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月3日,美國白宮正式宣布,拜登阻止了新日本制鐵株式會社收購美國鋼鐵公司的計劃,稱這交易“將給美國國家安全帶來嚴重威脅”,使“美國最大的鋼鐵生產商之一置于外國控制之下,國家安全和供應鏈都將面臨風險”。
消息一出,新日鐵與美鋼都表示失望,稱這個決定“違反了正當程序與相關法律”。
兩個公司在一份聯合聲明中稱,“美國政府沒有提供任何關于國家安全問題的可靠證據”,這是一個“政治決定”。他們尤其聲討了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抨擊審核過程是被“政府嚴重腐蝕的”,結果“早就預定好了”。
兩家公司在聲明最后憤怒地警告這事件向“任何考慮對美進行重大投資的企業發出了一個令人心寒的信號”。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收購失敗,新日鐵可能需要向美鋼支付5.65億美元的違約金。
我們先了解一下事情的起因。
2023年12月,全球鋼鐵巨頭新日本制鐵株式會社宣布,以每股55美元、總價141億美元的股權價值收購美國鋼鐵公司。
美國鋼鐵公司曾是美國工業史的標桿性企業,成立于1901年,總部位于賓夕法尼亞州,由“鋼鐵大王”卡內基的卡內基鋼鐵公司、聯合鋼鐵公司等十幾家企業合并而成,先后吞并了50多家企業,是行業“巨無霸”,巔峰時期控制著美國鋼產量的65%。
不過,美鋼輝煌早已過去。2023年前三季度,美國鋼鐵公司實現收入139.09億美元,同比減少16.85%,凈利潤9.75億美元,同比減少58.51%,主要原因是美國鋼鐵市場需求嚴重下滑。
從兩家企業的業務板塊來看,收購案屬于互補型的“強強結合”,美鋼接近于粗鋼生產,位于產業鏈中游,新日鐵屬于精鋼加工,技術領先;從兩家的產能來看,新日鋼2022年為4437萬噸,美鋼為1449萬噸,合并后的基礎產能為5886萬噸,將達到全球第3,僅次于寶鋼集團和安賽樂米塔爾。
新日鐵收購美鋼還有一個特殊背景。2021年拜登正式簽署了價值1萬億美元的《兩黨基礎設施建設法案》,這是50多年以來美國最大的基礎設施法案,稱要在五年內新增約5500億美元投資,用于道路、橋梁等交通基礎設施。新日鐵此時的大筆投資類似于押注,賭美國鋼鐵業將受益于這個基礎設施法案以實現復蘇。
所以,從各方面來看,這是一場正常的商業交易,而且介于美日一直以來的“同盟情誼”,當時市場對此收購案的看法非常樂觀。
在2024年年初,北美最大鋼鐵會議坦帕鋼鐵會議上,世界鋼鐵貿易商、汽車客戶和美國鋼鐵公司都表示“很高興”。他們覺得美鋼被新日鐵收購比被競爭對手克利夫蘭·克里夫斯公司收購好,可以避免壟斷,維持鋼鐵行業的價格水平。按照當時的預計,2024年9月就能完成全部收購。
隨后,阻力來了。
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率先發難。當時,其主席麥考爾和美國鋼鐵公司CEO的針鋒相對可以列為經典。
麥考爾可不搭理伯里特,他表示這筆交易存在“許多擔憂”,認為其會“破壞美國鋼鐵產業鏈”,會有外國資本“偷偷潛入基礎產業鏈”,會“危害美國國家安全”,最后還加了一句特別經典的話,“哪怕是親密盟友收購,也應該受到監管”。
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一直很有底氣,它擁有86萬會員,是北美最大的工會,其總部在賓夕法尼亞州,而賓州是當時美國總統選舉中最關鍵的搖擺州。
事件的發展一如聯合工會所愿,美國兩黨開始聯合反對這個收購案。當時,特朗普和拜登表態都差不多,無非就是“支持工會決定”,“保護國家安全”,“拒絕收購”之類,分析普遍認為是鞏固票倉,奪取賓州選票。
新日鐵就這樣被架在那里了??梢哉f,新日鐵當時是志在必得。其一,日本為了這次收購是給足了“臉面”,此次收購價為141億美元,相當于美國鋼鐵公司2023年9月前12個月利潤的12倍左右,明顯高于正常估值。其二,美國一直鼓勵日本企業在美國進行投資,天天宣傳“友岸外包”,日本永遠被冠以“友”字輩,他們可能怎么也沒想到,自己的投資被以“國家安全”的理由拒絕了。
日本政府和美國政府就此開始了拉鋸戰,政府層面幾次接觸,美國一直以“正在調查”為由拒絕發表態度。直到1月3日,這件事終于落下帷幕,美國政府正式否決此收購案。
第一個氣炸的是美國鋼鐵公司,競爭對手克利夫蘭·克里夫斯公司之前提出的報價只有新日鐵報價的一半,拜登雖然安撫美鋼會給他們在“全球范圍內尋找更合適的買家”,但多半也只是空頭支票而已。
日本國內也是憤怒。
之前,日本經濟團體聯合美國商業團體共同致信美國財政部長,表達對收購計劃審查面臨“政治干預”的擔憂,稱審查“將美國經濟和工人置于危險之中”,“不應變成打著國家安全幌子的政策”。
此次最終決案出來以后,日本政府管轄鋼鐵行業的經濟產業大臣武藤容治表示,“美國以國家安全方面的擔憂為理由,作出此項決定,讓人難以理解,令人遺憾。”
1月5日,日本富士電視臺網站報道,新日鐵計劃將就此事起訴美國政府,訴訟將涉及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在審查收購過程中的手續合理性等問題。
客觀說,世界應該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仔細審視這個決定。這是個明確的信號,美國泛化“國家安全”行使“產業保護”是針對所有國家,即使是牢固“盟友”也沒用。
這里還要提點一下美國,其鋼鐵行業的衰落,不就是因為貿易保護主義么?在很長時間內,在無法與世界先進技術競爭的現實下,美國對鋼鐵行業實施長期的貿易保護,導致鋼鐵價格飆升,國內需求驟降,鋼廠盈利能力大減,最終才走上被收購的道路。
此刻,我們也要說說日本,美國狗腿子不是那么好當的。美國為了維護式微的霸權、構建不平等的經濟秩序,一次次舉起貿易保護主義的屠刀,個中也從來沒有考慮過所謂“盟友”的容身之地。此刻如果還抱有幻想,未來就不要抱怨這“美式屠刀”的嗜血與鋒利。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