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發表講話,宣布辭去自由黨領袖一職。
特魯多表示,他將留任總理一職,直至自由黨選出新領袖。
而自由黨內部選出新領袖的時間是3月24日之前。
在特魯多辭職后,特朗普就又在呼吁加拿大與美國合并。
對這件事情,本文會來詳細分析。
(1)
對于特魯多辭職,外界早有預期,我在12月25日就分析過,特魯多的執政前景堪憂。
但加拿大反對黨有可能不等執政黨選出新領袖,就發動針對執政黨的不信任動議。
加拿大的選舉制度跟英國一樣,都是選民選出執政黨,然后執政黨領袖自動成為國家領導人。
特魯多所在的自由黨是目前加拿大第一大黨,但席位沒有過半,也就是需要聯合其他政黨來執政。
目前,加拿大主要反對黨已表示將盡快提出針對自由黨政府不信任動議,一旦動議通過,原定于2025年10月舉行的加拿大大選將提前舉行。
加拿大當前也跟歐洲一樣,是右翼支持率上升。
多方民調顯示,自由黨目前的支持率落后右翼保守黨約20個百分點,可以說是大幅落后。
如果這時候提前大選,那么右翼保守黨大概率就會上臺。
不要覺得這個加拿大保守黨,跟美國共和黨都是右翼,就會親美。
因為歐美的右翼,可以簡單理解為本土派,支持的是本土利益。
而現在特朗普動不動就威脅要對加拿大加征25%關稅,甚至屢屢說要吞并加拿大,特魯多就是因為對特朗普太軟弱,才會遭到國內巨大反對,而不得不辭職。
就在這次特魯多辭職后,特朗普就發文稱,“加拿大許多人都喜歡成為美國第51個州。美國不能再承受加拿大維持生計所需的巨額貿易逆差和補貼。特魯多知道這一點,因此辭職了。”
特朗普還表示“如果加拿大與美國合并,就不會有關稅,稅收會大幅下降。”
緊接著,特朗普又拿我們說事,聲稱加入美國后加拿大將完全免受俄羅斯和我們船只不斷包圍的威脅。
(2)
特魯多是2015年當加拿大總理,就一直至今,這次特魯多辭職,跟特朗普也有關系。
11月25日,特朗普表示,將對墨西哥和加拿大進入美國的所有產品征收25%關稅,理由是這兩個國家未能遏制非法移民和毒品流入美國。
于是,在11月30日,特魯多“突訪”美國佛羅里達州的海湖莊園,與特朗普會面。
特朗普事后稱這次會晤“非常有成效”,特魯多則表示“期待再次合作”。
然后關于這次會晤的很多細節,也被媒體給爆料出來,特魯多顯得十分軟弱。
特朗普說,如果加拿大不能解決邊境問題和貿易逆差,他將在上任第一天對所有加拿大商品征收25%的關稅。
特魯多則表示,如果施加這一關稅將會徹底扼殺加拿大經濟。
特朗普反駁稱,“如果不從美國榨取1000億美元,你的國家就不能生存了?”
緊接著,特朗普就跟特魯多建議讓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個州”,而特魯多可以成為第51個州的州長。
特魯多被特朗普這樣當眾羞辱,但對外發布信息“期待再次合作”,被羞辱了,還顯得很愉快。
所以,這次會晤細節被媒體曝光了,就引發加拿大國內廣泛不滿。
面對特朗普的關稅威脅,加拿大國內分裂成兩派,一派是聲稱要對特朗普進行報復,一派是聲稱要避免跟美國對抗。
特魯多顯然就是“避免對抗派”。
但特魯多內閣的二號人物,財長弗里蘭則是“報復派”。
在12月16日,弗里蘭通過社交媒體宣布,她決定辭去內閣職務。
原因是她不滿特魯多對特朗普發出25%關稅威脅后的軟弱態度。
弗里蘭表示,加拿大目前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政府正在推行激進的經濟民族主義政策,包括加征25%的關稅。她稱,加拿大需要認真對待這一威脅。
弗里蘭認為,加拿大需要認真應對特朗普的貿易威脅,就得提前保留財政儲備,做好應對關稅戰的準備。
但特魯多卻不想削減財政支出。
特魯多最近主推的政策是在新年假期前后給民眾購買食物、書籍、兒童用品等免稅,俗稱“假期減稅計劃”,同時還要給一些居民發放現金支票,這都是需要擴大開支。
說白了,特魯多仍然幻想特朗普關稅只是口頭威脅,加拿大可以通過進一步讓步,來換取特朗普不加關稅。
而弗里蘭則認為,特朗普搞的美國優先是經濟民族主義,認為特朗普會加關稅,所以需要提前儲備財政去認真應對。
所以,特朗普是很討厭弗里蘭。
在弗里蘭辭職后,特朗普表示,弗里蘭的行為“極其惡劣”,并認為這不利于加拿大和美國達成交易。
特朗普稱:“加拿大大州對財政部長辭職或被賈斯汀·特魯多州長解雇感到震驚。”
早在2018年,在北美自貿協定重新談判時,擔任外交部長的弗里蘭是加拿大的首席談判代表,特朗普當時曾公開表示“我們不太喜歡他們的代表”。
其實,目前的加拿大執政的自由黨,就是長期親美,主張與美國實行無限制互惠政策。
但現在就連自由黨內部都開始分裂,出現要對特朗普關稅威脅進行報復的聲音,更別說右翼保守黨了。
(3)
在特魯多宣布辭職后,加拿大保守黨黨魁Poilievre就發布視頻講話,呼吁即刻舉行大選稱:“加拿大人可以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和國家,奪回對邊境、移民以及支出、赤字和通貨膨脹的控制權”。
目前加密押注平臺顯示,Poilievre當選加拿大下屆總理的概率超過90%;
Poilievre今年45歲,自稱是“終身保守派、自由市場的捍衛者”。
他一直宣傳削減政府開支和官僚主義的計劃。
他的經濟政策包括削減官僚機構和外國援助、降低咨詢費、取消大公司的企業福利。Poilievr還提議取消對價值低于 100 萬美元的新房征收的聯邦銷售稅,以解決加拿大的住房危機。
在移民問題上,Poilievr堅稱“保守黨是支持移民的”。
其實加拿大的政治光譜跟歐洲一樣,都是整體偏左的,即使是右翼保守黨,很多政治觀點也跟左翼相近,加拿大的保守黨,放到美國都可以算是中左翼。
不過,Poilievr還說,要進行“加拿大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犯罪打擊行動”,抨擊特魯多政府“激進”,并譴責“覺醒主義病毒”,這方面跟美國右翼倒是比較相近。
但Poilievr作為保守派,還是有右翼一個最基本特征,就是本土優先。
對于特朗普多次說要吞并加拿大,讓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個州,Poilievr在上個月就發誓稱,這種事情“永遠不會發生”。
此外,Poilievr也表示,他可以與特朗普達成“一項重大協議”,增加加拿大對美國的石油和天然氣出口,“使兩國更加安全、富裕和強大”。
但顯然,特朗普背后的油氣資本,肯定不會喜歡加拿大擴大對美國的油氣出口。Poilievr說要跟特朗普達成的這個協議,更像是要虎口奪食。
現在隨著特魯多辭職,意味著G7國家已經全部右翼化。
英國雖然去年是工黨當選,但工黨也是依靠右翼化才贏得大選。
德國和法國都已經出現右翼化,只不過領導人還沒有換上右翼的人。
日本則是一直都右翼執政。
意大利則是2022年就已經由極右翼政黨執政。
但也不要覺得G7國家全部右翼化,對特朗普來說就是好事。
比如加拿大右翼反而不像左翼那么親美。
此外,日本新首相石破茂,也是典型的本土派,
在1月6日,石破茂對拜登下令阻止日本制鐵公司收購美國鋼鐵公司表達不滿。石破茂稱,即使美國是日本的盟友,日方也需要美方作出明確聲明,說明收購案為何會牽扯所謂的“安全問題”,這對雙方未來的關系至關重要。
隨著美國整體國力已經在走下坡路,再加上特朗普要搞孤立主義,這讓美國套在日本脖子上的鏈子都開始松動了。
還有歐洲的極右翼整體也不像左翼那么唯美國馬首是瞻,雖然比如意大利的梅洛尼跟特朗普關系也不錯,但他們也會同時考慮本土利益。
所以,G7國家的整體右翼化,也意味著西方政治聯盟已經再次松動,拜登時期極力去維護西方聯盟,恐怕也是西方聯盟的回光返照。
特朗普搞孤立主義,已經是十分確定的事情,但特朗普搞孤立主義不代表美國就關起門來不管外面了。
反倒是特朗普越搞孤立主義,美國越會對外拱火搞所謂離岸平衡,包括特朗普近期說要吞并加拿大、重新占領巴拿馬運河,買下格陵蘭島等言論,都是在孤立主義框架下,在北美范圍搞局部擴張,核心思路就是縮回北美,整合北美。
但顯然,這都還只是特朗普一廂情愿的單方面想法而已,特朗普想法很美好,但現實會很骨感。
這更多只是特朗普一貫的極限施壓套路,在搞虛空造牌。
比如,特朗普一直對加拿大搞關稅威脅,現在就迫使加拿大為了讓特朗普不加這25%關稅,得做很多讓步,以至于加拿大內部都發生嚴重分歧。
這25%關稅,本來就是特朗普虛空造出來的牌,結果現在為了讓特朗普不打這張牌,加拿大就得大出血。
昨晚7點的時候,出來一個新聞稱:“特朗普助手正探討對“所有國家”征收關稅,但只涵蓋關鍵進口商品。”
結果到了昨晚10點10分的時候,又出來一個新聞,特朗普表示,華盛頓郵報的報道不實,這是假新聞的又一個例子。特朗普還表示他的關稅政策不會縮水。華盛頓郵報此前報道,特朗普據悉考慮僅針對關鍵進口商品實施普遍關稅。
這實際上,就是特朗普在對全世界搞關稅訛詐。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