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全球的目光再次聚焦美國,一場由特朗普掀起的汽車關稅風暴徹底炸開了鍋。當地時間3月26日,這位美國總統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得意洋洋地簽署行政令,宣布從4月2日起,對所有進口汽車及關鍵零部件加征25%的關稅。
這記“關稅大棒”一揮,全球汽車行業抖三抖,從加拿大到歐盟,從日本到韓國,再到巴西,各國政府和車企炸了鍋,反對聲浪鋪天蓋地。然而,在這場風暴中,最受傷的恐怕是日本——這個把美國市場當“命根子”的國家,直接被特朗普捅了一刀狠的。
受傷的盟友
特朗普揮關稅“大棒”早不是什么新鮮事。自今年1月上臺以來,他就像個拆家狂魔,對加拿大、墨西哥、歐盟、中國輪番開火,這次的汽車關稅不過是“美國優先”老戲碼的又一出。他拍著胸脯說,這25%的關稅能給美國政府撈超千億美元,逼著車企把工廠搬回美國,還能“保護國家安全”。簽字時,他那副小人得志的嘴臉溢于言表:“這是美國‘解放日’的開始,我們要把被搶走的錢搶回來!”更狠的是,他還放話,這關稅“永久生效”,除非車企在美國建廠。
可笑的是,這套說辭還沒落地就露了餡。美國一半汽車靠進口,60%的零部件從海外來,這關稅砸下去,外國品牌固然疼,美國自家的通用、福特也得跟著遭殃。消息一出,通用股價當天暴跌8%,福特跌超5%,連特斯拉的馬斯克都忍不住喊冤:“零部件成本飆升,誰扛得?。?rdquo;特朗普還嘴硬說“馬斯克沒從中撈好處”,但明眼人都看得出,美國車企已經慌得不行。網友一針見血:“特朗普這是要‘振興美國’,還是要把美國車企往死里整?”
更氣人的是,這場“豪賭”直接把美國的盟友推到了火坑里。加拿大總理卡尼氣得跳腳:“這是對加拿大工人的直接挑釁!”揚言要甩出報復性關稅;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冷冷地懟:“這關稅害人害己!”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更放狠話:“歐盟絕不低頭!”日本首相石破茂憋著氣說“考慮所有選項”,韓國政府則忙著救市,連巴西總統盧拉都硬起來了:“美國敢收關稅,我們也不是吃素的!”全球輿論炸開了鍋,誰都看得出,特朗普這單邊主義的臭毛病,不僅把供應鏈攪得一團糟,還把盟友關系搞得稀巴爛。
日本經濟命脈被斬
要說這場關稅風暴里誰最慘,日本絕對是頭號倒霉蛋。汽車產業是日本的經濟命脈,占工業產值的40%,撐著500多萬高薪崗位,直接關系到十分之一日本人的飯碗。而美國市場,就是日本車企的“搖錢樹”。拿豐田來說,2023財年,它在美國賣了224.8萬輛車,占全球銷量的22%,利潤卻占了55%。那一年,豐田營業利潤暴漲96.4%,狂攬5.35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492億元),創下日本企業史上最高紀錄??可叮靠吭诿绹?ldquo;韭菜”!卡羅拉在美國賣2萬美元,在中國才7.9萬,豐田還在美國搞加價、饑餓營銷,吃香喝辣到手軟。
可特朗普這25%的關稅,直接把日本的“好日子”砸了個稀碎。美國一年吃下1600萬輛車,800萬輛是進口,剩下800萬輛靠海外零部件組裝,日本車企可是主力供應商。這次關稅不僅針對整車,連發動機、變速箱這些“命根子”零部件也沒放過。日本車企那套“假國產”玩法——在美國組裝、核心部件靠進口——徹底玩不轉了。豐田55%的利潤來源被掐斷,本田、現代這些靠美國吃飯的日韓車企更是叫天天不應。消息一出,豐田股價跌超2%,韓國現代市值蒸發4.3%,日媒哭喊:“日本車企的黃金時代完了!”
更要命的是,日本壓根沒招架之力。作為美國的“安全小弟”,日本經濟上靠美國吃飯,可在貿易桌上連張像樣的牌都沒有。石破茂嘴上說“考慮所有選項”,但經濟學家Jesper Koll一語戳破:“日本拿啥威脅美國?”野村研究所警告,這關稅能讓日本GDP增速掉0.2%,而日本長期增長率才0.5%。汽車產業一倒,三十年來最快的薪資增長沒了,剛擺脫通縮又得面對通脹和民怨齊飛的爛攤子。有分析喊得更狠:“日本車企要是垮了,日本就得退回發展中國家!”網友感慨:“特朗普這一刀下去,日本連喘口氣的功夫都沒了。”
全球怒火
特朗普這關稅不僅讓日本欲哭無淚,還把全球盟友逼得炸了毛。加拿大每年往美國送超110萬輛車,是第四大進口來源國,卡尼直接開懟:“絕不坐以待斃!”安大略省省長福特也喊著支持報復性關稅。歐盟這邊,德國奔馳、寶馬每年對美出口超40萬輛豪華車,利潤被關稅削掉幾十億美元,法國甚至提議拿美國農產品開刀,直戳特朗普的票倉。韓國現代100萬輛出口車全在本土生產,每輛車成本暴漲6000美元,政府急得一個月內要出救市政策。巴西總統盧拉更不含糊:“美國敢玩關稅,我們就敢還手!”還暗示拉上南方共同市場一起干。
這股“群情激憤”的勁頭,把特朗普的“嘴硬”襯得像個笑話。他還大言不慚地說“關稅永久生效”,下周還要甩出更狠的“對等關稅”,可盟友離心的勢頭已經擋不住。中國商務部27日直接宣布,在世貿組織起訴美國,全球貿易局勢徹底亂了套。德國《明鏡周刊》諷刺得狠:“特朗普這關稅,是給全球化敲喪鐘!”歷史教訓擺在那兒——1930年《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搞出大蕭條,特朗普這是要重蹈覆轍嗎?
隔岸觀火
相比之下,中國在這場關稅大戲里淡定得像個局外人。2023年,中國對美汽車出口才7.48萬輛,占總量的1.4%,在美國市場就是個“小透明”。這點直接損失對中國車企壓根不算啥,比亞迪、奇瑞這些大廠早盯著東南亞、中東市場,連墨西哥的建廠計劃都能緩緩。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負責人一臉不屑:“美國市場?那從來不是我們的主場,新能源和全球化才是王道。”就算供應鏈里有些零部件企業受點波及,中國整體的態度就是四個字:無所謂啦。
這淡定不是裝的,是心里有底。特朗普上回玩關稅,沒壓住貿易赤字,反而暴露了美國經濟“空心化”的老毛病?,F在重操舊業,不過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翻版。中國網友樂了:“特朗普忙著收拾盟友,我們忙著造車出海,根本不在一個次元。”
特朗普這場汽車關稅豪賭,表面上是“美國優先”的狂歡,實則是把自己往孤島上推。盟友翻臉、通脹反撲、供應鏈崩盤——這代價誰扛得住?日本首當其沖,經濟命脈被掐得半死不活,美國自己也好不到哪去,車價飆升、企業裁員、經濟衰退的陰影越來越近。
《論語》說得好:“禮之用,和為貴。”貿易戰哪有贏家?特朗普這單邊主義的臭脾氣,惹得全球反感,到頭來砸的還是自己的腳。日本網友罵得最狠:“美國這是要把盟友當韭菜割!”可不是嘛,這場風暴里,誰都看得出,特朗普玩大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