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號從月球背面成功挖土回來后,在全球一片祝賀聲中,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臉色卻是越來越難看。
據意大利《晚郵報》報道,10月14日開始,第75屆國際宇航大會(IAC)在意大利米蘭召開。
這是疫情以來,國際航天界規模最大的一次會議。
來自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航天機構負責人、國際組織代表、學者、企業家、高校師生、媒體記者和航天員共有1.2萬余人參會。
中美兩個航天大國都在會場設置了展廳,一來展現(炫耀)一下自己在航天領域的最新成就;二來吸引一些國家來商談合作項目。
IAC既是科技的,也是商業的。以往這種場子,都是美國獨領風騷。
但這兩年來,情況大為不同,美國攤子遠不如中國那邊熱鬧。
嫦娥六號從月球背面的土壤樣品在海外首相亮相,成為了本屆大會的最大亮點之一,引起現場熱烈反響。
國際宇航聯合會執行主任克里斯汀·費希廷格在開幕式上表示,如今沒有中國參與的全球太空探索“是難以想象的”。
中國代表團有100多人,分別來自中國國家航天局、航天科技集團、航天科工集團、探月中心、深空探測實驗室、電子科技集團、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單位。
中國帶來的亮點還有中國空間站、長征系列火箭、陸碳衛星、陸探衛星、天基系統、通信終端以及高性能電池產品等中國航天近年來的重大工程成就。
中國小朋友也來到了米蘭,他們與意大利金蟋蟀合唱團的小朋友們共唱航天歌曲與傳統歌謠。
10月15日,第75屆IAC“最佳宇航展獎”授予了中國展區,這是中國繼上屆之后,蟬聯該獎項。
歐洲媒體稱米蘭成了中國的主場。
15日下午,中國國家航天局在記者會上宣布,“嫦娥五號月球樣品第二批國際申請即將開始,歡迎全世界科學家開展聯合科學研究”。
這句話,又把NASA的心火又給勾了起來。
第一批申請4月26日在中國地質大學舉行,NASA派了瑞安·齊格勒陳述申請,但沒有得到中方批準。
美國很想抓住第二申請的機會,注意這是嫦娥五號的月壤樣品,不是嫦娥六號。
NASA這次想插隊,跟俄羅斯和法國平起平坐,瞄著嫦娥六號。
10月23日,據路透社報道,NASA局長比爾·納爾遜在米蘭對記者透露,NASA官員一直在與中國同行討論租借月壤樣本的協議,他為此還在“一兩個月前”向美國議員們保證,這不會構成國家安全問題。
“我們現在正向中方作進一步說明。”納爾遜說,他希望與中方的談判會有 一個“積極”的結果。
“作進一步說明”,美國跟6月份喋喋不休抱怨的態度可大不一樣。
NASA變得“誠懇”了,也不抱怨了。除了要向中國作進一步說明,還要向議員保證,“這不會構成國家安全問題”。
但這態度真的夠誠懇嗎?我們還是靜靜地看它表演吧。
中國為什么不帶美國玩?
2011年,美國國會通過并生效的《沃爾夫修正案》,也就是《沃爾夫條款》(Wolf Amendment),這是中美太空合作的最大障礙。
根本原因在于美國對中國航天事業的敵視和打壓。
《沃爾夫條款》核心內容:全面禁止NASA和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OSTP)與中國方面進行任何形式的雙邊合作,并將這種限制政策延伸至所有美國盟友。
它的目標是:讓中國在處于太空技術被封鎖的情況下,知難而退,放棄自己的太空目標。
如果中國想要在太空領域獲得發展,就必須成為美國的科技附庸。
它愿意帶中國玩,就帶一下;不愿意帶,就讓中國一邊涼快去。
然而,現在一邊涼快去的是美國。
美國想用《沃爾夫條款》給中國挖一個大坑,結果卻把自己給坑慘了。
美國如今就像是金池長老一樣,當看到唐僧的錦襕袈裟時,他頓時覺得自己手里的幾百件名貴袈裟都不香了,都成了地攤貨。
不是嗎?美國手里有好幾麻袋的月壤呢。
《沃爾夫條款》這個坑有多深?我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但NASA是最清楚這坑有多深的。
中國在太空領域的每一次進步,都會令這坑變得更深,NASA很想爬出這個深坑。
6月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就說過,中美航天合作面臨一些問題和困難,根源在于美方“沃爾夫條款”等國內法。如果美方真心希望推動中美航天領域交流合作,就應該采取務實舉措,清除這些障礙。
美國是聽不懂這些話嗎?求人得有個求人的樣子。
病態的《沃爾夫條款》
1998年,由美國主導的國際空間站計劃提出后,中國希望能夠加入,因為這可以幫我們節約很多研發成本。
但美國卻認為中國參加國際空間站,是想借美國之力實現中國的“太空野心”。
1999年5月,來自加州的眾議員考克斯在克林頓政府授意下發表了《考克斯報告》,共有700多頁,誣蔑中國“竊取”了美國太空技術以及核彈頭技術。
中美火箭發射合作就此中斷,其它國家也不能委托中國發射火箭(含美國零件的衛星)
克林頓政府想在國際市場上掐死中國航天,讓我們無法商業化。
火箭都不能合作了,國際空間站當然也將中國拒之門外。
那么,中國有放棄航天計劃嗎?
當然沒有,中國人自己探索。
再先進的技術,也是人類創造出來的。只要是人類創造出來的,中國人就能創造。
1999年11月20號,中國用長征2F火箭成功發射了神舟1號飛船,開始向載人航天發起沖擊。
美國在暗中觀察了中國十幾年,認為對中國的封殺不夠徹底。
于是,美國又搞出了《沃爾夫修正案》,徹底地關上了與中國進行太空合作的大門。
沃爾夫當時還到處吹噓自己結束了中國人的太空之旅。
這位就是沃爾夫(Frank Rudolph Wolf)
他出生于1939年1月,1962至1967年在美國陸軍服役(越南戰爭年代)
成為共和黨籍的國會議員后,他以反華死硬派著稱。
2011年,他提出斷絕與中國航天合作關系的修正案,2013年退休。
他現在還活著,正親眼目睹NASA因為他的法案而拿不到中國月壤的痛苦狀。
沃爾夫后悔嗎?這種人是不會后悔的,他只會不要臉。
他說:該法案是禁止NASA同中國航空航天合作,但是中國送給NASA月壤并不違反該法案。
不不不,這可不行,中國決不能害NASA違法,我們要幫美國人樹立法治意識。
美國干得有多絕?奧巴馬簽署的《沃爾夫修正案》是沒有期限的。
這是不給自己留有轉圜余地,只能說大漂亮干得漂亮。
這種時隔十幾年的超級回旋鏢,誰不愛看?
《沃爾夫修正案》得到批準后,中國在航天領域卻在不斷地取得進步。
氣急敗壞的美國什么下三濫的手段都用了出來。
2019年10月21日,第70屆國際宇航大會(IAC)在華盛頓開幕,中國代表卻不見蹤影?,F場一千多名嘉賓目瞪口呆,并將疑問寫在了IAC官網上。
美國下作到什么程度?直到會議開始前一天,中方代表們仍然沒有拿到簽證。
這就相當于美國在舉辦奧運會時,用簽證當武器,將中國體育代表團排除在外,國際奧委會目瞪口呆。
IAC自1950年召開以來,從未有任何一個國家干出這種勾當,但美國卻干得出來,這就是某些人所說的“文明的樣子”。
但這樣做能損害中國航天事業一分一毫嗎?絕不會,這只會令美國在全世界面前丟臉。
中國航天有哪一項重大任務不是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而NASA在干什么?畫餅、搞錢、搞錢、畫餅……
除此之外,就是畫圈圈詛咒中國。
美國居然還有臉向中國申請分享月球樣品。
它不尷尬,我們都替它尷尬。
嫦娥五號帶來的月壤還八字沒有一撇呢,美國竟又惦記嫦娥六號了。
NASA的套路也都想好了:由美國總統出面給予中國豁免權--允許中國把月壤借給NASA研究。
中國需要美國搞什么豁免把戲?它就老老實實地宣布廢除《沃爾夫條款》,然后再談借不借的事。
低頭認錯很難嗎?承認自己落后很難嗎?承認別人優秀很難嗎?
網上卻有一些聲音在勸中國要大度一些,分點月壤給美國。這些人可真是圣母下凡,他們是不知道中國的艱辛,還是不知道美國的下作?
好萊塢還有美國隊長、超人、蝙蝠俠、綠巨人……可以上月背挖土,輪得到他們著急嗎?
NASA當務之急,還是先想想辦法將那兩位滯留太空的宇航員接回地球。
10月23日,SpaceX公司“龍”飛船上去接四名宇航員回家,但不包括這兩位衰人,他們還得等到明年2月。
在米蘭的記者都不敢問NASA此事,怕它惱羞成怒。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除了探月工程,再過幾年,中國將成為全球唯一擁有空間站的國家。
我們應當趁著沃爾夫還活著,給他發個一噸重的獎章。
一、感謝他當年為了促進中國航天科技發展所費的一番苦心;
二、表揚他今天又阻止了大漂亮的航天科技發展。
別低頭,皇冠會掉;別流淚,別人會笑!
美國最好永遠保留著《沃爾夫條款》,硬到底,不要慫。
我們還是喜歡你桀驁不馴的樣子。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