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即將于2025年1月20日“大圣歸來”,正式重新入主白宮。根據他上一個任期的慣性和競選時的承諾,"退群"將是他上任后首個工作日的必操作之一。現在世人好奇的他第一個會退哪個群?哪個群會幸運地被川普選中成為“二進宮”"二退群”的第一群?
今天是2024年最后一天,老墨在此特別感謝墨友們一年來的關注支持。
《浙江宣傳》昨天發了新年致辭,關鍵詞是“敬我不能,盡我所能。”
老墨覺得說得非常好。面對當下這個世界大變局,我們每個人要做的就是盡好自己應盡的力,干好自己該干的事。
今天老墨繼續跟大家說說特朗普,因為馬上回宮的他,無疑是當下和今后影響世界大變局的大變量。
眾所周知,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內,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退群。因為他覺得美國不需要加入任何國際組織,或者說不要加入任何需要美國掏錢的國際組織。
對于特朗普,世上沒有不可退的群,沒有不可毀的約。
但讓特朗普惱火的是,拜登接任后,立馬又把很多群又續建起來了。
因為拜登喜歡當群主,特朗普喜歡自個玩。
所以特朗普成功當選后,信誓旦旦地喊著將再次退群。
這就是美國總統的任性和霸道,世界上不管什么群什么協議,我想加入就加入,我想退出就退出。
所以美國即將掀起一輪新的退群潮。
那么問題來了,特朗普1月20日上任首個工作日,第一個退出的群會是哪個?
據《紐約時報》報道,當天特朗普團隊已準備了一系列關于氣候和能源的行政命令和公告,其中就包括了再次讓美國退出《巴黎協定》。
此番舉動將重演2017年特朗普首次引領美國退出該協定的歷史,而該協定在2021年曾由拜登政府重新加入。
根據協議條款,此舉僅需要1年的時間生效,而不再是之前的3年。
為什么特朗普這么執著的要退出《巴黎協定》?
01
氣候談判“分歧錄”:美歐各唱各
作為全球較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美歐在全球氣候治理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是構建全球氣候治理機制的兩大核心支柱。
然而,在氣候議題的國際談判桌上,歐洲和美國之間存在巨大差異。
總體來看,歐洲是全球氣候治理的先驅與環保領域的領航者。歐洲對氣候議題給予了極高的關注,行動積極且制定的氣候規則尤為嚴格。
歐盟明確減排任務與目標,依據各國在全球排放總量中的占比設定減排指標,并強調必須在規定時限內達成。這是由于歐洲化石能源匱乏,其對天然氣、原油和煤炭的外部依賴分別高達90%、97%和70%。
此外,與美俄等國相比,歐洲面臨的氣候變化威脅更為嚴峻。研究顯示,歐洲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中受氣候變化沖擊最為顯著的區域,未來或將面臨嚴峻的經濟挑戰。
對比來看,美國在國家氣候談判中的立場則不同于歐洲。
美國堅持氣候協議不應設定具有約束力的排放目標,并強調占全球排放量一半以上的發展中國家需承擔減排責任。
雖然美國是全球累計碳排放量和人均排放量最多的國家,但是美國并不像歐洲將氣候議題作為本國核心議題。
美國擁有豐富的化石能源資源。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的數據,2023年美國的原油產量創下歷史新高,日均產量高達1290萬桶,連續六年穩居全球榜首。
2023年,美國更是成為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國。
顯然,作為能源生產和消費大國,美國并不愿遵循歐盟所提出的嚴格環保標準,因為這反倒會增加美國的生產成本。
此外,美國的氣候政策常因國內政黨政治而搖擺不定,與歐盟之間存在顯著分歧。
由于作為美國金融資本代表的華爾街,逐漸認識到碳交易、新能源等氣候融資領域的巨大商機,開始轉而支持全球氣候治理,促使民主黨更加關注氣候議題。
然而,支持石油等傳統能源發展的共和黨則傾向于廢除積極的氣候政策。
02
《巴黎協定》成美國“進出秀”
在特朗普的上一任期,他對于《巴黎協定》的一貫言論就是其威脅美國經濟和就業。作為一名氣候變化懷疑論者,他也曾表示“不認為二氧化碳是全球變暖的主要因素”。
因此,盡管面對當時白宮內部旗幟鮮明的反對聲音以及來自本土工商業界人士的壓力、呼吁,和全球的批評浪潮,特朗普最終仍然選擇退出《巴黎協定》。
2017年6月2日,特朗普高調宣布,即日起美國將停止一切對非約束性巴黎氣候協定的執行,包括停止執行國家自主貢獻和綠色氣候基金。
特朗普更是稱,歐洲、亞洲和其他國家領導人,不應該比美國公民對美國經濟更有發言權。
特朗普解釋了決定退出巴黎協定的原因,基本可總結為“損害美國經濟”和“對美國不公平”。
特朗普認為巴黎氣候協定會削弱美國的競爭力,并導致工作崗位流失。
他還援引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協會經濟咨詢公司發布的報告稱,截至2040年,為滿足巴黎氣候協定,將導致美國經濟損失近3萬億美元;美國將損失650萬個工業部門崗位,其中包括310萬個是制造業工作崗位,還有一些產業的產能將減少。
其次,特朗普認為巴黎氣候協定條款對美國不公平,是其他國家試圖令美國處于劣勢的圖謀。
在他看來,中國可以被允許新建上百個煤炭廠,可以繼續增加排放,印度可以翻番其煤炭產量,甚至連歐洲都被允許繼續建設煤炭廠,但美國卻不行,這是“將美國的財富,重新分配到其他國家”。
特朗普還認為,即便所有國家都完全執行了巴黎氣候協定,對全球氣候的影響也非常微小,他稱“到2100年之前,全球溫度預計也只能下降0.2攝氏度。非常小的數量。”
在特朗普看來,退出《巴黎協定》符合“讓美國再次變得偉大”的執政理念。
特朗普在講話中稱,美國將是最清潔、最環保的國家,有最清潔的空氣和水,“我們將是最環保的,但我們不會使企業倒閉,工作崗位流失,我們會增長,我們會快速的增長。”
但他未具體解釋將如何實現在快速增長下保證環境不被污染。
而在2021年拜登上臺后,重新加入《巴黎協定》成為其政府行動的首要任務之一。拜登在就職當日便簽署了行政令,正式宣布美國重返巴黎協定。
甚至在2021年11月1日舉辦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拜登為特朗普政府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的決定,向世界致歉,稱“這個決定讓美國在達成氣候目標上落后了”。
而拜登的這一舉動有多少是真正為了全球氣候考慮的,老墨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拜登希望通過重新加入《巴黎協定》,恢復美國在全球氣候治理中的領導地位,當然還能順便惡心一下特朗普。
兩屆三任政府,不同總統的意見天差地別,只能說美國兩黨的斗爭和社會的撕裂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氣候和環保問題只是他們用來黨爭的工具,何其虛偽!
03
一切為了金主的利益
對于特朗普來說,《巴黎協定》是套在美國身上的枷鎖,不公平且代價高昂。
作為傳統化石能源的擁護者,特朗普想要維護的是傳統能源行業的利益。
同時,特朗普也在追求美國的能源獨立,釋放美國國內能源資源的生產,降低汽油、柴油和天然氣價格的飆升,確保美國不再受外國能源供應商的擺布。
早在特朗普第一屆任期內,特朗普就曾頒布《“能源獨立”行政命令》,廢除奧巴馬時代氣候變化法規內容,振興油氣開采與采礦業。
不僅如此,特朗普還承諾“完全”擺脫對外國石油來源的依賴。
特朗普追求能源獨立的措施不止于此。2017年6月,特朗普在其政府的能源周慶?;顒又行?,他正式尋求審查美國能源政策,以幫助核電行業繁榮發展。
特朗普同時宣布,內政部將啟動正式程序,擴大可用于海上石油和天然氣鉆探的區域。
在特朗普的激勵下,美國傳統能源行業的成果斐然。
2018年12月初,根據彭博社的報道,美國成為石油凈出口國,打破了近75年來對外國石油的依賴。
即使在新冠疫情爆發,美國原油產量大幅下降的情況下,在特朗普的任內,美國仍然是原油凈出口國。
特朗普誓言要創造“美國能源主導地位”?,F如今卷土重來,特朗普勢必要繼續自己未竟的事業。
但最重要的是,再次當選的特朗普,必須要回報傳統能源行業的巨頭們。
根據《紐約時報》的披露,本次競選,石油和天然氣利益集團向特朗普的總統競選團隊、共和黨全國委員會及其附屬委員會捐贈了約7500萬美元。
在這其中,包含了蒂姆·鄧恩、丹·K·埃伯哈特、哈羅德·哈姆、凱爾西·沃倫等眾多知名能源公司高管。
為了得到這些能源行業巨頭的支持,特朗普和他的競選團隊,不遺余力地親自穿梭在各大籌款活動中。
在總統競選的最后幾周,特朗普參加了在休斯頓和德克薩斯州米德蘭舉行的籌款活動。
10月10日,特朗普的兒子埃里克·特朗普和他的律師阿麗娜·哈巴參加了俄克拉荷馬城的一場私人籌款活動,該活動由石油公司Envision Exploration總裁羅伯特·赫夫納四世主持。
至于特朗普的競選搭檔萬斯,各大籌款晚會上均能看見他的身影。
萬斯不僅參加了10月11日博林格造船廠退休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博林格舉辦的籌款活動,同時也參加了10月22日由多位石油公司高管主持的在達拉斯舉行的籌款活動。
毋庸置疑,沒有傳統能源行業的支持,就沒有二進宮的特朗普。
而根據環保組織“氣候力量”的說法,與化石燃料有關的捐贈者向特朗普及其盟友提供的資金總額是上述金額的五倍多。
這些資金來自礦山運營商、造船商、工程公司、對沖基金和鮮為人知的石油生產商。
Open Secret則指出,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的支出僅次于保守派利益集團,而保守派利益集團本身也得到了石油和天然氣利益集團的大量資助。
為了表示感激,特朗普不僅大力支持傳統化石能源的開采,同時還給化石燃料公司提供每年約7000億美元的補貼。
嘴上都是主義,心里都是生意。宣布退出《巴黎協定》,只是為了維護特朗普自己及其背后利益集團的利益而已。
在國際社會普遍要求降低碳排放的大環境下,特朗普將《巴黎協定》視為廢紙,想進就進想出就出。
在這樣倒行逆施的做法下,特朗普仍然找著冠冕堂皇的借口,抨擊《巴黎協定》損害美國利益。
無它,一切是美國優先,一切是利益優先,一切是金主優先。
總之,美國標榜的美式契約精神,將再一次被特朗普撕毀地一地雞毛!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