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在這世上有誰最想滅掉印度,那還未必是巴基斯坦人,而是錫克人。
錫克人甚至已經推出了印度解體時間表--2047年。
據《印度斯坦時報》報道,10月11日,錫克人領袖潘農(Gurpatwant Singh Pannun)發(fā)布視頻稱,他們計劃讓旁遮普邦、印控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qū)、阿薩姆邦、曼尼普爾邦等地實現獨立。
從他身后的圖片可以看出,“卡利斯坦運動”目標是~“2047年無印度”。
在視頻中,潘農還呼吁,“中國是時候收回偽阿魯納恰爾邦(我藏南地區(qū))了”。
潘農擁有美國和加拿大雙重國籍,目前身在美國,去年他已躲過了印度殺手的兩次暗殺。
這段視頻發(fā)布后,印度殺手估計又在路上了。
潘農公然叫板莫迪,并不是他個人心血來潮,而是有著深刻的國際背景--加拿大與印度的關系嚴重惡化。
這兩個老是跟中國作對,宣稱擁有共同價值觀的國家居然翻臉了。
據美聯社和《華爾街日報》綜合報道,10月14日,加拿大外交部宣布驅逐6名印度外交官。
同日,印度外交部要求包括加拿大駐印度臨時代辦在內的6名外交官限期離境。
印度還決定召回駐加拿大大使(英聯邦成員國之間稱為高級專員),理由是印方無法確認加拿大政府是否能保障印度外交官的人身安全。
這是指錫克教教徒在加拿大屢屢公開撕毀印度國旗,威脅印度外交官,加拿大警察卻消極應對。
但加拿大外交部長梅拉妮·喬利(Mélanie Joly)表示,驅逐印度外交官的決定經過了慎重考慮,因為警方已掌握充分且明確的證據,確定這6名印度外交官與去年一起謀殺加拿大公民案有關。
她所說的謀殺案,是指去年6月18日,加拿大公民哈迪普·辛格·尼賈爾(錫克教教徒)被槍殺一案。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也就此事多次指責印度,但印度均拒絕承認。因此,去年雙方就鬧得很不愉快,各自驅逐了一名對方的外交官。
實際上,加拿大已經忍了印度一年多,也并非現在才掌握印度外交官涉案證據,而是加拿大沒有獨立的外交政策,它得看美國臉色。
所以,加拿大就一直拖著此事。
期間,特魯多還想“私了”此案:印度先放棄外交豁免權,讓涉案外交官配合加拿大警方調查,“認罪”后,加方悄然放人,大家都有臺階下。
但印度認為這是一個坑,一旦外交官“認罪”,印度將陷入極為被動的境地。再說加拿大也不是什么硬茬,怕什么。
于是,印度就給加拿大來了個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態(tài)度。
從美國的角度來看,加拿大與印度交惡,會殃及美國“印太戰(zhàn)略”。
要如何收拾印度,取決于美國對印度的價值判斷和利益權衡。
7月29日,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外長會在日本東京舉行。
印度外長蘇杰生與三國共同炒作“海上安全”、“網絡安全”、“印太緊張局勢”等議題,但并沒有實際動作,這只是為了平息7月份莫迪訪問莫斯科引發(fā)的西方不滿。
8月23日,迫于西方壓力,莫迪首次訪問基輔。
但在烏克蘭,莫迪既沒有表示愿意停止進口俄羅斯石油,也沒有承諾給予烏克蘭軍事和經濟援助。
種種行為表明,印度這個“騎墻派”靠不住,美國就決定利用“錫克牌”敲打印度。
美國一使眼色,加拿大就立刻動了起來。
10月7日開始,美國與加拿大聯手,稱要跟印度詳細討論印度政府參與跨國謀殺的“可靠信息”。
印度政府不得不派出一個“調查委員會”到華盛頓。
加拿大表示已擁有尼賈爾遇害案事件的一系列證據。
美國也向印度施壓,要求印度配合調查潘農遇刺未遂的問題,并向印度詢問FBI掌握的關聯線索。
因為潘農擁有美國國籍,印度“調查委員會”表示正在積極調查此事。
與此同時,北美錫克裔社區(qū)發(fā)起了聲援潘農運動。
在加拿大,自2023年以來,厭惡印度人的輿論氣氛一天比一天濃厚,這是以前從未有過的。
像印度人在加拿大隨地大小便、欺詐、暴力等惡行被頻頻曝光,就在10月11日,加拿大媒體還報道了一則與印度人有關新聞。
在多倫多約克大學Vari Hall進門處,一名印度學生站在二樓不停地朝樓下人群吐痰,特別是女學生
被人拍到后,他還一臉得意。此事再次引起了加拿大人的憤慨。
而印度人在加拿大私人草坪大便、在公園大便、在海灘大便、在游樂場、在超市門口大便、在居民樓往下扔大便、開車到河邊扔大便……等新聞在網上更是隨處可見。
十幾天前,一戶加拿大家庭訂了一份外賣,送餐的印度人居然無緣無故向餐食里吐痰。此前,這戶人家還好心地給了印度人小費。
監(jiān)控曝光吐痰行為后,再次引發(fā)了當地網友對印度人的譴責。
還有,一對華裔情侶在街上遛狗,狗子與印度人遛的狗撕咬在一起。
結果一群印度人過來毆打這對情侶,但華裔女子學過武術,反將印度人打傷。
警方卻認為雙方各有責任,不了了之,又引發(fā)了一輪對印度人的譴責。
印度人也不示弱,反而指控加拿大人搞種族歧視,不尊重印度文化。
要知道,以前加拿大對印度人是非常歡迎的,無論是工作簽、旅游簽、學生簽,印度人來加的門檻都非常低。
同時,印度人的惡行、丑行也被加媒很好地隱藏起來。
換句話說,印度人涌入加拿大這扇大門是加拿大政府自己打開的。
一方面,是特魯多為了配合美國拉攏印度策略,向印度方面示好。
另一方面,是特魯多這些人想在價值觀問題上裝X,謀求政黨利益。
但錫克人不干了,他們擔心自己會被誤認為印度人。
錫克人要通過政治施壓迫使加拿大政府對印度人關閉大門。
賈格米特·辛格,他是加拿大第四大黨新民主黨(NDP)的領袖,之前是自由黨的盟友。
但由于他對特魯多多項政策存在不滿,9月4日,他宣布退出與自由黨政府的信任協(xié)議,明年大選可能單干,或與保守黨結盟。
賈格米特·辛格成為加拿大總理的可能性很大,到時,印度人群體的處境會很困難。
昨天,錫克人舉刀上街,要求加拿大政府關閉溫哥華和多倫多的印度領事館,而不應僅僅驅逐印度外交官,最好把印度大使館也給關了。
9月17日,美國“錫克教正義組織”則向美國聯邦法院對印度政府和印度國家安全顧問阿吉特·多瓦爾提起訴訟,指控其涉嫌謀殺潘農。
FBI已逮捕了一位名叫古普塔的印度公民,他被認為是印度暗殺潘農的特工組織頭目,目前被關押在紐約監(jiān)獄。
古普塔也是個奇葩,他拿著印度政府經費潛伏在美國,再把暗殺任務層層外包,交給了一名美國殺手,而這名“殺手”恰恰是釣魚執(zhí)法的FBI禁毒部門特工人員。
也就是說,美國和加拿大手里都有牌,可以好好整一整印度。
另一方面,這也表明,美國在鼓勵全球錫克人加快分裂印度行動,領導旁遮普邦2000多萬錫克人起來對抗莫迪政府。
這是一套針對印度的內外互動的組合拳。
其實,印度心里也明白,錫克分裂運動(卡利斯坦運動)的基地主要就在“五眼聯盟”境內: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
但印度為了對抗中國,不顧危險去跟美英抱團,結果是作繭自縛。
錫克人甚至已經建立武裝組織“卡利斯坦猛虎”(Khalistan Tiger Force),背后有人為其提供武器和資金。
去年在加拿大被殺的尼賈爾,就是負責將武器運往旁遮普邦。
對于錫克人來說,恢復錫克王國是天經地義的事,因為印度從來就不是一個國家。而且在當年印巴分治時,這里本應出現三個國家:印度斯坦、巴基斯坦、卡利斯坦。
結果旁遮普地區(qū)被劈成兩半,錫克人建國失敗,他們認為這是尼赫魯的政治欺騙所導致的。
1984年6月1日,英.甘地總理下令印軍發(fā)起“藍星”(Operation Blue Star)行動,印軍攻進了錫克教圣地阿姆利則金廟,殺害了數百名錫克教骨干。
同年10月31日,英·甘地被她衛(wèi)隊里的兩名錫克教警衛(wèi)槍殺,印度國內掀起了屠殺錫克人的暴行。
雙方的仇恨已沒有化解可能。
美國和英國完全清楚這些歷史和仇恨,它們全力庇護錫克人,扶持卡利斯坦運動,真的是為了錫克人的“人權”?
當美國需要印度配合它對抗”敵人“時,卡利斯坦運動一般不會太高調。
但它是懸在印度頭上的一把刀。
一旦印度不賣力,美國這把刀就可以用起來。
加拿大與印度翻臉,這僅僅是開始。
有些人認為美國為了拉攏印度對抗中國,最終會出面平息這場沖突。
但這種想法過于美好,低估了盎格魯-撒克遜人的惡毒程度。
我去年就寫過,加拿大的任務就是負責“找證據”,坐實印度“支恐”罪名。現在證據來了,接下來就是對印度的制裁,如果印度不跪下的話。
英國按兵不動,是在為此事留出余地,因為現階段美國是要調教印度,而不是馬上弄死它(肢解印度)
莫迪嘴硬,他是在賭美國的印太戰(zhàn)略需要它。
莫迪也沒有退路,否則,人民黨支持率將被國大黨超越。因為此事關印度教與錫克教的”戰(zhàn)爭“,讓步就是向錫克人投降。
莫迪只能硬著頭皮跟特魯多撕下去。
錫克這幫人是美國的工具,雖然不值得我們支持,但它們跟印度長期撕下去,也不是壞事。
印度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就它這水平還想搞遠交近攻,太嫩了點。
至于加拿大,或許真的會被印度人占領,也算是得償所愿了,咖喱味、牛糞味,那叫一個地道。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