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利堅,總統被刺殺越來越成為常態。
這不,9月15日前總統特朗普在佛羅里達高爾夫球場又遭遇了一次“暗殺未遂”,老特再一次“僥幸逃生”。
這次刺殺不同于上一次,刺客被特勤局現場抓拿,人槍俱獲,已經進入司法程序了。
這次刺殺會不會對特朗普年底競選產生上一次類似的助力效果不好講,不過讓老特拿來吹捧一番是足夠了。
畢竟老特又開創了新紀錄,實至名歸的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連續遭遇兩次刺殺未遂的總統候選人。
在18日的密歇根州競選活動上,特朗普自豪地表示,“你想知道為什么我會遭到槍擊,對吧?只有重要的總統才會遭遇這樣的情況。”
對于接連被刺殺,老特是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但要知道,依目前美利堅你死我活的政治生態和撕裂對立的社會環境,很難保證老特不會刷新紀錄,遭遇第三次第四次……刺殺。
畢竟,在美國公民是可以持槍的,一言不合拿槍對掃都是常事。
很難想象,堂堂世界第一強國,當家人竟成為一個高危職業。
凡事有果必有因,刺殺短短兩個月內一而再發生,肯定非偶然事件,非無妄之災。
是什么讓一個五十多歲的小老頭鋌而走險,去搞刺殺前總統這種明知有去無回的行動?他的所作所為又折射出美國政治和社會哪些頑疾?
今天老墨主要跟大家聊聊這個因果話題。
刺客的迷茫與混亂:是誰把他逼上了這條路?
這次的刺客瑞安·韋斯利·魯斯可不是什么簡單角色。
他是個五十多歲的“老江湖”,不僅有犯罪前科,還自稱在夏威夷建造經濟適用房,甚至還曾自費出版過一本書《烏克蘭無法取勝的戰爭》。
他的經歷聽起來就像一部劇情混亂的電視劇。
我們仔細看看他過去的所作所為,就會發現他根本沒有堅定的政治立場。
雖然他在2023年登記為“無黨派”選民,但他曾捐助過民主黨,還一度在2016年支持特朗普,后來又對特朗普的任期表示失望。
此次襲擊的槍手瑞安·韋斯利·魯斯
這不正是美國政治分裂和混亂的真實寫照嗎?
在當前的美國,很多人就像魯斯一樣,游走在不同的政治派別之間,找不到方向。
魯斯不僅混亂,他還用上了最極端的方式——暗殺。
就像他曾在自費出版的書中寫的那樣:“你可以自由地暗殺特朗普。”
這句話讓人不禁深思:究竟是什么讓美國人對政治人物產生如此極端的敵意?
魯斯的行為是孤立的嗎?當然不是。
美國社會的暴力暗流一直涌動,而政客們的煽動和操弄只會讓這種暴力愈演愈烈。
從魯斯的經歷可以看出,他曾試圖參與國際政治(甚至打算招募阿富汗士兵去烏克蘭參戰)。
這些夸張的舉動其實反映了一個普通人對世界的困惑和迷失。
正是這種困惑和迷失,在美國政治的混亂下,演變成了極端暴力。
混亂背后的政治泥潭
老墨發現,魯斯的政治傾向根本無法簡單歸類。
他既支持過民主黨,也一度為共和黨站臺。
甚至在網絡上,他曾試圖推動共和黨人妮基·黑利和維韋克·拉馬斯瓦米一起競選總統和副總統。
他還在社交媒體上發表過“民主在選票上”的言論,以及一些看似支持民主黨的言辭。
魯斯的思想搖擺不定,體現了美國政治的復雜和混亂。
如今的美國,政治立場早已不是“非黑即白”的簡單對立,而是一個充滿各種矛盾和沖突的“泥潭”。
就像魯斯這樣的人,無法找到明確的政治認同,只能在不同的意識形態中迷茫游走。
老墨不禁感嘆,魯斯這樣的人,其實很有代表性。
作為普通老百姓,他曾經也想為國家做點什么,曾經也很信任美國的政治體制,所以也支持過民主黨,后來又改投共和黨。
再到對特朗普感到失望,在政客的操縱及煽動下,他的思想愈加趨向極端,進而走上這樣的道路。
而這種混亂背后的原因,是美國政治多年來制造的分裂和對立。
政客們頻繁挑動民粹主義、種族矛盾和意識形態對立,為了選票和權力,不惜煽動民眾的情緒。
魯斯的所作所為,正是被這種政治環境所塑造的。他不僅是一個被社會邊緣化的人,更是美國政治亂象的“產物”。
政客的煽動與社會的暴力所滋生的極端主義
魯斯的行為并非偶然,正是美國社會極端主義在政治煽動下的產物。
美國政客們長期以來鼓吹“自由”“民主”,但在實際操作中,卻不斷煽動民眾情緒,為選舉和利益服務。
看看特朗普,這次暗殺事件一發生,他立刻指責民主黨,聲稱是他們的言論煽動了暴力。
然而,誰能忘記特朗普自己煽動情緒、鼓勵對立的那些言論呢?當初的國會山……
如此一來,美國總統想不成為高危職業都難。
據統計,在美國歷史上,總共有9位總統曾遭遇暗殺,其中4人不幸身亡,真可謂是“刀尖上跳舞”的職業。
1865年,美國第16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在慶祝南北戰爭勝利的活動中,被演員威爾克斯·布恩擊中頭部,最終不治身亡。
隨后,美國第20任總統詹姆斯·加菲爾德于1881年被無法實現自己的仕途野心而懷恨在心的刺客槍殺。
再接下來是美國第25任總統威廉·麥金利,他在1901年一次招待會上遭遇槍擊,九天后去世。
最著名的當屬第35任總統約翰·肯尼迪,1963年在德克薩斯州的車隊行進中被射殺,場面震驚世界。
美國不是一直標榜自己的政治體制優越嗎?可瞧這刺殺頻率,儼然是政治暴力常態化的體現。
此次“刺殺未遂”,不僅特朗普,其他政客也難辭其咎。
他們一邊標榜自己是“正義”的代表,一邊不斷夸大社會矛盾,激化種族、階級、黨派對立,試圖把美國選民拉入他們的陣營。
而這種操弄的結果,就是把社會推向了暴力的邊緣。
魯斯的極端行為,不正是政客們煽動的惡果嗎?
這次的事件,更像是一記警鐘:當一個社會的政治分裂到極致,暴力就成為了“政治表達”的一種方式。
魯斯選擇了極端的手段,試圖用暴力來改變政治格局。
而這種行為,恰恰反映了美國政治文化的病態。
所謂的“民主”,早已被暴力和仇恨所玷污。
槍手的武器背后:槍支泛濫與執法漏洞
接下來,我們再看看這次事件中使用的武器。
魯斯攜帶的是一支帶瞄準鏡的AK-47,這可不是一般的家伙事兒。
和7月暗殺企圖中的AR-15一樣,這種突擊步槍是近年來美國大規模槍擊案中的“常客”。
魯斯不僅隨身攜帶這類武器,還把序列號刮掉,顯然是有備而來。
安保人員發現魯斯攜帶的槍械裝備
槍支泛濫一直是美國社會的一大頑疾。
攻擊性武器在美國民間流通極廣,導致政治人物的安保難度不斷加大。
盡管一些議員呼吁重新實施聯邦攻擊性武器禁令,但國會的分歧使得這些提案難以通過。
而魯斯這種有重罪前科的人居然能輕易持有槍支,更是暴露了美國執法系統的漏洞和監管的缺失。
槍支泛濫和執法漏洞,給了極端分子以可乘之機。
魯斯的行徑其實并不是孤立的事件,而是美國社會暴力化和執法失職的綜合體現。
一個人懷揣槍支,心懷敵意,卻能在社會中來去自如,這不是荒謬是什么?
美國政治的諷刺:一場互相甩鍋的鬧劇
如今,這起暗殺事件在美國政壇再次引發了軒然大波。
民主黨指責特朗普陣營的煽動,特朗普則把矛頭指向民主黨人。
兩黨相互指責,完全不顧背后真正的問題。
在他們看來,這不過是一次可以利用的“政治素材”,而非反思社會和政治體制的契機。
這就是美國政治的諷刺之處:不論發生什么事,政客們總是以自己的利益為優先。
民眾是單純的,他們對很多熱點事件的看法可能不夠專業,甚至政治觀點都是碎片化而不成體系的,但是他們的訴求是直觀且真誠的。
那就是希望自己的生活水平能夠不斷提高,國家發展會越來越好,因此他們的情緒是質樸且純粹的。
但政客們卻利用這一點,他們通過炒作各類熱點事件挑動民眾情緒,試圖贏得選票,卻從不反思自己的行為對社會造成的傷害。
他們辜負了民眾對他們的信任,辜負了民眾對于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辜負了政治體制設立的初衷。
最終,像魯斯這樣的迷失者成為犧牲品,而美國的政治體制依然維持著表面的“民主”假象。
美國政壇的黑暗盡頭在哪兒?
老墨最后要說,這次的暗殺事件不過是美國政治亂局的一個縮影。
槍手魯斯的行為反映出美國社會的極端主義、政治的分裂和制度的失職。
而政客們的反應,則暴露了他們根本不關心社會真正的問題,只在乎自己的政治利益。
當一個社會的政治演變成一場互相甩鍋和煽動情緒的鬧劇時,暴力就不再是偶然,而是必然。
美國的政客們可以繼續用言辭煽動、互相攻擊,但他們終究無法掩蓋現實:這個國家正面臨著政治和社會的深重危機。
而無論他們如何包裝自己、推卸責任,這個危機終有一天會爆發,讓整個社會為此付出代價。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