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025年4月1日,美國國防部長皮特·赫格塞斯在視察位于馬里蘭州安納波利斯的美國海軍學院時,對學員發表講話。】
據美國國防部新聞報道,當地時間2025年4月1日,美國國防部長皮特·赫格塞斯在視察位于馬里蘭州安納波利斯的美國海軍學院時,對學員發表了講話,他警告海軍軍官候補生:“中國人民解放軍有全球野心,與美國的民主自由相反”,美軍的首要任務就是“鍛造戰士,重建力量,恢復威懾力”,“遏制中國崛起”。
赫格塞斯當天下午抵達美國海軍學院的國王大廳時,海軍軍官候補生隊以雷鳴般的掌聲歡迎他,這是國防部長自1月份獲得確認以來首次訪問該學院。
“我很榮幸站在你們面前,”赫格塞斯說,“大約30分鐘前,我和總司令唐納德·特朗普坐在橢圓形辦公室里,我從未見過一位領導人如此專注,在他做出的每一個決定中,首先直接強調美國優先,包括他如何領導軍隊和如何部署軍隊。”
他向海軍學員們轉達了總統的問候,“總統向你們問好”,“他和我想讓你們知道,我們的工作就是確保你們即將加入的軍隊做好準備,阻止我們不需要打的戰爭,然后接近、摧毀和擊敗我們必須面對的(真正的)敵人。”
午餐后,赫格塞斯在校友大廳,向學員們介紹了他最近的印度太平洋之行,向該校4000多名學生和教職員工闡述了特朗普和國防部的優先事項。
【美國國防部長皮特·赫格塞斯在2025年4月1日訪問馬里蘭州安納波利斯的美國海軍學院時,與海軍學員會面。】
赫格塞斯首先呼吁一種新的戰士精神,“我不在乎你是機械師、律師還是海軍陸戰隊士兵——你是代表這個國家的戰士,有標準和責任,”海格塞斯說,過去的分心沖淡了對軍事的關注,“我們的差異不會讓我們強大,我們的共同使命就是這樣。”
國防部長隨后轉向了國防部的第二要務——重建軍隊。他利用自己作為一名被派往伊拉克的年輕排長的經歷,解釋了他對一支在負責任的領導層指導下、以任務為中心、靈活且適應性強的武裝部隊的愿景。
“我唯一關心的事情是知道我的指揮部和我的指揮官支持我,”海格塞斯說,“如果我不得不在睡眠不足、信息有限的情況下做出艱難的決定,我的指揮鏈會支持我。”
他帶來了高層的保證,“你們的總司令唐納德·特朗普總統支持你們,”黑格塞斯肯定地說,“他將確保你們獲得完成工作所需的所有資源。”
“這也是我的工作,確保你們需要的一切,”他補充說。
重建軍隊是他的第二大支柱,“投射力量需要投資,”海格塞斯說,他指的是特朗普推出的F-47第六代戰斗機,“我們的子子孫孫會感謝特朗普總統的決定。”
“那個力量投射平臺將有助于維持制空權,為你們未來將要承擔的戰斗服務,”他告訴海軍軍官候補生,現在的投資可以確保明天的勝利。
“我們正在將威懾與能力相匹配,”赫格塞斯強調說,“我唯一的工作就是做出我認為會把最好的工具交到戰士手中的決定。”
部長解釋說,特朗普的指令很強硬,“他對我說,‘我需要你恢復軍隊的戰斗力,它(過去)被許多其他事情分散了注意力,(現在必須)‘返璞歸真’。”
“在未來的戰斗中,你們必須團結一致,給敵人帶來致命性和暴力的打擊,”他承諾道,“了解威懾性質的作戰人員會盡可能將決策下放到最低級別。”
赫格塞斯傳達了國防部的第三個支柱——重建威懾力,在一個日益大膽的對手違反國際準則而不承擔后果的世界里重建威懾。
海格塞斯說,“在過去的幾年里,我們遇到了一些情況,這些情況造成了人們對美國疲軟的看法。”
“重建威懾力就是宣布你的立場,然后你堅決執行它,”他告訴學員們,“你們是美國威懾力量的代言人。”
在印度太平洋,海格塞斯警告,“中國人民解放軍有全球野心,與美國的民主自由相反”,“我們正在轉移(全球戰略)資源,集中到亞太地區,為中國國家領導人制造兩難局面。”
他堅持認為,面對強大的對手,必須團結盟友伙伴一致對敵,盟友必須分擔責任,“一個沒有軍事能力的聯盟只是一張掛著旗幟的會議桌,”他回憶起一次北約部長級會議時說,“我們必須轉向最大的威脅——一個崛起的共產主義中國。”
“你們是我們能夠執行一項帶來和平的戰略的希望,”他告訴海軍軍官候補生,“你的一些同學正在紅海中部的某個地方執行美國的威懾,這就是威懾的樣子。”
“我們從事的是致命性威懾和致命性的使命,”海格塞斯繼續說道,“戰勝并摧毀敵人。"
【美國海軍學院校長、海軍中將伊芙·戴維斯2025年4月1日與國防部長皮特·赫格塞斯進行了一次辦公室對話?!?/p>
在結束他的訪問時,赫格塞斯會見了海軍學院院長、海軍中將伊芙·戴維斯。“我們正在把年輕人培養成有品格的軍官,隨時準備在海上指揮,”戴維斯說,從小船到夏季巡航,該學院灌輸海上掌握和領導能力,以威懾中國的挑戰,并在可能的沖突中獲勝。
消息說,赫格塞斯的訪問鞏固了學院在推進國防部優先事項中的作用,“你們是我們能夠實施美國威懾的希望,”他告訴海軍軍官候補生,“特朗普總統和我都支持你們,我們永遠不會為把美國放在第一位而道歉。”
“該學院隨時準備迎接全球挑戰,從中國的崛起到網絡威脅和邊境安全,”戴維斯院長說,“這些海軍軍官候補生有一種不同的能量——樂觀、負責、隨時準備服務,”她說,“我們相信他們會讓我們成為最好的。”
(原創,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圖片源自美國國防部網)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