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警方證實:
1月2日凌晨,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特朗普國際酒店外,一輛特拉斯皮卡發生爆炸,導致一人死亡(司機),七人受傷。
這件事之所以在輿論界發酵的原因:
其一、時間點比較敏感。1月2號的凌晨,實際上就是剛過元旦,很多人還在回味跨年。那個時間點的風吹草動,都會被放大。電動車爆炸,原本就是敏感事件。
其二、涉及到馬斯克。
馬斯克有錢,是明面上的世界首富(輿論界有聲音認為,世界上比馬斯克有錢的人肯定有,只是不參與財富排行榜而已),科技界與輿論界的領軍人物之一。
而最關鍵的是,他即將有權。因為他利用自己掌握的錢和輿論工具,幫助特朗普贏得了這次大選。作為回報,特朗普給予了他權力(效率部長)。東方輿論界都明白,自古以來,權力和金錢最好要分開,商人涉政不會有好結果(比如呂不韋),所以大家都關注馬斯克涉及政治的后果。
其三、涉及到特朗普。和馬斯克相反,特朗普正在成為最有權勢的美國人。如果說最有錢的馬斯克權力在增加,那么最有權的特朗普,財富也在大幅增加。拜登擔任總統的這幾年,特朗普也沒有閑著,他創建了“真相社交”軟件,現在估值已經非常可觀。特朗普國際酒店也是特朗普家族的重要產業。
最有錢且權力正在增加的馬斯克與最有權且財富正在增加的特朗普正在密切攜手,在輿論界制造了無數的話題熱點。兩人現在關系正密切,還處于蜜月期。2025年元旦,兩人一起跨年。特朗普當選之后,馬斯克甚至在湖海莊園常住下來。
所以這次特拉斯的車在特朗普國際酒店門前爆炸,自然吸引了無數目光。馬斯克表態,特拉斯正在調差事情的真相。輿論界現在有以下幾種說法:
第一種情況,那只是一場事故,和特斯拉本身沒關系。美國是一個多事的國家,各種事故頻發,槍擊、車禍啥的,很多。如果是這種,很快就會有相關消息。
第二種情況,特斯拉出問題了。這種情況就變得比較復雜。因為現在全球經濟不景氣,各行各業內卷都比較慘烈。汽車行業中,電動車和燃油車的競爭可以用慘烈來形容。幾乎任何一起汽車事故,都會被解讀為兩個類型車子的恩怨。如果電動車出現大問題,那么燃油車會重拾輝煌。如果電動車一路勢如破竹,那么燃油車就會面臨黃昏。鑒于汽車是大宗消費品,堪稱是一塊大蛋糕,所以兩者之間的搏殺還會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特斯拉又是新能源電動車的標桿(之一),特斯拉出現爆炸,可以說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另外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還涉及到大國博弈。傳統燃油車的蛋糕,基本上被美歐日韓把持瓜分。但是在新能源汽車這塊,中國已經成了棋手,歐洲、日本和韓國反而非常被動。即便是美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基本上只能靠特斯拉撐門面。
如果特斯拉出問題,那么分兩種情況,究竟是特拉斯自身的問題,還是新能源電動車的共性問題。如果是特斯拉自己的問題,那其實無所謂;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能完全可以彌補市場的需要。如果是新能源汽車的共性問題,那么局面就復雜了。
第三種情況,有人想搞馬斯克。
看下事故的時間:凌晨。特朗普酒店和街道都很空曠,如果有人想搞事的話,一方面便于用黑夜隱藏;另一方面可以避免爆炸造成更多的損害,從而導致更多不可控因素。為啥會有人想搞馬斯克呢?原因其實也不難理解,因為馬斯克動了很多人的奶酪。
現在馬斯克風頭正勁,頗有呼風喚雨的架勢。有道是,水滿則溢,月盈則虧。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可以真的無所不能。馬斯克搞科技、搞科企業、甚至搞輿論,都是高手;但從政是另外一回事,需要皮厚心黑善于隱忍。
按照特朗普的規劃,馬斯克的效率部,負責降低政府的行政成本,說白了就是要裁員增效、開源節流。這事聽起來是好事兒,很多人也認為是好事兒。現在輿論界很多吃瓜群眾都在為馬斯克的新角色叫好,認為他可以幫助美國。但說實話,那個位置完全是得罪人的活,相當于把馬斯克架到火上烤。美國現有的社會體系中,主要受益者是金融集團和軍工集團。馬斯克想要優化美國的體系,必然觸碰到他們的利益。
馬斯克很牛,但可以肯定,他搞不定金融集團與軍工集團。不要說馬斯克,美國總統都搞不定他們。美國沒有人能搞定他們。軍工集團的腐敗幾乎是人盡皆知。美國在阿富汗花了幾萬億美元,如果都變成彈藥,可以把阿富汗犁一遍。實際上那些錢的大部分都進了軍工集團的口袋。美國援助烏克蘭的錢,大部分也進了軍工集團的口袋。美軍的賬絕對禁不起查,但絕對沒有人能查到。馬斯克的效率部想要優化美國政府,要不要去查美國軍方的賬?當然要。問題是他敢去查么?就算他敢,也查不到。
根據媒體報道,美國空軍,美國國防部監察長辦公室以及負責情報事務的國防部副部長辦公室,都在對馬斯克展開調查。與其說是調查,不如說是敲打馬斯克,告訴他不要管軍方的事兒。從這個角度看,特斯拉這起事故,也可能是美國利益集團在敲山震虎,讓馬斯克明白誰才是美國的老大。
這里再多說幾句,馬斯克會妥協么?明面的妥協大概率不會。其實馬斯克的壓力一直都很大。早在2022年,馬斯克就發文說,如果他神秘死亡,絕對不是自殺。接下來馬斯克面臨的壓力肯定越來越大。直接對抗金融或軍工集團,注定贏不了。所以馬斯克接下來可能有下面幾種選擇:
1、和特朗普切割,離開政界,專心搞企業,完成登陸火星的計劃。
2、轉行混政界。這種概率較小。
3、逐漸淡出前臺,退居幕后。馬斯克看起來不是那種甘于退居幕后之人,但縱觀美國歷史,很多超級富豪都在涉足政治之后而隱退。遠的如洛克菲勒和卡耐基,因為和老羅斯福不對付,轉向了幕后。近的如比爾·蓋茨,因為和民主黨糾纏太深,而逐步隱退。馬斯克和特朗普這次政治綁定,也可能成為其退居幕后的轉折點。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