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連斯基在白宮的遭遇,全球關注,各種解讀。
或許可以有這樣一種解讀:這就是美國維持了多年的國際秩序“禮崩樂壞”的標志。
無論基于特朗普的理念,還是從充當世界霸主的成本考量,美國已然不再顧及道義與責任,開始拋棄曾經所認同和堅守的一些原則。這意味著一套延續數十年的國際秩序正面臨崩塌,預示著美國作為一個帝國,進入衰落進程。
“作為帝國的美國,將于 2025 年崩潰。”
2000 年,有 “和平學之父” 之稱的挪威社會學家約翰?加爾通,對美國的未來做出這樣的預測。 后來,他又修正了這一預測,將美帝國的崩潰提前到2020年。這一細節在他所著的《美帝國的崩潰:過去、現在與未來》一書中有所提及。
盡管加爾通是知名學者,但很多人將他的這一預言當作笑談。
2020 年,正值特朗普第一任期的最后一年,在疫情沖擊以及一場充滿爭議的大選之后,民主黨獲勝,拜登入主白宮,那一年,美帝國并未如加爾通所預言的那樣崩潰。
如今,隨著特朗普再度崛起,時間來到 2025 年,那個關于美帝崩潰的預言,越來越有成為現實的跡象 —— 特朗普正在推動美國走向孤立。這將體現為美國在全球經濟、政治、軍事和文化等方面影響力的衰減。
所謂帝國,通常指處于區域或全球中心位置,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對他國具備控制甚至剝削能力的國家。
據說俄羅斯自認為是東羅馬帝國的繼承者,然而,其對全球的實際控制能力有限,就連處理與小弟烏克蘭的關系都頗為棘手。
相對而言,美國更像是羅馬帝國的當代化身,數十年來一直充當世界警察的角色,尤其是在冷戰結束后,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憑借美元的鑄幣權 “剝削全球”,向盟友收取 “保護費”,同時在武力層面承擔保護盟友的責任,并倡導和遵循著一定的 “道義”。
按照加爾通的邏輯,既然美國符合帝國的定義,那么它就理應 “遵循” 帝國必然走向崩潰的歷史規律。
那么,美帝國是否正處于崩潰進程之中呢?現在看很有可能。
相當多的美國人,在過去數十年間,不僅未能分享到帝國擴張帶來的紅利,反而在全球化進程中受損。那些鐵銹地帶的產業工人,那些身處破敗美國小鎮的民眾,與華爾街、硅谷的精英們,仿佛生活在截然不同的兩個美國。
美國通過全球霸權獲取的巨額利益,首先流入了精英集團的口袋,底層民眾與精英之間的財富差距日益懸殊。美國憑借全球 “鑄幣稅” 斂聚的財富,首先充盈了大型資本集團的口袋,底層民眾的孩子想要實現階層跨越,像萬斯那樣逆襲成功,簡直難如登天。精英集團人數雖少,卻掌控著金融、媒體、商業、科技領域,還壟斷了接受精英教育的機會。而絕大多數普通民眾,雖享受著相對低物價的便利,但面臨階層固化、收入停滯的困境,在移民潮的沖擊下,更是看不到發展與躍升的希望。
這兩個群體逐漸分化為自由主義陣營和保守主義陣營。
在保守主義陣營看來,為什么要將工作機會轉移到國外?為什么要耗費巨資維護世界秩序?萬里之外的烏克蘭與美國有何相干?憑什么向非法入境、不信仰上帝的外國人敞開國門?為什么要慫恿烏克蘭加入北約,從而挑釁對美國并不構成直接威脅的俄羅斯?既得利益集團與大眾之間的矛盾,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之間的矛盾,自由主義與保守主義之間的矛盾,讓特朗普敏銳地捕捉到了機會 —— 他推卸美國的 “國際義務”,聚焦國內問題,高呼美國復興,借此贏得了大選。
帝國之所以是帝國,在于其應承擔帝國的責任,特朗普正拋開這些責任 —— 停止對烏克蘭的支援,減少歐洲對美國協防的依賴,向盟友揮舞關稅大棒。
馬斯克已經公開支持美國退出北約和聯合國。從這一角度看,恰恰印證了加爾通的預言,美帝國的全球影響力正不斷下降。
帝國猶如帶頭大哥,理應對小弟負責”。大哥的影響力既體現在武力威懾上,也體現在 “道義” 層面。而如今特朗普的一系列舉措,既不擔當責任,也不在乎道義,無異于主動放棄做大哥的地位。停止援助烏克蘭,是對大哥道義責任的拋棄;以索要礦產資源相要挾,不僅喪失道義,更是趁火打劫,全然不顧大哥的體面,只一味追逐利益。
20 多年前,美國出兵伊拉克攻打薩達姆時,有人認為美國是覬覦伊拉克的石油。這種觀點多年來一直遭到嘲諷,畢竟作為所謂的 “燈塔國”、世界大哥,怎么能被認為是為了石油而非道義而出兵呢?
今時不同往日,如今的美國與那時相比,已然判若兩國,竟然明目張膽地向烏克蘭索要礦產。這讓當初為美國 “燈塔” 形象辯護的人陷入尷尬與震驚之中,如今,輪到他們被嘲諷了。
特朗普主政的美國,已然不屑于充當 “燈塔”,自然也就不介意做出趁人之危的行徑,體面自然也不顧及了。這便是 “禮崩樂壞” 的生動寫照,白宮吵架,就發生在這樣的背景之下。
總之,無論美國是主動放棄,還是被迫丟棄責任、道義與體面,其造成的后果是一致的,那就是必然導致美國對全球影響力的下降。
例如,長期沒有正常軍隊的日本會作何考量?它自然會意識到自身安全不能再依賴美國,進而會加速推動軍隊正常化,甚至可能考慮發展核武器。
又如,長期因核問題遭受打壓的朝鮮,會更加堅信堅持發展核武器是偉大且正確的戰略抉擇,進而會引發更多國家效仿。
原有的國際秩序正在瓦解,而秩序瓦解與重建的過程,往往伴隨著天下大亂。
很多人期待美帝國崩潰,認為沒了美帝,世界便能太平。但并非如此。當年蘇聯解體,以蘇聯為首的國際秩序不復存在,某個曾以蘇聯為大哥的東方小國,便陷入 “苦難行軍”,餓殍遍野。
理論上,特朗普的總統任期只有 4 年。在這一任期內,他究竟會淪為笑柄,還是能成功推動美國走向孤立,這不僅取決于美國制度的韌性,還得看特朗普的種種舉措能否切實改善支持他的選民的生活。
倘若關稅政策導致美國經濟下滑、民生艱難,那么選票能否對特朗普的政策形成有效約束?理論上,美國的制度設計能夠約束總統,制度決定論者堅信制度決定一切。
制度固然重要,但運行了200多年的美國制度,未必能在短短 4 年內抵御住特朗普施政帶來的沖擊。
特朗普執政才一個多月,美國的政治風氣已然發生顯著變化。在放棄國際道義的同時,特朗普在國內明顯呈現集權傾向,打壓異己、自我吹噓。看看白宮網站對這位總統不遺余力的贊美與吹捧,便可見一斑。
當然,特朗普目前的集權行為尚屬初級階段。就在特朗普于白宮上演 “禮崩樂壞” 的戲碼時,一段視頻在網上流傳,著名美國演員羅伯特?德尼羅在舞臺上當眾喊出:“Fuck Trump!”
總之,精彩大戲正在持續上演,坐穩扶好拭目以待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