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烏克蘭戰爭博弈,可以看出,戰爭看似復雜,內在邏輯實則非常清晰。
美國對烏克蘭戰爭的態度比較撕裂,但又比較一致。
撕裂的一面在于,民主黨希望繼續支持烏克蘭,直到把俄羅斯耗干,或者干趴下。特朗普統治下的共和黨,希望和俄羅斯講和,并且讓烏克蘭割地(給俄)賠款(礦產資源給美),簽下不平等條約。
一致之處在于,民主黨希望把俄羅斯收拾妥當之后再全力與中國博弈;特朗普統治下的共和黨希望在拉攏俄羅斯的情況下全力與中國博弈。簡而言之,就是在針對中國這方面,美國各派有共識。這個大趨勢,大家要明白。作為一個老牌海權帝國,美國擔心崛起的中國會影響其霸權。
特朗普逼著烏克蘭認慫,并不是因為他愛和平,而是不想中國立于戰爭之外??v觀美國歷史,國運與戰爭息息相關。
但是戰爭也很有講究。兩次世界大戰,美國都是在別人打累了的時候,自己下場收割,摘最大的那個桃子。然而美國自己下場挑起的戰爭,大多數效果并不理想。
以二戰之后為例:
美國主導朝鮮戰爭,失敗。
美國主導越南戰爭,失敗。
美國主導阿富汗戰爭,失敗。
美國主導伊拉克戰爭,沒有直接失敗,但造成財務黑洞。
之所以如此的原因,我在立體史觀大周期律中已經論述過,大家有興趣可以看看我寫的那套美國史。現在烏克蘭戰爭,也是美國在輸血,中國在正常貿易。相當于現在的中國在扮演之前美國的角色。特朗普看中國獲利,不爽,想要俄烏停戰,分化中俄,和中國扳手腕;最好讓中國陷入戰爭泥潭。民主黨那幫人,想在中國周邊制造戰爭,把中國拖進去,失敗。特朗普和中國打貿易戰,也算是和中國開啟的另類戰爭。
俄羅斯對戰爭的訴求其實也很簡單。因為俄羅斯的每一寸領土,都是戰爭打下來的。俄羅斯對領土的嗜好和歷史上那些帝國沒有區別,只是現在開疆擴土成本很高而已。
和平或戰爭無所謂,能讓俄羅斯領土變大就行,反正俄羅斯搞不好經濟,只能靠祖傳絕學(通過地緣戰爭擴大領土)維持影響力。如果和平能帶來更多領土,那就和平談判。如果戰爭能帶來更多領土,那就繼續戰爭。特朗普也是看準了俄羅斯的心思,才想著通過逼迫烏克蘭認慫(割地給俄羅斯)的方式,討好俄羅斯,從而達到分化中俄的目的。
關于中國對戰爭的訴求,我之前提到過一個概念:英國需要制衡歐洲而獲利,美國需要制衡歐亞大陸而獲利,現階段的中國需要制衡全世界而獲利。
這話該怎么理解?就是現階段的中國要維護多極世界格局,具體來說,就是當今世界不能太亂,也不能有真正的霸主。
因為現階段的中國,看似給人老好人的形象,但實際上主要精力還是在發展經濟。歷史上的中國非常善戰。大家想一想,中國能夠幾千年傳承延續下來,文明不曾中斷,靠的可不僅僅是老好人形象,而是在各個時期都能應對戰爭危機。古代五胡亂華,近代列強入侵,都是絕殺局,中國都挺過來了。共和國建立之后,不論是美國還是蘇聯,想在中國周邊搞事都碰了一鼻子灰。比如朝鮮成了美國的傷心地,比方說越南與阿富汗成了美蘇共同的傷心地。
中國收起兵鋒,也就改革開放這幾十年。因為經濟高速發展,讓中國不想輕易動刀兵。如果中國想要繼續發展經濟,那么世界就不能大亂。同樣為了發展經濟,中國也不能接受世界霸主(如美國)搞單極世界。如此局面,才有利于中國經濟繼續發展。如果未來某日,中國不把主要精力用于經濟建設了,那時候很多國家就會無比懷念中國搞經濟建設的日子。
以烏克蘭戰爭為例,中國反對北約東擴。因為北約原本是針對蘇聯而建,蘇聯解體后就不該繼續存在。北約東擴,會逼迫俄羅斯兵行險著,對多極世界不利。戰爭爆發之初,因為可能引發全面戰爭,同樣對多極世界不利,所以中國一直勸和。如果戰爭不會失控,美俄在戰爭泥潭里扳手腕,這對中國會很有利。現在美俄勾手指,想要聯手瓜分烏克蘭,并且從戰爭泥潭里抽身,這種情況下,烏克蘭強硬起來,對中國有利。所以對中國來說,最好的戰爭,便是能把美國拖住、消耗,就像越南戰爭與阿富汗戰爭。
對中美俄之外的國家而言,戰爭最好在大國之間進行,然后他們自己通過墻頭草的特性站隊撈好處。最典型的便是土耳其和印度,中美博弈的過程中,他們既可以從中國撈好處,也可以從美國撈好處。烏克蘭戰爭中,他們既可以在俄羅斯那里撈好處,也可以從西方世界撈好處。棋手國家博弈,棋子國家選邊站,好處往往就來了。印度甚至想利用中美博弈的大環境崛起,成為新一代世界工廠。當然棋手國家也不是吃素的,會想辦法讓棋子國家當炮灰。美國在中國周邊搞事情,本質上就是希望印度、菲律賓、越南、韓國等小弟,做中美博弈的炮灰;只是策略上稍遜一籌而已。
歐洲的英法也算是老牌帝國,過去幾百年,也算是經歷過各種戰爭的洗禮,獲得過榮耀、也經歷過恥辱。英國一直想利用烏克蘭增加在歐洲的影響力。民主黨在時,英國拉著美國一起干;特朗普上來,英國就想拉著歐洲各國干。法國想要帶領歐盟,成為世界一極,但實力有限。因為歐盟被美英滲透太慘,馬克龍又有法國人身上那種“干大事而惜身”的老毛病。所以英法的目標,是希望中美俄互掐,他們得利。
簡而言之,戰爭的訴求其實很簡單,就是獲利,具體表現方式有兩種。其一是自己親自下場撈好處,如俄羅斯那般占地盤;只不過這種模式風險比較大,成本比較高,容易被拖入戰爭泥潭。其二,便是讓別國陷入戰爭泥潭內耗,比如美國希望中國陷入戰爭泥潭,中國希望美國陷入戰爭泥潭,很多國家希望中美都陷入戰爭泥潭,中美則希望那些小國成為消耗對手的炮灰。
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大致就是這么個意思。只不過隨著信息爆炸時代的來臨,大部分國家都明白了游戲規則,修煉成了老狐貍,大多都有一身讓自己免于淪為戰爭犧牲品的道行。像烏克蘭那種政治與博弈層面特別“單純”的國家已經寥寥無幾。烏克蘭戰爭之所以爆發,一個原因是烏克蘭自己政客水平非常差,連最簡單的墻頭草都當不了,且對西方抱有幻想,認為自己倒向西方就能過上好日子。另一個原因在于,俄羅斯對土地很饑渴,也對西方抱有幻想,認為只要自己搞定烏克蘭、變得更為強大,西方就得正視自己的訴求。
這個世界是殘酷的,如果自身實力不硬,又對他國抱有幻想,那么悲劇會很快到來。當然這里還要提一下南亞那個土霸王,他讓很多人都不待見,但野心很大,也在努力吸收中美謀略。最關鍵的是,他似乎天然地處于第三者位置上,經常獲利。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