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際時事的優秀吃瓜觀眾,盡管在理智層面,校尉必須討厭懂王,但在感情層面,校尉卻真的討厭不起來,因為他給我們貢獻了無數包熟包甜的超級大瓜。
如此另類的政治人物,確實是太難得了
比如最近,在美洲后院的瓜園里,懂王就一口氣種了三顆大瓜:合并加拿大、吞并格陵蘭、收復巴拿馬運河,校尉稱其為美洲三策。
這三件事,都是對他國主權赤裸裸的侵犯,換成別的猶撒政客,就算要干,至少也會找個借口,但懂王就是這么混不吝地昭告天下。
有人認為,懂王純粹就是大嘴巴放空炮過干癮,但校尉并不這么認為。
懂王這個人,確實有點口無遮攔,但他放的炮,都是肚子里先有了火藥。
也就是說,不管懂王的嘴炮最終能否落實,他心里確實就是這么想的。
那么,懂王擺出一副拳打加拿大、腳踢格陵蘭、口吞巴拿馬的架勢,一氣弄出三大主權爭議,到底又是為什么呢?
校尉以為,懂王還是在貫徹自己的收縮戰略。
此前分析過,作為反建制派的一代目,在施政理念上,懂王與陰王等建制派政客最大的不同,就是前者試圖進行戰略收縮,后者則堅持維持美國原有的全球霸權體系。
道理很簡單,建制派政客及其背后猶撒利益集團的利益,已經隨著美國的霸權擴散到全球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領域。放棄任何一個地區、任何一個領域的霸權,都意味著猶撒利益集團的重大損失。
相反,懂王一直未能獲得主流猶撒利益集團的認可。通過戰略收縮,懂王既可以打擊建制派,也可以集中資源回饋自己的支持群體。
這是利益層面的博弈,在戰略層面,衰落中的美國,也有進行戰略收縮的客觀需要。
大國興衰,無非兩種策略,一曰戰略擴張,一曰戰略收縮。
大國崛起,幾乎必然會走向戰略擴張,大國衰退,卻未必會進行戰略收縮。
因為戰略擴張等于做大蛋糕,符合各社會階層、各利益團體的利益,但戰略收縮等于做小蛋糕,必然要想犧牲一部分人的利益,尤其是要犧牲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
為什么大國崛起的過程中,往往國家精神面貌最好、內部最為團結,無非就是利益趨同;為什么大國衰落的過程中,往往社會風氣敗壞、內部矛盾重重,無非就是利益出現了重大分歧。
所謂亢龍有悔,大國崛起之后,難的不是繼續擴張,而是適時適度地收縮力量。
秦二世而亡、蒙古快速分裂、德意志陷入一戰、蘇聯盛極而衰,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過度使用力量導致國家崩潰。
漢朝的強大、唐朝的繁盛,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及時放棄擴張戰略與民休息,穩定了國家統治基礎。
不管懂王搞戰略收縮的初衷是什么,至少在戰略節奏上,他選擇了更為適合美國的策略:衰退期的美國,必須有所取舍,不能什么都要。
像民主黨建制派這樣,軍事上既要壓制中國,還要同時打贏俄烏沖突、巴以沖突;文化上既要推行LGBT等垃圾,還要保持文明燈塔地位;金融上既要超量發債,還要維持美元霸權;外交上既要霸凌全球,還要領導國際社會;貿易上既要制裁中國,還要購買中國廉價產品……
既要且要還要,不是不可以,但那是屬于年輕人的專利,老年人這么干,大概率就會迎來馬上風。
因此,就短期而言,懂王上臺,會極大地刺激反建制派與建制派之間的矛盾,使美國更深地陷入內耗,有利于中美博弈。
但就長期而言,如果懂王的戰略收縮真能取得成功,也會增加中美博弈的難度、拉長中美博弈的時間線。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東升西降的大趨勢已經形成,美國內部的社會裂痕已經出現,不管懂王怎么折騰,都很難扭轉美國衰落的趨勢、中美博弈的趨勢。
懂王能做的,是延緩美國的衰落進程,盡量讓其實現軟著陸。
從這個角度看,懂王的美洲三策,正是戰略收縮的集中體現,也完美詮釋了大國興衰的周期律:美國興于美洲、興于門羅主義,美國衰退,也必將從反全球化、回歸美洲開始。
具體說說美洲三策。
合并加拿大,是為了加強對加拿大的控制。
相比面上笑嘻嘻、心里MMB的陰王,懂王毫不掩飾的美國優先戰略,引起了盟友的極度反感。
雖然不管是懂王執政還是陰王掌權,都不會改變盟友的實際地位,但對政治人物來說,有些事就是做得說不得。
加拿大、日本、韓國以及多數歐洲國家領導人,可以心甘情愿充當美國的附庸、走狗、傀儡,但一定不能說破:殺人可以,但不能誅心。
尤其是特魯多,懂王曾經在自己的書中,宣稱小土豆是卡斯特羅的私生子。
對于老外,校尉有點臉盲,這倆像不像,大家自行評判
有這樣的齟齬,若是正常人,自然要設法緩和關系,但懂王從來不是正常人,在他面前,你越是弱勢,他越是得寸進尺。
為了讓小土豆聽話,懂王決定蹬鼻子上臉,使用他最擅長的極限施壓戰術。
吞并格陵蘭,是為了徹底控制北美。
雖然美國在格陵蘭島上有軍事基地,但那畢竟是丹麥的領土,并且格陵蘭高度自治,與中國建立了緊密的貿易投資關系。
從地緣政治的角度講,美國直接控制格陵蘭,才能避免它為別國所用。
阿拉斯加+加拿大+格陵蘭島,就占據了北極一半的區域
此外,格陵蘭也是開發北極的重要基地,其本島和附屬海域內,蘊藏著極其豐富的資源。
收復巴拿馬運河,懂王也有多重目的。
作為全球最重要的國際水道,巴拿馬運河的航運量占到了全球海運的5%。其中美國占比33%,中國(含港澳臺)占比19%,日本占比17%。
對于美國來說,巴拿馬運河乃是命脈,同時也是中國與拉美國家的貿易命脈。
此外,巴拿馬運河主要是美國人掏錢修的,雖然后來在卡特時期移交給巴拿馬,但很多美國人都認為,巴拿馬運河應該屬于美國。
正因如此,喜歡嘩眾取巧的懂王,便將收復巴拿馬運河當成了拉升人氣的重要道具。
整體而言,懂王的美洲三策,歸結起來就一句話,加強對美洲的控制、穩住后院、穩住霸權根基,為美國霸權瓦解預留退路。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