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黎巴嫩約2800人因大量尋呼機幾乎同時爆炸而受傷,已經造成12人死亡,其中包括2名兒童。
一名黎巴嫩真主黨官員說,這次的襲擊目標不是針對個人,而是針對黎巴嫩“整個國家”。
黎巴嫩真主黨指認以色列發起襲擊,誓言讓以色列“受懲罰”。
這件事情發生后,人們普遍也是把懷疑目光對準以色列,因為以色列過往沒少干這類恐怖襲擊。
但問題是,以色列是怎么做到能讓黎巴嫩數千部尋呼機同一時間爆炸?
尋呼機,又被稱為BP機,是手機普及之前常用的小型通訊工具,現在基本已經沒人使用。
但是,尋呼機是使用無線電波,操作員是通過無線電發送消息,而不是互聯網,所以是不容易被監聽。
而且尋呼機是只能接受無線電信號,不能發送信號,是單方向的移動通信工具,所以在一些沖突地區,尋呼機被認為是安全性較高的通訊工具。
因為黎巴嫩真主黨是長期在跟以色列進行對抗,所以真主黨成員使用手機,有很大概率被以色列監聽和網絡攻擊,這才使得尋呼機在真主黨內部被廣泛使用。
所以,這也是為什么這次尋呼機爆炸事件里,大多數傷者是黎巴嫩真主黨的成員,但也波及了一些普通民眾,并且導致了2名兒童死亡,所以不管怎么說,這都是一次恐怖襲擊行為。
據上面這個報道稱,“美國《紐約時報》以不愿公開姓名的美國官員及其他知情人士為消息源報道,這批傳呼機訂購自金阿波羅公司。最近一批數量大約3000臺。其中一些配發給黎巴嫩真主黨在敘利亞和伊朗的盟友,但17日襲擊只影響到那些處于開機狀態并收到信息的傳呼機。當天下午,這些傳呼機收到一條看似來自真主黨領導層的消息,響了幾秒鐘后爆炸。”
這也是為什么,傷者很多是手部和面部受傷,因為他們是在看消息的時候,尋呼機突然就集體爆炸了。
這是以色列故意要追求殺傷最大化,因為這個炸藥的威力并不大,放在口袋里,頂多只是讓臀部受傷。
反而拿在手上的時候,不管是手受傷,還是面部和眼睛受傷,更容易致殘,從而在一段時間里失去戰斗力。
從這個角度看,以色列很可能會加速拱火,挑起黎以全面戰爭。以色列這就是在戰前去最大化給對方戰斗力減員。
從啟動方式看,不單單尋呼機里被安置了炸藥,而且還被安裝了遠程操控啟動爆炸的裝置。
這里的啟動方式有兩種可能。
一種是,以色列方面可以利用事先安裝的裝置,偽造發送真主黨領導層的消息,并以此作為啟動信號。
一種是,以色列方面知道真主黨領導層會在這個時間點發送消息,并遠程操控在指定時間讓所有被動了手腳的尋呼機爆炸。
這兩種可能性,不管是哪種,對黎巴嫩真主黨來說,都是挺可怕的事情。
另外,只有處于開機狀態的尋呼機爆炸,關機的尋呼機沒有爆炸。
除了啟動方式,人們關注的焦點還在于這個“金阿波羅公司”。
這個“金阿波羅公司”是臺灣地區的公司。
多家媒體援引消息人士的說法報道,爆炸事件緣自以色列情報機構幾個月前在黎巴嫩真主黨從一家海外企業訂購的傳呼機中植入少量炸藥。
但以色列也不可能在尋呼機生產之后,在尋呼機移交給真主黨的過程里,神不知鬼不覺的給數千臺尋呼機植入炸藥。所以更大可能還是在生產端植入了炸藥。
有媒體報道稱,據不具名的黎巴嫩國安人士說法,真主黨訂購了5000個金阿波羅呼叫器,可以無線接收、顯示文字信息,但不能打電話。不過,以色列從生產端就改造了這些產品,“在裝置內植入一塊有爆炸物、可接收密碼的板子,這不論用什么方法、甚至用掃描儀,都很難發現”。
消息人士稱,這些呼叫器里最多有3克的炸藥;有3000個呼叫器接收到加密信息之后,同時引爆炸藥。
目前報道,這首批3000臺尋呼機是幾個月前就賣給真主黨的,具體幾個月還不清楚。
結合,今年4月,以色列有代表團竄臺,自然會讓人懷疑。
而這家“金阿波羅公司”也很清楚事情的嚴重性,今天第一時間就出來撇清責任。
金阿波羅公司負責人許清光18日接受媒體采訪時則稱,這項產品是海外BAC公司自制,“不是我做的”“害死我了”。
金阿波羅公司也發表聲明稱,媒體報道中的尋呼機型號為AR-924,屬于BAC公司生產并銷售的產品,金阿波羅僅提供品牌商標授權,與這款產品的設計與生產無關。
但媒體很快就扒出這家BAC公司的底細。
所謂BAC公司,全稱是“BAC Consulting”,總部位于匈牙利的布達佩斯。
據路透社報道,BAC Consulting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的地址是一棟桃色建筑,位于郊區一條以住宅為主的街道上。公司的名字印在一張A4紙上的玻璃門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樓內人士表示,BAC Consulting 在那里注冊,但沒有實體存在。
BAC Consulting首席執行官的LinkedIn個人資料顯示,她曾擔任包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內的多個組織的顧問。
目前這個人和BAC這家公司,都處于無法聯系上的狀態,她沒有回復路透社的電子郵件,BAC公司也沒有接聽半島電視臺的電話。
BAC公司的LinkedIn頁面還顯示,該公司規模在2-10名員工之間。
一家規模不到10人的公司,是如何代理生產尋呼機?
綜合來看,這更像是一個皮包公司。
BAC公司CEO的LinkedIn個人資料說“我們提供深入的咨詢,指導客戶走向創新、可持續發展和公平,同時確保聯系和真實性。我們的主要服務是業務發展、管理咨詢、戰略和合作伙伴關系規劃。”
所以,這家公司頂多只是提供咨詢服務,也不包括制造業。
金阿波羅公司把一切責任甩鍋給BAC公司,顯得十分牽強。
而且這從商業邏輯來說,也是完全說不通。
金阿波羅公司的聲明稱,“該公司與BAC公司建立長期的貼牌授權及區域代理合作關系,根據合作協議,金阿波羅公司授權BAC公司在特定區域內,使用金阿波羅品牌商標產品銷售,但產品的設計與制造均由BAC公司負責。”
正常來說,這種貼牌生產,品牌方也是需要把控一下制造質量環節,畢竟貼的是自己品牌,如果出現什么質量問題,受直接影響的是自己品牌。
而金阿波羅公司卻說,產品設計與制造均有BAC公司負責,跟自己完全沒關系,這顯然不合理。
金阿波羅公司如此信任BAC公司,完全不過問產品設計和制造,然后任由BAC公司貼上自己的品牌去銷售。
并且是貼主品牌,這親兄弟都不敢這么無條件信任吧,完全不符合正常商業邏輯,所以這里面是肯定有貓膩的。
而且人們也扒出,該公司的官網上,是有這款AR-924的尋呼機資料。
這使得,金阿波羅公司說這款AR-924尋呼機完全跟自己無關,這說不過去。
另外,人們還發現,在2011年7月27日,臺灣地區的《天下雜志》曾有篇報道標題是《金阿波羅用對講機扣住FBI的心》。
該報道稱,金阿波羅把尋呼機做到美國第一,歐洲第二,連FBI都是它的客戶。
此外還有很多疑點,臺灣地區方面在這件事情的說法,出現互相打架的現象。
臺灣偽經濟部一開始是說,該尋呼機的制造與組裝都在臺灣完成,但經查沒有直接出口到黎巴嫩的記錄,并聲稱內裝電池容量為一般三號電池,無爆炸死傷的可能。并稱金阿波羅公司檢視媒體及圖片后,判斷尋呼機應為出口后遭改裝。
紐約時報的報道,一開始也是說,以色列在尋呼機抵達黎巴嫩之前,將其改造,在內部隱藏炸藥。
結果,金阿波羅公司沒多久就改口,說該尋呼機的設計和制造均與自己無關,這顯然是前后矛盾的。
而且據美聯社報道,金阿波羅董事長許清光在新聞發布會上沒有透露有關BAC的更多細節,也沒有出示任何組織協議的證據。
據該機構稱,當許清光被要求提供有關BAC的更多信息時,他沉默了并離開了。
顯然,金阿波羅這家公司還是有很多疑點,并不是說金阿波羅發個聲明,說跟自己無關,就可以完全撇清責任。
至于金阿波羅在整個過程里,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這個目前是不得而知,只是已知信息來看,大概率是很不光彩的角色。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以色列搞種族滅絕,喜歡搞恐怖主義襲擊,能跟以色列攪和在一塊的,基本沒有好貨。
我看對岸網民有些人還在“洋洋自得”,殊不知,去幫以色列搞這種恐怖襲擊,性質極其惡劣,只會讓他們在國際輿論上名聲更臭。
另外,這次以色列的恐怖襲擊行為,勢必會讓原本已經很緊張的黎以局勢升級,進一步增加以色列和黎巴嫩爆發全面戰爭的可能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