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公司高管慘死街頭,卻引得美國民眾拍手稱快,究其原因,只因美國醫保根本沒有保障老百姓的醫療健康。美國是所有發達國家里唯一沒全民醫保的,有2500萬人根本沒有醫保。美國醫保巨貴無比,每年還有6萬多人慘遭拒保而死。各大利益集團壟斷形成的醫療產業鏈全都是為了反復收割民眾那本就干癟的錢包。
12月4日,美國最大的醫保公司聯合健康保險公司首席執行官布萊恩·湯普森在紐約曼哈頓街頭被槍殺。
嫌疑人路易吉·曼焦內逃亡幾天后,9日在賓夕法尼亞州一家麥當勞店被捕。
美國槍擊案司空見慣,即使一個大公司CEO被殺,按說也不是多大的事,然而這一事件卻引起激烈討論,美國老百姓普遍叫好,把槍手視為英雄。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局面?
那是因為美國人受醫保公司荼毒太深。美國是發達國家中唯一一個沒有全民醫保的國家,老百姓只能買昂貴的商業醫保。
然而,美國醫療系統的貴是全方位,醫保只是其中一個方面,人均醫療費在發達國家中斷崖式“領先”,而老百姓則是最終的受害者。
01
每年6.8萬美國人因醫保被拒而死
涉嫌槍殺美國聯合健康保險公司(UHC)的26歲嫌疑人路易吉·曼焦內9日晚在賓西法尼亞州法院過堂。
他受控無證持槍、偽造文件、向當局提供虛假身份信息及持有犯罪工具等五項罪名。
他被捕正在麥當勞吃飯,被店員認出后報警。據透露,曼焦內是一位“反資本主義者”,對美國的醫療體系深惡痛絕,作案動機可能與他或者其家人的醫保經歷有關。
這一事件發生以來,美國老百姓普遍對湯普森喪生幸災樂禍,把曼焦內視為英雄。他被捕后,那家麥當勞已經被美國網友瘋狂打為“一星”。
為什么會這樣,先要從UHC說起。
美國的醫療保險公司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實行預先授權,患者或醫療提供者在進行特定治療或開具某種藥物之前,需要向保險公司申請批準。
2019年,UHC的預先授權拒絕率為8%。湯普森于2021年成為CEO,2022年,該公司預先授權拒絕率上升到 22.7%。
對于醫療保險和非醫療保險報銷申請,UHC的拒絕率高達32%,是行業平均水平的兩倍。
與之相對應,UHC的利潤大幅上升,今年可達60億美元。用戶交了大筆的保險費,想要得到該公司的賠付卻越來越難。
UHC的職員培訓手冊上明確寫著“拒絕、辯解、廢除”(Deny, defend, depose),就是要想盡辦法拒絕承保,為自己找理由,把理賠申請廢掉。
這三個字被殺手刻到了彈殼上。
2021 年,美國醫院協會發表公開信批評湯普森,因為聯合健康保險公司打算拒絕為其認為非危急的醫院急診就診支付費用。
此外,在他的領導下,聯合健康保險公司開始使用AI來自動拒絕理賠,導致客戶要么需要自付大筆醫療費用,要么無法接受所需的治療。
有個在UHC做過預先授權審核的人說,員工一個小時要審核8個案件,因為UHC引入AI審核,所以要求人工速度比得上AI的速度。
工作量還不是關鍵,問題在于UHC的導向是希望審核員拒絕客戶的理賠申請。
她說道:“有一次我實在受不了,有一個案子去年已經批了,今年需要重新申請一次,是一個癌癥患者的用藥。我批準了,但公司說應該先拒絕。”
隨即她補充道:“我實在是受不了,能想象到那個癌癥患者看到被拒絕該有多么傷心,病情會因為心情不好而加重。這種例子數不勝數,但我沒有辦法。”
她在UHC工作了大概一年,覺得那是自己一生中最不快樂的一年,后來辭職了。
湯普森在LinkedIn上經常發文,在下面可以很多評論者對UHC拒賠表示憤怒。
湯普森發貼夸耀UHC在提高藥物價格方面所做的工作時,一名女子回復道:“我患有第四期轉移性肺癌。我們剛剛離開了UHC,因為我的藥都被拒付了。每個月都有不同的拒絕理由。”
湯普森殞命后,一名女子曾在TikTok上講述了自己向UHC申請理賠的遭遇,當時她懷孕九個月,還帶著一個剛剛被診斷出患有“巨大腦瘤”的一歲嬰兒。孩子需要在鄰州的一家醫院進行緊急手術。
她說道:“我們在本地醫院里坐了三天,因為UHC拒絕批準用救護車把我們從當時的醫院轉院到另一個州。”
她還補充道:“我準備自己開車帶她去醫院,但UHC告訴我們,如果我們按照自己的意愿離開醫院,而且不是通過救護車轉院,他們將不承擔在下一家醫院的費用。”
更離譜的是,UHC作為美國醫保第一大公司,還和第二大公司企圖聯合安泰藍十字藍盾,準備在明年推動降低取消手術麻醉的保費。
具體措施是想限制手術麻醉的時間,超時麻醉不賠付。病人手術麻醉如果超過時間,難道只能自己忍著?
這種貪婪令人發指。湯普森被殺后,安泰緊急宣布取消該條款,也許這是湯普森最后做出的一個“貢獻”。
湯普森和UHC只是美國商業醫保公司的一個縮影,無數美國人親身體會,普遍認為醫療保險公司的特點是貪婪和冷酷無情。
今年曾有一個民意調查,問及誰該為高昂的醫療價格負責時,97%的登記選民表示保險公司應承擔“很大責任”或“一些責任”。
湯普森的死引來無數美國人的嘲諷。一位網友寫道:“今天向所有因被UHC拒絕保險理賠而失去親人的人們致以哀思和同情。”
還有人寫道:“很難對世界上最糟糕的醫療保健公司之一的首席執行官表示同情……他們吃的是你家人的飯。”
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工作高級講師安東尼·齊納斯在X上發了篇帖子,點贊數超過11萬。
他寫道:“今天,我們悼念聯合醫療首席執行官布萊恩·湯普森被槍殺……等一等,對不起,今天,我們悼念每年因醫保被拒無謂死亡的6.8萬名美國人,他們的死亡讓布萊恩·湯普森這樣的保險公司高管成為千萬富翁。”
湯普森死了還落一身罵名,反映出美國人民對醫保公司的怒火。
02
美國一百多年沒建立起全民醫保
美國是所有發達國家里唯一沒全民醫保的,有2500萬人根本沒有醫保。不過美國考慮實行全民醫保已經有100多年了,卻一直是水中花鏡中月。
1883年,德國首先為工人提供強制性疾病保險。其他歐洲國家陸續學習德國,建立起某種形式的全民醫保。
美國也想跟隨這個潮流,西奧多·羅斯福在1901年接任總統后,就試圖在美國建立政府提供的醫療保險服務。
他曾經說過,“我們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力至少與森林、水源、土地和礦產一樣值得保護,而在這項偉大的工作中,國家政府必須承擔最重要的責任。”
他當時想推行一個溫和法案,只為低收入者和兒童提供醫療保險。
然而,這個法案不但遭到了醫學協會反對,就連工會都反對。
因為工會擔心如果國家承擔起強制性醫療保險,他們的價值就會受到削弱,因為替工會成員協商保險福利是他們獲得工人支持的一個手段。
商業保險公司當然更加反對,因為法案一旦通過,會影響他們的利潤。
不出意外,老羅斯福的法案破產,之后小羅斯福、杜魯門等總統都嘗試建立過全民醫保系統,但無一例外全部因為各種既得利益集團阻撓而流產。
直到2010年,美國才通過“奧巴馬醫保”。
然而這也是妥協很多次的方案,并非由政府出面提供醫療保險服務,還是通過商業保險公司,政府只是運營一個購買醫療保險的平臺,老百姓可以單獨在那里購買保險,不會遭到拒保。
在此之前,保險公司可以對很多情況拒保,甚至連孕婦在懷孕之前必須單獨支付一個額外費用,而且要付滿一年才能懷孕,否則懷孕會被當做既往病癥,產檢等費用得不到報銷。
但是,“奧巴馬醫保”一直受到利益集團的抵制,很多醫院是不接受。
特朗普一直2016年就職第一天,就要廢除“奧巴馬醫保”,經過各方博弈,對“奧巴馬醫保”的部分內容予以豁免或者推遲執行。
2024年特朗普卷土重來,“奧巴馬醫保”未來會怎么樣還不得而知。
實際上,“奧巴馬醫保”通過之后,商業保險公司的利潤并沒有受到多大影響,他們反而借機再次上漲醫保費用。
“奧巴馬醫保”通過之前,UHC的股價是35美元左右,如今已經上漲到574美元。
而且很多老百姓還以為保費上漲全都是因為“奧巴馬醫保”,都是奧巴馬的錯。
03
美國醫療全方位貴,占據GDP的20%
但是,美國醫療的貴不僅僅是醫保費,實際上是全方位的貴,而且貴到離譜。
根據IBISWorld的最新報告,在美國十大營業額最高的行業中,醫療保險業位居第二,2024年營業額預計為13979億美元。
醫療保險貴是人盡皆知的事情,然而再看其他幾個行業,就更有意思了。營業額排名第一的是醫院,2024年營業額預計為14269億美元。
在中國最大的鄭大一附院,病床數13800張,年營收才220億。
美國梅奧診所只有1200張床位,2021年營收157億美元,2023 年179億美元,梅奧診所到底醫術高明到哪里,值得這樣的收?
“甜甜圈”王偉恒是很多網友的“電子寵物”,他走線到了夢寐以求的美國,去洛杉磯的醫院看椎間盤突出。
醫生給他看了15分鐘,摸了一下后背,沒有做任何治療,然后收到5670美元的賬單,看得他大罵美國看病貴,被人懟了又破防。
再往下看。營業額排名第四是藥品、化妝品的批發和零售,營業額13316億美元。第五名是制藥產業,營業額12969億美元。
除了看病貴,吃藥也是貴到離譜。控糖和減肥的網紅藥品司美格魯肽在美國的零售價大約1000美元,加拿大、墨西哥等國價格是美國的十分之一左右。
差距這么大,原因是外國政府出面進行了限價。美國政府其實也能這樣做,但藥廠通過各種方式撒錢游說,美國政府就讓藥價交給“市場調控”了。
2023年有一份報告對比了美國藥品價格和其他33個經合組織國家的藥品價格,大概是其他國家平均價格的278%。
而這還不夠,美國的醫療價格還在不斷上漲,醫療產業相關的物價上漲速度遠超平均物價上漲速度,藥價上漲更是沒有一點減緩的跡象。
這四個行業全部與醫療相關,營業額加起來高達54533億美元,占據GDP的20%。
世人都以為美國銀行業最賺錢,但銀行業只排名第三,營業額為13899億美元。
這么高的營業額,都是老百姓買單積累起來的,美國的醫療怎么可能不貴?
再看美國人均醫療支出和其他高收入國家的對比。在2022年,美國人均醫療支出為12555美元,比第二名瑞士整整高出了4000美元。
除了美國,其他所有國家人均醫療支出平均是6651美元,僅僅為美國人均支出的一半。
2022年,拜登政府通過了一個削減通脹法案,其中有一條是對一些藥品由政府進行集中采購。
然而被列入2026年集采溢價清單中的藥品在2024年提前來了一輪漲價,2025年還會有一輪漲價。制藥公司的辦法總是比政府多。
中文互聯網上經常能看到關于美國醫療的“神話”,什么沒錢照樣去看病之類。然而據調查,超過1億的美國人背負著醫療欠款。
美國人的醫療欠款目前共有2200億美元,其中78%是個人欠款,1400萬人的醫療欠款超過1000美元,300萬人的醫療欠款超過1萬美元。
實際上,還有很多醫療欠款隱藏在信用卡賬單里。
因為不付錢沒有辦法看病,很多美國人只能透支信用卡,這一部分估計大約880億美元。這些加起來,美國人的醫療欠款達到3000億美元。
美國醫療行業全方位貴是有原因的,醫療行業并沒有全部把錢裝進自己兜里,而是大搞金錢政治,用錢來左右政策,維護行業利益。
在美國前七大游說排行榜中,醫療相關的游說組織占了四席。
第一名是美國醫學協會,他們從1900年反對美國通過全民醫保法案,到現在一百多年立場不變,就是要為醫療利益集團謀福利。
第二是美國醫院聯盟,之后代表美國藥企和醫療保險公司的游說組織。
每次有醫療重大法案通過之前,這些游說資金都會大幅上漲。當然,這些巨資的影響是立竿見影的,美國醫療行業成了利益集團的樂土。
在美國的醫療系統里,出錢的只有病人。
醫生、醫院、藥廠、保險公司、在醫療系統和病人之間兩頭賺的律師……無數環節都是病人養活,而且這些機構為了搶蛋糕還爭斗不休。
比如藥廠和醫保公司既合作又斗爭,醫保公司用所謂“藥品福利管理”集中采購藥廠的藥,實際上形成壟斷,藥廠難以直接賣給最終用戶手中。
“藥品福利管理”反過來向藥廠索要大量回扣,美國人買600美元的藥,可能300美元是回扣費,花的錢里面除了真正的藥價,平白多給了醫保公司那么多錢,而且還不算在醫保費中。
英聯邦基金會發布了一個最新報告,美國醫療系統在十個發達國家的對比中倒數第一,而且前9名是有序降低,美國則在第9名德國后面斷崖式下降。
在醫療系統的表現和支出的對比中,美國醫療系統也是表現最低,支出最高。
UHC的CEO被殺,美國人的醫保費用不會降低,漲價反而更有可能。
各大醫保公司CEO們還會要求更高的薪水,因為他們除了要想怎樣讓公司利潤更高,還得加強自己的安保。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