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6日,在一片冰天雪地中,當了十年總理的特魯多宣布辭去自由黨領袖職務。
原因有幾個:
第一條,經濟問題。
加拿大的經濟問題主要包括幾個方面:高通脹、住房危機、高失業率、貿易依賴美國、財政赤字、移民壓力等。
過去三年,加拿大的食品雜貨價格上漲了20%,而工資卻只增長了12%,居民生活成本飆升。
雖然經過政府一系列的措施,通脹目前只控制在3.8%,但是租金在過去4年時間里,上漲了22%,住房負擔壓力達199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經濟增長乏力,失業率高,制造業過度依賴美國,出口美國的商品份額占比接近四分之三,只要美國打個噴嚏,打個關稅戰啥的,加拿大就得好幾個月不來事。
還有就是加拿大政府一年380億加元左右的財政赤字,導致很多政策沒有施展的空間,說白了,就是手里沒牌了。
經濟搞不好,大家伙心里面都有怨言,于是就有了后面的第二條和第三條。
第二,執政的自由黨落后在野的保守黨24個百分點的支持率,眼看今年10月份就要舉行大選了,此時不作出改變,何時再變?
所以,自由黨內的議員聯合起來,逼宮特魯多。
第三,加拿大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弗里蘭宣布辭職,她可是特魯多內閣中的重要人物,左膀右臂。
她這一辭職,意味著特魯多眾叛親離。
所以,在一片冰天雪地中,他宣布辭去黨首職務。
有意思的是,在他開始演講前,他的講稿居然還被風給吹走了。
就像當初英國首先蘇納克宣布辭職的時候,天空忽然暴雨傾盆。
總之,這人啊,只要是走背字,喝口涼水都塞牙。
反正面對一堆爛攤子,辭職也就辭職了吧,特魯多倒還落個清閑。
可是,就在他宣布辭職之后的這幾個月里,發生了兩件大事。
第一件,懂王上臺。
第二件,懂王對加拿大加征關稅,發動了貿易戰。
雖然加拿大無論是從軍事上,還是經濟上,都非常的依賴美國。
可是加拿大上,那好歹也是英聯邦國家,我們祖上那可是日不落帝國啊,曾經加拿大民兵和英國士兵還火燒過白宮呢。
這份驕傲,老加拿大人心里面還是有的。
而對于那些新進到加拿大的移民們來說,為什么沒有選擇美國,而是去了加拿大,他們就已經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做出了選擇。
可現在,你懂王說要把加拿大變成美國的第51個州,無論是老加拿大人,還是新加拿大人,他們都不會愿意的。
所以,加拿大人對于美國的厭惡程度直線上升。
而好巧不巧的是,保守黨的領袖,之前被認為最有希望成為加拿大總理的PP,Pierre Poilievre,博勵治就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一項最新民調顯示,加拿大選民對保守黨領袖博勵治的負面觀感正在加深,這一趨勢促使部分選民轉向自由黨。
說到這,其實還要感謝馬斯克的神助攻。
去年底,博勵治在國會發表了一段逾5分鐘的演講,主旨為“加拿大人最后的希望”。
在社交媒體X上,無數人稱贊這是加拿大政壇最精彩演講之一,并紛紛轉發。
而在相關內容下面,有人就說:“博勵治令人印象極其深刻。他應該成為加拿大的下一任領導人。越快越好。”
馬斯克迅速在下方評論“100%”,背書支持博勵治。
后來在今年1月2日的時候,加拿大知名播客主Jordan Peterson在X上貼出了對博勵治的訪談視頻,并稱博勵治就是加拿大的下一任總理。
視頻播出后,馬斯克迅速在X上轉推,并評論道:“很棒的訪談”。
之前博勵治為什么那么有希望呢?
其實他用過這段100分鐘的訪談,我們就能看出他的那些主要觀點和政治主張。
我總結歸納了一下:
1,讓個人自由最大化
2,加拿大人買不起房的真正原因:“人們覺得自己做對一切”。
3,對年輕一代工作強度感到震驚:“他們已經筋疲力盡”
4,加美對比:加拿大人和美國人的生活水平
5,通脹是一種不道德的稅,懲罰了有責任感的人
6,我們需要停止印鈔并削減官僚體系
7,為科技和人工智能的未來提供動力
8,充足的能源將拯救環境
9,取消碳稅
10,加拿大的邊境和移民政策,對新移民來說:“來到這里,你首先是加拿大人”
對于已經被特魯多政府的經濟政策給搞的焦頭爛額的加拿大人來說,不管有沒有用吧,起碼你拿出了具體的措施。
而且,整場訪談看下來,博勵治侃侃而談,非常的有自信,眼神中散發著堅定的光芒。
所以加拿大人看完之后,對他好感度很高,非常的支持他。
而就在這場訪談幾天之后,面對保守黨的高支持率,以及自由黨內部議員的逼宮施壓,特魯多選擇了辭職。
從那時候看,博勵治在今年10月份的大選中獲勝,那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他就是下一任加拿大總理,這一點已經不容懷疑了。
直到咱們親愛的懂王上臺了,他對加拿大加征關稅,發動了一場貿易戰。
然后加拿大人就氣炸了。
3月4日,美國對墨西哥和加拿大商品加征25%的關稅正式生效。
3月10日,加拿大經濟第一大省——安大略省政府宣布,即日起開始對輸美電力征收25%的關稅,作為對懂王對加拿大商品征收關稅的報復措施的一部分。
同一天,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省長戴維·伊比宣布,將下架該省酒類商店內所有美國制造的酒精飲品。
戴維·伊比表示,此舉是為了回應美國持續威脅對進入該國的加拿大商品加征關稅,也是為了回應懂王有意重新劃定加拿大與美國邊界。
而與此同時呢。
原本被很多加拿大人希望,認為有可能改良經濟的博勵治那自然就成了“美奸”。
廢話,美國常務副總統馬斯克都給你背書了,他都支持你當總理了,你還敢說你是冤枉的?
根據一份最新的民調數據顯示:34%的受訪者比去年底更傾向于投票給執政的自由黨。
在被問及原因時:
55% 表示他們對博勵治的印象變得更糟;
50% 表示他們喜歡某位自由黨黨魁候選人;
50% 認為懂王對加拿大的關稅是一個重要考量因素。
所以,當前選民投票意向,也就變成了:
42% 支持保守黨;
32% 支持自由黨;
11% 支持新民主黨
4% 支持綠黨
保守黨和自由黨之間的差距縮小到了10%。
42% 支持保守黨;
32% 支持自由黨;
11% 支持新民主黨(NDP);
4% 支持綠黨(Greens)。
而在1月初的時候,兩黨的差距可是24%啊。
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居然縮小了14%。
這也太驚人了吧?
這一切都得感謝懂王和馬斯克的神助攻啊。
而就在今天,神助攻還在繼續。
這不是安大略省你們報復美國了嗎?敢對美國的電力加稅?
好,那我繼續。
于是,懂王宣布將從3月12日起,對把對加拿大鋼和鋁的關稅提高到50%。
安大略省接下來會不會反擊,會不會繼續提高輸美電力的價格這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的是,加拿大人會更加的憤怒,會更加的支持現在主張對美國強硬的自由黨。
自由黨和保守黨的差距將會進一步縮小,甚至可能會反超。
而就在2天前,自由黨新領袖選舉公布投票結果,馬克·卡尼贏得自由黨黨內選舉,成為自由黨新黨首,取代現任總理特魯多此前的黨內地位。
按照加拿大政治傳統,執政黨的黨首將成為總理,馬克·卡尼也將接替特魯多成為加拿大的新總理。
加拿大大選原定于今年10月舉行。
但是,卡尼此前表示:不排除在贏得自由黨領袖并接替特魯多擔任總理后立即宣布舉行大選的可能性。
畢竟現在形勢一片大好,可不能辜負了懂王和馬斯克的一片好意啊。
只是苦了特魯多,你說你要是再堅持堅持,再硬氣兩個月,該多好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