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美國總統特朗普再次上任以來,他的“關稅大棒”幾乎掄向了全球所有國家。在他眼里,似乎全世界都“虧欠”了美國,擺出一副要以一己之力報復全世界的架勢:
對臨近的加拿大和墨西哥,美國實施25%的進口關稅,只給予3家車企為期一個月的關稅豁免;
對歐洲貿易伙伴,美國征收25%的關稅,以報復他眼中“生來就是為了搞砸美國”的歐盟;
對日本,特朗普指控日本操縱日元,計劃征收報復性關稅;
對中國,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自2月4日對華加征10%關稅后還嫌不夠,3月4日又追加10%的關稅。
對于其他發展中國家,這些國家已對美國出口到本國的農產品和汽車等商品征收關稅,特朗普追求的“對等關稅”意味著這些國家可能會受到更高關稅的沖擊。
特朗普的邏輯簡單粗暴——“他們收我們多少,我們就收他們多少,不多不少”。他強調“公平”,自認遭受不公平貿易對待,并認為這種缺乏對等性的貿易關系是導致美國長期存在商品逆差的主要原因。
特朗普這“對等”二字,乍一聽好像挺“公平”,可細琢磨一下,霸道勁簡直荒唐得可笑。
當地時間3月4日,特朗普總統在國會聯席會議上發表2024年總統選舉后的首次國會演講。
特朗普理解的“公平”是什么樣的“公平”?
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常務理事、全球化智庫高級研究員何偉文對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說,美國政府提出,其他國家的出口產品不含增值稅,而美國企業在出口時仍需繳納銷售稅,因此美國吃虧了。美國想要的“公平”就是“補齊”這一稅收差距。
但實際上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在實行增值稅的國家,海關會在產品出口時退還整個供應鏈已繳納的增值稅,從而確保出口產品“無稅負”。在采用銷售稅的美國,如果商品直接出口,也不會征收銷售稅,即同樣“無稅負”。
大家都不含稅,美國還聲稱“吃虧”,實際上是對稅收體系的歪曲解讀,是實施貿易保護主義的借口。
“對等關稅”真的“對等”了嗎?當然也是借口。
何偉文指出,以中國為例,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額外20%關稅,聲稱這樣可以與中國的關稅水平“拉平”。
但事實上,中國并未對美國產品額外加征如此高的關稅。
另外,中國的平均進口關稅僅為7.5%,加權平均關稅為3.5%,遠低于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的20%關稅。
最冤的就是加拿大和墨西哥了,《美墨加協定》本應保障三國之間零關稅,但特朗普仍然強加關稅。
進一步證明,這種所謂的“對等”完全是美國單方面對他國的霸凌。
值得強調的是,世貿組織(WTO)從來沒有要求各國實行特朗普式、機械生硬的“鏡像”關稅,而是強調互惠待遇,并根據發展水平有所區別。
例如美國可能對某國進口鋼鐵征收5%的關稅,而該國對美國進口汽車可能征收10%,這仍然符合WTO規則,因為不同產業有不同的貿易結構與保護需求。
而美國簡單粗暴地要求“對等”,絲毫不考慮雙方經濟模式不同,實際上是強加自己的規則,是一場有針對性的報復。
“美國這種單邊主義、極端保護主義行徑,是對全球多邊貿易規則的踐踏。”商務部研究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研究員白明分析,對于全球的產業鏈、供應鏈、產業分工來說,美國的關稅政策破壞了以WTO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系。
白明說,這個貿易體系是經濟全球化的基礎,美國也是全球化的受益者,這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沒有了全球化,各國都得不到好處。
當地時間3月3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瓦列霍,一家汽車經銷商的雪佛蘭和凱迪拉克標識。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關稅可能使美國汽車價格上漲高達12000美元,進一步壓縮消費者的預算。
美國真的遭受不公平貿易了嗎?
說來說去,美國就是不甘心自身的貿易逆差巨大,但無論如何也不能自己病了卻讓別人吃藥,美國應該從經濟結構和市場競爭力方面尋找原因。
何偉文指出,貿易逆差是由市場競爭力和比較優勢決定的。美國之所以進口大于出口,是因為進口商品在成本、效率或質量上更具優勢。
美國2024年消費品出口下降8.8億美元,進口增加482億美元,難道美國企業和消費者都是“被迫”進口的嗎?
“貿易逆差廣泛存在,說明并非個別國家‘欺負’美國。”何偉文指出,根據美國官方貿易統計,2024年美國對99個國家和地區存在貿易逆差,其中包括許多小型經濟體。
退一萬步說,若真存在針對美國的歧視性貿易政策,美方應當能舉出具體案例,而不是空泛地指責所有貿易逆差都是“被欺負”的結果。
而且,“貿易公不公平,不能僅看順差逆差。”白明補充說,以中國為例,美國對中國出口了很多高附加值的產品,中國卻是勞動密集型產品占比大,所以同樣出口一美元,雙方賺得不一樣。而且中國向美國出口的商品還有許多是美資企業在華生產的,賺得錢也歸美國企業。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句話的含金量仍在升高。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美國的關稅政策一方面激怒了中國,另一方面也讓盟友無法忍受,對特朗普政府發起集體反擊。
墨西哥總統辛鮑姆召集內閣會議,決定實施一系列關稅和非關稅措施。她還強調,墨西哥將堅定維護自己的尊嚴,與美國談判時“始終昂首挺胸”,絕不會低頭屈服。
當地時間3月4日,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國家宮,墨西哥總統辛鮑姆出席新聞發布會,宣布將采取措施應對美加征關稅。
特魯多也難得硬氣一把,他聲明加拿大人不會退縮,將立即對價值300億加元的美國進口商品征收25%的報復性關稅,并在20天后對價值1250億加元的美國進口商品征收25%的報復性關稅。
當地時間3月4日,加拿大渥太華,總理賈斯廷·特魯多談及美國施加的關稅。
加拿大媒體稱,加拿大人開始更多購買加拿大產品、不再選擇前往美國而是留在加拿大國內度假……加拿大原副總理兼財長弗里蘭直言,“特朗普是二戰以來加拿大面臨的最大威脅。”
在歐盟,德國總理朔爾茨此前就已明確表示,若美國繼續推進對歐洲商品加征關稅的計劃,反制措施將不可避免。法國經濟與財政部長埃里克·隆巴爾也表示,歐盟將用同樣的措施予以回應。
以往美國雖然推行單邊主義政策,但盟友大多還是會在一定程度上妥協。而這次,加拿大、歐盟、墨西哥等國毫不猶豫地做出了強勢回應,并表達了關稅報復的決心。全球范圍內的“反霸權”意識覺醒正在加速,美國正在國際上更加孤立。
何偉文分析,這場集體反擊表明,特朗普這次的做法過于極端,類似用刀威脅收保護費,這種做法不可接受,傷害了太多國家的利益。
更重要的是,美國的盟友已經意識到,美國不再是可信賴的伙伴,特朗普的“美國優先”理念會使他毫不猶豫地犧牲他國利益。所以,讓步沒有用,不如采取強硬立場,還有可能保護自身利益。
特朗普揮舞的“關稅大棒”,看似威風,實則是一招臭棋。美國也該清醒清醒,霸權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想無限制剝削全球,這次真的走不通了。
“現在不是美國不帶其他國家玩兒了,而是全世界有條件地拋開美國了。”白明說。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