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被特朗普稱為“解放日”。這一天,特朗普揮舞“關稅大棒”向全世界宣戰。
特朗普向記者分發了一份長達8頁的文件,列出了對大多數國家/地區實施“對等”關稅(或稱“互惠”關稅)的稅率,根據美方的計算,首先列出這些國家/地區對美國商品的平均稅率,按照其一半征收“對等”關稅。例如,中國對美國商品征收了67%關稅,美國對中國商品將征收34%“對等”關稅。
據報道,最初的市場反應表明,周三(4月2日)的關稅規模令人意外,分析師仍在試圖弄明白這些數字是如何得出的。宣布后不久,一些分析師仍對特朗普所引用的數字感到困惑。
對中國的這一稅率,如果是將新的34%稅率加上自今年1月特朗普就職以來加征的20%的額外關稅,以及之前根據美國貿易法第301條款征收的關稅(有效稅率約為11%)得出的,那么美國對中國的平均關稅稅率目前已經接近 70%。
美國對來自中國的小額免稅包裹(800美元以下)也將開始征稅,有關辦法將于5月2日宣布。
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對等”關稅沒有列入,可能是因為美國已經開始對這兩國征收了25%關稅,對這兩國征收關稅所打擊的最終目標仍然是中國,因為大量中國商品通過這兩國進入美國市場。也就是說,如果這兩國也和美國一樣,對中國商品征收高關稅,美國有可能降低或取消對這兩國的關稅。
美國對全世界所有貿易伙伴都征收“對等”關稅,其中很多國家/地區都是貧窮的發展中經濟體。這些國家包括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南蘇丹、布隆迪和中非共和國,以及深陷戰爭的國家,尤其是蘇丹。
孟加拉國可能是特朗普采取的行動中受打擊最嚴重、最痛苦的國家之一。這個人口位居世界第十的國家自去年 8 月政治領導人下臺以來一直處于危機之中。該國工廠生產大量服裝,近年來向美國銷售的服裝約占總量的五分之一,每年約 70 億美元。新的 37% 關稅,無論是否加到現有的 15% 關稅之上,都將使“孟加拉國制造”在美國貨架上的價格大幅上漲,也更加稀有。
這一次,美國打著“對等”的旗號,其攻擊的目標除了中國、墨西哥和加拿大外,主要是針對歐盟、越南、日本、韓國、印度等國。歐盟國家中受影響最大的應該是德國。
特朗普表示,全球關稅將有助于糾正數十年來的不公平關系,并阻止其他國家“剝削”美國。
澳大利亞總理安東尼·阿爾巴尼斯表示,美國對澳大利亞征收 10% 關稅的決定“毫無邏輯可言”,真正的互惠關稅應該是零。統計數字顯示,2024年美國對澳大利亞有179億美元的貿易順差。
特朗普已經要求各國不要對美國進行“報復”。這一次,特朗普只按照對方對美國的關稅的50%來征收“對等”關稅,似乎是“留有余地”,如果對方“報復”,特朗普還有“反報復”的空間,即可以征收100%的“對等”關稅。
估計歐盟、日本、韓國等美國的傳統貿易伙伴可能都將與美國展開談判,要求豁免或降低關稅。特朗普的談判策略是“先加稅,后談判”,是一種“極限施壓”下的談判手段。
據報道,Janus Henderson Investors 多種資產全球主管 Adam Hetts 表示:“各國征收的巨額關稅表明這是‘談判策略’,這將使市場在可預見的未來保持緊張”,“幸運的是,這意味著今后有很大的降稅空間。”
到目前為止,對這次美國關稅反應最強烈的是加拿大,上月舉行選舉后,新上臺的總理將進行報復。已經有共和黨議員提出議案,要求美國國會立法,取消對加拿大的關稅。
根據數據分析公司 Exiger的 計算,特朗普的新關稅將導致美國每年增加 6000 億美元的新收入,其中大部分將來自 10 個國家。中國出口將承受最重的負擔,中國將面臨 1490 億美元的額外關稅,而越南產品將面臨 630 億美元的關稅,臺灣產品面臨 370 億美元的關稅,日本產品面臨 360 億美元的關稅。德國和愛爾蘭產品合計將面臨 410 億美元的額外關稅。
Exiger 稱該聲明是“重大的政策轉變,將重塑采購、定價和地緣政治戰略”。
Academy Securities 宏觀策略主管 Peter Tchir 表示:“我認為,與人們的預期相比,這些數字高得令人震驚,而且在很多方面都令人費解。我認為這是一場災難。”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