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2點,備受關注的美聯儲議息會議結果是出來了,美聯儲宣布降息50基點,正式結束了2022年開始的激進加息周期,進入到降息周期。
美聯儲本次降息50基點,符合市場本周預期,但超出市場上周預期,也比我預期降息25基點要多。
美聯儲這樣一次性降息50基點,說明當前美國經濟和金融,肯定存在重大問題,要不然美聯儲不至于一上來就降息50基點。
在美聯儲降息之后,特朗普也跑出來說,美聯儲降息50個基點顯示“假設他們不僅僅是在玩政治的話,那經濟狀況就非常糟糕,要降這么多”。
其實市場上周預期,還是整體預期大概率只降息25基點,本周才突然大幅提高了降息50基點的預期。
這個我在上周五分析過,上周通脹數據出來后,市場是預期9月降息25基點概率是85%,降息50基點的概率只有15%;
但是,上周五凌晨《華爾街日報》發了篇報道,標題是《美聯儲降息困境:大幅降息還是小幅降息?》。
由于這篇報道的作者是有“新美聯儲通訊社”之稱的Nick Timiraos,所以該報道一出來后,市場預期9月降息25基點和降息50基點的概率就變成五五開。
這個我上周五已經分析過,所以當時我是寫了篇文章,標題就是《美聯儲9月降息板上釘釘,降息幅度還有懸念》。
包括過去一個月,我也多次在文章里說美聯儲9月是大概率降息。
但一直到昨天,都還有很多人,不相信美聯儲9月降息是板上釘釘。
這個理由也是五花八門,除了那種對美國有盲目信心的之外。
我看到不少人的邏輯是,美聯儲這輪加息周期都還沒有收割到誰,怎么可能降息。
其實這個邏輯還是有一些道理,包括我之前也分析過,除非美國經濟和金融出現重大問題,否則美聯儲還是會盡量長期維持高利率。
但這里問題就在于“除非美國經濟和金融出現重大問題”的這個前提,很多人是忽略了這一點。
如果條件允許,美聯儲自然希望繼續長期維持高利率,但問題在于,加息是一把雙刃劍,在維持對全球金融收割壓力的同時,對美國自身也是巨大的壓力。
美聯儲為什么降息,還一次性降息50基點,就是因為美聯儲自己撐不住了。
8月2日美國公布的失業率數據大幅上升時,就已經確定,美聯儲9月降息是大概率的事情。
有些人會說,美國這些失業率和非農數據都是假的。
這個我也是長期去揭露美國非農數據造假的問題,兩年前我就寫過非農數據如何靠統計魔法來美化數據。
但數據是假的,跟數據能不能參考,是兩碼事。
并不是說我們參考這些數據,就相信這些數據是真實的,而是更多通過公布出來的這些數據,去作為一個窗口,來探究背后操盤勢力的真實意圖。
比方說,上半年,美國公布的非農數據,往往是當月公布很好的數值,但過兩個月大幅下修之后的數值,就只有初值的一半,這是非常離譜的下修幅度。
但美國要這樣去美化數據時,就說明美聯儲不會降息。
而8月2日公布的非農數據慘淡,包括9月初公布的非農數據也很糟糕。
當美國不去美化數據,把數據公布得稍微真實一些時,已經說明美聯儲要降息了。
所以你看,雖然數據是假的,但我們也可以從中看到數據公布方的預期管理意圖。
同時,最近兩個月的就業數據慘淡,其實也說明,美國經濟的真實情況,比很多人的認知是要更糟糕,已經遭到美國都有些掩蓋不住了,所以美聯儲才需要被迫降息,從而稍微把真實數據露出來一些。
但我可以這么說,就連8月和9月的非農就業數據,看起來已經很糟糕了,但這仍然是美化后的結果了。
所以,為了避免因果倒置,我們還是得理一理,實際上這是互為因果的。
上半年,美國經濟數據好,是美聯儲不想降息。
但也不是說,現在是美聯儲想降息,美國經濟數據才糟糕。
而是美國經濟已經糟糕到美化不了,掩蓋不住了,美聯儲才被迫降息,而且是大幅降息。
這是一個主要邏輯。
所以,8月初糟糕的失業率數據公布后,就已經可以肯定美聯儲9月會降息,這個我上個月就已經分析過了。
而且,最近這兩個月,像美國利率掉期市場的交易數據顯示,美聯儲9月不降息的概率極低,這都是真金白銀走出來的數據。
還有押注網站上,美聯儲9月不降息的賠率是超過50倍,這顯然不是來給人送錢的,而是確實說明美聯儲9月不降息概率極低。
所以,市場對于美聯儲9月會降息,并不感到意外,這是沒懸念的事情。
但懸念就在于是降息25基點,還是降息50基點,這個區別很大。
其實一直到昨天晚上,市場對于美聯儲降息幅度的預期,還不是特別懸殊。
我昨天晚上還特意看了下,芝商所的美聯儲觀察工具顯示,降息50基點的概率是63%,降息25基點的概率是37%;
雖然昨晚市場預期美聯儲降息50基點概率更大。
不過畢竟美聯儲也經常借此搞預期管理,也就是喊著降50,實際降25。
所以,我上周五的分析,是覺得美聯儲降息25基點的概率更大一些。
先讓市場基于美國經濟衰退的預期,去預期美聯儲會降息50基點。
那么美聯儲最后實際降息25基點,美國就可以操控媒體,去集體渲染美國經濟沒有衰退。
這是美聯儲正常情況下,比較有可能做的一種預期管理模式。
但這次美聯儲沒有進行這樣的預期管理,選擇直接降息50基點,那就說明美國經濟和美國金融市場確實存在一些不為人知的重大問題。
否則,以當前公布的經濟數據,美聯儲是沒必要一口氣降息50基點。
這也說明美國最近兩個月公布的糟糕失業率數據,已經是美化過的,真實情況可能更糟糕。
而美聯儲才是知道真實情況的,所以才會比較出乎意料的降息50基點。
可能有人會問,本周市場預期不是已經預期美聯儲降息50基點嗎,怎么還是出乎意料。
這里要注意,本周市場預期對美聯儲降息50基點升溫,不是靠公布的經濟數據,讓市場自發的提高美聯儲降息50基點的預期。
9月初公布的失業率數據,還有上周的通脹數據,都已經打消了市場對美聯儲降息50基點的預期。
而是靠《華爾街日報》那些美聯儲喉舌,以及美聯儲各路決策者出來喊話,才提高了市場對降息50基點的預期。
這說明,單靠經濟數據,市場是預期美聯儲降息25基點。
那么現在美聯儲降息50基點,說明美國實際的經濟情況,是比已經公布的數據,顯示得更糟糕。
如果只降息25基點,那就說明美國經濟向好概率大一些,美聯儲還有從容降息的空間,反而說明美國經濟軟著陸概率大。
但降息50基點,反而說明美國經濟很糟糕,美聯儲是被迫大幅降息,反而說明美國經濟硬著陸大。
我看有些專家解讀成,美聯儲降息50基點,美國經濟軟著陸概率大,并不靠譜,這感覺是有點在幫美國搞心理按摩。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8月初那場全球金融市場大幅下跌。
原因就是8月2日公布的美國失業率數據大幅上升,觸發薩姆規則,增加市場對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導致市場對美聯儲降息50基點的預期大幅升溫。
隨后,美國各路人馬不斷出來安撫市場,試圖打消市場對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這才讓市場慢慢降息美聯儲降息50基點的概率,一直到上周市場還一直是預期降息25基點概率更大。
所以,美聯儲降息50基點,反而說明美國經濟和金融是存在問題的,才迫使美聯儲要更大幅度降息。
美聯儲的利率,就好比彈藥,是用來應對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的。
正常情況下,這個子彈是要一發一發打,要避免一下子把子彈打光,不然金融危機爆發時,容易陷入彈盡糧絕的困境。
所以,美聯儲這樣一口氣打兩發子彈,就說明存在一些問題。
此外,跟專家認為降息50基點,美國軟著陸概率大相反。
歷史上,每次美聯儲大幅加息到5%利率以上后,進入到降息周期,反而出現經濟衰退的概率更大。
這個我看“玉淵潭天”那邊有整理了一個比較直觀的圖,我就貼一下。
這張圖白色曲線是美國利率走勢,紅色區域是美國經濟衰退的時期,可以看到,每一次衰退,都是發生在美國降息周期里。
當然,我們從圖中也需要看到,并不是每一次美聯儲降息,美國都會出現經濟衰退。
但每一次美國經濟衰退時,都處于美聯儲降息周期里。
但這里很容易混淆一個因果,容易解讀成,是美聯儲降息才導致經濟衰退,這樣的解讀就是因果倒置。
準確說是,美國出現經濟衰退,才迫使美聯儲降息。
是美聯儲加息,才導致美國經濟衰退。
只不過美聯儲加息的影響,傳導到經濟是有一些滯后效應。
通常是美聯儲加息1-2年,經濟開始要衰退了,然后美聯儲被迫降息,然后在降息周期里發生經濟衰退,美聯儲加大降息力度,從而完成一輪加息-降息的周期。
也經常有人說,美聯儲加息的時候,你說對美國經濟不好,現在美聯儲降息了,你還是說對美國經濟不好。意思是你左右都說美國經濟不好。
這個也是混淆了因果。
并不是美聯儲降息了對美國經濟不好。
而是美聯儲加息,導致美國經濟不好,從而迫使美聯儲降息。
從加息到降息,是一個完整的周期,不能拎出來孤立去看待問題。
加息導致經濟衰退,甚至金融危機爆發,這一個完整周期走完,通常得五年左右的時間。
這輪加息降息周期是從2022年3月開始,現在才過去兩年半的時間,只是走至中段,美國經濟衰退才剛開始顯露端倪,金融危機還沒有完全爆發。
所以,美國這輪加息降息周期,還沒有完整結束,警報并不能解除。
而且,輿論對金融周期的反應,一直是有遲滯效應。
比方說,當前美國經濟數據,雖然失業率開始糟糕,但其他經濟數據看著還不錯,輿論也是拼命安撫市場,美國經濟沒有衰退。
今天凌晨,因為一口氣降息50基點,所以美聯儲鮑威爾也是大篇幅去不斷說美國經濟沒有衰退,說美國經濟很穩固。
那既然美國經濟這么穩固,美聯儲又何必降息50基點,這是鮑威爾不管如何解釋,都顯得很勉強的。
但至少,美國輿論當前還會去宣傳造勢,渲染美國經濟沒有衰退。
那么反而說明這輪加息降息周期還沒有真正結束,雖然市場仍然可能繼續高歌猛進,但風險反而比較大。
反倒是未來,當美國輿論開始不加掩飾的渲染美國經濟開始衰退,那才是市場陷入最恐慌的時候,那反而才是機會來臨的時候。
居安思危,居危思機,方能轉危為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