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烏鴉。
先前時任哈馬斯領導人哈尼亞在伊朗首都德黑蘭遇刺,伊朗幾次三番聲稱將對以色列發起報復行動,但截至目前靴子不見落地。之前還可以有個“等奧運結束”的托辭,現在連上次那樣有“預告”的象征性襲擊都沒有,你這“抵抗之弧領袖”要怎么當?
其實在伊朗最早說要“報復”時,烏鴉不才就有過這么一個判斷:直接襲擊以色列是“面子”,其實不管你預不預告對以造成的實際破壞都很有限;而如果追求“里子”,則重點應該放在“代理戰”上,通過加大對黎巴嫩真主黨、胡塞武裝以及伊拉克民兵組織、敘利亞親伊力量的支持,由后者對美以勢力發起持續頻繁的襲擊。
那么目前“面子”的反擊尚未到來,“代理人”的進攻卻的確有加劇的趨勢,尤其是其中勢力較為強勁的黎巴嫩真主黨(以下簡稱真主黨)。
8月25日清晨,真主黨發動了對以色列的大規模襲擊,理由是報復以色列此前通過空襲,暗殺真主黨高級軍事指揮官福阿德·舒庫爾和伊朗高級軍事顧問。
當天的襲擊持續了一個多小時,以北部城鎮謝莫納、阿卡及以方非法占領的戈蘭高地均拉響了防空警報。真主黨宣布,向以色列發射了超過320枚火箭彈。以國防軍證實,這一波進攻的火箭彈數量非常龐大,但其中大部分都被攔截,僅有少量造成了一些傷亡。而真主黨領導人聲稱大規模襲擊“按計劃完成”,并造成了巨大破壞。
以國防部長加蘭特隨后宣布,全國進入48個小時緊急狀態。以首都特拉維夫的本·古里安機場受到火箭彈襲擊影響,出于安全考慮航班被迫大量取消。
從以色列的一系列反應來看,真主黨這一波大規模的攻擊還是比較出乎以方預料的。而即便在以色列隨后發起反擊,并經由國際社會“調解”緩和雙方局勢后,真主黨方面仍宣稱將“保留再次襲擊的權利”(同時,一直活躍的胡塞武裝也宣稱“一定會發動報復”)。
我們不希望,也不指望真主黨能跟以色列拉開架勢大干一場,今天主要是給大伙說說黎巴嫩真主黨是個什么樣的存在。
以色列空襲黎巴嫩
與“抵抗之弧”上的多數組織不同,真主黨現在是黎巴嫩正兒八經的合法政黨,而不能被定義為“反政府組織”“割據武裝”。不過,真主黨能成勢,確實有賴于它不俗的軍力,當前它擁有約3萬兵力,算上民兵和外圍組織更是起碼有10萬人之眾。根據2023年的統計數據,真主黨幾乎每年都能從伊朗獲得超過7億美元的資金,用于購買武器裝備以及訓練軍事人員。
真主黨武裝的火箭彈
真主黨的裝備在中東一眾非國家軍事組織中算是比較強的,他們有9K38“毒刺”防空導彈、射程超過70千米的“喀秋莎”火箭炮,甚至裝備了射程40KM能襲擊黎以邊境的“黎明-3”中程彈道導彈,以及射程1000公里的“布爾坎”系列彈道導彈,這個實力已經遠遠超過了我們認知中的“老鄉”水平。
真主黨的喀秋莎
我們知道哈馬斯以地道作戰為人熟知,其實真主黨同樣是“地道戰”高手,黎巴嫩地道的精裝修程度絕對超過加沙地道。今年8月18日,真主黨曾對外公開過其中的一部分,地道內部設施的完善程度超乎外界想象。在4分多鐘的視頻里,不僅出現了卡車運送“布爾坎”系列導彈的稀有畫面,還有大量真主黨人員在密閉空間中操縱筆記本電腦,完成一些重要工作的內容。
“布爾坎”彈道導彈
真主黨如今的名聲,是歷史上不斷通過戰爭,尤其是直面以色列硬打出來的。
黎巴嫩位于以色列北部,西部是地中海,東北部與敘利亞接壤,全國總面積1萬平方公里,不如一個北京市大,人口約410萬。如果算上長期滯留在黎巴嫩的巴勒斯坦平民,總人口也就勉強460萬人。
地方不大,事不少。我們首先要知道黎巴嫩是一個內部形勢非常復雜的國家。
古代歷史上的黎巴嫩指的是如今首都貝魯特的一小片區域,由于地理位置的緣故,這里到近代已經匯集了至少18個不同的宗教派別。7~16世紀初黎巴嫩是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1517年被奧斯曼帝國占領。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它成為了法國的殖民地,1943年11月22日宣布獨立。
中世紀的黎巴嫩
獨立后的黎巴嫩并沒有迎來一個舒適的環境,作為中東難得一見的穆斯林和基督徒各半的國家,國內各個種族、教派水火不容,加上臨近巴以,也成為巴以沖突外溢首當其沖的區域,使得其國內的問題更加復雜。1948年第一次中東戰爭前后,有60~70萬巴勒斯坦人進入到了黎巴嫩南部和約旦。1959年第二次中東戰爭結束后,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正式宣布成立。巴解組織決定喚醒全世界的巴勒斯坦人,參與對以色列的斗爭。
而黎巴嫩和約旦作為巴難民最多的國家的國家,自然成為了巴解組織發展力量的對象。然而約旦這邊,在美國的斡旋下,與以色列達成了和解。1970年開始,約旦出動國家軍事力量,清剿國內的巴解組織。自此之后,黎巴嫩就成為了巴解發展力量的最后大本營。
約旦與以色列和解
巴解在黎巴嫩的勢力,一度甚至讓黎政府接近失去對首都貝魯特以及南部地區的控制權。而正如咱們前面說到的,即便沒有巴勒斯坦的因素,那時候的黎巴嫩內部也是一個火藥桶,巴解的問題更應視為催化劑。
1975年,由巴勒斯坦游擊隊與黎巴嫩基督教馬龍派“長槍黨”矛盾,引發了黎巴嫩內戰。1982年黎總統遇刺,以色列以此為借口悍然武裝進兵貝魯特,而他們的實際目的那是司馬昭之心,可不是什么“平定黎巴嫩政局”,而是屠殺黎境內的巴勒斯坦人。同年,震驚世界的“貝魯特大屠殺”發生,以軍將位于貝魯特的巴勒斯坦難民營團團包圍后,指使馬龍派長槍黨成員進入大肆屠殺難民。盡管一系列證據矛頭都指向時任以防長沙龍,不過想要真正懲治以色列要員,對于這個世界還太早了點。
切到黎巴嫩的視角,這一系列事件也真切地表明了以色列對黎主權的嚴峻威脅。真主黨,正是在這個歷史背景下產生的。
80年代的黎巴嫩
初期,實力微弱的真主黨之所以能夠得到伊朗的青睞,原因在于伊朗也想借助他們的力量滲透進黎巴嫩,為自己扶植一個代理人。黎巴嫩真主黨又名“什葉派抵抗運動”,他們初期追求的目標非常簡單:驅逐黎國內一切西方勢力,摧毀以色列,在黎建立類似伊朗的伊斯蘭政權。
1982年,即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的第二年,真主黨很快迎來了大施拳腳的機會。巴解離開黎巴嫩后,他們原先的活躍區域成為了真空地帶,迅速由真主黨占據。早期的真主黨因為沒有多少像樣的軍事力量,所以主要是靠自殺式襲擊、綁架和小規模的游擊戰來騷擾以色列軍隊和使館。2000年后,以色列終于全面撤離了黎巴嫩,這也給了真主黨武裝迅速擴張的契機。
2006年巴以沖突
這么個“反以武裝”在鄰國逐漸坐大,自然為以色列所不容。2006年,以色列以真主黨綁架以士兵為由發動大規模空襲,當然,還是他們一貫的“寧可錯殺”戰術,攻擊目標涵蓋大量與真主黨無關的民用設施,包括貝魯特的哈里里國際機場與醫院。僅7月16日一天,以空軍、炮兵和海軍發動了100多次襲擊。但雖然以方宣稱迅速對真主黨造成了“毀滅性打擊”,實際戰果卻連最大盟友美國人都不信服,而就在16日當天真主黨就發動了火箭彈反擊,造成以8人死亡。同時,真主黨還有著伊朗的支援,在蘇萊曼尼的親自指導下,真主黨不管是火箭彈襲擊還是對以色列地面進攻的節節抵抗,都有著不俗的效果,以軍損失慘重,死亡超過200,裝甲車損失數十輛,最終不得不宣布停戰。
2018年,真主黨又和以色列爆發了新一輪的沖突,起因是以色列宣布在其北部與黎巴嫩的邊界上發現了一條地下隧道,于是二話不說,開始出動空軍轟炸。真主黨也不甘示弱,反手就開始襲擊以軍基地。雖然真主黨實力已今非昔比,但是跟以色列比還是十分懸殊,沖突中卻能有來有回也是殊為不易。
真主黨的勢力范圍
在長期的沖突和發展中,真主黨也在擴大自己的“統一戰線”,更加多元化,有遜尼派神職人員及巴勒斯坦左翼人士等加入。這也為真主黨融入黎巴嫩常規政治生活奠定了基礎。
如今,真主黨是黎巴嫩的合法政黨,也是一院制國會(128名議員)的合法成員,長期占據10~20個席位,在政府的“三駕馬車”(黎巴嫩在國內長期沖突后形成的妥協格局,類似“席位配給”,指定基督教馬龍派任總統、穆斯林遜尼派總理、穆斯林什葉派總理議長)中也有一席之地。
真主黨近年來宣布打破宗教桎梏,不刻意強調宗教信仰,而是在全國大面積開展跨宗教性質的社會公益服務、基礎設施建設、教育服務等,贏得了基督教、穆斯林遜尼派大量民眾的支持,可以說是已經成功扎根,洗去了“非法武裝”的印記。
在不少黎巴嫩民眾看來,真主黨已經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否則現在黎巴嫩要么就是恐怖主義的溫床,要么早就已經被以色列的侵略弄得分崩離析。真主黨的軍事力量并沒有控制全國,只是分布在南部地區,但真主黨在全國都有相當的影響力,是不少民眾心中的“抗以守境者”。
當然,要指望真主黨去正面硬剛以色列,那還是太強求它了。它的定位就是要對以色列的入侵企圖形成有效的威懾,在黎以邊境這個方向抵住以色列。
從以色列的實戰來看的確如此,之前面對很多所謂“阿拉伯大國”,在以軍面前都不堪一擊,不僅打不贏自己還要淪喪大片領土,而如今,黎巴嫩這樣曾被“隨意拿捏”的國家,以軍也不敢于輕舉妄動。畢竟,就連哈馬斯這樣的實力,也足以對以軍造成相當的殺傷。
真主黨自去年10月以來發動的火箭彈襲擊
不管你認為伊朗對于西方有多少幻想、國內有多少內奸、美以對它有多少滲透,不得不承認伊朗在中東的布局還是很有意思的。經過多年經營,伊朗扶持的勢力已經深深楔入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前沿,并形成了不同梯級的布置,從以色列門口加沙的哈馬斯,到黎以邊境的真主黨,再到扼守紅海的胡塞,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方法來威懾和對抗美以勢力。
咱們前面說到黎巴嫩真主黨這輪襲擊,打的是“為舒庫爾報仇”的旗子。巧的是舒庫爾遇襲身亡,幾乎就是跟哈尼亞在德黑蘭身亡同時。也就是說真主黨也是足足壓了快一個月才進行所謂“報復”,真主黨方面給出了“吊著以色列一個月可以讓他們每天更加提心吊膽”這個咋看都有點別扭的“解釋”;而伊朗至今沒動手,它真主黨先動手了。這些說沒有總體的布局我是不信的。
舒庫爾被刺殺現場
緊接著舒庫爾和哈尼亞遇刺的8月1號,哈梅內伊在德黑蘭召開了一場大會,參會的組織包括胡塞武裝、真主黨、伊拉克敘利亞民兵等一眾反以勢力,即所謂“抵抗軸心”。眾多力量之間約定相互協同配合,共舉反以大旗。這次大會,是這些力量之間的首次協同,可以說已經展示了伊朗方面所謂“報復行動”的實際方案。
伊朗主持的反以大會
所以,在伊以不“大打”的前提下,伊朗的直接行動幾乎成了純粹的“面子問題”,這倒不奇怪了。但如果伊朗這“大哥”真就連面子都不要,那這個“隊伍”還能不能繼續“聽大哥的話”長久維持不散,可就難說了。
黎巴嫩和以色列邊界地區
烏鴉校尉整理編輯
參考資料:
繪制以色列和黎巴嫩之間 8,500 起跨境襲擊地圖(Mapping 8,500 cross-border attacks between Israel and Lebanon)。(2024-8-12日)。ALJAZEERA。
黎巴嫩真主黨宣布向以色列發射大量火箭彈和無人機。(2024-08-25)。央視新聞。
黎巴嫩真主黨對以發動大規模襲擊稱第一階段打擊“勝利結束”;以色列全境進入48小時緊急狀態。(2024-8-26日)。文匯報。
以色列和真主黨都說不愿打仗,但雙方都已做好準備。(2024-8-26)。BBCNEWS。
基于合法性危機理論框架的維系黎巴嫩和平局面前景分析。(2015-12-31)。阿拉伯研究論叢。
襲擊和言論:以色列和真主黨可能使黎巴嫩陷入戰爭。(2024-6-20日)。ALJAZEERA。
伊朗和以色列沒有犯錯誤的空間。(2024-08-16)。《世界知識》。
報復以色列,伊朗緣何引而不發 (2024-8-16)。新華每日電訊。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