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10月26日凌晨,以色列官方消息顯示,以色列已啟動對伊朗的襲擊。
以色列憋了20多天的報復是出現了,但給人雷聲大雨點小的感覺。
當然,相比今年4月19日,以色列上一次對伊朗的襲擊來說,這次的襲擊相對要正式一點,至少沒那么抽象。
今年4月14日,伊朗首次對以色列進行大規模導彈襲擊。
然后4月19日,以色列對伊朗的所謂報復空襲,十分的抽象。
以色列是用了3架微型無人機,在伊朗境內發動所謂“空襲”,然后讓外媒配合渲染,搞得一開始像是以色列用導彈空襲伊朗一樣,這就顯得十分抽象。
而這一次,以色列對伊朗的襲擊規模,相對來說要大一些,至少沒那么抽象。
據俄新社10月26日轉引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報道,以色列動用了超過100架飛機襲擊伊朗,其中包括一架F-35戰機。
報道稱,“超過100架飛機參與了從2000公里之外發起的對伊朗的襲擊,其中包括一架最新式F-35隱形戰機”。
但是從現場傳出的畫面看,以色列這次襲擊,大都是被伊朗攔截了。
雖然伊朗之前大規模導彈襲擊以色列,以色列也宣稱大部分被攔截了,但流出的視頻畫面顯示,導彈如同雨點一樣落下,大部分都擊中了地面,以色列有很多沒攔截到,除非擊中地面目標,算地面攔截。
但這次伊朗流出的視頻畫面顯示,大部分空襲確實是被攔截了。
這個視頻對比還是比較明顯。
而且當時伊朗大規模導彈空襲以色列時,網絡上有很多伊朗擊中地面的視頻。
目前我是還沒有看到以色列導彈大量擊中伊朗的視頻。
以伊朗被滲透成篩子的情況看,如果有這樣的視頻,早就被以色列大肆宣傳了。
其次,以色列之前還威脅說要襲擊伊朗石油設施,特朗普甚至建議以色列應該打擊伊朗的核設施。
但以色列這次襲擊目標也是僅限于軍事目標,沒有涉及核設施和石油設施,這至少避免了直接引爆全面戰爭的可能性。
此外,據美國“阿克西奧斯新聞網”援引消息人士報道稱,以色列在襲擊伊朗之前“通過包括荷蘭外交大臣在內的多個第三方渠道”傳話給伊朗,向伊朗明確表示“將攻擊哪些地方及不會攻擊哪些地方”,并警告伊朗不要還擊,以防止升級為更廣泛的沖突。
那以色列這就有點認慫的感覺。
因為要知道,10月1日伊朗對以色列大規模導彈襲擊,是沒有通過第三方提前通知以色列。
而4月14日,伊朗對以色列的大規模導彈襲擊,是有提前通知伊朗的地區鄰國,那等于間接通知了以色列。
所以,有沒有提前通知,是一個很關鍵區別。
通常來說,如果不想對方展開大規模報復,就會選擇提前通知一下,再進行襲擊,這樣對方有所準備,空襲造成的傷害也會降至最低。
伊朗10月1日的大規模導彈襲擊,不但數量和質量規模超過4月那次,而且沒有提前通知,所以對以色列還是造成比較大的傷害,當然,以色列是一個十分好面子的國家,所以不但陣亡人員需要搖號才能公布,而且每一次伊朗導彈襲擊造成的傷害,也往往秘而不宣。
比如動不動就說絕大部分都攔截,但流出的視頻顯示大量沒被攔截,說沒有造成傷害,但事后的衛星圖也顯示,以色列空軍基地的機庫確實有被伊朗炸出大洞。
所以,以色列的嘴巴是很硬的,哪怕被打得鼻青臉腫,也有一副自己完全沒事的模樣。
這次以色列對伊朗的報復,之前還鬧出“泄密門”事故。
在10月中旬,一個名為“中東觀察家”的賬號在社交媒體“電報”上發布所謂來源于美國的絕密情報文件,披露了以色列報復伊朗相關計劃。
后來根據美國媒體報道,被泄露的兩份標記為“絕密”的情報,由美國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和美國國家安全局于10月15和16日編制。這兩份情報事關以色列準備對伊朗發動的襲擊,內容包括以色列軍隊的軍備調動和以色列空軍的動態等。
10月21日,美國白宮方面裝模作樣出來聲稱,拜登對此事“深感擔憂”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以色列對伊朗報復的計劃,之所以能被泄露,恐怕跟拜登政府有很大關系。
拜登政府并不希望以色列在美國大選之前對伊朗發動大規模襲擊,不然如果局勢失控,對民主黨選情比較不利,對于更加力挺以色列的特朗普,則比較有利。
所以,也有媒體猜測,這次泄密事件正是美國主導或故意放縱所致。
這里的美國主導,實際上就是拜登政府主導,或者說民主黨主導。
那么這里可以做一些猜測。
拜登政府主導下,泄露以色列對伊朗的報復計劃,這是在警告以色列不要在美國大選前亂搞。
有媒體分析稱,這次泄露的計劃,并不是以色列主動告知美國的,而是美國通過“監聽”獲知了以色列的計劃,對以色列進行了情報監測。
不管是哪種可能性,美國泄密的事情,已經導致以色列的攻擊計劃,提前被伊朗所知道了,那么以色列的襲擊已經失去了突然性。
這可能也是以色列這次襲擊,雷聲大雨點小的原因之一。
也就是,以色列本來是有打算在美國大選之前,搞一波大的,升級局勢,把美國拖下水。但被美國這一泄密,搞亂了陣腳。
當然,還有另外一種可能性,就是以色列本來就沒有對伊朗發動大規模導彈襲擊的能力,因為以色列的導彈一直以來都有“短腿”的缺陷,如果沒有美國幫助,以色列很難通過導彈襲擊,對伊朗造成嚴重傷害,畢竟以色列和伊朗距離還是比較遠的。
所以,以色列才和美國自導自演了這樣一出泄密事件,來給以色列自己找一個臺階下。
當時泄密的文件顯示,以色列正在轉移調動兩種空射彈道導彈系統:金色地平線和巖石。
據報道,“金色地平線”被認為是一種射程約為2000公里的導彈系統,表明以色列空軍計劃從遠離伊朗邊境的地方發射這些武器,由此以色列戰機將無需飛越約旦等國家到達伊朗領空。
而這次以色列襲擊伊朗后,以色列媒體的報道是說“超過100架飛機參與了從2000公里之外發起對伊朗的襲擊”。
這個2000公里之外,倒是跟“金色地平線”這個空射的彈道導彈系統射程相符。
但對于以色列媒體的報道真實性,我覺得需要打很大的折扣。
因為從伊朗實際攔截效果來說,我覺得以色列這個金色地平線性能也不怎么樣,所謂2000公里的射程,其打擊精度和突破攔截效果,看起來都不怎么樣,還不如伊朗對以色列的打擊效果。
另外,還有一件值得注意的信息。據伊朗軍方聲明,今天早上以色列對伊朗的襲擊造成兩名士兵死亡。
一般來說,如果伊朗如果不想回擊,想讓這件事情到此為止,那么伊朗完全可以學以色列,把損失蓋起來捂住,不宣布死亡人數。
但伊朗比以色列實誠一些,這次倒是公布有兩名士兵死亡。
那么從這個角度來看,伊朗至少還是有一些想繼續報復的打算,并不想這件事情就這樣善了。
不過,以色列這次的襲擊規模確實不大,伊朗軍方也證實此次襲擊針對的是軍事基地,并稱襲擊僅造成“有限的損失”。
對伊朗來說,只要沒有襲擊平民設施、石油設施、核設施,只襲擊軍事設施,那么伊朗應該比較缺乏進一步大規模報復的沖動,除非以色列接下來又搞出暗殺重要人物,或者其他升級地區局勢的行為,伊朗才有可能采取進一步大規模報復。
昨天就有報道稱,伊朗已經下令武裝部隊做好與以色列開戰準備,但同時希望盡量避免戰爭。
伊朗正在考慮的回應措施包括:向以發射多達1000枚彈道導彈;伊朗在該地區“代理人組織”的襲擊升級;干擾全球能源供應以及通過波斯灣和霍爾木茲海峽的航運。
報道稱,哈梅內伊已下令軍方制定多項計劃應對以色列的襲擊。他們表示,伊朗報復的范圍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以色列襲擊的劇烈程度。
伊朗官員表示,如果以色列的報復性襲擊造成大范圍的破壞和大量人員傷亡,伊朗將進行反擊。但是,如果以色列將其襲擊目標限制在幾個軍事基地和儲存導彈和無人機的倉庫,伊朗很可能什么都不做。
總體來說,俄烏沖突那里倒還是即時制戰爭。
但中東伊朗和以色列這邊,目前還停留在回合制這邊。
往往一方襲擊后,另外一方得過十天半個月才會回擊。
現在這個回合又到了伊朗這邊。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