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共和、民主兩黨早已取得共識,認定中國就是當代美國所面臨的最嚴重威脅。從長遠來看,不論誰上臺,美國的戰略目標是要在經濟上與中國“脫鉤”,在政治上與中國進入“冷戰”。
但是從近期特朗普發動貿易戰2.0的表現來看,似乎出現某種猶豫不決的現象:
首先是拖延執行對抖音的“不賣就封殺”的決定;
其次是對來自中國的小型包裹(800美元以下可以享受免稅優惠)發出“禁止令”后一天,又撤銷了該項命令;
再次是近日參議院的一些政客,為了封殺中國人工智能(AI)企業深度求索公司發布的、在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正廣受歡迎的大語言模型DeepSeek,竟然提出了一個極為偏執和瘋狂的想法,他們不僅想封殺掉DeepSeek的手機應用和網頁端,甚至還準備讓任何敢下載DeepSeek開源大模型的美國人都面臨被關進監獄并判刑20年的風險!但特朗普公開表示,他不認為DeepSeek是國家安全的威脅,他稱,這是技術的發展,將有助于降低人工智能(AI)的成本,“這是非常好的發展,而不是壞事。”
現在的問題是,特朗普似乎急于和中方進行談判,達成某種交易,而中方除了反制特朗普的10%額外關稅外,似乎并不急于和特朗普進行談判。
特朗普貿易戰1.0的目標是明顯的,那就是要降低美國的貿易逆差和制造業回歸,但是今天特朗普的貿易戰究竟想達到什么目的?為什么竟然先對兩個鄰居盟國下手?特朗普想和中國做什么交易?
“關稅”似乎已經成為特朗普解決一切問題的主要武器。根據筆者的觀察,對于中國而言,特朗普以增加關稅為威脅,似乎希望和中國達成以下兩項交易:
一是希望中國協助特朗普解決“俄烏戰爭”問題。俄國作為一個曾經的超級大國,已經在這場戰爭中暴露了它的虛弱和無能。中國雖然沒有直接參戰,但是如果沒有中國的支持,俄羅斯也許早就一敗涂地,絕不可能支持到三年后的今天。同理,如果沒有中國的支持,特朗普也很難要求普京接受他的和平方案。特朗普希望用關稅為武器,與中國做交易,如果中國協助他迫使普京接受他的和平方案,他可能暫停增加對中國的關稅。
二是希望中國協助他解決芬太尼問題。美國不惜得罪加拿大和墨西哥,對來自這兩個盟友的商品加征25%關稅,除了以“非法移民”為由外,就是為了解決芬太尼問題,可見芬太尼已經成為美國所面臨的重要威脅。但是這個問題極難解決,因為少量的芬太尼就可能致命,而芬太尼這種粉末狀態的物質極容易偽裝成其他商品,混在各種商品內進入美國市場,美國至今沒有有效和快速的檢查辦法來阻止它的進口。很明顯,如果沒有中國的合作,從源頭上嚴厲禁止,這個問題難以得到有效的解決。
特朗普顯然指望以關稅為條件,和中方進行談判,交換中國在俄烏戰爭和芬太尼問題上的合作。
然而,從特朗普貿易戰1.0的效果來看,關稅雖然減少了中美之間的直接貿易,但是對于美國降低貿易逆差和制造業回歸這兩個目標,并沒有達到目的。中國商品可以通過第三國例如越南和墨西哥繼續進入美國,加以大量中國商品化整為零,通過每年10億多個800美元以下的小包裹免稅進入了美國市場。中國的總體貿易順差和美國的總體貿易逆差并沒有發生重大變化。此外,中國商品非常廉價,即使加上關稅,仍然在美國市場具有很大的競爭力。而且,中國用來抵消美國關稅的工具還有很多。
真正對中國具有殺傷力的不是關稅,而是拜登政府對中國越來越嚴厲的高科技封鎖,美國兩黨“取消中國最惠國待遇”的提案,以及美國的臺灣政策。如果特朗普肯在這三個方面作出讓步,也許中國愿意考慮與美國合作。
最令美國害怕的是中國軍事力量的強大和高科技的高速發展,尤其是人工智能的發展水平,將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最重要指標。只要美國繼續認為中國是對美國的最大威脅,美國就不可能在高科技方面解除或降低對中國的封鎖。特朗普在這方面的回旋空間可以說是十分有限。
“取消中國的最惠國待遇”是美國兩黨提出來的國會議案,目的是把中國最后降低到和俄羅斯、伊朗、朝鮮同等的地位,即把中美關系退回到1979年之前。這個議案一旦在美國兩院獲得通過,特朗普很難予以否決,目前他能否推遲這個議案,看來也不容易。
特朗普具有較大活動空間的是今后如何在臺灣問題上做文章。自從特朗普提出要臺灣向美國支付保護費的主張,賴清德當局似乎不僅沒有反對,甚至還想利用特朗普的這個要求來購買更先進的美國軍火,如F-35戰機。目前美國兩黨和特朗普內閣的態度是加強對臺灣的支持力度,但既然特朗普有求于中國,他有可能逆勢而上,降低美國對臺灣的支持,以此換取中方在俄烏戰爭和芬太尼問題上的合作。
(作者:Ksliu,美國著名時事評論員;肖志夫,昆侖策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圖片Ksliu提供)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