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爆發之后,川建國正國級地下黨員稱號的含金量還在上升,且早已突破了24K的物理限制,直奔250K而去。為什么這么說,因為他把美國最后一點希望,也給澆滅。
二十年前我們提到美國,那可是群星閃耀,很多品牌可以說是如雷貫耳,高科技品牌幾乎全被美國壟斷著,我們只有流口水的份兒。那個時候的美國,的確是全球高科技產業的引領者。
最近幾年,一方面美國經濟進一步脫實向虛,另一方面中國制造2025計劃如期進行,中國在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突飛猛進,逐漸實現了對美超越。
2024年底至2025年初,中國高科技產品更呈現出了井噴的狀態:雙六代機翱翔天空、DeepSeek橫空出世,宇樹機器人閃亮登場,新凱來一鳴驚人。
但是現在美國,讓你列舉幾個拿得出手的新產品,能夠在第四次科技革命中引領世界的,其實已經很困難了。我簡單列一下,無外乎特斯拉和SpaceX。
一些老品牌諸如波音、蘋果、微軟、谷歌、英偉達、亞馬遜、臉書(現Meta)這幾年的發展,可以說是乏善可陳,基本上都在吃老本。
英特爾被稱為牙膏廠。蘋果失去了喬布斯之后,也沒有了靈魂。要不是美國 舉全國全球之力打壓華為,蘋果早就被打得滿地找牙了,造車也半途而廢。
在當前的美國,馬斯克的特斯拉和SpaceX簡直成了美國科技產業的遮羞布,成了很多美粉心中的精神支柱,也是美國未來產業為數不多的希望之火。
2024年的大選中,馬斯克孤注一擲,押上了身家性命支持特朗普。為了特朗普當選,他斥資買下了推特,并親自為特朗普拉票助選,可以說要錢出錢,要人出人。
特朗普當選之后,馬斯克也跟著沾光。資本市場認為他押寶押對了,從龍有功,特斯拉和SpaceX都迎來黃金發展期,馬斯克的股票氣勢如虹,身價暴漲。
馬斯克本人也躊躇滿志。他表示特朗普任期內,星艦要發射數百次。特朗普在上任第一天,就簽署文件要登陸火星。而星艦,本身號稱就是為了登陸火星。
當時兩個人的關系可以說是如漆似膠,干什么都膩歪在一起。特朗普對馬斯克可以說是言聽計從,馬斯克對特朗普則是忠心耿耿。
君臣一條心,黃土變成金。那段時間,特朗普可以說是意氣瘋發,馬斯克可以說是所向披靡,拿出了壯士斷腕般的決心,要對美國來一場刮骨療毒。
改革,不是開玩笑,也不是請客吃飯,那可是得罪人的事情,畢竟“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改革者,輕則身陷囹圄,重則粉身碎骨,正如古語所言:“商鞅知馬力,比干見人心”。
但是馬斯克拿出了“粉身碎骨渾不怕”的精神,裁撤了LGBT的大后臺——DEI部門,顏色革命的發動機——國際開發署,大幅度精簡了美國特務機構——FBI和CIA。
當他把審計的矛頭指向財政部、教育部和五角大樓的時候,他感覺到了寸步難行。你想象的改革,無非是拿著刀槍沖向史密斯專員,史密斯專員拿著刀槍,跟你火并。
但實際上并不是這樣,史密斯專員用十美元加一個漢堡,就能雇到一群人。這些人拿著U型鎖就上街了,見到特斯拉就砸。群眾有時候是很容易被煽動和蠱惑的。
于是特斯拉的銷量開始下滑,股價開始下跌。壞消息還不止一個。從競選時期,他就開始批評歐洲,指出了歐洲存在的問題,但是歐洲并不領情,也開始抵制特斯拉汽車。
2025年2月,特斯拉在歐洲市場的銷量同比下降46.2%,1月的降幅更是高達50%。3月份特斯拉在歐洲的銷量同比幾乎腰斬。
相比銷量下滑,更糟糕的是團隊的人心渙散。之前有人吹馬斯克,說馬斯克的效率部門不要薪水、每天不分晝夜、廢寢忘食、24×7不離崗連軸轉,全靠理想信念。
但這玩意本來就是不可持續的,到最后肯定是一地雞毛。你馬斯克腰纏億貫,可以不計報酬,但團隊成員不行,理想不能當飯吃。激情過后就是平淡,甚至就是倦怠。而且前期越激情,后期越萎靡。
很多人是因理想而來,又因現實而離去。二月底的時候,馬斯克的DOGE部門,三分之一的員工集體辭職。還說馬斯克只關心奪取權力,讓自己的財富更加豐厚。
更令他心灰意冷的是,特朗普跟他的政治分歧。日久了能生情,但情可能包括厭惡和厭倦之情,他感覺到了特朗普有點鋼筆自用,且鋼筆帽也老換,也就是有點移情別戀。
從三月份,特朗普開始重用納瓦羅。你從龍有功,人家納瓦羅也不差,人家從2017年就開始服侍懂王,且懂王落難之際,他癡心不改,為了支持懂王甚至不惜坐牢。
關鍵是納瓦羅的政見深得特朗普認可。他主張對全球加征關稅,既可以緩解美國的財政危機,又可以促進制造業回流美國。中間玩股玩波還可以掙錢,于公于私都是好事。
但是這對馬斯克來說,是個天大的噩耗。因為馬斯克真有一頭牛。一方面,他的特斯拉和SpaceX,都依仗著全球供應鏈;另一方面,他還得指望全球市場。
特朗普對全球加稅,那特斯拉和空叉(SpaceX)的供應鏈必然受影響,成本必然上升。另外,一旦人家反制,他特斯拉和航天訂單還要不要啦?
在關稅這件事上,馬斯克跟納瓦羅爆發了激烈的爭吵,但最終特朗普站到了納瓦羅一邊,搞得馬斯克有點心灰意冷。所以3月底,馬斯克表示要在5月份辭職。
4月2日,特朗普關稅政策正式出臺,美國股票接連大跌,馬斯克損失慘重。相比峰值,特斯拉的股價幾乎腰斬。這也難怪,銷量下滑、供應鏈上漲,都是必然的。
4月11日消息,受關貿政策影響,特斯拉中國已從官網上撤下了 Model S 和Model X 兩款車型,這兩款車目前均需要從特斯拉美國工廠進口。
由于美國的霸凌,中國人民的愛國熱情再次高漲,特斯拉在中國的銷量必然大幅下滑。2025年2月,特斯拉在中國的銷量為30688輛,同比下跌49.16%。4月銷量會更難看。
特斯拉的美國工廠,供應鏈受到了極大影響。美國工廠店國產化率只有65%,核心零部件都來自中國供應商。其中石墨,90%依賴中國。現在不是關稅的問題了,是中國限制出口。
由于特朗普的關稅暴政,全世界掀起了一場反美浪潮,歐洲也做出了反制(加征25%的關稅),民間也正在抵制美國貨,比如可口可樂、波音、特斯拉等等。
不僅如此,歐洲準備向中國開放汽車市場。成本上漲之后的特斯拉,面臨中歐車企的聯合圍剿,在歐洲的銷售會更加艱難。
我感覺特斯拉的前景不妙,自懂王上任以來,馬斯克先后得罪了美國本土市場、歐洲市場、中國市場,乃至全球市場。這可是美國汽車中最能打的了,我感覺美國汽車完了。
在這種大背景下, 他和納瓦羅的矛盾已經完全公開化了。4月5日,馬斯克罵納瓦羅,說他擁有哈佛經濟學博士頭銜不是一件好事,自負大于智慧
自此,兩人矛盾公開化,開始隔空對罵、互揭老底。納瓦羅稱馬斯克只是個賣車的,他的車只是外國零件組裝起來的組裝車。馬斯克說他是白癡、蠢貨,比一塊磚頭還笨。
這件事最初是馬斯克挑起,他罵納瓦羅,是因為他沒法直接罵特朗普。罵納瓦羅蠢,也等于罵特朗普蠢。對他來說,不但不能加關稅,甚至徹底零關稅才更好。
特朗普又不是真傻。我感覺他和馬斯克關系真的惡化了。兩個人都是那種極度自負、極度剛愎自用的霸道總裁。那句話咋說來著,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和一母,白宮容不下馬斯克和特朗普。
馬斯克在前線激情反腐,沒想到特朗普在后方大撈特撈,這對馬斯克也是一種精神打擊。我也只敢玩玩幣,你玩幣玩股又玩波!
他們倆關系惡化一個顯著標志就是,美國4月12日公布的關稅豁免清單中,沒有電動汽車相關類項。我認為這非常反常。
對馬斯克來說,另一個暴擊來自SpaceX,SpaceX的供應鏈也受到極大干擾,成本大幅上升是必然的。更要命的, 是特朗普對經費的削減。
美國媒體4月11日,根據美國總統特朗普提交給美國國會的預算提案,美國航空航天局的科學預算可能被削減將近一半,由目前的73億美元預算減至39億美元。
SpaceX本身就是NASA的白手套,是NASA最大的承包商,削減NASA的經費,就等于削減SpaceX的經費。消息傳出后,馬斯克表達了不滿,這是令人不安的壞消息。
馬斯克當初砍別人經費的時候,砍得義正詞嚴、暢快淋漓,當砍到自己頭上的時候才發現——真特么疼(心如刀絞)。
航天科技,基本上就是燒錢。美國航天科技的衰落,跟經費的削減有很大關系。冷戰時期,美國是真砸錢啊。隨著特朗普再次大幅削減經費,美國航天必然斷崖式衰落。
此前,馬斯克被捧成了美國之光,特斯拉和SpaceX甚至被吹成了人類之光。而現在我認為他和特朗普的關系,已經進入反目成仇倒計時了,我們師母已呆。
這件事也啟發我們,人一定要豁達。股市賠錢、事業受挫的時候就想一想馬斯克。他花了440億美元買下推特,又花了3億美元選出一個讓自己資產縮水1500億的總統。
他個人資產縮水,我并不感興趣。我只感覺,特朗普澆滅了美國最后的一點希望之光。說一千道一萬卡美國脖子的是美國自己。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