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回。繼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歇業”之后,美國又一臭名昭著的白手套上了政府效率部的“黑名單”。這就是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ED)!
最近,馬斯克在自己的X平臺連發多條推文,指責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ED)這個擁有40多年歷史、致力于“反共”的組織“腐敗泛濫”,犯下“罪行”,甚至直言NED和USAID一樣就是個騙局,需要被解散。
當地時間13日,他在阿聯酋迪拜舉行的世界政府峰會發表線上講話時又再次點名批評USAID和NED,質疑“他們實現了多少民主”,話里話外都是把NED作為下一個目標的意思。
有了頂頭上司的指示,政府效率部當天就向財政部下令阻止其向NED提供運營資金。
NED做夢也沒想到,特朗普和馬斯克對美聯邦政府的“反腐計劃”會這么快就落到了自己頭上,于是無奈地發布聲明:由于無法獲得政府提供的資金,將立即停止向受自己資助的組織提供資金。這也坐實了特朗普政府向NED“斷供”一事。
其實,美國凍結NED資金之舉也算是給全世界國家做了件好事,因為這么多年,NED犯下的罪行實在是罄竹難書。
這個臭名昭著的組織從誕生之日起就伴隨著禍害他國政壇的“基因缺陷”。
1983年,美國里根政府為應對冷戰的緊張局勢,以“推廣民主”為名成立該機構,其運作模式堪稱美國“制度性雙標”的教科書案例:名義上是獨立非政府組織,實則長期依賴國會撥款生存。在此后的時間里,該基金會將在他國全面推進美式民主作為其最主要的目標,不斷資助他國意識形態色彩濃重的“民主活動”,在非政府組織的幌子下,赤裸裸地干涉他國內政。
從東歐劇變到“阿拉伯之春”,從香港修例風波到緬甸政局動蕩,NED的“民主工具箱”里永遠裝著相同的配方:資金扶持特定團體、培訓抗議技術、操控輿論議程。
根據布魯金斯學會2023年發布的《美國對外干預評估報告》,NED在2010-2020年間累計支出28億美元,覆蓋全球160個國家和地區。其中74%的資金流向被美國國務院列為的“戰略競爭區域”,這種高度選擇性的“民主援助”,與其宣稱的普世價值形成鮮明反差。
在咱們中國事務方面,NED扶持“臺獨”分裂勢力,伙同民進黨當局舉辦所謂“世界民主運動”大會,并邀請一些歐洲國家議員和智庫代表參會,動員所謂“民主力量”,叫囂開辟“民主斗爭的東方前線”,渲染“今日烏克蘭,明日臺灣”的虛假敘事。
同時,它還重點支持“疆獨”和“藏獨”組織,每年資助規模在500至600萬美元之間。
我國外交部去年8月也發布了《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的所作所為及真實面目》報告,扒了NED的老底,其作為美國政府的“白手套”,長期以來打著“促進民主”的幌子,在世界各地顛覆他國政權,干涉別國內政,煽動分裂對抗,蠱惑干擾輿論,實施思想滲透等種種惡劣行徑。
當然,如果就是為了給全世界鏟除一個“顏色革命”的毒瘤,那我們未嘗也太高看特朗普和他的“金主爸爸”了。在兩黨競爭激烈,誰也不服誰的美國,斷供NED,背后的真實目的必然是進一步打壓國內的民主黨勢力,擴大當前執政黨的優勢。
NED一直以來和美國民主黨有很大關系,算是民主黨的一張“備用牌”。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就通過追蹤發現,NED近五年資助的拉美項目中,82%流向與民主黨議員有關聯的非政府組織。
更有甚者,NED前腳剛給烏克蘭某“反腐組織”打款500萬美元,后腳就被《紐約時報》扒出該組織負責人是民主黨金主的親侄子。這也難怪去年8月,共和黨議員克魯茲就曾在國會聽證會上公開質疑:“NED的資金流向存在系統性偏袒,它已淪為民主黨拓展海外影響力的白手套。”
所以美國政府效率部這次的出手,更主要的是兩黨之爭的升級。民主黨堅持將NED視為“低成本影響力工具”,據《外交政策》雜志統計,拜登政府曾計劃在2024年為NED增加12%的預算;而共和黨控制的眾議院則要求對其資金使用進行“全面審計”。
這也很快就在網絡上引來了一場“口水仗”。民主黨支持者們氣得開噴:“斷NED的錢就是自廢武功!”共和黨擁躉則反嗆:“用納稅人的錢養海外反對派,問過美國老百姓嗎?”然后看熱鬧不嫌事大的馬斯克繼續火上添油,直呼NED是個騙局。
如今,沒了資金來源的NED早已沒了往日的威風,只能“躺平”式地通知自己的小老弟們好聚好散。據美國“政客新聞網”報道,NED主要受贈者之一,國際共和研究所已發不出工資,下令其2/3的成員休假,并關閉了20多個海外辦事處。還有調皮的美國網友在網絡上發起請愿,要求把NED改名為"Need Every Dollar"(急需每一美元)。
更為諷刺的是,NED官網首頁仍高懸著創始人艾倫·溫斯坦的:“民主不是觀眾運動”。但當這個年度預算超過3億美元的組織,因為2400萬美元的季度撥款凍結就陷入癱瘓,其標榜的“草根民主”敘事便不攻自破,向全世界表明:NED所謂的“民主”就是個“披著羊皮的狼”。
當然,面對愈加波譎云詭的國際競爭,和特朗普“美國優先”的霸權理念,就算NED油盡燈枯,美國的“民主輸出”也必然會以一種更加隱蔽的方式向世界襲來,我們切不可以掉以輕心。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