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五角大樓宣布,美國防部長赫格塞思將在未來一周內訪問夏威夷、關島、菲律賓和日本。這是他上任以來首次正式訪問“印太地區(qū)”。
值得注意的是,與傳統(tǒng)意義上美國防長首訪亞太的安排不同,此次赫格塞思并未選擇韓國,而是罕見地將菲律賓納入行程。
美防長即將在近期出訪菲律賓
種種跡象表明,菲律賓政壇當前的混亂局勢,可能是促使美防長緊急訪菲的關鍵原因。
不久之前,菲前總統(tǒng)杜特爾特被馬科斯送到了海牙國際刑事法院,馬科斯的本意應該是想借此機會穩(wěn)固自己的勢力,削弱老杜家族影響力,鞏固自身權力。但目前來看,這一舉動非但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反而引發(fā)了國內的強烈反彈。
據(jù)菲律賓媒體報道,老杜被捕后,杜特爾特家族支持的“杜特爾特青年黨”全國支持率上升了約3%,成為菲律賓支持率最高的政治團體。同時,杜特爾特的女兒、副總統(tǒng)薩拉·杜特爾特的支持率更是飆升至54%,在菲律賓國內政壇處于領先地位。
此外,馬科斯政府還面臨著來自內部的壓力。他的姐姐伊梅·馬科斯不久前對馬科斯政府的幾名核心幕僚進行了質詢,要求解釋政府在杜特爾特被捕一事上的處理方式。雖然不清楚馬科斯姐弟之間是否真的“反目”,但不可否認的是,馬科斯的舉動確實加劇了菲律賓政壇以及國內勢力的分裂。
更為關鍵的是,菲律賓國內對馬科斯的執(zhí)政方式也逐漸失去耐心:經濟發(fā)展遲緩,社會治安惡化,加上通貨膨脹居高不下,都使得民眾的不滿情緒日益高漲。相比之下,老杜的“鐵腕治國”風格,在部分民眾眼中反而顯得更加高效,進一步拉升了薩拉·杜特爾特的支持率。
杜特爾特身體狀況不樂觀
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緊急將菲律賓納入訪問行程,不排除是為了給馬科斯政府“撐場子”。
長期以來,美國視菲律賓為遏制中國在南海影響力的重要棋子,美菲軍事合作密切。尤其是近年來,馬科斯政府積極配合美國,在南海問題上頻繁對華挑釁。
在美國看來,利用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對華施壓,不失為一種“低成本、高回報”的策略。然而,如果馬科斯下臺,親華色彩更濃的杜特爾特家族重新掌權,無疑會讓美國精心打造的“南海棋子”化為泡影。美國當然不會袖手旁觀。
然而,美防長此次訪菲,能否真正幫助馬科斯穩(wěn)住局勢,仍然是個未知數(shù)。菲政壇混亂根源之一,恰恰是美國的深度介入。美方的介入,不僅沒有給菲律賓帶來真正的穩(wěn)定,反而使得國內政治更加對立,社會更加分裂。
此次美防長訪菲,短期內或許能在姿態(tài)上給予馬科斯一定的支持,提振其政府的信心,但這也可能進一步激化親杜特爾特勢力的“逆反心理”。美方的公開站臺,反而可能加劇菲律賓政壇的撕裂,讓局勢更加不可控。
杜特爾特女兒或成為菲律賓史上又一個女總統(tǒng)?
此外,美國對菲律賓的支持,更多是出于自身戰(zhàn)略利益,而非真正關心菲律賓的國家穩(wěn)定和經濟發(fā)展。近年來,美國在亞太地區(qū)不斷加強軍事存在,利用南海問題挑動菲律賓與中國的對立,但在經濟合作方面卻鮮有實質性支持。
相比之下,中國才是菲律賓最大的貿易伙伴和投資來源國,這一點菲律賓國內越來越多人開始意識到。
在此背景下,薩拉·杜特爾特上臺無疑是眾望所歸。菲律賓精英層甚至已經斷言:薩拉極有可能成為菲律賓歷史上又一位女總統(tǒng)。
總體來看,美防長此行恐怕難以平息馬科斯身上的這場政治風暴。
眼下,菲律賓國內的不滿情緒已逼近臨界點——大米價格居高不下,南海局勢升溫更是重創(chuàng)菲律賓漁業(yè)和中菲經貿合作,這些問題猶如一顆顆精準射出的“子彈”,直擊馬科斯的政治要害。
即便背靠美國,他的總統(tǒng)寶座依舊岌岌可危。畢竟,當年的老馬科斯,早已是最鮮明的前車之鑒。
馬科斯政府,還是自求多福吧。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