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果然是一個生意人!拜登政府表示給了烏克蘭2000億美元援助,特朗普表示美國給了烏克蘭3500億美元援助,但是,澤連斯基表示他只收到了750億美元,作為回報,美國想要烏克蘭的一半礦產,這一半礦產不知道是750億美元的多少倍,難怪美國這么喜歡發動戰爭,這真是一本萬利的好生意。
澤連斯基表示,烏克蘭的稀土等礦產可以給美國,但是,作為交換條件,澤連斯基希望美國能在烏克蘭駐軍。歐洲盟友也紛紛抱怨特朗普和普京通電話,都沒有提前通知他們,根本沒有把歐洲盟友當做自己人。讓歐洲盟友更加失望的是:特朗普不但沒有把歐洲盟友當做自己人,而且根本就不拿歐洲盟友當人,烏克蘭的稀土等礦產,特朗普想要,但是,特朗普不會派美軍駐軍烏克蘭,特朗普要求歐洲出錢出人駐軍烏克蘭。
澤連斯基表示,如果不讓烏克蘭加入北約,那么就給烏克蘭一支150萬人的駐軍。根據澤連斯基的說法,維持一支如此規模的軍隊每年將花費約6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352.4億元)。不過,歐洲計算的費用比這個更大,歐洲盟友自己算了一筆賬,未來10年為了保護烏克蘭,歐洲主要大國要額外支出3萬億美元,也就是說每年要花費3000億美元。看到了吧,澤連斯基提出每年需要600億美元,歐洲就提出預算每年需要3000億美元,中間商的差價也太大了。
我覺得,歐洲人,你們要不要反思一下?你們歐洲人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無論烏克蘭打或者不打,歐洲好像一直都在為烏克蘭輸血,而美國一直都在從烏克蘭吸血,為什么受傷的總是你們歐洲?
特朗普讓歐洲出點錢倒沒什么,最讓歐洲人破防的是:特朗普和普京通電話以后,關于烏俄沖突的談判,不打算讓澤連斯基和歐洲上桌。怕歐洲人還抱有幻想,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烏克蘭和俄羅斯問題特使凱洛格也再次強調,歐洲國家不會上烏克蘭沖突的談判桌。
法國、德國、意大利、波蘭、英國、西班牙和歐盟在一份聯合聲明中表示,烏克蘭和歐洲必須參與談判!澤連斯基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表示,沖突并不是發生在美國或歐盟,而是發生在烏克蘭,誰應該坐在談判桌上,應該由烏克蘭說了算。
歐盟外交政策與安全事務高級代表卡婭·卡拉斯表示,沒有歐洲,任何和平協議都不會奏效,歐洲將繼續支持烏克蘭。特朗普骯臟的交易,不會讓烏克蘭停止戰爭。如果烏克蘭抵抗,歐洲將繼續增加支持。
德國外交部長貝爾伯克表示,我們一直強調,沒有烏克蘭,就無法就烏克蘭問題做出任何決定。和平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實現。這意味著:烏克蘭和歐洲都不可或缺。
波蘭外長西科爾斯基威脅特朗普說:烏克蘭談判,如果不讓歐洲上桌,就不給特朗普諾貝爾和平獎,諾貝爾和平獎頒給誰由歐洲人說了算。
馬克龍打算召集包括英國首相斯塔默在內的歐洲領導人于17日舉行緊急峰會,以回應美國將歐洲排除在俄烏談判之外的問題。馬克龍表示,特朗普的做法是對歐洲的一次“電擊”,希望其他歐洲盟友能被電醒,放棄對特朗普的幻想。歐洲以前的發展模式,靠中國市場作為出口渠道,靠美國作為安全保護傘,靠廉價的俄羅斯天然氣進行生產,歐洲應該擺脫這三靠,歐洲應該靠自己。我覺得,馬克龍應該感謝特朗普,感謝特朗普給了他一次做歐洲老大的機會,就看他中不中用了?
瑪麗娜·勒龐在西班牙“歐洲愛國者”大會上表示,法國絕不屈從于美國,法國不可能是美國的女兒,因為法國是美國的母親。
最最最最最搞笑的是:特朗普,不讓歐洲上桌,慕尼黑安全會議主席克里斯托夫·霍伊斯根竟然哭著說:歐洲不是可有可無的。
怕歐洲人聽不懂,美國國防部長海格塞斯在“烏克蘭防務問題國際聯絡小組”會議上明確告訴歐洲和烏克蘭:
第一,烏克蘭恢復到2014年前的邊界不現實;
第二,烏克蘭在與俄羅斯和談后加入北約不現實;
第三,烏克蘭的持久和平必須得到安全保障,但歐洲和非歐洲國家軍隊被部署到烏克蘭不能算作是北約的任務,不受北約集體防御條款保護;
第四,美軍不會被部署到烏克蘭。
一位記者質問美國國防部長:“你一直在談論烏克蘭需要做出哪些讓步,那么,俄羅斯需要做出哪些讓步呢?烏克蘭需要放棄領土、放棄加入北約的愿望、放棄主權,那么,俄羅斯需要放棄什么?俄羅斯是否會撤軍?是否會支付戰爭賠償?是否會承認戰爭罪行?還是說俄羅斯的讓步只是少占領一點烏克蘭?如果有人搶了你的房子,然后,提出只把一半客廳還給你,這不叫讓步。如果一份和平協議只要求一方做出犧牲,這不叫和平,這只是包裝地更好看的投降。”美國國防部長也只能無奈地反問記者:“所以,你的意思是不談判,只能打下去?”
其實這位記者質問的很有道理,為什么烏俄談判,一直是烏克蘭在犧牲,俄羅斯卻沒有任何讓步?如果只是烏克蘭一方犧牲,這不叫和平,這就是投降。烏克蘭,打了3年,人沒有了,領土沒有了,北約資格沒有了,歐盟資格沒有了,稀土沒有了,除了“榮譽”屬于烏克蘭,烏克蘭幾乎一無所有了。
有一說一,如果烏克蘭像塞爾維亞一樣是一個比較中立的國家的話,那么,烏克蘭非常值得同情,但是,既然烏克蘭選擇了做美國的炮灰,既然美國的邏輯就是弱肉強食,那么,烏克蘭就要有做炮灰的覺悟,這是烏克蘭人自己選擇的結果,用中國公知的話說,烏克蘭人的認知,配得上他們的苦難。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