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和臺灣本來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問題,但是很多人硬把“今日烏克蘭”看作是“明日臺灣”,他們認為如果不打敗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就等于助長中國對臺灣的“武統”。他們也認為,既然特朗普能“放棄”烏克蘭,當然也會“放棄”臺灣,何況他曾經表示,臺灣離美國太遠,美國難以協防臺灣。
但是現在情況發生了變化,越來越多的人相信特朗普正在下一盤“大棋”,美國疏遠歐洲的真正目的是將注意力轉移到印太地區。也就是說,臺灣大可不必擔心被美國出賣,相反,美國疏遠和歐洲的關系,甘冒“分裂”美歐關系的罵名,正是為了臺灣。
此中的邏輯關系似乎不言而喻,烏克蘭和美國沒有直接的利益關系,而臺灣則正好相反,和美國的國家利益息息相關。美國國家利益的核心是“高科技”,而臺灣正處于美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地位。
自從特朗普上臺以來,人們看到美臺關系正在不斷升溫。
3月31日,《華爾街日報》刊登了一篇評論文章,題目是:《特朗普政府頻出抗中舉動,臺灣看到美國支持的希望》,副標題是:“臺灣曾對特朗普政府在烏克蘭問題上的轉變感到擔憂,但隨著來自中國的威嚇升級,臺北方面愈發相信他們能得到特朗普的支持”。
文章指出:最近,美國先是采取行動切斷中國獲得高端技術的渠道,并在兩份關于臺灣的公開聲明中拿出勢必會激怒北京方面的更強硬措辭。本月早些時候,阿拉斯加州州長訪問了臺灣,推進向能源匱乏的臺灣出售天然氣的計劃。而上個月,特朗普政府悄然解除了此前凍結的8.7億美元對臺軍事援助,并派遣兩艘軍艦穿越臺灣海峽。
與此同時,美國軍事教官一直在謹慎地維持著與臺灣軍隊的訓練節奏,而美臺之間的政治接觸也有所加強,來自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美國國務院和五角大樓的官員向臺北方面的對應官員作出了保證。
上周五(3月28日),臺灣“國防部副部長”柏鴻輝出席了在南卡羅來納州舉行的一個儀式,臺灣斥資80億美元向美國購買的F-16V戰斗機中有一部分在該儀式上交付。這是臺灣高級官員罕見地訪問美國,盡管十分低調。
3月中旬,美國支持了“七國集團”的一份聲明,該聲明明顯放棄了對北京方面在臺灣問題上更青睞措辭的支持,同時美國國務院官網對內容進行了編輯,從概述美臺關系的網頁上刪除了“我們不支持臺灣獨立”的說法。
臺灣方面顯然感受到了美國加強對臺灣的支持力度和美臺關系的迅速升溫,立即表現了對大陸方面的強硬態度,不僅宣布中國為“境外敵對勢力”,而且強化了清除臺灣境內對中共的支持力量。與此同時,臺灣也增加了“國防預算”,從GDP的2.5%增加到3.0%,而且稱這只是今后的下限。美方希望臺灣將這一預算增加到GDP的10%。
3月28-29日,美國防長赫格塞斯到訪菲律賓,與菲律賓總統小馬可斯會晤,這是他到訪太平洋美國盟國的第一站,他重申美國對與菲律賓共同防御條約的堅定承諾,并且表示,美國正在加強與包括其親密盟友菲律賓在內的該地區國家的關系,肩并肩對抗中國,通過實力實現和平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