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月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飛越“墨西哥灣”的專機上簽署宣言,宣布這一天為第一個“美國灣日”——是的,這里的“美國灣”就是“墨西哥灣”,直到半個多月前被特朗普用一紙行政令強行“改名換姓”。
這場“命名狂歡”不僅讓國際地理教科書陷入尷尬,也讓墨西哥總統辛鮑姆無奈回應:特朗普將“墨西哥灣”更名為“美國灣”的命令只涉及美國的部分。對墨西哥和全世界來說,“墨西哥灣”仍然是“墨西哥灣”。
特朗普為何執著于給一片海域“貼標簽”?
這場“美國灣日”的鬧劇背后,是政治的操弄,還是歷史記憶的爭奪?
一場“貼標簽”的政治行為藝術
特朗普對“改名”的執念,堪稱當代政治行為藝術的“巔峰”。早在2025年1月7日,他就在社交媒體上拋出“墨西哥灣應改名為美國灣”的提議,理由簡單粗暴:“這名字聽起來很美,也很恰當。”
兩周后,他正式簽署行政令,將這片自16世紀起便被稱為“墨西哥灣”的水域“收編”為美國資產,并賦予其“支撐美國早期貿易和全球商業動脈”的宏大敘事。
特朗普的邏輯鏈條清晰得近乎天真:改名→強化主權象征→鞏固民族主義情緒。他在行政令中宣稱:“墨西哥灣是美國不可去除的一部分。”
眾所周知,1848年美墨戰爭后,墨西哥被迫割讓了得克薩斯、加利福尼亞等大片領土,史學家稱之為“最大規模的土地掠奪”。
如今特朗普的“改名秀”,倒像是給這段強占他國土地的黑歷史涂上一層“美國例外論”的遮瑕膏。
盡管特朗普可以命令美國地質調查局修改地圖,但國際社會的反應堪稱“禮貌性敷衍”。墨西哥總統辛鮑姆淡定表示:“您改您的,我們繼續叫墨西哥灣。” 聯合國地名專家小組也從未承認這一更名。
要不特朗普也給太平洋改個名,比如特朗普洋?
一場精心策劃的輿論
如果說改名是“開胃菜”,那么“美國灣日”的設立就是一場精心設計的“主菜”。
選擇2月9日絕非偶然——這一天,特朗普正飛往新奧爾良要觀看第59屆“超級碗”總決賽,成為首位親臨現場的美國現任總統。在專機上簽署宣言的戲劇性場景,完美契合了他“媒體寵兒”的人設:一邊俯瞰“美國灣”,一邊用大筆一揮,將體育盛事與政治符號捆綁營銷。
白宮通訊顧問瑪戈·馬丁在社交媒體上高調宣布這一消息時,特意強調特朗普是在“飛越美國灣的途中”完成簽署。
然而,地理常識告訴我們,從華盛頓到新奧爾良的航線并不經過墨西哥灣(或者說“美國灣”)上空。這場“空中簽字儀式”更像是為了鏡頭感而設計的“穿幫鏡頭”,堪比好萊塢大片的特效漏洞。
而美國民眾對此的反應可謂是兩極分化:保守派歡呼“特朗普再次讓美國偉大”;自由派則制作了大量表情包——例如將特朗普P成舉著“改名狂魔”獎杯的卡通形象,并犀利吐槽:“如果改名能解決實際問題,建議把‘國債’改名為‘財富儲備池’。”
特朗普的“改名癖”絕非一時興起,而是通過重塑地理名稱,試圖在公眾認知中植入“美國中心主義”的意識形態。這種策略與他的“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口號一脈相承,本質上是要將復雜的歷史與現實問題簡化為一個朗朗上口的標簽。
從歷史角度看,地理更名一直是殖民擴張的常規操作。16世紀西班牙殖民者將美洲土著的地名替換為天主教圣徒名,19世紀美國西進運動中“得克薩斯”“加利福尼亞”等地名的確立,無不體現“命名即占有”的邏輯。
特朗普的“美國灣”不過是這一傳統的21世紀翻版,只不過用行政令替代了火槍。
在特朗普的支持者眼中,“美國灣日”是一劑民族主義的強心針,將民眾對經濟不平等、種族矛盾等現實問題的焦慮,轉移至“捍衛美國榮耀”的虛幻敘事中。正如政治學家所言:“當人們無法在現實中獲得安全感時,符號的勝利便成了替代品。”
一場無人附和的獨角戲
特朗普的“改名大業”在國際舞臺上遭遇了冰火兩重天。墨西哥政府的回應堪稱“優雅懟人”教科書:既承認美國有權處理本國事務,又堅持“國際通用名稱不變”。這種“您開心就好”的態度,反而讓特朗普的“主權宣示”顯得像一場自嗨。
墨西哥灣的更名爭議,恰是美墨關系復雜性的縮影。這片水域連接著兩國經濟命脈(美國30%的石油通過墨西哥灣運輸),也是非法移民和毒品走私的“灰色走廊”。
特朗普試圖用“美國灣”切割與墨西哥的歷史聯系,卻暴露了對相互依存現實的漠視。墨西哥網友諷刺道:“改個名就能阻止移民北上?那建議把美墨邊境墻改名為‘友誼之門’。”
而且,特朗普的“美國灣日”鬧劇卻成了一場實實在在高成本的政治真人秀。據估算,聯邦機構更新地圖、文件和相關法律表述的費用可能高達數千萬美元。這和特朗普一上臺就開始讓政府效率部調查的政府“資金浪費”“腐敗開支”有什么區別?
當政策制定淪為社交媒體熱點的附庸,民主政治便面臨空心化危機。所以,特朗普的“改名狂歡”與其說是為了國家利益,不如說是為了鞏固個人政治品牌。
正如《紐約時報》評論:“他需要不斷制造話題,讓對手忙于滅火,而自己始終占據頭條。”
這場鬧劇最荒誕之處在于當美國領導人沉迷于制造符號而非解決實際問題時,其民眾便被迫在“憤怒”與“笑料”之間切換頻道。
歷史已經證明,真正的“偉大”從不依賴于一紙行政令,而是源于對復雜問題的解決和對共同命運的擔當。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