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據伊拉克安全部門消息人士透露,伊拉克安全代表團將于本月底赴美,并宣布結束外國部隊在伊拉克境內存在。
簡單來說,就是美國要從伊拉克撤軍,而且給出了具體的時間表:
2024年1月25日,伊拉克外交部宣布該國政府擬制定具體時間表、確定外國部隊在伊拉克境內駐留期限后、伊拉克與美國通過高級軍事委員會的對話機制。
經過約半年的多輪談判后,于近期達成撤軍協議:
所有國際聯盟部隊人員(主要是美軍)將撤出位于伊拉克西部安巴爾省的阿薩德空軍基地,并于2025年9月前大幅減少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的國際聯盟駐軍。
在伊拉克北部庫爾德自治區,特別是其首府埃爾比勒地區,駐扎的國際聯盟部隊將繼續駐扎至2026年底并撤離。
這個消息之所以在輿論界引發震動,是因為自2003年美國總統小布什拉著小弟英國首相布萊爾、繞開聯合國發動伊拉克戰爭、推翻薩達姆政權以來,美軍在伊拉克已經駐軍20多年了;現在要撤出,還是讓很多吃瓜群眾覺得不太真實,輿論界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
觀點1、美國絕對不會從伊拉克撤軍
雖然美國之前從阿富汗撤軍了,但伊拉克和阿富汗完全不同,因為伊拉克有著豐富的石油資源。早在海灣戰爭之前,伊拉克就是一個富裕的產油國。只因薩達姆不聽美國的話,才被美國掐死了。伊拉克又地處中東,那里是石油美元的根基之所在。美國霸權的根基便是美元,而石油又是美元的根基。所以美國在中東,只會想辦法增強軍事力量,不會撤軍。
觀點2、美國想搞事情
既然已經宣布了撤軍時間表,想要不撤軍的話,只有搞事情。把事情搞大了,證明伊拉克還需要美軍“保護”,自然就不用撤軍了。
那么如果美國在接下來要搞事情,會搞誰?
中東那個地方,阿拉伯國家理論上都是美國的盟友,如沙特、卡特爾既有美國駐軍,而且要買美國的軍火。美國不太可能找他們搞事情。哈馬斯、胡塞武裝啥的,窮得叮當響,美國也不太可能找他們搞事情(基本都是賠本買賣),要搞也是以色列出手。
剩下的只有伊朗一個目標。美國想搞伊朗,也是一個技術活,既不能陷入與伊朗的直接戰爭(那樣會陷入另一場戰爭泥潭),又必須讓伊朗有所反應。
現在伊朗和美國、以色列的關系非常微妙。伊朗想要通過代理人戰爭,用哈馬斯、胡塞武裝、黎巴嫩真主黨這些窮小弟去打消耗戰。
美國想要直接搞伊朗,大概率會采取當初特朗普襲殺蘇萊曼尼的方式。但伊朗能忍,這種方式不見得奏效。還有就是通過以色列去搞伊朗,但伊朗也能忍。哈馬斯領導人哈尼亞在伊朗被以色列干掉了,伊朗打了一陣雷,連雨點都沒下。所以美國想要伊朗配合自己演戲,難度頗大。
觀點3、美國實在是玩不下去了,必須從伊拉克撤軍
美國在海外的軍事基地太多了,需要削減。接下來如果按照時間表從伊拉克撤軍,最直接的獲利者就是伊朗,相當于送伊朗一個大禮包。
三年前,美國從阿富汗撤軍時,最大受益者除了塔利班之外,就是伊朗。因為美國從阿富汗撤軍,就意味著美國幾十年以來在伊朗周邊的布局失敗,意味著美國放棄了對伊朗發動大規模戰爭的打算。伊朗算是徹底安全了。
所以在美國從阿富汗撤軍之后,伊朗開始有了更多的資源和精力支持哈馬斯、胡塞武裝、真主黨等小弟。
如果美軍再從伊拉克撤軍,同樣對伊朗非常有利。
伊朗是什葉派旗幟,也是中東什葉派抵抗之弧的核心。
所謂什葉派之弧,就是以伊朗為核心,向西往伊拉克和敘利亞輻射,向南往也門輻射的一個區域。
伊斯蘭革命之后,伊朗之所以被抑制,主要阻力有兩個。
伊朗阻力之一,美國制裁。美國數十年如一日地在伊朗周邊布局,在伊朗周邊建設了大量的軍事基地,曾經對伊朗形成四面合圍之勢。這個布局在撤離阿富汗之后,被打破了。
伊朗阻力之二,來自伊拉克。
伊斯蘭革命那會兒,伊拉克在薩達姆的統治之下,雙方看彼此都不順眼,很快爆發了兩伊戰爭。經過將近十年的殘酷拉鋸戰之后,雙方都已經疲憊不堪,耗不下去的情況下,雙方都宣布自己勝利,然后結束了戰爭。
兩伊戰爭對伊朗有兩個巨大的影響:
第一個影響,那是一場兩敗俱傷的戰爭,伊朗和伊拉克均元氣大傷。伊朗在巴列維王朝時代積攢的家底,基本上在兩伊戰爭耗光了。再加上美國的封鎖制裁,伊朗一直沒有緩過勁。
第二個影響,一個敵對的伊拉克,阻礙了伊朗向西擴張。因為伊拉克擋在中間,伊朗想支援敘利亞就變得比較困難。
后來薩達姆被美國干掉了,但是美軍進駐了伊拉克。一個被美國駐軍的伊拉克,當然也不可能親伊朗。2020年,特朗普下令美軍襲殺蘇萊曼尼,就是因為蘇萊曼尼從敘利亞返回伊朗的過程中,從伊拉克中轉,被美軍準確定位。
現在美國從伊拉克撤軍,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伊拉克和伊朗的關系會大幅改善,那么伊朗向敘利亞和伊拉克方向擴張的障礙就沒有了。
對伊朗來說,最大的利好在精神層面。現在的伊拉克是世俗化國家,后面很可能在伊朗的影響下,增加什葉派宗教元素。
早在薩達姆時代,伊拉克就有很明顯的世俗化傾向,具體來說,就是什葉派的宗教領袖不管世俗的事兒。伊朗是政教合一的體制,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不僅是伊朗世俗政府的老大,也是伊朗精神領域的扛把子。
哈梅內伊的宗教級別是什葉派的大阿亞圖拉,但是對伊拉克的什葉派并沒有特別的號召力。因為伊拉克也有高人,名叫西斯塔尼。在什葉派世界,有追求的大阿亞圖拉都要去圣城學習,在辯經大會上揚名立萬,奠定威望。
西斯塔尼當初在庫姆和納杰夫的辯經中多次大放光彩,和霍梅尼、蒙塔澤里并列什葉派三杰,宗教影響力遠在當時主管俗務的哈梅內伊之上(忙于搞錢搞人際關系,神學修養比不上這幾位)。
正因如此,西斯塔尼和哈梅內伊基本不打交道。西斯塔尼認為神權介入世俗會迅速腐化,褻瀆伊斯蘭。所以他反對毛拉介入政治,看不上伊朗那幫腐敗毛拉。
西斯塔尼曾經公開批評霍梅尼、哈梅內伊濫發教令,認為卷入政治太深、太具體會傷害教會。他主張教會成為世俗政治的監督者,在世俗權力者彼此對峙無法妥協時充當仲裁人,而在平時絕大多數時間采取超脫立場。
——簡而言之,西斯塔尼傾向于政教分離,和哈梅內伊不是一路人。哈梅內伊雖然名聲比較大,但是論在伊拉克的號召力,和西斯塔尼沒法比。西斯塔尼在全球什葉派內的宗教地位,高于伊朗如今在世的任何人,是霍梅尼之后僅存的大宗師。
然而西斯塔尼已經老去,他死之后,伊拉克的什葉派教士大概率耐不住寂寞,會在伊朗的影響下介入伊拉克的政治旋渦。如此一來,伊朗在伊拉克和敘利亞擴張起來會更為容易。
所以無論從哪一個角度看,美國從伊拉克撤軍,對伊朗都是一個巨大的利好。
和伊朗敵對了幾十年,美國為何會給伊朗如此大禮包?很明顯,美國是資本家主導的國度,而不是慈善家主導的國度。那么接下來,要么搞事情找借口繼續留在伊拉克,要么美國完犢子了,顧不上中東;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和伊朗密談達成了某些協議。
美伊兩國的密談,從沒有斷過。美國想要收縮陣線,集中力量對付中俄,但又擔心伊朗擁核。伊朗也想和西方和解,發展經濟,但又不想棄核。現在伊朗總統屬于溫和派,也傾向于和美國談判。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如果美國真的按照時間表撤軍,而美國又沒有崩潰的話,那么大概率是美國和伊朗在密談中達成了某些協議。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