我建議要蓋一種新的教室,這個教室不是一排一排的椅子,前面一個講臺,一個黑板,不是這樣。我說能不能椅子是圓的,或者連圓的都不是,隨便,屋里亂七八糟擺一些椅子,或者有一些椅子是轉(zhuǎn)圈的,轉(zhuǎn)椅,你愛哪個方向就向哪個方向。老師不是要固定坐在一個位置。大家就進來坐在這里,忽然有個人說話了,哦,那是老師啊!我覺得這是比較好的。

  我說這個開頭地意思是,我想談?wù)勎易罱伎嫉囊粋€問題,我想今天談一個大眾社會的問題。我也沒有過多地結(jié)論,我只是來思考,把我的思考說一下,希望能和大家有所交流,便于大家來提出問題。

  我們現(xiàn)在呢,是號稱進入了一個大眾時代,進入了一個大眾社會。我呢,也有很多工作也涉及到這個問題。我從十多年前開始研究通俗文學(xué)、大眾文學(xué),那么很多人就說,你為什么研究通俗文學(xué)啊?你為什么研究武俠小說啊?你為什么研究金庸啊?有種種種種的猜測,那個猜測我們不去說它。我也不好意思說,我在從事一項偉大的工作,你們都不理解我,人是不能這樣說的。人呢,總是要把自己放的低調(diào)一點。你為什么研究金庸啊?我說我無聊啊,我品德低下。我認為研究不了高深的東西,你只能這么回答。

  但是呢,這十幾年來從具體的工作入手,我看到不僅僅是我一個人,越來越多的人在關(guān)注大眾文化的問題。現(xiàn)在關(guān)于大眾文化的書,我們也出版了很多,也翻譯了很多。那么我一直有一個觀點,那么我們中國落后,到底落后在什么地方呢?我們中國不落后在高端,不落后在尖端,我們也不落后在低端,我們就落后在中間層面,中間這一層是落后的。我們在自然科學(xué)的尖端,我們在世界上是能夠排在前列的。這個世界上沒有幾個國家能把人弄到太空去,我們中國能。我們能把一個個人弄上去,我們弄上去男的了,下面準備弄上去女的。這個我相信,中國這個能力是很強的。我們在人文社科領(lǐng)域也都很尖端。尖端的東西我們不知道,我們大家不了解,但實際上我們走的很遠。不要說現(xiàn)在,差不多一百年前我們就出了魯迅。魯迅這樣的人,一百來年,世界沒幾個。美國你別看他牛,他拿不出一個像魯迅這樣的重量級人物,他沒有。他借助他的經(jīng)濟、軍事實力,盡力的傾銷他的文化,把他的文化放大一百倍給人看。放大一百倍之后還是沒有魯迅這樣級別的人物。

  所以說我們尖端是一點不落后的,低端我們也一更不落后。好多人老是上外國學(xué)什么東西,學(xué)習(xí)什么性解放啊,什么吸毒啊,什么黑社會啊,那些還要向美國學(xué)嗎?中國第一。中國人壞起來也是天下第一的。中國人吃喝玩樂,什么腐敗啊,陰謀詭計啊,這都不需要向美國學(xué)習(xí),隨便在我們犄角旮旯挖一勺就夠了。所以說中國高低都是很厲害的。

  那么說你中國這么厲害怎么還是不行呢?人家現(xiàn)在還是不承認你是強國,承認你是大國,不承認你是強國,你不強在哪兒呢?不強在中間這一層,被叫做大眾這一層。我們有楊利偉上天,但大多數(shù)人不知道楊利偉是怎么上天的,包括我也不知道。就是我們科學(xué)知識其實很差,大眾的科學(xué)知識其實很差。魯迅是怎么回事呢,我們在上學(xué)的時候?qū)W了魯迅這個偉大的名字,魯迅到底有哪些思想,魯迅到底是個什么人,其實我們不知道,我們考試以后就忘了。所以大多數(shù)人對魯迅沒有什么親切感,覺得魯迅是一個冷冰冰的戰(zhàn)士。我們一方面在奧運會上拿了那么多金牌,但是我們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怎么樣呢?包括我這樣的人,還短身體好的人。這是恥辱,就是說我們整個民族的身體狀況是很差的。我們現(xiàn)在這個體育鍛煉就完全為了奧運會拿金牌,你看北大那體育場都不讓隨便進了,踢球要花錢,這是什么世道啊?(眾笑)我小的時候隨便踢球啊,看誰家玻璃不順眼,“梆”一腳踢過去了。現(xiàn)在哪有隨便給你踢球打球的地方?你到哪塊去玩兒,那要交錢。你這跟奧運會沒有關(guān)系。所以這個時候又讓我們想起毛主席的話,“發(fā)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zhì)。”發(fā)展體育運動的目的是增強人民體質(zhì),毛主席從來沒有說過“發(fā)展體育運動,多拿金牌銀牌”, 沒有說過。金牌銀牌是什么東西?寧可一枚金牌不得,而要人民身體好一點,少看點病。

  我們中間這個層次在各個領(lǐng)域都是落后的。所大眾文化這個問題在中國尤其顯得重要,,突出,比世界各國都要重要。中央講建設(shè)和諧社會,最后還是要落實到大眾這個層面上。關(guān)鍵和諧不和諧,是看大眾和諧不和諧。說到這里呢,我就想首先我們要解決一個問題:什么是大眾?這是我在考慮的問題。什么是大眾?我們今天說的“大眾”這個詞,只要拿到學(xué)術(shù)界,馬上就有學(xué)者推出各種各樣的定義、概念,他說大眾是這個,他說大眾是那個。什么事情只要到了學(xué)術(shù)界,就永遠說不清。學(xué)術(shù)它有一個自我的隱秘的宗旨——就是學(xué)術(shù)要保持自己的神秘性,因為這是它賴以生存一個重要前提。用古人的話說叫做“國之利器不可示人”,不能隨便告訴你,告訴你了我怎么吃法啊?這是學(xué)者們都心照不宣的一個潛規(guī)則。我這樣說不是說學(xué)者們沒學(xué)問,他有學(xué)問,但是這個學(xué)問,他不能輕易告訴別人。有一部分呢,是告訴了你,你也不懂;但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是非常簡單的道理,這些簡單的道理就是學(xué)者們惴惴不安的:壞了,這事很簡單啊!稍微一暗示,他們就明白了,這怎么辦呢?學(xué)者們眉頭一皺,計上心來,把它說復(fù)雜了,一個簡單的事情,非要拼命的把它說得復(fù)雜,隨便的一杯茶,他可以寫一千本書來論述,絕對可以寫出一千本書,能夠培養(yǎng)一萬個博士——茶博士,能夠培養(yǎng)出來一萬個。這樣就有了一個存在的合理性了。我們一個龐大的學(xué)者集團,年年向國家弄那么多錢,那么他們向國家生產(chǎn)了什么東西呢?而且其實越是這么搞的,越?jīng)]有什么實質(zhì)地東西。而真正有學(xué)問的學(xué)者呢,就比如說我們這一帶,就在這個院子里,在旁邊住著,中關(guān)村一帶,大概有十萬顆中國的高級頭顱。這些人,他們在研究真正有學(xué)問的東西,卻往往得不到國家的資助,因為決定資助哪個項目,這個決定權(quán)它不在學(xué)者手里,它在一些不懂行的一些外行手里,所以我們這個學(xué)術(shù)就搞得很有意思,非常有趣的一個東西。

  所以大眾這個問題,你不要到學(xué)術(shù)界去也就不要拿到學(xué)術(shù)里去討論。我可以去,因為我要去和他們戰(zhàn)斗,搞清他們的武器。你不用去。那么我們可以從否定的角度去看大眾社會。很多人一聽大眾社會就說好啊。每個時代都推出一批新的概念,新的詞匯。20世紀以來呢,大家都認為新東西就是好的。不知何時起,新就成了一個褒義詞。大家要有種警惕,啊。一些被我們看作褒義的東西不一定就是好的,不是古來就有的。在古代,老,舊才是褒義詞,自從有了“新青年”以來,新就成了褒義詞,新青年,新小說,新詩。新的變成好的了。我們需要警惕。比如現(xiàn)在 “大眾社會”這個詞一出來,新的,大家很容易認為是好的了。

  更有一種思維,認為大眾社會就是民主社會,這個尤其需要警惕。我們一百年來都在呼吁這個民族,從同盟會到國民黨到共產(chǎn)黨,幾代共產(chǎn)黨,沒有一代革命者,領(lǐng)導(dǎo)人,統(tǒng)治者不重視民主,不呼吁民主。即使做得很專制。即使蔣介石做得的很專制,被叫做“獨夫民賊”,他主觀上也要民主。只不過認為火候不到,他也好似要搞民主的。每一個新時代的到來都給我們帶來一個民主的希望。所以你看不清當前問題時,就要往上一個時代去看,現(xiàn)實的答案就藏在歷史的字里行間。

  我們現(xiàn)在認為大眾社會是一個民主社會,還是被概念所愚弄,覺得大眾就代表大多數(shù)。我們可以去想想文革,文革是一個民主社會嗎?文革中的悲劇是怎么產(chǎn)生的?今天關(guān)于怎么看文革,成了我們社會思想斗爭的一個分水嶺。我們由二十多年前黨的一個決議全盤否定文革,把文革說得一團漆黑沒有一點好處。凡是對歷史進行不公正評價的都要遭到反駁,于是終于在社會矛盾激烈的時候人民勇敢的站出來,為文革翻案,為文革說好話。一個極端必然導(dǎo)致另一個極端,就有一些人要說文革是全面的好,把文革說得非常偉大。但是我們客觀的講,文革時候肯定是有很多壞事的,有很多悲劇的,這是事實,任何一個時代都有悲劇。文革的時候很多人就認為是一個民主社會到來啊!

  我們今天很多人在反對文革的時候,他用來反對文革的思維恰恰就是文革思維。比如有的人說你孔慶東是文革過來的人,所以你的歷史是不純潔的,你的思想是不純潔的,你是專制教育下長大的,意思就是你有原罪。他的說法好像是很公正很時尚的,我們是陽光下長大的啊,我們是民主社會長大的啊,我們是讀著English長大的啊,所以我們是很純潔的細胞啊,你文革過來的你不干凈啊,所以我們要反對文革。你看上去他好像能自圓其說,可是你看看文革的時候,文革的時候人恰恰是這么說的,他的這種論斷,這種思維方式,這種邏輯,恰恰是文革邏輯。文革的時候是怎么說的呢?文革時說你小子是舊社會過來的啊!你生在萬惡的舊社會啊,你不純潔啊!你根兒上就不對啊,我們是生在陽光下,長在紅旗下的人,我們是純潔的啊!文革中那些很幼稚的紅衛(wèi)兵就是這樣講的。所以兩個時代是驚人的相似。再往前倒,民國的時候人也是這么說的,你小子是從清朝過來的啊,我們是辛亥革命之后出生的啊,所以你是有罪的啊。歷史有時候是很悲哀的,歷史經(jīng)常被我們發(fā)現(xiàn)沒有進步,沒有改動,而且可能是越來越愚昧。剛剛過去的一個時代就被人們忘記了。

  文革應(yīng)該說他有一個非常偉大的、了不起的初衷。文革的初衷,今天恐怕很多人終于可以理解了。理解真理,理解歷史,聽學(xué)者是沒有用的,有的時候光看書是不夠的,必須現(xiàn)實提供了足夠的、豐富的條件。只有中國到了今天這個真正民不聊生的時候,人們才重新意識到文革的偉大。(掌聲)昨天在我的博客上有一個混賬說,他在朝鮮生活過,知道朝鮮民不聊生的情況。我在博客上沒有時間和他糾纏,我只說了一句,你懂得什么叫民不聊生?活在當下的中國還指責別的國家民不聊生,無恥!(掌聲)你到全國各地去走一走,中國的老百姓還怎么活?中國有很多人活得很好,中國有幾千萬人都活得非常好,這個我承認。幾千萬人在中國占百分之多少?幾千萬這個數(shù)字只能拿到國外去嚇唬鬼子。我如果告訴你中國有十億人沒法活,鬼子還不震驚死啊!我在韓國生活的時候,曾經(jīng)跟他們講過一次小的戰(zhàn)斗,他們說死了多少人,我說死了大概一萬多人。哇!韓國人說這了不得啊,死了一萬多人,他們已經(jīng)無法想象一萬多人死了是什么場面。我就忽然感到兩國人民對數(shù)字的感覺是天壤之別。我說可能是我比較殘忍,中國人覺得死一萬多人沒有什么感覺,我說我們兩千多年前就活埋過四十萬人(笑聲)。長平之戰(zhàn)嘛,長平之戰(zhàn)就坑殺四十萬人。所以說今天中國死一萬多人中國人真的沒什么感覺了。這時候我覺得有點慚愧,可能是我心靈不夠善良。他們也說是啊,中國人對數(shù)字的感覺和我們完全不一樣。我說我們經(jīng)常有死亡幾十萬人的戰(zhàn)爭。這樣的戰(zhàn)役是很多的。

  就是對這個數(shù)字的感覺,那么中國現(xiàn)在到底有多少人活得很不愉快?多少人活得不爽?多少人在委屈中活著?那么我想如果說委屈活得不爽的話,絕大多數(shù)人活得都委屈,包括有錢人、有權(quán)人,因為這個游戲規(guī)則使人不爽。你有了錢也不是通過正當途徑而有的錢,本來就使你高興不起來,然后因為你這個錢的來源不正當,所以你還要受到別的力量的控制和操縱,所以中國有錢人也活得不愉快。工、農(nóng)、兵、學(xué)、商可能活得都不愉快,真的愉快的人是很少的。然后不愉快我們還要裝的很愉快,怕出事啊。所以行行業(yè)業(yè)都團結(jié)起來,莫逆于心,大家每天就故意的互相煽動,咱們老百姓今個兒真高興啊,真啊真高興(笑聲)。所以我如果不是一個文化工作者,我是決不看春節(jié)晚會的。我非常了解人民群眾為什么反感春節(jié)晚會。他說你為什么看,我說我沒辦法,我是吃這碗飯的,我看了要寫文章批評他(笑聲)。沒有調(diào)查沒有發(fā)言權(quán)啊。大家知道我做這個工作我是很難受的,我看的時候心里真的很惡心,特別是開頭那幾個節(jié)目,粉飾太平那幾個節(jié)目,實在是太惡心了!也許就在這個春節(jié)晚會開幕之前幾分鐘這個國家還在砸死人,礦井下砸死人,派出所里捆打死人,還在發(fā)生著,但是只要春節(jié)晚會一開始,哇,一群傻孩子放出來,就說這國家怎么怎么好。這真是有時候令人發(fā)指,只能不去想。你不用到西部去,就在東部的一些山區(qū),一些偏遠的地方,北京,你到那門頭溝去看看,你就知道中國人是怎么樣的民不聊生,什么叫民不聊生才知道。聊,是依靠的意思。民不聊生,就是活著沒什么依靠,沒有任何安全感。

  你以為你在北京大學(xué)旁邊聽課你很幸福嗎?你走出資源賓館,隨便路上過來一個什么人把你打死,可能就白打死了。然后如果被媒體發(fā)現(xiàn)了,媒體還要說你不懂法制,為什么不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衛(wèi)自己呢?就是這樣。不要說你,我也一樣。我出去了隨便被人打死了,都很難擺平這件事。你沒有一個安全感,你不知道去依靠什么,我們大家曾經(jīng)依靠的那個東西被人家打碎了。被人家打碎了以后每人拿一塊兒拿家里去了。拿到大塊兒的那個人他很高興,但最后他發(fā)現(xiàn)他也高興不起來了,因為他自己也失去安全感了。當今中國一個億萬富翁就有安全感嗎?一樣沒有,不然為什么他們要千方百計地把錢轉(zhuǎn)移到國外呢?是因為大家都沒有安全感。

  所以就有些人說,一定要再來一次文革。而且就理解了當時為什么要有文革,文革不是誰能夠發(fā)動的,你給我發(fā)動一個看看。你不用發(fā)動文革,你就發(fā)動一幫人到北大辦公樓前坐著,我給你一個小時時間,你發(fā)動十個人。如果沒有十個人心里有這種欲望,你是很難發(fā)動的。個人很難發(fā)動起來,人只能火上澆油,你不能憑空的去搞一個烏有之鄉(xiāng),那是搞不起來的。文革之前中國只不過是出現(xiàn)了一點這樣的趨勢,如果跟今天比,文革之前的形勢那算什么,那還算腐敗嗎?不算腐敗,只不過剛剛有一點不公正。一些曾經(jīng)的革命者,認為革命勝利了,他們就要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了,老子今天終于可以吃紅燒肉了。其實也沒干什么事,一個人打了天下,他想多享受一點老百姓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就是理論和現(xiàn)實脫節(jié)了。我們上學(xué)都自己走著去,他們家的孩子用公家的車送去。也不過就是發(fā)生了一些類似的情況。

  那么人民,還有一些真誠的共產(chǎn)黨,他認識到這個趨勢不對,這個趨勢是危險的,而且旁邊已經(jīng)有一個覆轍就是蘇聯(lián)。蘇聯(lián)后來的跨掉,在六十年代就冒出了端倪,在六十年代,蘇聯(lián)共產(chǎn)黨就脫離了人民,就開始腐敗。所以中國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的危險性,所以可以說文革有一個偉大的初衷,它是要想徹底的解決一下中國的問題,革命的問題,最高目的是解決人性的問題。人為什么非要這么自私呢?人不自私行不行?人可不可以通過不自私的道路同樣達到現(xiàn)代化?人一定要你撕我咬的在這現(xiàn)代化道路上匍匐前行嗎?能不能團結(jié)一致,用《龍江頌》的精神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我近兩期的博客都是借《龍江頌》在談一個問題,《龍江頌》的精神它為什么這么了不起?在今天簡直聽來是一個遙遠的神話:大旱之年,誰都想讓自己的田地里有水,可就這么一點水,這個村子有幾百畝高產(chǎn)田,但是山后另一片地區(qū)有九萬畝水稻田,讓這個水通過自己的田地,淹掉自己的高產(chǎn)田,救活山后九萬畝糧田。今天哪個村子能做到?因為我們今天的體制不允許你做到,今天的體制就不讓你做到,我們今天何況去說,我在我的博客里說,今天不要說讓水,就是讓你爭水,都沒幾條臭水溝可爭了,水全都污染了。所以現(xiàn)在這個中國是危機四伏,文化危機、糧食危機、石油危機、水危機,……沒有水啦,他還爭什么。怎么沒有水?首先是從否定龍江精神,否定雷鋒精神、否定焦裕祿精神開始的。所以眼看著這么一個輝煌的大廈一片片瓦一片片瓦的崩潰下來,今天把雷鋒拿下來,明天把劉胡蘭拿下來,等等。那么我一次談劉胡蘭的時候,還有人說,劉胡蘭為什么(這個這個)成了烈士啊,說(這個這個)因為她年紀小,(這個這個)敵人拿槍一嚇唬她就說不出來了,所以(這個)敵人認為她寧死不屈就把她給殺了。

  我們今天就是理解不了人性的高貴的一面,高尚的一面。就是只要一個人成了英雄,就一定要用卑劣的動機去解釋他,就是這個時代不能理解人性任何高貴的一面。一個人平時都是凡人是庸人,可是在關(guān)鍵時刻,總有那么一部分人,可能是少數(shù),他會煥發(fā)出高貴的一面來,這有什么不能理解的呢。但是我們今天恰恰就是不能理解,是一個不寬容的時代。誰說今天是寬容的時代?今天是非常專制的時代,專制得你必須用卑劣的動機去理解一切人的言行。你不論做什么事情,都要說你一定有一個個人動機,而且他是惡性循環(huán)——既然這樣說了,大家就覺得算了,何必做好事呢,做好事大家都不理解我,都說我有動機,那于是大家就成倍的去做壞事。的確,做好事太難了,一個好事往往有一個很好的初衷,但是過程中就會發(fā)生混亂,文革恰恰就是這樣。文革有一個了不起的初衷,有一個偉大的目的。但是這個東西一起來它就要觸動成千上萬人的利益,很多人去革別人的命的時候是朝氣蓬勃的,但是革命革到自己頭上怎么辦?革命者里邊是分很多很多層次的。有的革命者,像澎湃這樣的革命者是燒了自己家的房子去參加革命的,因為他家是地主;還有的革命者就是像阿Q一樣的革命者,他從革命的第一天起想的就是搶人家的東西。魯迅先生說的非常清楚了,把這個秀才娘子的寧式床抬到自己的土谷祠里邊,(是吧,)誰家的老婆長什么樣都想好了。革命者之間的層次是天差地別,革命好不容易勝利了,阿Q肯定是要做老爺?shù)模要做錢老太爺,這是他的夢。

  那么,現(xiàn)在如果要再來一次革命,就是說一次真正的革命到來。這個真正的革命,我黨的大部分同志是不理解的。在毛澤東看來,取得全國政權(quán),建立新中國,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這是他在七屆二中全會上諄諄教導(dǎo)全黨的,但有很多人都認為老毛這是謙虛,認為這是他的一個隨便的比喻,不重視這句話,覺得意思就是謙虛謹慎唄,以后小心謹慎,好好的維護新政權(quán)唄。他并不能從本意上理解毛澤東思想。毛澤東這句話不是比喻,他就是真的,取得全國政權(quán)不過是換了一個政權(quán)換了一套國家機器而已,人沒有變啊。50年的人和49年的人有什么變化嗎?50年的人和48年的人沒有什么變化,人還是那個人,一個人如果是自私自利的,他還是自私自利的,他沒有什么變化。取得全國政權(quán)只是革命獲得了一個平臺。以前是要革命不行,日本鬼子來侵略,蔣介石把國家搞得一團糟,民不聊生。我們現(xiàn)在一說就是什么60年自然災(zāi)害餓死多少人,蔣介石那個時候,年年餓死那么多人怎么不提呀?是吧,蔣介石那時候哪年不餓死人啊?蔣介石怎么成了偉大的人物了呢?真是奇怪得很,共產(chǎn)黨那時候救活了這么多人怎么不提呀?是吧,你看看49年多少人口,你看看79年多少人口,就知道了,這人口怎么出來的?蔣介石那時候年年生育率那么高,怎么老是四億人口啊?那等于生一個死一個,所以人口是不增加的。所以奪取全國政權(quán)只是獲得革命的一個條件,真正的革命沒有開始。革命是革自己的命,是儒家所講的“修、齊、治、平”,人要修身,劉少奇寫的《論共產(chǎn)黨員的修養(yǎng)》。中國共產(chǎn)黨的一系列思想,我們僅僅把它放在馬克思主義這條發(fā)展線上看是不夠的,它是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最好的繼承。你看馬克思列寧什么時候講過個人的修養(yǎng)?馬克思什么時候告訴過我們面對敵人的屠刀寧死不屈?沒有!可是你看成千成萬的革命先烈他為什么就寧死不屈?江姐、許云峰,他們的舉動是誰教給他們的?劉胡蘭、董存瑞,他們的行為是誰教給他們的?是馬克思嗎?不是,他們沒有讀過馬克思,他們可能都剛剛掃了盲,什么都讀不懂。他們怎么有這種烈舉的呢?是誰給他們的?當然是孔子、孟子。中國共產(chǎn)黨最好的繼承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他們想的是舍生取義,只不過今天的這個義是共產(chǎn)主義信念,是救國救人民,為了這個就值得去死。這跟馬克思沒多大關(guān)系,馬克思是描繪未來世界的一個美好圖景。所以這個人性差別這么大,奪取全國政權(quán)之后要有一個條件來建設(shè)人性,改造民族靈魂。這就是我的專業(yè),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的一個歷史使命,很多人不明白我們搞文學(xué)是干什么的,以為我們就是搞風花雪月。那恰恰不是中文系干的事,那都是一些其他專業(yè)的一些文學(xué)愛好者干的事。你如果認為中文系是研究文學(xué)的就錯了,我們中文系大多數(shù)不搞所謂文學(xué),中文系的人搞的都是天下大事、國家大事。這是中文系的一個潛規(guī)則吧。所以如果有一些可愛的同學(xué)考研究生面試的時候,說我喜歡徐志摩,我馬上說肯定不錄取你啦,因為你根本就不懂什么叫中文系。

  可是呢,這樣一個改造民族靈魂,改造人性,光有一個政權(quán)是不夠的,奪取了政權(quán)了又掌握了政權(quán)的這些人的素質(zhì)是有極大的問題的,素質(zhì)是不夠的。而且建國之后,你以為建國之后就是新社會了嗎?它只是新政權(quán)的社會,這個社會里,人們的意識沒有什么變化,人還是自私自利的人。這個翻身的貧農(nóng)分到了土地他就想當?shù)刂鳎袡C會他就剝削那些競爭失敗的人。所以五十年代好不容易取得了短暫的和諧社會,然后在殘酷的市場經(jīng)濟競爭中一些失敗者又要給人家去打工,在這個背景下才有了合作化運動。舊中國經(jīng)濟為什么不強盛?就是因為社會分配不公。國家的力量從哪里來?從納稅人那里來,對吧。所以必須納稅人富強,國家才能富強。可是舊社會是怎么樣呢?把千千萬萬應(yīng)該納稅的楊白勞剝削得一干二凈,他無稅可納;那應(yīng)該是黃世仁納稅吧,黃世仁勾結(jié)了官府不納稅。所以國家是沒有錢的。國家有什么錢?國家好不容易弄到一點錢,又被“四大家族”貪污了去,所以這個國家她才積貧積弱。共產(chǎn)黨為什么能取得政權(quán)?他抓住了大眾社會最核心的問題,解決楊白勞與黃世仁的關(guān)系。解決了黃世仁與楊白勞的關(guān)系國家就富強了。黃世仁這樣的人就要槍斃,楊白勞這樣的人讓他有生產(chǎn)自救能力,他就有納稅能力。他有納稅能力,勞動能力,而且他生的兒子可以參軍保衛(wèi)這個國家政權(quán),這個國家就會強大。抗美援朝戰(zhàn)場上那些戰(zhàn)士哪里來的?還不就是千千萬萬個楊白勞的兒子?他們?yōu)槭裁丛敢鈪④姡勘Pl(wèi)自己的土地么,很容易,很簡單的道理。

  大眾社會是我們今天提出的一個概念,但是建設(shè)大眾社會的這個實踐早就開始了,而且早就有成功的范例。如果這個人民他沒有得到很好的動員,他就不愛這個國家。中國這個傳統(tǒng)文化啊,它是不太重視國家這個概念的,我們古代的圣賢不太重視國家,我們古代圣賢鼓勵人直接面對宇宙,個體就是直接與宇宙對話,人生于天地之間——我們一說就是人生于天地之間,從來沒說人生于朝廷之下,圣賢是不講這一套的。所以中國人呢不太容易愛國,從孫中山到蔣介石到毛澤東到鄧小平,幾代領(lǐng)導(dǎo)人努力要做的一個事就是讓人民愛這個國,對這個國家有感情。可是人民要愛國對這個國家有感情,中國人都是實利主義的,他首先要求國家給我做點事,他先看這個國家對我有什么好處,然后我才愛你。否則的話那個愛國都是一個口號,都是停留在一個口號上。你看五十年代這個國家給人民做了事,人民就愛國了。愛國抗美援朝之后,東亞到現(xiàn)在五十年的和平,這個國家經(jīng)濟一下就有起色了。我們現(xiàn)在老說58年大躍進等等等等,你看到58年跟49年比一下這個國家強大了多少。我們現(xiàn)在一說大躍進就是大煉鋼鐵,亂七八糟的東西,又什么小鋼爐啊,什么大食堂啊,想的全是那些負面的。你有沒有看看經(jīng)濟統(tǒng)計數(shù)字,有沒有看看1958年我們的鋼產(chǎn)量真的有多少——去掉那些吹牛的,剩下的有多少,你就知道1958年的大躍進取得了多么輝煌的成就!這成就里當然有吹牛,去掉了吹牛的部分,仍然了不起。你看看那個樣板戲《海港》,《海港》里的馬洪亮唱的:“看碼頭,好氣派,機械列隊江邊排;大吊車,真厲害,成噸的鋼鐵它輕輕一抓就起來。”這是小鋼爐能煉出來的嗎?這不是小鋼爐能煉出來的,這是我們國家的大企業(yè)、大工業(yè),你看看我們國家那時候的萬噸輪,裝載著成千上萬噸的貨物去北歐,去非洲。《海港》這部戲的主要矛盾就是一艘去北歐的貨輪,是為我們國家賺取外匯的,和一艘支援非洲人民的小麥,這兩艘船的矛盾。誰說我們不改革開放?那個時候就是跟北歐做生意,賺外匯呢!只不過我們覺得支援非洲革命更重要,階級敵人在這里面混進了玻璃纖維,我們要把它查出來。它講的就是這么一個問題。

  可是這個經(jīng)濟形勢,經(jīng)過三年自然災(zāi)害,從62年開始好轉(zhuǎn)之后,62年中央確定了 “調(diào)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連年農(nóng)業(yè)大豐收,工業(yè)產(chǎn)值使勁往上躥。我們現(xiàn)在知道改革開放,經(jīng)濟增長,數(shù)字很快,改革開放成就很大,數(shù)字確實增長很快,但是我們不要以為以前就增長很慢,以前增長得更快!我們從49年的時候,連制造肥皂都很困難的一個國家,到了人造衛(wèi)星上天,這才用幾年時間?這就十幾年的工夫啊!那個時候我們的國民生產(chǎn)總值都是以10%以上的數(shù)字在往上躥,這不得了!何況我還沒有記人口的增長,那人口是撒著歡兒的增長!人口得這么算,你光看人口增長,絕對數(shù)字還不夠,你還得考慮到人均壽命,由四億五千萬人口,平均壽命三、四十歲,到增長到七八億人口,人均壽命六十多歲,這是多么了不起啊!這是人間奇跡!自古沒有的人間奇跡!

  可是生活剛一好,也就是六十年代生活剛一好,馬上就出現(xiàn)要兩極分化的趨勢——馬上就要出現(xiàn)。而且這些官僚衙門,就開始——用當時的話說,叫“鎮(zhèn)壓群眾”,不許群眾提意見,開始打人、捆人、抓人,這些事情比較多,當時積累了相當程度的矛盾。國內(nèi)矛盾比較嚴重,加上國際矛盾,就是中蘇關(guān)系破裂,中國當時實際上是把所有的智慧都發(fā)揮出來,才能在這個“地球村”上巧妙地保持平衡。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應(yīng)付內(nèi)外的壓力,重新獲得和諧,這是文革發(fā)生的一個背景。

  可是文革這么大的運動一起來,各種力量它都要加入進來,就像我們后來改革開放的時候,你說我們誰是反改革的?沒有。大家都是贊同改革的,文革的時候也一樣,你說誰是反文革的,大家都是革命派,都把對方打成保守派,都說自己是革命派,每人拿一本紅寶書,都能找著毛主席語錄。毛主席語錄就像古人引用詩經(jīng)一樣,誰都能找著詞句。曾經(jīng)有那么幾個月的時間呢,全國流行說任何話之前,先說一段語錄,引用一段語錄。姜昆有個相聲,叫《如此照相》,諷刺這個現(xiàn)象,其實這個現(xiàn)象并不是文革時期的普遍現(xiàn)象,就是有那么一段兒 ,很短的時間,在一些大城市流行,在一些單位流行,所以它很有意思。據(jù)說有一個連隊,年終總結(jié),連長總結(jié)的時候念一段,指導(dǎo)員總結(jié)的時候念一段,伙食長總結(jié)的時候說:“毛主席教導(dǎo)我們說,‘嗨!又虧了!’”。指導(dǎo)員說:“你胡說八道!毛主席什么時候說過這句話!”他說:“請翻開毛選第二頁。”一翻開毛選一看,哎,真有!毛主席在《中國社會各階級分析》中說“那些小商人、小商人一到年終總結(jié)的時候都說‘嗨!又虧了!’”毛主席還真有這句話,每個人都能找到依據(jù)。我們通過這樣的笑話就知道,一個嚴肅的運動,它在發(fā)展變化的過程中,它會變味兒,它會變質(zhì),它會被解構(gòu),被調(diào)侃,最后它會偏離它原來的初衷。

  文革在一起來之后,各方面的力量都加入進來,所以說文革是有一個魚目混雜,泥沙俱下的過程。它雖然有一個高瞻遠矚的、偉大的開端,但它有一泥沙俱下、魚目混雜的過程,這個過程今天不好研究,沒有辦法客觀的研究,因為我們今天不是一個客觀的時代,我們今天的話語權(quán)掌握在文革的敵人手里,我們今天政權(quán)的合法性來自于對文革的否定。我們這幾代領(lǐng)導(dǎo)人,他們的政權(quán)的合法性都來自于對文革的否定,即使他心里認為文革是對的,他也不敢說,在知識界也完全是這樣。在知識界,在文化界,反對文革的人控制了主要的話語權(quán)。你比如說,我在此時此地講的這些話都不能發(fā)表在主流媒體上,如果哪家主流媒體敢發(fā)表我今天說的話,他就是不想吃這碗飯了,那就是“老子豁出去了,我就把孔慶東的話發(fā)表!”,他就是不敢。所以我們今天對文革,沒有辦法在主流媒體上,去客觀的去評價,我們想的很多事都是稀里糊涂地說的。沒有人去研究武斗是誰搞的?武斗是誰挑動的?是毛嗎?是周嗎?是江青嗎?是林彪嗎?到底是誰搞的武斗?毛澤東明明說要文斗,不要武斗。武斗者的武器是從哪里來的?當有些紅衛(wèi)兵去部隊搶解放軍的武器的時候,解放軍的武器是那么好搶的?你到部隊說,把解放軍給繳械了,把一個團隊的解放軍的武器拿走,解放軍還不給你呢!你有什么辦法?是誰命令解放軍把武器給他們的?就好像當年說“九•一八”的時候張學(xué)良不抵抗,是誰命令張學(xué)良不抵抗的?這些問題都不能研究,甚至都不好暗示,都不好去說,反正我們現(xiàn)在就是,朦朦朧朧的,反正是很混亂,混亂之后就會導(dǎo)致后面的結(jié)局。我也沒有想清楚,我只能說文革有一個慷慨悲涼的結(jié)局。

  文革當然是有成就的,有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文革的時候一方面進行著那么深刻的思想斗爭連同改造,同時經(jīng)濟上取得了那么驚人的成就!文革除了66年、67年、68年經(jīng)濟受到影響之外,從69年開始,經(jīng)濟增長速度仍然是很快,甚至達到10%以上,你看看七十年代人們的衣食住行,和六十年代完全不一樣,我們國家每過十年,這人民生活水平就上了一個很大的臺階。七十年代的時候,少數(shù)城市家庭有了電視,黑白電視,特別是林彪事件之后,人們每天都是在用當時能夠獲得的物質(zhì)手段去享受,比如說我所在的城市—我是在哈爾濱長大的,有人說我們是十年浩劫,我就不同意了,我們七十年代的時候就不是浩劫,起碼70年以后人們過的是非常幸福的生活,男人成天考慮的就是怎么打家具、打沙發(fā),女人沒事就織毛衣,女人天天織毛衣,互相交流各種花樣,上七針,下八針,都是這樣的,而且那時人民沒有任何壓力,沒有下崗啊、醫(yī)療啊、住房啊,什么壓力都沒有,一天就是家常里短,可以說過的比較庸俗,上級讓開什么會就開什么會,讓批判誰就批判誰,打倒鄧小平就打倒鄧小平,打倒“四人幫”就打倒“四人幫”,人民就是這樣的。

  所以說文革的結(jié)局離它的初衷是比較遠的,大家解決了很多問題,它使中國人民終于意識到自己是人民,自己是有力量的。如果是1949年,毛澤東站在天安門上喊了一嗓子:“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你光站起來不行,1949年中國人民,你要說站起來也可以說是站起來了,大家是踉踉蹌蹌的站起來了,肚子里發(fā)虛,腰也挺不直,一身的病,就像老舍寫的《龍須溝》里的那些中國人民。經(jīng)過了文革,人們終于感到,我是有力量的,你黨委書記我可以揍你,你廠長我可以踹你,人民是有力量的。我們今天給我給文革定的一個罪名是踢開黨委鬧革命,這是文革的罪名之一,但是我們冷靜的想想,黨委怎么就不能踢開?為什么黨委不能踢開?你黨委是個好黨委,我們就擁護你;如果黨委不好呢?問題是很多的。今天中國為什么存在著強大的反腐敗力量?這個力量是從哪里來的?這又使我們想起了文革,蘇聯(lián)為什么會垮掉?蘇聯(lián),今天的俄羅斯為什么沒有一股強大的反腐敗力量,任憑金融寡頭操縱?那里才真正是民不聊生,為什么?就因為他沒有過文革,他不曾有過這樣一場普遍的、人民思想解放運動,他的人民沒有被從思想上武裝起來,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被少數(shù)學(xué)者們壟斷著,在大學(xué)里研究著,跟人民離的很遠。文革是自上而下的進行了一場思想普及運動,盡管這場運動它會走樣,人民水平比較低,各種各樣的理解。各種各樣的理解不要緊,他最后總有一些收獲。總的收獲就是,我雖然是一個老百姓,我也有說話的權(quán)利,你鎮(zhèn)壓我的時候,我說不了話我就忍著,只要我能夠有機會,我就出來說幾句。這就是力量!真正有了當家作主的力量!

  所以我們混亂不可,看文革都是一團漆黑,拋開那些悲劇、陰暗面,哪個時代沒有陰暗面?哪個時代都有。你說一個時代有非正常死亡,任何時代都有非正常死亡。如果你統(tǒng)計一下改革開放以來的非正常死亡,你敢說少于文革?你敢說二十一世紀的非正常死亡就少于前幾年?你敢說時代越來越好嗎?你不敢說。我們現(xiàn)在拋棄了辯證法,拋棄了毛澤東的實踐論、矛盾論,不能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觀點來看待這個世界,所以最后就是“胡子眉毛一把抓”,最后就變得沒有是非。

  可是呢,文革這樣的狀態(tài),我們說今天終于可以看清,它不是一個民主的理想社會。文革中,“民主”這個詞它出現(xiàn)頻率很高,說那種大民主,但是它畢竟是一個混亂的局面,是亂世,文革那種民主不是我們想要的。刷一面墻大字報,揭露一個人的罪惡,然后大家就相信了,就把這個人揪出來,可能揪對了,但也揪錯了很多人,有很多人受冤枉,受委屈,有的人自殺了。那么我們所要的民主顯然不是這樣的,那么我們很多人認為今天這樣好象是所謂的民主,那么在我看來,今天顯然也不是。看看今天這個所謂的信息時代,跟那個文革時期的鋪天蓋地的大字報何其相似!看歷史,看時代發(fā)展,一定要看到它驚人相似的一面,任何人上演過的事情,它還要再上演。要看新生事物,一定要找到它的前身,它是誰變的?你要找到它是誰變的,永遠不要相信一個東西是開天辟地是新出來的,陽光下是沒有新事物的,比如說中國自去年以來這個博客發(fā)展比較蓬勃,很多人在探討什么是博客?好像認為這是一個破天荒的事情。“博客”這個東西,它很像大字報,它不像大字報嗎?大字報好像是自由的,誰都可以貼,不加任何限制,都可以貼。但怎么有的人貼完就沒事,有的人貼完就被抓起來了?跟博客是一樣的,有的人讓你開,有的人不讓你開,有的給你刪掉了。

  今天其實我們遇到了又一次“群眾運動”。所以我說怎么對待大眾社會的來臨,要不喜不懼,不要過分高興,以為這就是民主社會了。“文革”的時候,有些激進派就非常高興,以為經(jīng)過幾年“文革”,以為中國人就變得特別好了,變得特別純潔了,對革命抱有太多幻想熱情的人往往最早激情就熄滅了。所以魯迅先生說:“‘極左’最容易變成‘極右’”。人不要“極左”,也不要“極右”。“文革”的時候那種愉快的心情,就像抗日戰(zhàn)爭剛開始的“速勝論”一樣,認為日本是小國,我們是大國,很快就可以把他們打敗,通過幾個“百團大戰(zhàn)”,幾個臺兒莊,就把敵人給打敗了,這是不可能的。今天同樣要警惕,以為我們是在走向民主,我們不能走向民主的重要原因,就是我們以為自己在走向民主。蘇聯(lián)垮掉之前,有多少次蘇聯(lián)領(lǐng)導(dǎo)人都宣布他們已經(jīng)進入共產(chǎn)主義社會了,但是中國作為旁邊人,就看的很清楚,明明你這個社會越來越腐敗,共產(chǎn)黨越來越脫離人民,他的共產(chǎn)黨卻宣布“我們已經(jīng)進入共產(chǎn)主義社會了”。列寧說共產(chǎn)主義社會就是“電氣化加上土豆燒牛肉”,他們說你看現(xiàn)在我們電氣化了,家里邊也用上吸塵器了,可以經(jīng)常吃土豆燒牛肉了,他認為就是共產(chǎn)主義社會了,結(jié)果沒想到恰恰是垮臺的前期。我們今天一樣要警惕。

  對于知識分子來說,怎么樣面對大眾社會?我覺得就很像文革的時候知識分子怎樣對待群眾運動的沖擊。比如說我們在網(wǎng)上,要么你就不發(fā)言,只要發(fā)言就會有對立面,有人愛你,有人恨你,你會有很大的壓力。有的人是有水平的,大部分人沒有水平,跟你胡攪蠻纏,這時候你的精神力量從哪里來?這個時候就想到毛澤東說的話。毛澤東講,我們?nèi)绾握_地對待群眾運動?群眾運動永遠是泥沙俱下的。你不要崇拜群眾,“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這句話是總體上來說的,不是說每一個人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大多數(shù)群眾的眼睛都是盲目的、盲人摸象的,你必須能夠組合群眾的目光才行。不能盲目地去崇拜群眾,群眾經(jīng)常會冤枉你,群眾經(jīng)常被誤導(dǎo),群眾有的時候是“愚眾”,要勇敢地承認這些,然后你才能平和的對待群眾運動。受了群眾的委屈怎么辦?你要想這是正常的,群眾是永遠委屈精英的。他即使說你好的時候,也是把你說得花兒一樣說你特別好,其實你根本沒那么好,群眾是帶感情色彩的,你對他好一點,他們就把你說得不得了。

  其實“毛主席萬歲”根本不是毛主席自己煽動的,是群眾非要這么喊,沒辦法,你不讓他們喊他們不過癮,他們只有喊這個才行。給老毛沒帶來什么好處,帶來的全是限制自由,老毛這個人就是想自由,但自由不了。他多次違反組織紀律。有一次在天津開完了小會,實在想吃“狗不理”包子,非得跟警衛(wèi)員說“你就讓我吃一個吧”,然后混進去坐在一塊,包子還沒端上來就被人認出來了,那人大喊“毛主席萬歲”,然后“嘩”,迅速的十幾分鐘,周圍的街道都堵滿了。天津衛(wèi)戍區(qū)出動精兵強將,把老毛拽出來了,回到政治局受到嚴肅地批評,以后嚴禁他再有類似的舉動。人民就愿意用這種方式表達,人民就是不理性的,人民表達愛和恨都是這樣,所以不存在一個理想化的大眾。我們看一下現(xiàn)在的臺灣就知道了,看看阿扁啊,阿九啊,他們演的這個戲,這就是所謂的大眾,所謂的民主,它很好玩,很好看,我們在海峽對岸隔岸觀火,是目前最好的一部電視劇,收視率超過《暗算》,它是《明算》。臺灣是這樣,美國也是這樣,不存在冷靜的、客觀的大眾。

  我們每個人既是大眾的一員,又要想辦法克服自己的大眾身份,這是我們活在現(xiàn)代社會的一個悖論。一方面我們說老百姓、說大眾的時候,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員,我們使著相同的洗發(fā)水、香皂,喝著一個牌子的咖啡,看著一樣的書,穿著一樣的牛仔褲,我們有很多一樣的地方。但是同時你又想我們把自己從這個群體中拔出來,我怎么跟他們不一樣?就是人啊,一方面要跟別人一樣,一方面又想辦法找到自己的優(yōu)越感,找到自己優(yōu)越的地方。你看人家上海人,上海人認為所有的人都是鄉(xiāng)下人,這是很好的,他們有一個精神支柱,比如說他在北京的表哥來看他了,他就說:“我們家鄉(xiāng)下來人了。”(笑)廣東人認為所有的人都是北方人,一個湖南朋友去看他,就說:“我的北方朋友來看我了。”其實那朋友就在湖南。北京人更有意思,北京人認為所有的人都是老百姓(笑),你看那騎三輪車的兩人聊天,“嗨,你跟老百姓一般見識干嘛呀?”(笑)他認為別人是老百姓。你看這個人啊,他能夠本能地去找一種優(yōu)越感,活在大眾社會你要找到自己的優(yōu)越感。這個優(yōu)越感不是像我剛才舉的例子是沒有道理的,應(yīng)該是有道理的,這個道理應(yīng)該通過自我反思來達到。

  這里我想說說幾個偉人他們怎么看大眾問題的。

  第一個就是孔夫子。孔夫子怎么看大眾問題,我想這個問題也是春秋戰(zhàn)國時代諸子百家考慮的問題之一,就是每到時代混亂,需要轉(zhuǎn)型,就出現(xiàn)一個怎么動員人口,怎么對待人口,怎么對待活著的同胞的問題。孔子對這個問題說得很清楚,孔子把人分為君子和小人,而且孔子說得很絕對:“惟上智與下愚不移”。人是有兩部分,一種是“上智”,上等的智慧者;一種是“下愚”,下等的、愚昧的人。孔子說“上智”和“下愚”是不移的,是永恒不變的。過去我們對孔子的這個言論呢,認為是反動的,大力批判。特別是我們新社會尊重勞動人民,尊重工農(nóng)兵。你看孔老二多么反動啊,他把勞動人民都誣蔑為“下愚”,而且是永遠不能翻身的“下愚”。我們“批林批孔”的時候,這是孔子的差不多排在前面的罪行之一,孔子除了“克己復(fù)禮”之外,這個罪名是很嚴重的,“上智與下愚不移”。由于我是勞動人民出身,雖然我是孔子的后代,但是出身比較貧寒,其實我對“批林批孔”是很矛盾的,一方面認為孔子說的很多話都是對的,但是同時對這句話是比較反感的。我當時反感孔子的有幾句話,一個是這句話,還有一句是“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我覺得我班上的女同學(xué)是很好的,(笑)怎么成小人了?

  對“上智與下愚不移”,那么我后來,慢慢的,也是近些年我重新思考,我想孔子不是那么簡單的人,不像我們批判的,所講的那么簡單。那么我們今天看看,首先看看孔子說的這句話是不是實際情況。我們今天號稱是一個普及知識、普及科學(xué)的時代,但是我發(fā)現(xiàn)不論你怎么啟蒙,不論這個社會教育怎么發(fā)展,永遠存在著知識落差和智慧落差,這個真是不變的,真是千古不變的,永遠有成千上萬的人,他是不可理喻的,他沒有辦法提高自己。再有呢,“水漲船高”。當所有人都具有了小學(xué)以上文憑的時候,只具有小學(xué)文憑的人就成了文盲;當所有的人都具有了初中以上文憑的時候,只具有初中文憑的人就成了文盲。大家可以整體向上移動,但是這個落差不變,永遠存在我們跟華羅庚的差距,我們跟魯迅的差距,這個是永遠不變的,永遠存在著“上智”和“下愚”,這真被孔子說對了。我們?nèi)绻敫淖兯菦]有辦法的,只能自欺欺人,就是給所有人都發(fā)大學(xué)文憑,多辦大學(xué),擴招、再擴招,灌水、再灌水。我們可以跟世界吹牛,說我們一年培養(yǎng)了全世界最多的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現(xiàn)在博士生不夠了,現(xiàn)在全要博士后了,趙本山同志就很不理解,你怎么落在后邊呢,應(yīng)該往前趕,(笑)爭取當“博士前”,(笑)不能當“博士后”。這個調(diào)侃很有意思,也就是說這些東西都貶值了。當一個導(dǎo)師帶50個博士后的時候,那博士后還是個人嗎?跟“放羊”一樣,那就是“放羊”、“養(yǎng)兔子”。我前些年寫的一篇調(diào)侃的文章只是 說“現(xiàn)在研究生像兔子一樣,一窩一窩的”,那時候其實我心里想的是碩士生,沒想到現(xiàn)在博士后都是一窩一窩的,弄得國家趕緊頒布一個規(guī)定說博士后不是文憑,不是學(xué)歷。說這些都沒有用,所有東西都貶值了,所以現(xiàn)在的一個博士可能不如過去的一個本科生。你看看“文革”時候,還有“文革”以前,我們培養(yǎng)大學(xué)生是很少的,但是一個是一個,一個大學(xué)生就是一個專家。現(xiàn)在你敢說一個博士生是一個專家嗎?不是。我們浪費了那么多的青春年華就為了要這張紙,有什么用啊?騙自己,騙父母,騙國家,騙女朋友,最后耽誤的是大家的時間,沒有什么用。

  “上智與下愚是不移的”,該愚昧還是愚昧,該不懂還是不懂。但是它造成了新的一個危害,就是他明明不懂卻以為自己懂了。人與人之間全都平等對話,這是錯的,不同水平的人怎么能夠平等對話?所以有位老師就寫了一篇文章——不是像我說得那么明顯,他表達了這種隱憂——他說我們現(xiàn)在遇到的一個問題就是,老師要跟學(xué)生平等對話,在老師眼里這學(xué)生可憐得很啊,什么都不懂,他卻理直氣壯地來跟你爭論,你還要尊重他,要尊重他的人格。這是我們現(xiàn)在遇到的一個最大的矛盾,老師耐著性子跟你解答一個非常愚昧無聊的問題,最后受損害的是誰?是學(xué)生。因為你的心態(tài)不正,你不可能得到正確的知識。什么叫正確的知識?就是你認為自己是無知的,老老實實地以無知的面孔向老師誠誠懇懇地請教問題,像宋濂寫的《送東陽馬生序》里邊講的,學(xué)弟子對老師的態(tài)度,弟子對老師的態(tài)度就要非常恭敬,非常謙卑。我們經(jīng)常說在韓國,在日本,在朝鮮,學(xué)生對老師是這樣的態(tài)度,其實這就是我們古人的態(tài)度。比如說在朝鮮——有人說朝鮮是專制社會,我再給你補充一個例子,朝鮮是專制社會——在朝鮮,學(xué)生向老師提問,如果老師回答不上來,是學(xué)生的責任,你提的問題老師回答不上來,一定是你提的問題有問題,是你刁難老師。在韓國在日本沒有這樣的規(guī)定,但是這樣的學(xué)生也是同樣被人在心里認為是有問題的,你怎么能提出一個問題老師不能回答呢?你向一個數(shù)學(xué)老師問化學(xué)問題,他當然不能回答,那是你別有用心。老師是講《四書》、《五經(jīng)》的,你為什么不問《四書》、《五經(jīng)》?就是說老師跟學(xué)生的態(tài)度問題。

  孔子講得好,“惟上智與下愚不移”,所以孔子講,君子就是君子,小人就是小人。孔子這里講的小人不是道德上的貶義,是說你的文化修養(yǎng)不夠。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孔子說:“安。”去年北京高考作文題目叫“安”,人要“安”,社會要“安”, “安”就是安于我這個現(xiàn)狀。現(xiàn)代化是反對“安”的,我們這個社會是不讓人安定,只要你一“安”,就會說你安步當車,裹足不前,說你沒出息,沒有競爭能力,你就要被淘汰,現(xiàn)在就鼓勵人們像瘋狗一樣往前跑。

  古人講你是什么人就是什么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你是國君就好好當國君,是臣子就好好當臣子,你是國君就好好當國君,是臣子就好好當臣子,是父親就當父親,是兒子就當兒子。我們現(xiàn)在是把所有的順序都要打亂,兒子要跟父親梗著脖子說話,要教訓(xùn)父親;單位里跟領(lǐng)導(dǎo)可以隨便拍肩膀。你到西方國家去,沒有這種情況,沒有人跟董事長,跟總經(jīng)理隨便拍肩膀。只有我們可以跟系主任、跟書記拍肩膀,好像很平等,過后他該收拾你還是收拾你。把這個秩序要搞亂,孔子講,這個“安”它很好,“安”了之后,就是人要有自知之明。我是一個少尉,我怎么能跟上校平等呢?我這個上尉,我就老老實實見上校,我要鞠躬,我要敬禮,就完了。是吧,人不要僭越,那么這是孔子的一個態(tài)度,對待大眾的態(tài)度。這個態(tài)度呢,我覺得從孔子的角度上講,可以說是坦蕩的,光明磊落的,但是如果這個時代要批判孔子,這也是他一個很確鑿無疑的罪證,因為他公開的、開誠布公的講,人與人之間就是有差距的。其實恩格斯也講,人和人之間的差距要大于人和猴子的差距。人和人的差距比人和猴子的還要大,有兩個人他們根本沒法對話,你非得讓他們平等,最后非出事不可。最后一定會出事的,不能平等就不讓他平等才是合理的。要鑒別,我在這里不是宣揚人和人要不平等,人格上是平等的,但是要承認知識和能力上的不平等。你讓人家殘疾人跟正常人去市場經(jīng)濟上去競爭,表面上是讓他們平等了,實際上你是害了那個殘疾人。我們現(xiàn)在都是搞弄虛作假,“殘疾人”不許管他叫“殘疾人”,編很多好聽的名目,你編來編去他不是還是殘疾人嗎?是吧?為什么不能實事求是地去照顧他們呢?你越是避諱那些詞,越是增加他的心理負擔。

  那么下面我們看看魯迅對待大眾的態(tài)度,魯迅對待大眾的態(tài)度是有改變的,是有變化的,但是呢,他最為人們所熟知的一個態(tài)度就是“哀其不幸,怒氣不爭”,這是我們都知道的。我們過去在革命時代把魯迅舉的很高,但是我們誰都能意識到,魯迅好像跟革命,跟我們講的那個革命是有差距的,并不完全是同一條軌道上的。比如說我們過去的這個革命是把工農(nóng)兵的地位抬得很高,把群眾的地位抬得很高。可是你看魯迅的文字,他經(jīng)常攻擊和批判的就是群眾。我們說魯迅是偉大的革命家,是偉大的戰(zhàn)士,不假,但是我要告訴大家,魯迅主要的力量不是批判統(tǒng)治者,魯迅的主要力量—魯迅他也罵過國民黨,罵過北洋軍閥,但不是占他文字的主要部分。所以今天很多人說,孔慶東你怎么不罵政府啊?你是不是怕政府啊,你怕死啊?我說我不怕死的時候你沒看見過,我說我沒事干嘛要罵政府呢,我為了顯示我英雄就要罵政府啊!魯迅的主要力量他不是罵政府,魯迅的主要力量是罵兩種人,一種是學(xué)者,一種是大眾。罵政府其實很容易,就是逞血氣之勇,算好了自己可以不被槍斃,啊,或者不想活了,算好了自己可以被槍斃。就是說這很容易的,你跑到大街上喊“打倒蔣介石”,這很容易,解決不了什么問題。最英雄的人,是敢跟群眾作對,這才是最了不起的。因為群眾這個力量是最大的,而且是盲動的,你敢得罪你們?nèi)珮堑泥従訂幔窟@才是需要勇氣的,是不是?你罵一句溫家寶其實沒什么,其實沒多大危險,你罵你身邊那些普通的人,這才是危險的。所以我記得我上大學(xué)的時候,丁石孫當校長,丁校長說我最不敢得罪的是我的司機,他說的可是一句大實話,這司機可是不敢得罪的,那比李鵬還要厲害。所以這個怎么對待群眾?魯迅他就勇敢的對群眾,他擺出一幅冷面孔。

孔慶東講座:理性看待大眾文化(二)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烏有之鄉(xiāng)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wǎng)絡(luò)無版權(quán)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xiāng) 責任編輯:烏有之人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tài)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胡錫進硬懟平原公子,這釋放了什么信號?
  2. 李克勤|“深切緬懷毛主席,您永遠的學(xué)生王光美”:劉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說法做法意味深長
  3. 郭松民 | 也說“滬爺撐起一片天”
  4. 改開以來民間“順口溜”拾穗(一)
  5. 美國加州大火燒出了房地產(chǎn)金融騙局
  6. 選擇題:到底誰讓老百姓吃飽了飯
  7. 奴顏婢膝的學(xué)生與急眼了的老師
  8. 臥龍大橋擴寬:南陽人民的恥辱!
  9. 研究和評價“文革”,是否應(yīng)該跳出個人恩怨、得失的小圈子?
  10. 否定前三十年,就是在否定偉大領(lǐng)袖毛主席!
  1. “深水區(qū)”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xù)集?
  4.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fā)現(xiàn)的時候已經(jīng)怨聲載道了!
  5.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fā)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jīng)濟學(xué)家:向松祚、許小年
  8.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chǎn)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掩耳盜鈴及其他
  1.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2.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3.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4.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5. 歷數(shù)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6.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guān)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7.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8.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敢于戰(zhàn)斗,善于戰(zhàn)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他不是群眾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fā)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xù)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日本中文字幕第一页 | 亚洲人妖一区二区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 | 欧美精品一级在线播放 | 亚洲9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欧美性爱在线播放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