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美國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宮后,可以發現一個極為重要的、且是十分關鍵的變化,和拜登上臺時完全不同,他的執政理念更多的是注重經濟至上的角度來處理各種國際、國內關系。
一,美國政府正在掀起沖擊世界的新浪潮。
特朗普再次上臺后,其基本的執政理念有了重大變化,對外對內的各項政策改變了美國長期在國際問題、國內問題上的處理方式,主要放在了“經濟掛帥”上。
所謂經濟掛帥就是處理問題不再局限于政治上、意識形態上、價值觀上等傳統西方理念來處理問題,特別是在處理國際事務和國際問題時,要以經濟上能否獲取利益為衡量標準,而其典型的做法就是加征關稅,開打貿易戰。
凡與美國有貿易往來的國家進口商品一律都加關稅,只是實際稅率可能會因國家不同、商品不同而不同。
世界各國很可能對特朗普政府的這種加征關稅的做法持反對意見,這種加征關稅的做法似乎毀了世貿組織全球貿易長期流行的規則,所謂最惠國待遇將不復存在,世界貿易將回到過去沒有世貿組織的時代?
換個說法,美國新政府要改變的不只是中美關系,還要改變國際交往、世界貿易的基本規則,雙邊關系的處理將成為美國主要的思考方向。
客觀來看特朗普領導下的美國政府,其不只是想要改變世界貿易規則,其在挑戰我國的同時也在挑戰世界,挑戰不符合其要求的所有國家。但凡與美國有經濟聯系、貿易往來的國家都將受到沖擊,可謂美國掀起了一股變化的“新浪潮”。
可以認為當前美國特朗普政府掀起的這股新浪潮,正在沖擊世界、沖擊世界貿易、沖擊國際事務的原有規則和秩序的同時,也讓美國喋喋不休的基于規則的國際秩序產生難以預測的動蕩。
當然,美國政府掀起的這股“新浪潮”并沒有停留在處理國際關系上,在處理國內問題上也是一反常態,開始挑戰傳統的政治游戲規則,成立了一個效率工作部,開始對內開刀。
剛開始,世人對美國成立效率工作部感到奇怪,此部門有什么用?無論世界各國的政治架構還是政府部門,效率工作部都是沒有先例的。然,在短短的兩個月內這個效率工作部就針對美國政府雍腫,人浮于事,開支不透明,資金浪費、對國際援助的虛假、無效、資金去向不明、大把撒錢等現象開刀,嚴查各種資金漏洞,儼然是被派到美國政府各部門的查賬欽差大臣。
同時,美國也在嚴查非法移民,改變拜登政府的移民政策,大幅調整移民的各種做法,明確向人才移民傾斜,僅僅“靠錢”移民、靠偷渡移民似乎不靈了。
對政府部門的各種嚴查、調整拜登政府的移民政策,目標就是要大幅縮減政府開支,減輕負擔,“凈化”美國政壇,為挽救美國下滑的趨勢要從內部大做文章。
特朗普政府這一系列的改變,在美國內部激起了較大的政治波瀾,沖擊著美國各種政治集團,家族勢力,各種政客集團,特別是民主黨的政客們。
美國在內外兩個方面進行的這些沒有先例的各種動作明顯可被稱為美國有史以來的最大改變,比起當年羅斯福的“改革”,沖擊力更大,故而我們稱其為美國掀起沖擊世界的“新浪潮”。
二,美國掀起這股新浪潮是針對我國在補短板。
回顧美國兩屆政府對華政策的異同,可以發現美國本屆政府有補短板的嫌疑。
當年拜登上臺時,不僅繼承了特朗普時期對我國的各種經濟制裁,還在干涉我國的新疆、香港、臺灣等內政上擴大挑釁,捏造莫須有的罪名,通過造謠、鼓動分裂勢力鬧事,加大各種制裁,繼續企圖肢解我國,還視我國為主要敵對目標,并號召西方世界在美國的領導下團結一致對付我國,基本上就是在履行當年與特朗普競爭總統失敗的希拉里所提出的基本政治主張,用過去我們的術語來形容,那叫“政治掛帥”。
現實就是美國在拜登執政的四年里,對我國軍事上的壓迫,政治上的排擠,經濟上的封鎖,地域上的包圍,鄰國關系上繼續挑起爭端等等,似乎已形成了一種西方主要國家和其小嘍嘍們都圍繞美國指揮棒轉的國際態勢,都在參與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圍攻我國的大合唱,美國在南海、東海、臺灣海峽的挑釁與日俱增,西方主要國家的軍艦幾乎都到南海、東海、臺灣海峽玩航行自由的戲碼,特別美國和日本緊緊拉住菲律賓不停地在南海對我國進行挑釁,試圖挑起南海沖突,連印度都開始插手南海。
特朗普政府上臺后雖與拜登政府明顯不同,但沒有放棄拜登政府針對我國的所有舉措,只是把經濟掛帥放在了首要位置,難道不是正在補短板嗎?
若把美國兩屆政府的行徑綜合來看,這會不會是美國為未來的攤牌“整軍備戰”呢?
可見,美國掀起的這股新浪潮雖影響到國際關系、國際事務的變化,影響到美國在國際上的多方面關系,但由于其針對我國的意味十足,一方面印太戰略的種種行徑沒有絲毫放松,一方面明顯讓我國在世貿組織規則下的發展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深入思考,我國需要考慮美國掀起的這股新浪潮對我國的沖擊究竟有多大,其消極影響會達到怎樣的程度,我國應該如何應對,我國是否還應遵循世貿規則?特別是我國大量的外向經濟企業、組織、實體和相關的各種附屬機構能否經得住這前所未有的沖擊?更為重要的是,美國補上經濟掛帥的這塊短板后,中美博弈將向何處發展?
三,美國掀起的這股新浪潮使我國面臨新抉擇。
且不論美國新浪潮對世界、對我國危害究竟有多大,僅從這一點能判斷美國在特朗普的領導下,不僅僅是要改變美國,他還想改變世界,改變世界經濟發展的模式,自由貿易將被拋棄?
表面看,特朗普政府的各種政策改變雖帶有反攻倒算的嫌疑,但其掀起的“新浪潮”針對性頗為明顯,對外就是針對我國的。
面對特朗普政府的種種做法,雖美國國內有很多抵制勢力會進行多種形式的對抗,這從特朗普政府上臺以來的支持率不高得到了證明,但美國國內的各類特權階層、各種利益集團并非都持反對意見,特朗普的做法總有獲利者,也必有相當的支持勢力。
重點是我們不要誤判其搞不下去,其壓縮冗員,減少政府開支,嚴查各種資金漏洞、減少浪費的舉措,雖損害某些特權階層的利益,還是在減輕美國納稅人的負擔,大概是能獲得相當部分美國普通百姓的認可,深入下去的可能性極大。對此,提高對這股美國浪潮沖擊的警惕性十分必要。
也正如此,我們必須做好對抗特朗普政府的長期準備,不要以為那是三板斧。
對我國來說,美國經濟政策的改變是中美貿易戰的重現,是特朗普2.0版本的對華貿易戰。上一次特朗普的貿易戰沒有得逞,這一次卷土重來,其力度、形式、手段都在加強,范圍涵蓋的內容也在增加,不僅僅是影響著我國外向型經濟的版塊,還對我國整體經濟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可以認為特朗普的經濟政策讓我國經濟發展面臨新的抉擇。
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后,推動我國走上了外向型經濟的發展道路,中國制造從低端走向高端,從合資走向了創新,確實獲益匪淺。
不過,這種外向型經濟對外依賴度太高對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卻有一定的隱患,在特朗普2.0貿易戰之前,這種隱患的危害不太明顯,如今這一隱患的危害顯露出來了。
世界各國經濟的發展都一再證明,任何國家的經濟發展模式過度依賴單一形式,都是不利于國家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這一次美國對我國開打新的貿易戰是一種警示,是到了需要改變外向型經濟對外依賴度太高現象的轉折點了。
作為世界位列前二的大國,不止是要可持續性發展,還要平衡性發展,過分倚重外向經濟在當今的國際局勢下具有太多的不安定因素。
四,美國掀起的新浪潮有可能產生溢出效應。
深入思考美國掀起的新浪潮,其對我國的加稅、對我國的加快脫鉤,并不是對我國危害的終點,也不是對我國最危險的事,最危險的是它很可能產生出一種溢出效應,在西方世界起著某種示范作用。
別看特朗普的加稅似乎是對所有與其有貿易往來的國家揮起的大棒,包括西方發達國家和其盟國,但“圈子論”還會起作用,作為西方圈子內的國家,其玩的加稅屬內部戲碼,可談,可輕,可緩,可變,特別是在共同針對非西方國家、共同針對我國的角度來衡量,真還是內外有別,而對非西方國家的加稅、特別是針對我國的加稅則是對抗性的戲碼,既有可能層層加碼,還可能不斷地擴大范圍。
更為重要的是,不要輕信美國之外的西方發達國家會與美國對抗,不要輕信美國之外的西方發達國家會放緩針對我國的各種打擊舉措,不要輕信美國之外的西方國家會不再跟著美國到我國周邊生事。相反,西方發達國家在美國的示范作用下很可能都開始對我國加稅,都要搞脫鉤,轉嫁危機是西方發達國家常用的手段,若這種情形出現,那才是最危險的。
我們可以回憶下1989年那時西方對我國的全面制裁,這種戲碼很可能會再現。
美國能拋棄世貿組織規則,能拋棄自由貿易,西方其它發達國家也能。
過去,拜登政府重點是在政治上、軍事上哄起西方國家共同對我國進行打擊;特朗普政府很可能重點是在經濟上哄起西方國家對我國進行打擊。
可見,我們不能把中國制造看成是護身符,西方發達國家敢于擺脫俄羅斯能源的束縛,也敢于擺脫中國制造的束縛,這恐怕才是美國掀起新浪潮帶來的最大危害。
這意味著中國制造既要加快開辟國際上的新市場,還要面向國內創新市場。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