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是俄烏三周年的日子。
聯合國大會定于這一天表決涉烏克蘭問題的決議草案。
當然,聯大決議是不具備法律約束力的,只有政治影響力,反映國際社會對俄烏沖突的看法。
所以美國這幾年通過各種手段,威逼利誘以及拉攏,要求盟友和小弟們和自己站在一塊,用過一些支持烏克蘭,譴責俄羅斯侵略的草案,以期站在道德高地上。
可是今年,卻有點不太一樣。
本月早些時候,美俄代表會談之后,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就說,美方在24號將向聯大提交一份“歷史性”的決議草案。
什么叫歷史性的草案,到底有多“歷史性”?
此話一出,自然就引發公眾好奇了,大家就想知道這份草案的內容究竟是什么。
結果,路透社的記者就爆料了,美國向聯大提交的決議草案一共就三段,僅僅只有65個字。
“哀悼在俄烏沖突中失去的生命”
“重申《聯合國憲章》所表達的聯合國主要目的是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并通過和平方式解決爭端”
“呼吁盡快結束沖突,并進一步敦促烏克蘭和俄羅斯達成持久和平。”
當然,這65個字是英文,我上面是翻譯過來的,70多個字,大家不用一個一個去數了。。。
這三段的內容我給大家做個閱讀理解,再次翻譯一下。
“哀悼在俄烏沖突中失去的生命”
——淡化自身的責任,在國際社會面前塑造我是中立的,所以我現在才跑來沉重哀悼。
“重申《聯合國憲章》所表達的聯合國主要目的是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并通過和平方式解決爭端”
——我們一直以來我們按照《聯合國憲章》辦事的,我們一直倡導通過和平方式去解決爭端,并沒有拱火澆油啥的,我們才是和平的倡導者。
“呼吁盡快結束沖突,并進一步敦促烏克蘭和俄羅斯達成持久和平。”
——這一條最重要,因為里面只說是沖突,而非是侵略,要知道,在過去三年時間里,美國幾乎是所有支持烏克蘭對抗俄羅斯的聯合國決議的共同提案國。
他們一貫都是:“支持烏克蘭領土完整,并譴責俄羅斯的侵略行為。”
可現在,風向突然就變了。
這三條,短短65字的提案里面,居然沒有一條是指責俄羅斯的,態度無比的軟化。
這變得都快不像美國了。
而在得知了美國的提案之后,一直表示嚴正抗議的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涅邊賈,這回不抗議了。
他反而對此表示歡迎,稱這是好的一步,并且對這項決議草案提出修正,要求加入“解決問題根源”這一條。
這什么意思呢?
俄烏沖突的根源,俄方認為是北約東擴,如果你美國愿意接受這一條,等于你就承認了北約東擴的行為確實給俄羅斯帶來了巨大的安全危機。
所以你就要承諾去解決這個問題,至少你要保證北約不再東擴,烏克蘭不會加入北約。
而這些,無論是美俄談判,還是之前懂王和普京通電話的時候都已經答應了的,所以加上這些,也是沒啥大不了的事。
還是前面所說,聯大決議不具備法律約束力的,通過的決議沒有強制性,必須要求涉事國執行,你就像巴以問題,聯大通過多少決議,可是以色列執行過嗎?
不過,聯大會議是具備一定的政治影響力,可以直觀的反映出國際社會對俄烏沖突的看法。
你可以從哪些國家支持,哪些國家反對來看出當今國際社會的陣營變化和趨勢走向。
當然了,這不是以國家數量來衡量,歐洲和非洲那些小國,幾十個加起來,可能都頂不上中國一票的影響力。
但是之前呢,美國卻一直想用“數量”來壓倒“質量”。
而現如今,他們的尷尬時刻到了。
因為美國變臉變得太快了,所以很多盟友和小弟們還沒反應過來呢,今年依然有50多個國家聯合起來,共同向聯大發起“譴責俄羅斯,支持烏克蘭”的決議草案。
可是沒想到,美國居然站到對立面去了。
美國方面已經明確拒絕共同發起這項決議,并且表示不會投下贊成票。
那么很可能尷尬的事情就會發生:絕大多數國家支持烏克蘭譴責俄羅斯,但美國卻和少數國家站在一起,棄權或是反對。
你說在這時候,到底是“數量”更重要呢,還是“質量”更重要呢?
如果說“質量”更重要,那么之前高票通過的那些草案,全都扇了自己的耳光,你們以后就不能再拿這出來說事,不能再指責我們。
可如果“數量”更重要,那這一回,您親愛的美利堅豈不是站到了“文明世界”的對立面上去了?
還怎么燈塔,怎么照亮全世界啊?
當然,美國人現在也不在乎這些了。
他們更看重的是利益,就盯著烏克蘭的礦產,石油,天然氣還有港口呢。
美國是絕對不可能放棄烏克蘭的,這一點咱們一定要知道。
畢竟如果美國放棄了烏克蘭,烏克蘭成了俄羅斯的領土,他們還怎么繼續攫取利益啊?
但同時美國又不可能再去支持烏克蘭了。
畢竟支持烏克蘭是要付出真金白銀,是要出錢出武器的,我現在躺著就能賺錢,靠敲詐勒索就能搞到幾千億美元,何必還要再出力呢?
這就是這一屆美國政府處理外交關系和國際事務的基本邏輯,一切以利益至上,管你是誰,是我盟友又怎樣,坑的就是盟友。
以前美國一直都站在道德高地上當裁判,因為強大的軍力和經濟支持,世界上任何地方發生沖突了,美國都要插上一杠子,所以也叫他們“世界警察”。
你像之前在中東,他們入侵伊拉克,不就是嚷嚷著薩達姆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嗎?
您甭管這到底是真的假的,是不是在抹黑,在造謠,那管子里到底是不是洗衣粉。
但是起碼,人家利用欺騙的手段站在了道德的高地上啊,然后美國就可以制定對自己有利的國際規則,利用這種規則來維系霸權。
可是現在呢?
懂王不玩了,他不想當裁判了,不想一年白白花那么多錢給盟友了,他想要交易,他想要利益。
短期來看,確實是收獲到了利益。
可是從長期來看,舊秩序已經崩塌,超級大國的地位將一去不復返。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