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轉路轉。在好萊塢沖天大火的映照下,特朗普又轉回了白宮。不過,這次特朗普回宮,比第一次意氣風發,高呼“讓美國再偉大”,氣勢上減弱了不少。
在通往南草坪的小路上,不見花團錦簇,蜂飛蝶舞,而是魅影憧憧,危機四伏。未來四年這位“大統領”的日子并不好過,至少面臨“九大危機”:
1、美元危機。
美元霸權一直是美國維持其全球霸權的重要基石。近年來,世界各國加緊推進本幣雙邊結算,重構區域性貨幣聯盟清算體系,減持美元儲備,日益“遠離美元”。美元霸權日益動搖。2024年美元占全球外匯儲備份額降至30年來最低。過去10年金磚國家本幣結算份額由2%,迅速增至40%,俄羅斯與金磚國家本幣結算份額高達85%。
伊朗、俄羅斯等不再以美元進行石油交易。伊朗和伊拉克直接實行“油換氣”。阿聯酋與印度使用本幣進行交易。美元在全球外匯交易中的份額逐步下降,歐元、英鎊、人民幣、日元、澳元、加元等的份額日益增加。金磚國家探索構建替代性支付和結算系統,“共同貨幣”也在討論之中,全球“去美元化”不可遏止。金元帝國沒了金子,特朗普也無力回天,想靠“數字轉型”重塑美元只是畫餅充饑。
2、美債危機。
從1985年起,美國政府大舉借債,從凈債權國變為凈債務國。此后美債逐年攀升,2017年突破20萬億美元。2022年突破30萬億美元。2024年底美國債總額已突破36萬億美元大關。與40年前相比,美國國債規模增長30多倍。馬斯克稱,“按目前政府支出速度,美國正加速駛向破產的深淵”。
2024年政府總預算6·75萬億美元,而收入只有4·47萬億美元,面臨嚴峻的“債務螺旋”的財政考驗。特朗普只有兩條路:一是取消或延長債務上限,任其瘋長,導致政府財政赤字和債務更大的惡性循環。二是死豬不怕開水燙,要錢沒有,要命一條。
3、暗殺危機。
美國素有刺殺自己總統的“歷史傳統”。歷史上先后有9個總統遇刺。肯尼迪遇刺后,接連18位嫌疑人相繼死在獄中,有人懷疑與急于上位的約翰遜脫不了干系。特朗普第二次競選總統,連遭兩次暗殺。2024年7月13日在賓州競選競選演說時,遭槍擊,子彈擦耳而過,血流滿面。9月16日在佛羅里達高爾夫俱樂部又遭暗殺未遂。
美國國內治安狀況歷來十分糟糕。2025年新年第一天,美國就發生兩起連環恐怖襲擊案,一是凌晨新奧爾良汽車沖撞人群案,死15人,傷30余人,疑犯車內發現“伊斯蘭國旗幟”,一次是當天上午拉斯維加斯特朗普酒店爆炸案。
究竟有何蹊蹺?美國歷來槍支泛濫,全國3·36億人,民間流通槍支數量多達4億支。暗殺活動防不勝防。特朗普再次上臺,進一步攪動金融壟斷集團、軍工復合體、猶太大鱷、盎格魯薩克森人的神經,動了他們的奶酪,未來四年,會有多少意外,實難逆料,但愿總統先生平安吉祥。
4、司法危機。
1月10日,特朗普就職前10天,美國紐約州最高法院作出裁決,特朗普涉及的“封口費”案罪成,鑒于特朗普即將就任總統,可免除監禁。特朗普成為美國史上首位戴罪入主白宮的重罪犯。
這還不算完。特朗普在紐約、佛羅里達州、華盛頓特區和佐治亞州的刑事案件中,至少面臨91項指控。包括佛羅里達州的機密文件案、紐約的封口費案、華盛頓州串謀欺詐案、2020年佐治亞州干預選舉案、卡羅爾性侵案、特朗普集團民事欺詐案等。其涉案之多,也是前無古人的。這些案件究竟會如何發酵,都將影響特朗普未來的白宮生涯。
5、黨爭危機。
美國兩黨之爭是從娘胎里帶來的。美國建國起,兩黨就分別代表猶太財團、黃蜂財團不同壟斷財團的利益,相互掐對方的脖子,導致美國嚴重分裂,甚至引發內戰。近年來,美國政治日益極化,驢與象捉對廝殺,不死不休。政府關門風波、彈劾鬧劇、國會騷亂、街頭暴力,無不是黨爭極化的反映。
2024年初麥卡錫眾院議長之爭,兩黨百般纏斗,歷經15輪投票才弄出結果,不到10個月,麥卡錫就又被罷免了。由于國會兩黨互不相讓,導致政府政府多次關門大吉。2024年12月19日,離特朗普上任只差一個月,共和黨為避免政府關門的新支出法案在眾院投票表決中落敗,對即將走馬上任的特朗普當頭棒喝。
6、分裂危機。
除了幾乎被趕盡殺絕的原住民印地安人,如今的美國大體是由歐、美、非、亞各地移民拼湊起來的國家。建國之初,只有東部13州。通過不斷的對外戰爭,和強制性購買,逐步擴展為今天的50個州。由于宗教信仰、階級地位、種族屬性、文化傳統、地域特色、利益訴求不同,矛盾重重,一開始就是一個松散的聯合體。
1861年就曾發生長達4年的南北內戰,雙方60萬人戰死。1861年2月至1865年南部11個州宣布獨立,成立南方邦聯,建都里士滿,與北部分庭抗禮。近年來,美國內矛盾日益尖銳,各州分裂意識日益抬頭。
據報道,美國科技中心佛羅里達州、GDP名列美國前列的德克薩斯州、旅游勝地夏威夷州都發出獨立的信號。曾經提前10年預言蘇聯解體的挪威著名國際問題專家約翰·加爾通預言美國將在近年內解體。究竟靈驗與否,不妨拭目以待。
7、擴張危機。
1月7日,特朗普在被他稱為“宇宙中心”的佛羅里達州海湖莊園新聞發布會上,揚言不排除“以軍事或經濟脅迫手段”奪取巴拿馬運河,要求丹麥割讓領地格陵蘭島,要“吞并加拿大”,使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州”,還稱要把墨西哥灣變為“美國灣”。對特朗普試圖重繪西半球地圖,建立“北美大帝國”的狂妄野心,全世界聞之諤然。
加拿大總理表示“加拿大絕對永遠不會成為美國的一部分”。丹麥首相重申格陵蘭自治領地屬于格陵蘭人。巴拿馬總統稱“巴拿馬運河每一平方米都屬于巴拿馬”。特朗普試圖撿起昔日“美洲是美國人的美洲”的門羅主義破旗,挽救日益衰落的舊帝國,讓“美國再偉大”。但這勢必全面激化西方內部矛盾,撕裂同盟關系,攪亂現有地區秩序和全球秩序。特朗普能駕馭這輛顛狂失控的戰車嗎?
8、軍備危機。
長期以來,美國依靠雄厚的工業基礎,打造了一部超級戰爭機器。20世紀末,美國壟斷資本家貪婪地追逐無本萬利的虛擬資本,開啟加速去工業化的直通車,致使包括軍事工業在內的整個工業體系急劇萎縮。
近20年來,世界新軍事革命浪潮滾滾,人工智能武器、空天一體武等一系列新機理、新概念、新手段日新月異。相比之下,美國軍事裝備日益老化,主體裝備大都還是20世紀末的老面孔。美長期領有的海、陸、空、天、電裝備優勢日漸喪失。但美卻依舊躺在“實力地位”的幻覺里自我陶醉。面對如此尷尬局面,特朗普縱有天大的本事,他“再偉大”的“美國夢”,只能是南柯一夢。
9、全球危機。
客觀地講,特朗普之前那只笑面虎,為迎接他的到來,費盡心機,不知給他埋了多少明雷、暗雷、連環雷。特朗普重回白宮,不得不面對這副剪不斷,理還亂的爛攤子。
令特朗普頭疼的至少有三大全球危機:一是美國為首的北約東擴引發的俄烏危機,二是美國卵翼下的中東猶太危機,三是美國戰略重心東移帶來的亞太危機。每場危機都有深刻的歷史根源與現實經緯,都牽動世界格局,都涉及各方根本利益。
特朗普夸下海口,稱上任第一天就可結束俄烏戰事,放言與中國一起可以解決世界所有問題,對介入中國內政,口風也似有變化。但特朗普究竟會不會立地成佛?他究竟是天使還是魔鬼?是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還是新的戰爭狂人?等他回宮后便可見分曉。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