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美國總統特朗普一番口無遮攔的言論,再次加劇了中東緊張局勢。
他在接受NBC采訪時揚言,如果美國與伊朗無法就核問題達成協議,那么,美方將對伊朗發動“前所未有的轟炸”,并對其相關產品“征收二級關稅”。
美國這是要對伊朗進行軍事和經濟方面的雙重打擊。
特朗普自上任以來,就一直沒有消停過。一會關稅,一會俄烏;一會要吞并加拿大,一會要“收回”巴拿馬運河;28日還派萬斯到格陵蘭島踩點,現在又鬧伊朗核問題了……
誰也不知道他這是唱的哪一出,快80歲的老人了,還這么喜怒無常,想到一出是一出,難怪連大女兒都不愛理他。
由于美軍剛剛轟炸了也門胡塞武裝,他緊接著就對伊朗發出軍事威脅,德黑蘭不緊張是不可能的。
據英國《電訊報》援引伊朗高級將領講話報道,“一旦遭到美國的任何攻擊,德黑蘭將打擊迪戈.加西亞空軍基地。”
伊朗方面警告稱:不管是美國、英國還是土耳其,一旦你們的基地為美軍所用,就會成為無差別打擊的目標。
雙方已是劍拔弩張!
雖然美伊打嘴炮打了很多年,結果總是雷聲大,雨點小。但萬一呢?現在局勢跟以前有很大不同,因為敘利亞這道屏障已經沒有了。
據美國媒體稱,美軍戰略轟炸機已調往迪戈.加西亞空軍基地。
美軍作戰飛機如果從基地出發,也門和伊朗都將在其打擊范圍之內,而且不需要空中加油。
所以伊朗要明明白白地告訴美國,它打擊的首要目標就是迪戈.加西亞空軍基地。
局勢突然變得如此緊張,似乎有些莫名其妙,因為伊朗核問題并不是當下突出的問題,更談不上危機。
《伊朗核協議》問題
特朗普的借口是伊朗拒絕就核問題達成協議,其實這是倒打一耙。
《伊朗核協議》早在2015年就已由中美俄英法德與伊朗共同簽署。
這是一個歷經十二年多方談判的成果,這份契約,白紙黑字,來之不易,各國外長是簽了名的。
2015年7月14日,各國在維也納簽約后,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如釋重負。
受益國家:
一、歐洲松了一口氣,終于可以恢復跟伊朗能源交易,作為能源大買家,歐洲大國當然是選擇權越多越有利。
二、俄羅斯可以避免卷入更大規模的地區沖突。與伊朗大宗軍火交易也可以合法恢復,不必擔心受到國際制裁限制。
三、剛簽完協議,中國就在2015年8月15日跟伊朗達成油田開發合作意向--阿扎德干油田20年開采權,合同金額約為10億美元,便宜又好吃又大碗。
除了油田外,中國還獲得了伊朗南部兩座核電站的建設協議,幫助伊朗和平利用核能。
四、日本國際石油開發公司(INPEX)雖然被迫退出了阿扎德干油田項目,但退而求其次,找到了別的油田合作項目,也算是有所得。
五、伊朗解除了戰爭威脅,貿易意味著經濟收入,不僅可以緩和國內民生矛盾,國力也得到了提升。簽約之后,德黑蘭一片歡呼聲。
六、伊朗放棄核武器研發計劃,并接受國際監督,沙特放下了心里一塊大石頭。
七、美國大企業也是獲益者,比如波音終于可以出售客機給伊朗。
奧巴馬政府是在長期評估之后,才同意簽署 《伊朗核協議》的。
但有一個國家對 《伊朗核協議》達成極為不滿,它就是以色列。
以色列絕不想看到伊朗經濟復蘇,也不想看到伊朗所處的惡劣國際環境得到緩解。
因此在奧巴馬執政最后階段,美以關系一度陷入冰點。
2016年,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后,他就開始作妖。
2018年5月,他親手撕毀了《伊朗核協議》這份國際契約,以色列歡呼雀躍,美以關系又回到了蜜月期。
《伊朗核協議》之所以還能被伊朗單方面承認,是因為中俄英法德在幫助伊朗努力維系。
拜登在任時,雖然美國想重回協議,但拜登又想修改協議,塞進一些新內容,撈點好處,被伊朗拒絕。
特朗普重回白宮,也搞這一套。他在3月7日透露,已致信哈梅內伊,希望與德黑蘭就伊朗核問題簽署協議。
但德黑蘭態度冷淡,3月19日,美國新聞網站Axios報道,特朗普給伊朗設定了兩個月的期限(最后通牒)。
3月21日,哈梅內伊回應稱,美國應該知道,跟伊朗打交道靠威脅起不到任何作用。
3月30日,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證實,伊朗外長阿拉格齊已通過阿曼向美國轉交了哈梅內伊對特朗普信件的回復,拒絕與美國進行直接談判。
到此為止,伊朗已表明態度:
伊朗不會跟美國就核問題開展直接談判,僅接受在第三國的斡旋下進行對話。
于是,特朗普就怒了。
表面上看,這次是美國主動示好,尋求直接談判,但遭到伊朗拒絕,所以美國要報復伊朗。
實際上這是美國的一個政治圈套,因為伊朗核問題是不能夠繞過中俄兩國去決定的。
反過來說,如果特朗普真有誠意重回《伊朗核協議》,那么,中國和俄羅斯可以從中斡旋。
這種方式,伊朗是愿意接受的。
拒絕接受的卻是美國,最后美國就現出原形,惱羞成怒,喊打喊殺。
也就是說,美國只是想引誘伊朗跟它單獨談判,從而離間伊朗與中俄的關系。
等到伊朗失去中俄信任,處于孤立無援境地時,美國再來收拾伊朗。
伊朗當然明白這一點,它不可能掉入這個圈套。
在歐洲方面,3月27日, 伊朗派團到日瓦內與英國、德國和法國就其核計劃和進一步解除制裁問題舉行了新一輪談判。
一切都挺正常的,伊朗核問題維持現狀。
所以說,特朗普這是在強行給自己加戲,刻意制造出一個新的緊張局勢。
美國在手忙腳亂情況下,還要在中東點上一把火,這對美國并有什么好處。
美國一旦針對伊朗和也門進行軍事打擊,那么,誰將是最大獲益方?
只能是以色列。
因此,當前局勢極有可能是猶太人推動的。否則,很難解釋特朗普突然來這么一出?
以色列對伊朗核武器的心態是矛盾的,它既希望伊朗從事研發計劃,又不想看到伊朗有實質性進展。
前者,可以促使國際社會共同制裁伊朗,使其陷入經濟困境,爆發內亂。
后者,則會對以色列造成致命威脅。所以,它在不停地暗殺伊朗核專家。
伊朗這幾年來,在逐步解除對核研究、離心機和濃縮鈾水平的限制,削減其在《伊朗核協議》中的義務。
這些都是對以色列的威脅動作,但伊朗仍然沒宣布退出《伊朗核協議》
現在以色列在中東有優勢,它要趁機打擊伊朗。
所以美國就算再忙,也得干活。
再說一次,特朗普寫信給哈梅內伊,并不代表美國真心想要回歸協議。
他要利用被伊朗拒絕的機會,整伊朗。
今天,特朗普表示,如果與德黑蘭的談判沒有進展,美國將在“數周之內”對伊朗征收二級關稅。
美伊炸來炸去的局面,看來在短期內不會發生,特朗普還是相信關稅的威力。
二級關稅是美國“長臂管轄”的體現,它針對的是采購伊朗石油的國家。
美國還要對俄羅斯、委內瑞拉的石油征收二級關稅。
特朗普對關稅有一種可怕的迷信,雖然沒有什么用處,但他就像那些被保健品廣告洗腦的老年人一樣,非要買,相信這能包治百病。
如果關稅能解決伊朗,那早就沒有什么伊朗核問題了。
值得注意的是,以前伊朗總是用封鎖霍爾木茲海峽來威脅美國,現在卻是用轟炸迪戈.加西亞空軍基地來威脅美國。
這說明伊朗打擊能力大大提升了,難道是練了什么武功秘笈?
美國連胡塞武裝都收拾不了,還想要收拾伊朗?
如果美國真愿意為了以色列將它的軍事力量重心轉移到中東地區,那就樂見其成。
看這位天才要怎么解決美國幾十年來都解決不了的中東亂局,這里可是一個天坑!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