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 9 月 11 日 9 點,也就是美東時間10日21點,哈里斯和特朗普即將在費城的國家憲法中心參加第二次總統候選人辯論,持續時間約 90 分鐘。
這場辯論可謂賺足了眼球。
從候選人看,它是哈里斯與特朗普之間首次同臺正面交鋒,而且可能是本次總統競選期間的唯一一次正面交鋒。
從時間上看,這場辯論距離正式投票只有不到兩個月,將極大影響總統大選的走向。
兩黨都對此次辯論寄予厚望。
對民主黨而言,哈里斯既是總統辯論“首秀”,又有拜登6月27日第一場辯論失利的陰影在前,必須全力以赴。
對共和黨而言,特朗普目前民調并不占優,需要借此機會鞏固支持,扭轉哈里斯提名后的“蜜月期”。
在第二次辯論開始之前,雙方競選團隊已經開始了明爭暗斗。
從辯論規則的爭議到主辦電視臺的選擇,兩黨競選團隊都提出了不同意見。
雙方都卯足了勁,誓要打壓對方氣焰,塑造良好形象,為即將到來的總統大選盡可能多地拉到選票。
美國選民和主要媒體也對這場辯論表示期待,下面老墨先為大家分析一下二者的一些辯論焦點。
民主黨共和黨:議題上的針鋒相對
移民政策:歡迎光臨還是關門謝客?
在邊境問題方面,哈里斯與特朗普的觀點明顯相左。
哈里斯可能就特朗普關閉美墨邊境為由,攻擊其是短視的行為。
哈里斯大概率會延續拜登時期的邊境政策,繼續維持取消難民入境上限并擴大人道主義假釋范圍的狀態。
同時,哈里斯將通過行政命令,強化 DACA 計劃,該計劃保護年輕移民不被驅逐出境。
相反,特朗普的邊境管控極為嚴苛。
一方面,他推進“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驅逐行動”,計劃在全國范圍內搜尋非法移民,并每年驅逐數百萬人;
計劃恢復與中美洲國家的“安全第三國”協議,并將其擴展到非洲和其他地區;
計劃終止非法移民子女的自動公民身份,還將停止“生育旅游”,實施旅行禁令并暫停難民入境。
特朗普時期修建的邊境墻
特朗普認為民主黨寬松的邊境政策會損害美國人的利益。
不受控制的非法移民將導致美國公共資源緊張、工作機會減少、并且工資水平下降,社會福利被削減甚至社會穩定被動搖。
氣候議題:綠色夢想還是經濟發展?
在氣候政策方面,哈里斯的氣候政策在民主黨內屬于明顯的左派。
因此,其氣候政策將在拜登“綠色新政”的基礎上更進一步。
早在2020年民主黨黨內初選期間,哈里斯就展現出比拜登更為激進的立場。
哈里斯提出了一項耗資高達10萬億美元的氣候計劃,簡單而言就是在2045年前把美國建設成清潔能源經濟體。
然而,哈里斯的減碳計劃面臨巨大的財政缺口,無法落地,這可能會遭到特朗普的攻擊。
在共和黨方面,特朗普在任期內退出《巴黎協定》,撤銷了奧巴馬時期的多項環保法規,強調了能源獨立和經濟增長優先于環境保護。
同時,特朗普希望通過開放美國更多的石油和天然氣開采來降低能源價格、削減通貨膨脹。
而且,特朗普反對對風電的補貼,并視圖推翻拜登政府的電動汽車目標,大力發展傳統汽車領域。
特朗普支持傳統能源的理由也很簡單,傳統能源產業不僅能提供穩定的就業機會,還能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下,保障美國的能源獨立和戰略安全。
此外,化石燃料作為當前能源體系的基石,短期內難以被完全替代。
因此,從經濟和安全的角度出發,加大對傳統能源的投資,似乎是一種更為穩妥的選擇。
這一系列行動反映出了特朗普迎合特定選民和油氣利益集團的嘴臉。
但其中體現出的“反科學”勢必將成為其民主黨重點攻擊的目標。
稅收政策:增支還是減稅?
在稅收上,特朗普和哈里斯的主張迥異。
而且由于《減稅和就業法案》的許多條款將于2025年底到期,所以現在所有目光都集中在哈里斯和特朗普制定的稅收議程上。
哈里斯的稅收綱領繼承了拜登的許多要素。
在主要的稅收政策理念中,提議恢復和增加兒童稅收抵免,擴大勞動所得稅抵免,并為購房者提供稅收優惠。
與特朗普一樣,哈里斯也支持小費免稅的想法。
哈里斯表示不會提高年收入低于40萬美元的人的稅收,且提到將企業所得稅稅率從21%提高到28%。
特朗普則提出了一系列全面和有針對性的減稅措施,包括將延長2017年個人減稅政策,希望取消老年人繳納的社會保障稅。
但特朗普試圖將企業稅率從21%降至15%。
聯邦預算委員會表示,哈里斯提高企業稅的計劃能在2024年至2034財年期間籌集1.4萬億美元。
但哈里斯的稅收議程存在一些問題,補貼購房者不能解決供應限制,且沒有指定足夠的資金來支付補貼,從而加劇財政赤字。
而特朗普提出將企業所得稅降至15%,這將導致2025年至2034年期間聯邦收入減少6730億美元。
2024年大選將決定民主黨是否會抓住機會重寫關鍵的稅收條款,還將決定共和黨是否會選擇延長特朗普的減稅措施。
俄烏立場:停戰還是繼續?
在俄烏立場上,哈里斯并沒有顯示出與拜登明顯的區別。
哈里斯的立場始終是保持對烏克蘭的援助。
而特朗普完全相反,他宣稱一天時間即可結束俄烏戰爭。
毫無疑問,特朗普已經厭倦了美國被卷入俄烏戰場這一無底深淵的處境。
他和他的副手萬斯現如今只想早日脫身,即使達成和平協議需要烏克蘭付出領土的代價也在所不惜。
因此,哈里斯和特朗普免不了在俄烏問題上展開一番口舌之爭。
中國議題:哈里斯和特朗普如何交鋒
在美國社會普遍反華的背景下,多提兩句中國的壞話,是美國政客拉攏選民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相較于前兩屆總統大選,今年的大選哈里斯和特朗普均未在中國問題上有過多的表態。
這并非哈里斯和特朗普失去了對中國的關注,而是早已把對華戰略融入進了自己的競選綱領里。
當哈里斯和特朗普進行辯論時,雖然可能句句不提中國,但句句里都是中國。
關稅議題:高關稅還是低關稅?
在關稅議題上,對華的關稅政策可能成為第二次辯論中的涉華關鍵議題。
雖然民主黨和共和黨都表示支持征收關稅以保護美國工業,但二人在如何對華征收關稅問題上有著不同的看法。
哈里斯支持拜登政府僅對某些中國進口產品征收定向關稅,例如對電動汽車征收100%的關稅和對太陽能電池板征收50%的關稅的政策。
哈里斯認為此舉將促進國內制造業,而不會造成更廣泛的經濟損失。
與此同時,特朗普則提議對中國進口產品征收“超過”60%的全面關稅;
對所有其他進口產品征收10%甚至20%的關稅,以重振美國制造業并減少對外貿的依賴。
他還建議對其他國家向美國出口的產品征收相應的關稅。
所以,我們可能會看到這樣一幅畫面:
哈里斯攻擊特朗普的高關稅政策加重美國普通人的生活成本;
而特朗普就像第一次與拜登辯論時那樣,攻擊哈里斯和拜登這一任期內帶來的高赤字和高通貨膨脹率。
產業政策:如何遏制中國?
哈里斯和特朗普的產業政策雖然有所區別,但不變的是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遏制中國。
哈里斯的競選綱領表明,會延續拜登政府的政策,繼續支持美國在半導體、清潔能源、人工智能和其他未來尖端行業中的領導地位。
此外,哈里斯還增加了在生物技術安全上的支持。
而特朗普在競選綱領中表示要實施一項強有力的計劃保護美國制造業,繼續推行“美國優先”的經濟政策。
他聲稱要取消中國的最惠國待遇,建立排除中國的關鍵供應鏈,確保不受中國的影響,保護美國的經濟安全。
鑒于對半導體的迫切需求和臺灣的不穩定地位,他可能會繼續根據《芯片與科學法案》優先發展美國半導體產能。
同時,特朗普宣布將加強美國在新興產業領域例如加密貨幣、人工智能、太空安全等的引領作用。
若雙方在產業政策上展開交鋒,那么特朗普大概率會攻擊哈里斯在拜登政府任期內讓中國新能源等產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然后,再提起美國在傳統汽車行業內的優勢。
換言之,特朗普將會大談讓美國制造業“重新偉大”。
臺灣問題:“以臺制華”方式之爭
在臺灣問題上,哈里斯和特朗普的競選網站都沒有明確表達自己在臺灣問題上的立場。
然而,二者在臺灣問題上態度的顯著差異可能會成為雙方互相攻擊的重點。
與特朗普不同,哈里斯是一個熱衷于與盟友一起捍衛“美國價值觀和民主”的候選人。
哈里斯會強調美國與其盟友的團結以及組建區域網絡,以應對中國的威脅。
特朗普則是一個注重貿易平衡和軍費開支等可衡量和可量化結果的政客。
2024年7月,特朗普曾表示臺灣應該向美國支付保護費。
因此,若特朗普重返白宮,他可能會向臺灣施壓,要求其大幅增加軍備開支。
在這個議題上,無論是誰最終獲勝,美國都不會放棄對臺灣的支持,“以臺制華”的方針并不會發生改變。
但老墨分析,雙方在如何“保衛臺灣”的方式上,可能免不了一頓冷嘲熱諷。
新戰場開放:哈里斯辯論出擊
6月份首次辯論后拜登黯然退場,59歲的哈里斯上任消除了民主黨在本次競選中最大的年齡弱勢,也給民主黨帶來“新機遇”。
哈里斯團隊針對特朗普忽略的群體和有爭議的議題提出了自己的競選綱領。
老墨估計,哈里斯很可能在這次辯論中向特朗普發難。
首先哈里斯維護中產階級利益。
她強調自己出生中產階級,了解中產階級,將實行“機會經濟”,通過為中產家庭減稅、建造可負擔的出租房和住房、打擊反競爭行為等建設中產階級。
而特朗普卻只讓富人階級受益,增加中產家庭經濟壓力。
例如特朗普預計提高租金,使住房貸款每年增加1200美元。
此外,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據測算將使美國家庭每年至少增加3900美元的開支。
其次哈里斯會在墮胎權問題上抨擊特朗普。
哈里斯以女性身份呼吁女性應該自己決定自己的身體,而不是受制于政府。
而特朗普是被人們熟知的反墮胎權支持者。
特朗普為了選票曾“違心”地表示,各州及其選民應自行決定墮胎政策,在特殊情況下應允許墮胎。
但是哈里斯在各州競選時無視他的轉變,依然在此問題上攻擊特朗普。
此外,在公立教育方面,哈里斯也提出相應的綱領與特朗普對抗。
特朗普想要關閉美國教育部,哈里斯就發誓要保持該部門的開放。
特朗普試圖取消學生補貼貸款和公共服務貸款計劃,哈里斯就支持聯邦學生貸款減免。
特朗普呼吁全民擇校,將兒童公立教育的公共資金直接提供給家長,哈里斯就堅持加強公立教育,監督公立教育資金的使用。
并且特朗普已經因關閉美國教育部和取消聯邦學生貸款的主張遭到廣泛攻擊。
哈里斯在此次辯論上當然會繼續在其“傷口上撒鹽”。
最后在社會保障和醫療保險等社會福利方面。
哈里斯也比特朗普更進一步,她針對性的提出措施。
如擴大和加強《平價醫療法案》、降低藥品價格、將胰島素35美元的上限和老年人自付費用2,000美元的上限擴大到所有美國人、取消醫療債務等。
哈里斯與特朗普的這場“唇槍舌劍”,“戰況”定然空前激烈。
一方面,雙方要在經濟政策、邊境移民、墮胎權利、外交政策等關鍵議題方面給出更為明確、更具針對性的觀點建議。
另一方面,二者還可能會在科技能源、氣候危機、販賣毒品、槍支暴力等問題上開辟新的“戰場”。
不過,不管是特朗普的“2025計劃”,還是哈里斯提出的“機會經濟”政策,雙方擘畫的政治“藍圖”都還存在不少可行性漏洞。
看來,無論換上誰,美國選民也還是在“矮子里挑將軍”。
然而可以預見的是,不管是誰當選總統,都不會對中國手下留情。
而對于中美關系,老墨還是那句話,和平共處、合作共贏,才是中美的相處之道。
對于特朗普可能表現出的“咄咄逼人”,哈里斯能否憑借以往的“幽默感”“見招拆招”?
還是會在辯論后結束與選民的“蜜月期”?
誰能在這場關鍵一戰中笑到最后,讓我們拭目以待。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