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法國巴黎刑事法院作出了一項震驚歐美的裁決,2027年法國總統選舉熱門人選--瑪麗娜·勒龐被送上了政治斷頭臺。
據法新社報道,勒龐(Marine Le Pen)因挪用歐盟議會資金罪名成立,被判處四年監禁,罰款10萬歐元,同時剝奪其五年公民權。
法官還挺有層次的,四年刑期分為:兩年監獄服刑,兩年自家戴電子腳鐐服刑。
對于一名志在大位的政治人物來說,被剝奪五年公民權,等于是被判處了政治“死刑”。未來5年之內不得競選任何公職,完美錯過2027法國總統大選。
勒龐在法庭怒吼,“這是對民主的謀殺”。
是啊,沒錯,馬克龍就是要“謀殺”你,而且是合法“處決”。
除了勒龐本人,連她領導的國民聯盟(Rassemblement National, RN)也幾乎團滅。
陪綁的八名議員也被判有罪,她的十二名助理也被認定犯有隱瞞罪。
其他共犯也被判處1~3年監禁,所有25名被告均被剝奪了2~5年參選資格。
憤怒的勒龐沒有等到判決就離開了庭審現場。
當記者們圍上來的時侯,她一言不發。
國民聯盟聲稱:我們不接受!我們無罪!
勒龐準備提起上訴,但她即使上訴,5年之內也不得競選總統。
因為此次判決是“立即執行”,她沒有機會將法律程序拖到大選之后。
勒龐唯一的機會就是在2027年大選投票日之前翻盤--上訴法院推翻本次判決結果。
但相信馬克龍也早有準備,讓上訴案件的審理周期盡量延長,讓她將數年時間花在法律問題上。即便到最后被改判無罪,她也失去了參選機會。
這是一場精心設計的陰謀,以法律之名殺死政治對手。
歐洲右翼政治人物紛紛出來為勒龐鳴不平,說法國民主“被斬首”。
包括匈牙利總理歐爾班、意大利副總理薩爾維尼、德國選擇黨主席魏德爾、荷蘭自由黨主席維爾德斯等人。
英國右翼政黨“改革英國黨”黨首法拉奇稱,這是“莫須有(不存在)的指控”。
馬斯克在X上為勒龐發聲:“當激進左翼無法通過民主選舉獲勝時,他們就會濫用司法來監禁對手。這是他們在全世界的標準玩法。”
特朗普的長子小特朗普在X上嘲弄法國,“法國要把勒龐送進監獄,禁止她參選?他們只是想證明萬斯說的都是對的嗎?”
萬斯之前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公開指責歐洲“沒有言論自由”,利益集團壓制不同觀點,排除局外人贏得選舉的可能性……
據CNN報道,特朗普本人也回應了此事,“這是一件大事,這是一件大事。我非常懂得這一切,很多人認為她不會被定罪,我不知道這是否意味著定罪,但她被禁止參選五年,而她是領先的候選人。這聽起來像這個國家(美國)發生的事,非常像。”
沒有人比特朗普更懂這些骯臟的法律把戲了。
特朗普對勒龐自然有同病相憐之情。
歐洲右翼政黨對勒龐則有“兔死狐悲,物傷其類”的感受。
羅馬尼亞總統候選人喬治斯庫在優勢情況下,被憲法法院剝奪了選舉權、還有奧地利那個帥哥總理,因“收買民調”罪名成立,永遠離開政壇、德國的魏德爾,哪怕選擇黨成了第二大黨,她也沒有機會進入內閣……
勒龐案,證明西方所謂的“民主體制”已荒唐到何種程度:
某個政黨只要不符合“政治正確”,沒有支持率,你上不了臺;有了支持率,你也上不了臺。所謂司法,只不過是政治武器罷了。
勒龐說冤也不冤。
她的案情本身并不復雜,勒龐和“國民聯盟”其它議員,同時也參加歐洲議會大選,并當選。
她冤在哪里?
根據規定,勒龐每月都可以從歐洲議會領取2.1萬歐元津貼,“國民聯盟”還有政黨補助。
2016年,勒龐政敵指控她在2004至2016年間將440萬歐元津貼轉移到法國,用于“國民聯盟”(前身“國民陣線”)的黨務支出,以彌補其黨內財政困境。
勒龐還把這些錢拿來請助理、請保鏢、請司機(其實歐洲政治大佬都有安保支出)
在很多法國人眼中,這恰恰說明“國民聯盟”和勒龐的手是干凈的。
12年,440萬歐元,平均一年才多少經費可以用于黨務?
如果她有其它資金來源,又何必如此?
正是因為勒龐不賣,所以,那些財團不給她錢。
再者說,檢方指控勒龐“違法行為”,發生在2004至2016年之間,法院為什么要拖在2025年才做出裁決?
因為2016年指控提出后,勒龐當選總統可能很低。
馬克龍不想把事情搞得很臟,他要干凈地贏得選舉。
然而在去年6月,第十屆歐洲議會選舉落幕后,結果令馬克龍慌了。
歐洲右翼和極右翼黨團崛起,議席相加超過了200席。
馬克龍領導的法國復興黨慘敗給了勒龐的“國民聯盟”。
“國民聯盟”支持率31.7%,在法國政黨中得票第一,而法國復興黨僅有14.9%。
雖然歐洲議會選舉不影響復興黨在法國的執政地位,但這說明馬克龍很難再跟勒龐抗衡。
第二天,馬克龍就宣布解散法國國民議會,提前舉行議會選舉。
結果,他又賭輸了。
他通過結盟方式也只僅僅保住了第二大黨地位。前面是左翼聯盟“新人民陣線”,后面是“國民聯盟”。
勒龐開香檳,要求馬克龍將總理職務交給“國民聯盟”。
馬克龍只好把小鮮肉總理給換了,但換的還是自己人。
換來換去,也救不回復興黨的支持率。
今年,“國民聯盟”支持率已沖到第一位,勒龐本人支持率更是領先其它對手一大截,一直保持在51%以上,馬克龍陣營推出的幾個候選人都難以與勒龐匹敵。
法國是兩輪制總統大選,照此情形,到了2027,就算勒龐沒有在第一輪勝出(50%以上得票率),她也會在決賽中勝出。
而梅朗雄領導的由法國左翼“新人民聯盟”到時也不會把票再轉移給馬克龍的陣營。
因為馬克龍屢次過河拆除,甚至在去年如此狼狽的情況下,他也不愿任命梅朗雄為法國總理。
梅朗雄他們怎么可能再為馬克龍抬驕子?
馬克龍要怎么辦?
于是,勒龐這樁老案子就又翻出來了,利用司法之手,置勒龐于死地。
人們都知道勒龐很冤,哪怕是恨她的法國人也知道。
政治上的冤,就不說了,人們心知肚明。
法律上也是很冤,歐洲各國政黨,只要進入歐洲議會黨團,無論是左中右,都有政黨津貼。
這些津貼,各黨一般都是用在宣傳、差旅、辦公及會議場地租用上。
這些都是正常花費,只有把錢塞進本人口袋才叫違法犯罪。
但問題是,勒龐和別的政黨在都用于黨務的情況下,哪些支出合法,哪些支出違法?卻是個微妙的問題。
一旦有了訴訟,判斷權和決定權就在法官手中。
比方說,同樣是用津貼去請助理和保鏢,綠黨和勒龐就不一樣。
說白了,就是法官的政治傾向就可以決定一個政客的政治生命。
勒龐的“國民聯盟”窮到什么地步?
2017年大選時,由于勒龐有“反猶太”色彩,所以她在歐洲找不到財團資助。
而馬克龍的政黨則是財源滾滾,羅思柴爾德以及其它銀行為他敞開了錢袋子,他根本不用為選舉資金發愁。
勒龐只好找了俄羅斯銀行,簽署了200萬歐元貸款協議。然后又從一家捷克-俄羅斯合資銀行里獲得了一筆900萬歐元貸款。
貸款選舉,這就是很多歐洲右翼政黨面臨的窘境。
向俄羅斯銀行貸款一事,差點令勒龐在2022年大選時翻車,幸好所有手續是合法的,只是令她背上了“俄國代理人”的罵名,但鬼也不會相信勒龐親俄。
但是,馬克龍陣營這次終于贏了。
就像是體育比賽,當馬克龍比分落后且無力扳平之時,裁判出手了,直接將勒龐紅牌罰下。
這在足球場上叫什么?黑哨。
然而從根本上來說,勒龐也不冤。
因為她一直相信西方這種所謂的“民主選舉”,愿意接受這種游戲規則。
但這種游戲是由誰在掌握?就是資本集團,沒錢你玩什么?
就算你玩出了花樣,但裁判呢?裁判也是被人掌控的。
所以說,哪怕勒龐被稱為“法國女王”,哪怕支持率沖到了第一,人家一巴掌就能把你拍死,直接從“女王”變成了“女囚”。
民主不民主不重要,2027沒有你才重要。
勒龐的判決不僅僅影響她個人,更會對歐洲政治版圖產生深遠影響。
當西方“民主”徹底變成笑話,當游戲規則被一再破壞,當選舉游戲到了玩不去的那一天時,歐洲街頭難道不會出現“沖鋒隊”?
到那時,歐洲就有得哭了。
今天被害的是右翼,明天就會是左翼。
革命老區,必須要覺醒!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