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9月15日,特朗普疑似在佛羅里達州遭暗殺未遂。
上次特朗普遭遇槍擊,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也說了,特朗普很可能還會遭遇槍擊事件,結果這才剛過去兩個月,特朗普就再次遭遇暗殺未遂。
根據美國警方披露的細節,當天下午1點半左右,一名特勤局特工在海湖莊園高爾夫球俱樂部的柵欄外發現了一支帶有瞄準鏡的步槍槍管,隨后特勤人員對其開槍。
特勤局官員稱,當時槍手在球場的第5洞和第6洞之間,距離前總統特朗普大約400米。
據報道,按照特勤局安保措施,在特朗普前往一個洞之前,特勤人員會先他一步走步前往該洞進行安全審查。特工在檢查時注意到有一支步槍槍管從柵欄外伸出來,隨后特工立即向灌木叢開火,在特工打出四到六發子彈后,嫌疑人駕車逃跑。
負責追擊的警長表示,“我們夾擊了這輛車,讓它安全的停下來,并逮捕了司機。當我們把他從車里帶出來時,嫌疑人沒有攜帶武器。”
警長稱,這名男子在被警察攔下時神情平靜、平淡,幾乎沒有表現出任何情緒,也沒有質疑警察為什么攔下他。
據報道,警方搜到了一支帶瞄準鏡的AK-47步槍以及一個GoPro相機和一個背包
FBI公布的現場照片顯示,有兩個黑色背包掛在球場外灌木叢中的鐵絲網上,步槍支撐在兩個背包之間,并指向圍欄的縫隙,還有一臺GoPro相機掛在旁邊的鐵絲網上。
報道稱,嫌疑人很有可能計劃利用GoPro相機來拍攝自己射擊特朗普的過程
根據目前已知的公開信息,嫌疑人為58歲的瑞恩·韋斯利·勞思。
然后人們就扒出,勞思曾在社交媒體自稱“參與了俄烏沖突并在烏克蘭參與了戰斗”。
根據媒體2023年報道,勞思曾擔任私人組織——烏克蘭國際志愿者中心(IVC)的負責人,該組織致力于為烏克蘭招募國際志愿者。
還有人已經扒出,2022年4月30日在烏克蘭基輔拍攝的嫌疑人勞思的照片,如下圖。
所以,從動機來說,比較有可能的一種情況是,因為共和黨和特朗普一直持反對繼續援助烏克蘭的立場,特朗普在多個場合說過,只要他上任,就會馬上結束俄烏戰爭。
而勞思作為烏克蘭的狂熱支持者,以及俄烏沖突的獲利者,確實是有這個動機去搞刺殺特朗普的事情。
當然,動機歸動機,動機只能說明勞思有進行孤狼式襲擊的可能性,但這不代表勞思背后就沒有其他指使的勢力。
當然,即使背后還有其他指使的勢力,但警方和FBI最后的調查結果,大概率也不會指向背后還有其他幕后真兇,定性為孤狼式襲擊的可能性最大。
另外,關于自導自演的可能性,我一開始也考慮過,畢竟這次襲擊沒有造成任何人員傷亡,但后來仔細想想,自導自演的可能性還是比較低。
因為如果是自導自演,那么一定會追求更加驚險,營造更危險的氛圍,這樣才能對美國選情有一些影響。
但這次襲擊一個是沒有任何公開視頻流出,民眾并不像上次可以直觀看到特朗普被槍擊的整個過程,并且事后也沒有給特朗普進行作秀表演的機會,而且特朗普也沒有受到任何傷害,并不利于后續繼續炒作。
所以這次的暗殺未遂事件,對美國選情的影響是微乎其微。
目前美國押注網站上,特朗普和哈里斯的勝率仍然是五五開,變化不大。
所以,這次槍擊是自導自演的可能性很低。
但其實,這次槍手已經蹲點埋伏在距離特朗普只有400米的距離,這個距離用帶瞄準鏡的AK射擊,其實危險系數還是非常大的。
只是槍手都沒來得及開槍就被特工制止了,所以才顯得像是行為藝術。
特朗普則在事后的一封新籌款郵件中表示,在險遭又一次刺殺后,自己的決心比任何時候都要堅定。
特朗普稱:“我永遠不會放慢腳步,永遠不會放棄,永遠不會投降。”
雖然特朗普仍然試圖把類似暗殺事件,因勢利導的來對自己選情進行造勢。
但現在民眾對特朗普遭遇槍擊的心理閾值已經大幅提升,所以類似槍擊事件,如果沒有對特朗普造成實際傷害,就不會有多大效果。
上次是擊中耳朵,下次起碼得是擊中特朗普的身體,穿著防彈衣躲過一劫,或者被搶救才起死回生,才能對美國大選會有較大影響。
像這樣,特朗普都沒有受傷,顯然不會對美國選情有太大影響。
其實最近特朗普團隊,感覺昏招不斷。
7月13日的槍擊事件后,本來特朗普的聲望已經有點如日中天的感覺,但特朗普團隊隨后的一系列騷操作,以及拜登退選,換成哈里斯有點讓特朗普團隊猝不及防。
這使得,現在市場對于特朗普和哈里斯的勝率預期,變成了五五開。
特朗普等于白挨了一槍。
特朗普近期一系列昏招包括。
在7月槍擊事件后,特朗普以為自己穩操勝券,鐵贏拜登,所以選了一個跟自己過于重疊的副總統人選,特朗普選的副總統人選萬斯,顯然是不能跟特朗普形成有效互補。
在美國身份政治當道的現況,萬斯這個副總統人選,身上疊的BUFF過于稀少。
純粹就是特朗普覺得自己穩贏,所以就做個順水人情,讓硅谷保守派資本推出來的萬斯成為自己副總統。
然后萬斯上來后,他此前的言行頻頻被網民“翻舊賬”,然后被民主黨人抓住放大,形成一些輿論爭議,尤其是萬斯關于“無孩養貓女士(childless cat ladies)”的言論激怒了不少美國人。
2021年,萬斯正在競選參議員。當時,他在接受采訪時宣稱,美國實際上由民主黨、企業寡頭和一群“無孩養貓女士”統治,“她們對自己的生活和所做的選擇感到痛苦,所以她們想讓這個國家的其他人也陷入痛苦。”
萬斯當時點名了美國副總統哈里斯、民主黨“網紅”眾議員奧卡西奧-科爾特斯,以及美國首位公開同性戀身份的交通部長皮特·布蒂吉格。
萬斯這個言論,在美國是引發比較大的爭議。
就連保守派陣營也不乏批評萬斯的聲音,美國保守派非營利組織“獨立婦女論壇”高級研究員貝弗利·哈爾伯格評論道:“并非所有沒有孩子的女性都是自愿選擇不生孩子的……萬斯這些話真是雪上加霜。”
美國中右翼智庫R Street Institute媒體關系主管科里·惠倫寫道:“我是一名右傾的女性,幾乎不同意拜登-哈里斯政府的所有做法,但萬斯在我心中激起的原始仇恨和厭惡已經超越了政治。”
萬斯的“無孩養貓女士”言論從事實結果來說,已經成為特朗普團隊的負資產,特別是可能影響到一些搖擺州的關鍵選舉結果。
以至于特朗普都得親自下場滅火,表示沒有孩子的女性同樣優秀,特朗普在7月29日接受專訪時表示,“我想很多人都喜歡家庭,但有時候卻不隨我們所愿,知道為什么嗎?你沒有遇到合適的人,或者你沒有遇到任何人。
拉特朗普后退的還不單單是萬斯。
9月11日,特朗普和哈里斯直接交鋒后,美國知名歌手泰勒·斯威夫特也在社交平臺上表示,她將支持哈里斯,并在帖子中署名自己是“沒有孩子的養貓女人”,還配上一張自己與愛貓的合照。
這個顯然是為了諷刺萬斯。
但馬斯克這時候就直接懟了上去。
馬斯克竟然回擊發帖稱,“好吧,泰勒......你贏了......我會給你一個孩子,并用我的生命守護你的貓。”
馬斯克這個言論,頗有點火上澆油的感覺。
有美國網友認為馬斯克這是性騷擾,還有人覺得馬斯克這話令人惡心。
當然,支持馬斯克的人也不少。
但馬斯克有12個孩子,即使馬斯克的意思是說要把自己孩子送給泰勒,這也有點把小孩物化的感覺,給人感覺馬斯克并不在乎自己孩子。
所以,馬斯克雖然是站在力挺特朗普的角度,才去回擊泰勒支持哈里斯,但馬斯克的這個言論,只會讓中間派選民更加遠離特朗普。
其實就連特朗普自己也是沒少昏招。
在泰勒宣布支持哈里斯后,特朗普在9月11日告訴??怂剐侣?,泰勒是一個“非常自由主義的人”,她“似乎總是支持民主黨人”。特朗普說:“她可能會在市場上為此付出代價。”
藝人明星利用自己影響力去涉足政治,這本來并不是什么好事。
不過特朗普去這樣威脅,也不是什么明智的選擇,畢竟泰勒在美國的粉絲也確實很多。
特朗普可以批評泰勒不應該利用自己影響力去涉足政治,但不應該去進行這樣的威脅。
但特朗普似乎完全不在意泰勒的影響力。
9月15日,特朗普在自己社交平臺上以全大寫英文字母寫道:“我憎恨泰勒·斯威夫特!”
特朗普這個言論,只會被路人群眾認為特朗普心態有些破防了,估計特朗普如果不能當選,那么特朗普會把原因全都怪罪到泰勒頭上。
這就跟特朗普2020年,動不動就寫“CHINA!”是一個性質。
特朗普的這個表現,我認為還是比較降低中間派選民的觀感。
我們要清楚,美國大選并不是直選,而是所謂的選舉人團制度。
同時,美國各州基本分為共和黨基本盤、民主黨基本盤、搖擺州。
其中共和黨基本盤和民主黨基本盤,基本屬于各自鐵票倉,不管候選人表現多糟糕,發表如何逆天的言論,基本也不會有太大改變。
真正影響美國選舉結果是關鍵幾個搖擺州的倒向。
包括,特朗普的鐵桿支持者,也不會在乎特朗普說了什么,都會支持特朗普。
同理,特朗普的堅定反對者,也不會在乎民主黨推了誰上來,也會反對特朗普。
所以,真正影響美國選舉結果的是中間派選民,本來特朗普團隊應該盡量去爭取中間派選民,但從目前情況看,特朗普團隊感覺在應對哈里斯團隊上,有些進退失據,這才葬送了特朗普7月被槍擊的大好局面,讓雙方又回到同一起跑線上。
當然,美國大選的十月驚奇還沒來,現在說誰輸誰贏還太早,期待這兩人貢獻更多大瓜。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