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格魯吉亞首都第比利斯,氣溫接近0度。
但廣場和街道上卻是人頭攢動,大呼小叫,一派熱鬧景像。
帳篷、毛毯、羽絨服、地圖、標語、旗幟、盒飯、避孕套、防毒面具……一切用于長期“作戰”的物資都準備好了。
周末,在一些街道的避風處,都有人在領取物資,有小旗、煙火等等。
負責發物資的男子的箱子里裝著簡易防毒面具,一箱很快就發空了。
這些女孩個子小小的,看起來還稚氣未脫,很可能是未成年人。
她們不是去體育館看球,也不是去演唱會追星,而是有人要將她們帶到議會大廈門口,去跟警察對抗。
“獨立記者”已經在那時等候她們,為她們拍照。
照片經過挑選后,立刻發給了西方主流媒體。然后,媒體會告訴人們,格魯吉亞人正在“爭取民主”。
黑壓壓的特警與無所畏懼的少男少女形成了極具情緒刺激的對比。
敢直接沖擊議會大廈鐵門的黑衣人,一天則有超過200歐元的津貼。
現場畫面極為混亂,還有女聲的尖叫,為他們加油。
有一名黑衣人被他自己搖落的鐵球砸中頭部,估計這得加錢了。
在市區一些交通要道,戴著防毒面具的黑衣人設置了路障,并進行縱火。
格魯吉亞警方已多次敦促這些人離開現場,但每天都有數千人到議會廣場聚集,物資也在源源不斷地運入第比利斯。
奧運期間,塞爾維亞已經發生過一場顏色革命,被挫敗。
而2024年最后一場“顏色革命”正在格魯吉亞爆發,理由是反對“中止入歐進程”。
雖然第比利斯等地秩序受到了很大影響,但大的還沒來。
12月14日,將是一個重要節點。
因為在這一天,格魯吉亞議會將舉行總統選舉。
執政的“夢想黨”已推出自己的候選人。53歲的卡韋拉什維利,他是該國頭號球星,曾在英超曼城效力,前格魯吉亞國家隊隊長。
但現任總統祖拉比什維利還要賴在總統府,11月30日,她說:在“合法選舉出新議會前”,她將繼續擔任總統。
這是嚴重的違憲行為,她的六年總統任期已滿,必須離開。
她的政治勢力也可以推出候選人,參加總統選舉,哪有賴著不走的。
西方卻一言不發,不講“民主”,也不講“規則”了,默許她撒潑打滾。
祖拉比什維利是個法國人,被派到格魯吉亞當大使。結果,居然當上了格魯吉亞總統,她唯一的代價就是改換國籍。
但西方交給她的任務卻被“夢想黨”打斷了,怎么能甘心?
12月14日,格魯吉亞警察將會把她拖出總統府。
而最激烈的街頭沖突很可能在這天爆發。
所謂反對“中止入歐進程”只是借口,它們真正的目的是癱瘓議會和政府,讓總統選舉無法進行,由現任總統接管權力。
一個國家選擇“入歐”或中止“入歐”,跟政府的合法性有什么關系?
至于西方媒體說的“受到俄羅斯影響”,那么,歐洲那些“受到美國影響”的政府怎么辦?都要下臺嗎?
更何況格魯吉亞并不親俄,格魯吉亞只是想根據自身利益去決定內政外交。這也不行?
美西方應當去好好反思,“夢想黨”為什么能連選連勝?
天天說“民主”,格魯吉亞10月27日的議會選舉結果是夢想黨贏得53.92%選票,獲得89個議會席位,共150席。
反對派輸了不認,要重選,有這樣的“民主”嗎?
然后,它們就內外勾結在街頭鬧。
這都是美國的老手藝了,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已經成了流水線作業,花小錢辦大事。
但對目標國家來說,這意味著什么?死人,不停地死人,甚至是戰爭。
烏克蘭兩次“顏色革命”(2004、2014)之后,即便是沒有俄烏軍事沖突,烏克蘭也會被毀掉。
因此,格魯吉亞總理科巴希澤的態度非常強硬。
他在11月30日指責反對派試圖“策劃政變”,并將抗議活動比作2014年烏克蘭基輔。他強調格魯吉亞絕不會重蹈覆轍,不會允許發生類似的政變。
“中止入歐”一事,并不是格魯吉亞先出招的。
而是歐盟駐格魯吉亞大使赫爾琴斯基在10月23日先發出威脅的,“歐盟將暫停格魯吉亞入歐程序,并暫停格魯吉亞公民的簽證便利政策”。
格魯吉亞的“中止入歐”聲明是在11月29日發表的,科巴希澤說:
格魯吉亞將凍結入歐談判,并拒絕歐盟的撥款。格魯吉亞不接受以脅迫和侮辱的對話方式,格魯吉亞是自豪的民族,不接受歐盟將“入歐”視為施舍。
這不挺好嗎?各自安好!
在美國狗狗遍地的歐洲,人的聲音是如此的難能可貴!
但歐盟卻急了:
老娘我不想跟你這個窮小子在一起,但你怎么可以不追求我?
想不通啊,居然被格魯吉亞嫌棄。
其實,格魯吉亞獨立以來,從首任總統謝瓦爾德納澤開始,一直是親西方的,薩卡什維利2003年通過“玫瑰革命”上臺后,更是愿為西方肝腦涂地。
“夢想黨”執政后,他被抓去關,罪名是叛國罪。他每天進行三次絕食斗爭,堅持兩年多了。
2022年3月3日,格魯吉亞時任總理加里巴什維利正式簽署申請加入歐盟文件,直到那時,格魯吉亞還是心向西方的。
然而,格魯吉亞很快就發現歐盟只是在耍它,被耍的還有土耳其、烏克蘭、摩爾多瓦……
不僅如此,格魯吉亞的主權也要被剝奪了。
2023年3月,格魯吉亞通過了《外國影響透明度法案》(從美國復制的“外國人代理法案”),今年三讀通過。
該法案要求從國外獲得超過20%資金的媒體和非政府組織必須公布資金來源,并登記為“受外國影響的機構”,以防止俄羅斯資金滲透。
美國和歐盟卻急了,難道我不知道你在防誰嗎?
7月,歐盟以此為由,準備暫停格魯吉亞的入歐進程。
格魯吉亞認為該法案與西方國家類似法案并沒有區別,為什么它會被打壓?
2024年9月16日,格魯吉亞議會又三讀通過了一項法案,禁止在學校、公開場合、公共區域宣傳LGBT。
馮德萊恩等人大怒,說這是對歐盟價值觀的挑戰,威脅要制裁格魯吉亞,“所有工具都已擺在了桌面上”。
而真正令格魯吉亞感到害怕和憤怒的原因是:
2023年,加里巴什維利在任時,一名西方高官要求格魯吉亞與俄羅斯開戰。
加里巴什維利問:你知道我們能戰斗多少天嗎?
對方說:大概三四天吧。
加里巴什維利說:就為了這三四天?你們就要我們被俄羅斯消滅嗎?
對方說:你們有300多萬人口,在三四天內不會被殺光。然后,你們可以在森林里開展游擊戰。我們會幫助你們,你們就在那里戰斗。
此事在未公開之前,“夢想黨”內部就對歐盟看法產生了重大變化。
西方居然認為格魯吉亞人去為它們送死是天經地義的事。
就算跟俄軍打起來,西方也只是出錢出武器。
“夢想黨”這些人也可以把這個國家賣了,用無數人的死亡去換取西方給他們個人的獎賞。歐洲一些政客不就是這做的嗎?
但他們選擇了國家尊嚴和利益,53.92%支持率不是碰運氣得來的。12月14日的總統選舉,“夢想黨”那位球星也是穩拿。
西方對格魯吉亞已經絕望,它們的代理人沒有一個能打的。
“改變格魯吉亞”的希望在立法機構和司法機構。
然而,在經過反對派一番折騰后,11月28日,格魯吉亞議會以多數票批準科巴希澤擔任總理。
因此在這個周末,那些黑衣人要瘋狂沖擊議會大廈。
司法機構呢?反對派向檢察院指責“夢想黨”選舉舞弊。
可是當檢察院要它們提供證據時,反對派卻氣得拒絕跟檢察院合作。
軍警和安全部門也服從政府指揮,用水炮伺候這些人,目前已至少逮捕了107名示威者。
據路透社、法新社等媒體昨天是怎么說的?
它們說,格魯吉亞正在發生大規模抗議活動,示威者指責政府“受到俄羅斯影響”,要求恢復加入歐盟的進程。
西方媒體的報道總是很有技巧的。
如果發生在英國,路透社就會說“騷亂正在蔓延,警察正在盡職盡責維護社會秩序……”。
而發生在格魯吉亞,騷亂就成了“大規模抗議活動”,并強調這些人的“訴求”。
美國國務院也出來了,11月30日在一份聲明中指責格魯吉亞政府“過度使用武力”,宣布暫停雙邊戰略伙伴關系。
這都是在鼓勵那些人繼續在街頭鬧下去,讓格魯吉亞在這個冬天不得安寧,也是在做給其他“不聽話”的國家看。
小國生存不易,但歐盟也不要以為自己真的貌美如花,時代變了。
格魯吉亞抗爭的勇氣,正在給其它國家打個樣。
至于那些“帶路黨”,無論怎么折騰,最后去處都是下水道。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