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特朗普和馬斯克,跟民主黨陣營主要交戰的點,就在于“關閉美國國際開發署”。
美國這個“國際開發署”,是美國對外搞滲透的一個主要機構。長期以來,美國國際開發署以對外援助為名,資助干涉他國內政等活動,在國際上廣受批評。
2023年,美國在國際援助方面的支出達到680億美元,這筆支出有2/3是撥給了國際開發署,大約有400億美元。
所以這個“國際開發署”可謂是經費充足。
這個所謂“援助”,很多就是在對外搞顏色革命滲透,收買全球媒體等等。
據報道,美國國際開發署通過龐大的資金和外交網絡,在全球190多個國家地區派遣人員,開展活動,其資金的很大一部分用于支持NGO組織。利用這些遍及全球的NGO組織,美國國際開發署大力宣揚所謂的“民主”價值,深度滲透到當地的政治、文化、經濟等各個方面。
再說說收買全球媒體。
(1)媒體滲透
英國BBC的“BBC媒體行動”,在2024年就獲得國際開發署捐助了323萬美元,是“BBC媒體行動”的第二大捐助者。
馬斯克也轉發了美國政府通過USAID資助BBC的說法,并表示:“BBC 實際上是國家資助的媒體。”
不過很快BBC就澄清稱,“BBC媒體行動”是國際慈善機構,是獨立于BBC的存在,完全依賴捐助者和支持者開展工作。
不過問題來了,完全依賴于“國際開發署”捐助而開展工作的BBC媒體行動,能開展什么行動,是可想而知的。
特朗普在2月6日發帖稱,“美國國際開發署對這些媒體的資助堪稱史上最大丑聞!美國國際開發署和其他政府機構盜取了數十億美元,其中大部分給了假新聞媒體,作為創造有利于民主黨好故事的回報。”
美國國際開發署資助媒體這事情,倒還真沒冤枉他。
我隨便搜了下,就在Internews網站上搜到這么一條新聞。
2023年3月,Internews、微軟公司和美國國際開發署 (USAID) 宣布建立新的公私合作伙伴關系,開發媒體生存力加速器,幫助獨立新聞機構實現財務可持續性。
這篇文章末尾對于Internews和國際開發署的介紹,就已經非常直白,相當于是自爆。
Internews 對自己介紹是:Internews 是一家非營利組織,為 100 個國家的獨立媒體提供支持。Internews 培訓記者和數字版權從業者,打擊虛假信息,并提供商業專業知識,幫助媒體機構實現盈利。
Internews對于國際開發署的介紹是:“美國國際開發署代表美國人民在國外推廣和展示民主價值觀,推動世界走向自由、和平和繁榮。為支持美國的外交政策,美國國際開發署通過合作和投資領導美國政府的國際發展和災難援助,拯救生命、減少貧困、加強民主治理,幫助人們擺脫人道主義危機并在援助之外取得進步。”
拋開那些美化的說辭,其實這就很直白的說美國國際開發署是在對外搞美式民主價值觀的滲透宣傳,并且是“支持美國的外交政策”,來對外進行“發展和援助”。
所以,國際開發署就是美國對外搞意識形態滲透的工具。
Internews網站上還有這么一個項目計劃,是公開的,叫做“烏克蘭媒體項目”。
根據該網站介紹,這個烏克蘭媒體項目就是美國國際開發署資助的,是致力于“增強當地媒體的能力,擴大烏克蘭公民獲取高質量新聞和信息的渠道。”
而該項目就是由 Internews Network 在 2018-2025 年間實施是烏克蘭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媒體發展活動,代表著對烏克蘭獨立媒體部門 7500 萬美元的重大投資。
很顯然,這個Internews跟美國國際開發署是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
我還查了下,Internews的總裁Bourgault是在2001年加入Internews,辭職之前,她在美國國際開發署工作了6年。
有意思的是,Internews官網對于Bourgault的介紹,目前已經被刪除了,這完全就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除此之外,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特朗普政府決定暫時關閉美國國際開發署的決定給所謂的獨立媒體帶來了嚴重危機。
還說“前蘇聯獨立媒體將受到影響”
該報道稱,無國界記者組織東歐和中亞分部負責人 Jeanne Cavelier 警告稱,凍結資金對前蘇聯地區的許多獨立媒體來說將是“災難性的”,烏克蘭的大多數媒體都依賴美國的資助。Cavelier 表示,在白俄羅斯剩下的獨立新聞媒體中,至少有六家報告稱資金已完全中斷,這些媒體目前都已流亡國外。
在俄羅斯,最大的獨立媒體之一 Meduza 將于周五召開管理委員會會議,討論其未來發展。索爾說,其他媒體已經開始實施裁員和減薪。
這些由國際開發署資助的所謂“獨立媒體”,壓根沒有半點獨立性,只是美國的傳聲筒而已,所謂獨立,就是按照美國的想法,去為了反而反,為了黑而黑。
之前特朗普加關稅,我是堅決反對。特朗普說接管加沙想搞種族清洗,我也是痛罵特朗普。
不過,特朗普和馬斯克想要關閉國際開發署,那我肯定是支持的,這確實是裁員能裁到美國對外滲透的大動脈上。
美國官員稱,國際開發署若遭解散將嚴重削弱美國軟實力外交工具。
而所謂美國軟實力的外交工具,說白了,就是美國對外搞意識形態滲透的工具,這樣的工具,要是被關了,那就真的大快人心。
(2)大裁員
美國國際開發署位于華盛頓的總部辦公室在2月3日突遭關閉,員工于凌晨收到郵件,通知其“不用前往辦公室”。
據報道,在美國的國家安全戰略中,“三大支柱”為國防、外交和發展,分別由國防部、國務院和國際開發署主導。
這里的所謂“發展”,實際上就是美國對外搞滲透,可見國際開發署對美國搞滲透的重要性。
美國國際開發署全球雇員超過萬人,其中三分之二在海外工作。
據路透社報道,4名消息人士當地時間2月6日向該媒體披露,特朗普政府計劃將美國國際開發署全球1萬多名雇員裁減至294人,其中非洲局留12人,亞洲局留8人。
國際開發署是1960年成立。1998年,美國國會通過法律,確認了國際開發署作為一個獨立行政機構的法律地位。
所以,特朗普并不能單憑行政令就解散國際開發署,需要國會通過。
所以特朗普采取的策略就是先換人,再裁員。
2月3日,美國國務卿魯比奧指責國際開發署領導層“不服從命令”,并表示他現在是該機構的代理負責人。
特朗普沒有任命新的國際開發署署長,是直接讓魯比奧代理署長,并且凍結國際開發署海外支出90天,然后再讓馬斯克去進行大刀闊斧的裁員。
特朗普表示,美國國際開發署“一直由一群激進的瘋子掌管,我們要把他們趕出去……然后我們會就該機構的未來做個決定”。
特朗普當天還重申了對馬斯克的支持。他告訴記者,他覺得馬斯克“干得不錯”。
顯然關閉國際開發署,是特朗普同意或者說是特朗普指使馬斯克這么干的。
(3)輿論陷阱
關閉國際開發署自然是大快人心,不過我們也需要注意,特朗普和馬斯克并不是為了我們好,才去關閉國際開發署。
特朗普和馬斯克是為了自身利益才去對國際開發署動刀子,我們可以支持特朗普去關閉國際開發署,但也不用因此覺得特朗普有多好,還是要記得,特朗普是一個對我們充滿敵意的人。
國際開發署是美國對外搞滲透的一把刀,之前這把刀握在民主黨手里,而現在特朗普和馬斯克搞裁員,真正目的只是想把這把刀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是想把這把刀扔了。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已經表示,該機構所執行的“眾多職能”將會繼續,但相關支出“必須與國家利益保持一致”。
魯比奧表示還表示,在為期90天的海外支出凍結之后,“每一分錢”都必須有證據證明能夠讓美國變得更安全、更強大、更繁榮,才能合理化支出。
說白了,特朗普只是想真正掌控美國政府,才這么去干,而不是為了幫我們去斷狗糧,因為當特朗普完全掌控國際開發署后,特朗普就會按照他的方式和想法,去發新的狗糧,來繼續對我們搞輿論戰,這一點,我們是需要有清醒認知。
比如,馬斯克在2月3日說:“您是否知道,美國國際開發署使用您的稅金資助了包括 新冠病毒在內的生物武器研究,導致數百萬人死亡?”
單看馬斯克這段話并沒有什么問題,我過去幾年的很多文章也分析過,新冠病毒可能來源于美國生物實驗室的研發。
不過,馬斯克并不是單獨說這段話,而是轉發別人帖子時說的,而馬斯克轉發的帖子里,是公然造謠說“生態健康聯盟資助我們的實驗室研發新冠病毒。”
馬斯克轉發的這個帖子里,大意是說:美國國際開發署向生態健康聯盟提供了 5300 萬美元,然后生態健康聯盟資助了WH實驗室進行冠狀病毒功能增強研究,該帖子認為這可能導致新冠病毒的產生。
這樣的造謠內容,通過馬斯克的轉發,是直接顯示在馬斯克的個人主頁上,獲得大量傳播。
雖然馬斯克自己寫的內容沒有提及我們,但他轉發這樣的謠言,已經造成很壞的影響。
而很多人在截圖發馬斯克說的這段話,基本是只發馬斯克自己說的內容,沒有把他轉發的造謠內容截進來,以至于很多人還覺得馬斯克這是幫我們說話。
但由于馬斯克的轉發,讓這個謠言帖子獲得4396萬的閱讀量,讓這樣對我們不利的謠言,在西方輿論上大量傳播。
關于這個謠言,我在2022年就反駁過。
美國的生態健康聯盟過去10年,訪問過20多個國家,收集了1.5萬個蝙蝠樣本,并從中采集到大約500種新的冠狀病毒,專門用于冠狀病毒的研究。
而我們國內有研究人員,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跟生態健康聯盟共享了采集到的蝙蝠樣本和冠狀病毒,共享在生態健康聯盟500種冠狀病毒的數據庫里。
而這個冠狀病毒數據庫,是美國很多生物實驗室研發冠狀病毒的素材來源。
北卡羅來納大學的巴里克,有冠狀病毒之父的稱號,最善于對冠狀病毒進行重組改造,進行功能增強研究。
在2015年11月,巴里克在《自然醫學》期刊上發表了名為《一個類似SARS的蝙蝠冠狀病毒群顯示感染人類的可能性》的論文。
巴里克的這篇論文里顯示,巴里克正是利用我們一些科學家分享給他的這種蝙蝠體內的原始冠狀病毒基因序列,在這個基礎上,巴里克通過其反向克隆平臺進行基因重組,人工合成出了一種全新的冠狀病毒。
值得注意的是,巴里克正是通過“生態健康聯盟”的項目,獲取到了我們一些科學家采集到的蝙蝠體內的某種冠狀病毒基因序列。
這里最關鍵的問題是,我們國內研究人員分享給“生態健康聯盟”的原始冠狀病毒基因序列致病性非常低,對人類危害也很低。
而巴里克這項研究最大問題在于,他把“能傳染人,但致病性很低的冠狀病毒”,跟“不能傳染人,但致病性較高的冠狀病毒”,進行了“增強”剪輯,重組改造出“能傳染人,并有較高致病性的新型冠狀病毒”
在2015年就有科學家對此進行抨擊,比如法國巴黎巴斯德學院的病毒學家認為“原本冠狀病毒因為不具有致病性,本身對人類的危害有限,新制造出的重組冠狀病毒SHC014-MA15不但毒性增強,這個實驗本身也并沒有帶來任何實質的價值,一旦重組病毒從實驗室泄露,沒有人可以預測它的去向和可能造成的危害。”
所以,這件事情,最大問題是美國的生物實驗室在研發新型冠狀病毒。
馬斯克轉發的這個帖子,有一部分內容是真的,比如“美國國際開發署”資助“生態健康聯盟”在過去十幾年研究新的冠狀病毒,這可能才是新冠病毒的由來。
但馬斯克轉發的這個帖子,把最關鍵環節“美國實驗室研發了新冠病毒”,歪曲成生態健康聯盟資助我們的實驗室去研發新冠病毒,這部分顯然是假的,是在造謠。
而馬斯克轉發這樣的帖子,就相當于在傳播這樣的謠言,以他的社交媒體影響力,他這樣做的影響很壞。
對于這種輿論陷阱,我們也是需要警惕,這家伙沒藏好心。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