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德國大選結果出爐 ,不出意外,基督教聯盟黨是位居第一,現年69歲的默茨將被提名為總理,牽頭組建新一屆德國聯邦政府。
我在22日的短評里已經分析過,在大選前,德國的民調顯示,中右翼的基督教聯盟黨是以30%支持率位居第一,極右翼的德國選擇黨是以20%的支持率位居第二,之前的執政黨社民黨是以16%的支持率位居第三,主導德國去工業化進程的綠黨仍然有13%的支持率,位居第四。
而這次大選結果,跟民調數據基本一致。
基督教聯盟黨是以28.5%的得票率獲得第一,德國選擇黨以20.8%得票率獲得第二。
我之前也有大致介紹了德國政黨。
基督教聯盟是中右翼,是德國傳統保守派,也是默克爾所處的政黨。
社民黨是中左翼,也就是之前的執政黨。
德國長期是中右翼和中左翼執政。
但俄烏沖突爆發后,代表色為藍色的極右翼德國選擇黨就開始崛起。
2021年德國大選,當時德國選擇黨還只有10.4%的得票率,這次是上升到20.8%,剛好翻了一倍。
所以雖然這次德國選擇黨沒能獲勝,但這種上升趨勢是德國政壇不能忽視的,而且德國選擇黨也已經成為德國最大的在野黨。
另外,德國的政治制度決定德國黨派眾多,很少有政黨可以單獨獲得議會過半席位,所以德國基本都是聯合執政模式,也就是多個政黨得合力組閣。
比如,2021年德國是紅色的社民黨,聯合綠黨和黃色的自由民主黨,去聯合執政,所以被稱為紅綠燈政府。
而2021年,基督教聯盟是最大的在野黨
但今年,德國選擇黨已經超過社民黨,成為最大在野黨,這意味著德國選擇黨在德國政壇的話語權也會增加。
這一屆德國政府由于也沒有政黨單獨席位過半。
而且由于基督教聯盟黨幾乎不可能聯合德國選擇黨組閣,所以任意兩個政黨都不能完成組閣,德國仍然得跟2021年一樣,得3個政黨聯合組閣。
可以確定的是,聯盟黨大概率會選擇跟社民黨組閣,但由于二者加起來也達不到多數派政府,所以聯盟黨還需要從綠黨和左翼黨里選一個來聯合組閣。
由于左翼黨是極左翼政黨,跟聯盟黨的分歧更大。
所以,最終組閣結果,可能是聯盟黨、社民黨、或加上綠黨聯合組閣。
于是你可以發現,之前德國是社民黨、綠黨、自民黨聯合組閣。
現在其中兩個成員沒變,只不過主導內閣的政黨換了。
這樣一個內閣,并不會給德國帶來多大的變化。
而且因為聯盟黨跟社民黨和綠黨的分歧是比較大的,這也意味著綠黨在新一屆內閣里,仍然會扮演拖后腿的角色,讓德國的主要精力仍然會被消耗于內部,讓新一屆德國政府,很難有太大作為。
這跟法國一樣,法國在經歷過去一年的政治亂象后,已經處于懸浮議會狀態。
而德法作為歐洲的中樞,德法政壇都陷入泥潭狀態,這讓歐洲在面對特朗普政府咄咄逼人的威脅時,會顯得更加被動。
德法這種政壇癱瘓,是因為歐洲長期白左當道,但俄烏沖突的爆發,讓歐洲面臨嚴重的經濟危機,使得歐洲民眾面臨高通脹壓力,生活日子大不如前。
這種情況下,歐洲還要把大量的財政用于移民和援助烏克蘭,這自然引發越來越多歐洲人不滿。
在這個基礎上,德國和法國的極右翼,都是舉著反移民和反對援助烏克蘭,才獲得大量選票。
但德法的極右翼還沒有成長到可以一黨獨大的局面,所以當前處于歐洲左翼和右翼的僵持階段,這種僵持就導致德法的政壇陷入癱瘓狀態,很難有作為。
所以,也難怪2月14日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美國副總統萬斯會肆無忌憚的各種羞辱歐洲國家。
萬斯就民主、移民、未能履行國防承諾等問題對歐洲進行抨擊。
萬斯稱:“我最擔心的威脅不是俄羅斯,不是中國,也不是任何其他外部勢力。我擔心的是來自內部的威脅。歐洲正在放棄一些最基本的價值觀,但這些價值觀與美國是一致的。”
萬斯這里說的歐洲放棄最基本的價值觀,是指放棄和美國右翼一致的價值觀,其實就是指責歐洲在美國民主黨的長期滲透下的白左化現象。
萬斯還指責歐洲國家領導人審查社交媒體、干涉選舉和侵犯基督徒的權利,稱“這是摧毀民主的最好方法”。在演講中,萬斯點名批評了英國、瑞典和德國。
萬斯可以說是把歐洲左翼政黨罵得狗血淋頭。
而且萬斯還繞開了歐洲執政黨,先去見了這些右翼政黨,萬斯的辦公室證實,萬斯14日在慕尼黑會見了德國極右翼政黨德國選擇黨的領導人,之前他曾認可該黨為政治伙伴。
萬斯這些言論顯然并非個人言論,代表的是特朗普政府。
包括馬斯克最近兩個月,也是在社交平臺上各種力挺德國選擇黨,稱“只有德國選擇黨才能拯救德國”。
包括在德媒刊文、在社交平臺上與選擇黨黨首魏德爾連線、在該黨集會上發表視頻講話等,并引發了德國國內指責他干涉他國大選的強烈聲浪。
不過,從目前選舉結果看,馬斯克的力挺,并沒有改變德國選舉結果,但多少還是有一些效果的。
去年12月到1月底,在馬斯克力挺后,選擇黨的支持率從19%,上升到21%;
不過,在萬斯羞辱歐洲后,選擇黨的支持率又從21%小幅下降到20%;
對于德國這次選舉結果,特朗普倒是挺滿意的,特朗普稱,“看起來德國保守黨派在備受矚目的大選中取得勝利。就像美國一樣,德國人民厭倦了多年來一直存在的毫無常識的議程,尤其是在能源和移民問題上。”
這主要是因為德國選擇黨的得票率翻倍,已經成為德國最大在野黨。
而且,即將成為德國總理的默茨,被認為是十分親美的。
德國媒體報道稱,歷史上從未有哪位德國政府首腦對美國有如此深厚的感情。據默茨自己統計,他曾訪問美國超過 100 次,并將美國前總統羅納德·里根視為自己的榜樣之一。
不過,默茨親美,但并不親特朗普。
對于特朗普的咄咄逼人,默茨也是感到不滿。
默茨在23日晚選舉投票結束后表示,“對我而言,絕對優先的任務是盡快增強歐洲實力,以便讓我們能一步步實現在防務上真正獨立于美國。”
他對特朗普近日關于歐洲的發言“耿耿于懷”,認為特朗普“上周發表的言論已清楚表明,美國人對歐洲的命運大體上漠不關心”,所以他“對于美國會出現什么情況絕無幻想”。
默茨還質疑美歐的軍事同盟關系前景稱,“我很好奇,從現在到6月底北約峰會前這段時間會發生什么……屆時我們還會不會以北約當前的形式討論北約事務,我們是否不得不大幅加快建設歐洲獨立的防務能力。”
但問題在于,默茨的聯合政府里,可能還不得不塞入綠黨這個歐奸進去,雖然綠黨在新的聯合政府里,將從第二的位置,掉到第三,可能不會獲得太重要職位,但多少也還是會拖一些后腿。
所以,我也不太指望新一屆德國政府,能怎么跟美國對著干。
但對我們來說,只要歐洲能保持一個中立態度,別跟在美國屁股后面瞎搞,也就夠了,我們也不指望歐洲能做更多。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