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特朗普和哈里斯來說,如果7月是“賓夕法尼亞月”,那么8月堪稱“密歇根月”。
整個8月份,特朗普4次到訪密歇根,哈里斯也有3次,可見二人對密歇根州的15張選舉人票也是格外重視。
特朗普在密歇根州演講
那么,密歇根為什么如此重要呢?
哈里斯在底特律參加競選活動
昔日中心“生銹”,誰能重煥生機?
這片被密歇根湖、休倫湖和伊利湖環(huán)繞的土地曾是昔日世界汽車制造中心,憑一州之力誕生了福特、通用汽車和克萊斯勒這美國汽車制造業(yè)的“三巨頭”。
20世紀上半葉,密歇根州的經濟在全美獨占鰲頭,吸引了來自全球各地的移民。
他們懷揣著“美國夢”來到密歇根,來到底特律,來到奧本山,來到迪爾伯恩。
他們確實一度看到了“美國夢”的曙光。
上世紀40年代的底特律
但進入20世紀下半葉,隨著德國和日本汽車工業(yè)崛起,美國汽車不再一家獨大,之前產能過度擴張副作用日益顯現(xiàn),裁員潮開始了。
很多從肯塔基、田納西山區(qū)舉家遷到密歇根打工的白人帶著失落和迷茫無奈返鄉(xiāng),而來自其他國家的移民“打工人”失業(yè)后只能在城市流浪,逐漸形成貧民窟。
這種斷崖式衰落不僅發(fā)生在密歇根,也發(fā)生在賓夕法尼亞、俄亥俄,發(fā)生在整個五大湖畔的工業(yè)州。
五大湖區(qū)“生銹”了。
今時今日“鐵銹帶”的破敗景象
“銹”到什么程度?
目前密歇根州人口1004萬,但0.1%的人口增速列全美倒數第9。
去年全州GDP是5600多億美元,增速為1.8%,排名全美第31;但4.3%的失業(yè)率卻高居全美第7。
最近十年,密歇根經濟似乎有了一點復蘇的跡象。
先是特朗普2016年入主白宮后,高舉貿易保護主義大旗,宣稱“讓制造業(yè)回歸美國本土”。
憑借高關稅、高補貼,密歇根的制造業(yè)又能喘兩口氣了。
但這些手段治標不治本,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2018年,民主黨中生代女強人格雷琴·惠特默擊敗前任共和黨人里克·斯耐德成為密歇根州長,開始產業(yè)轉型,這才算真正開啟了復興之路。
更難得的是,惠特默并未盲從于美國政界當下“逢中必反”的大潮,堅決要促成寧德時代和國軒高科的動力電池項目在密歇根州落地,助推本州傳統(tǒng)汽車制造業(yè)向新能源汽車制造業(yè)轉型。
新能源整車制造的工藝比燃油車簡單,生產線的自動化程度也更高,因此新能源車廠的工人薪酬低于燃油車廠,對熟練工的依賴程度也遠低于燃油車廠,即使新招聘的工人,簡單培訓之后亦能很快上崗。
因此,新能源汽車制造業(yè)對移民更加友好,一方面解決了密歇根州制造業(yè)復興的最大障礙——人力成本問題;另一方面也幫助民主黨進一步鞏固了本州的移民票倉。
也難怪共和黨要打著“國家安全”的旗號極力阻撓寧德時代、國軒高科在密歇根州扎根,原來“國家安全”只是幌子,選票才是里子。
密歇根在建的福特—寧德時代動力電池廠
懂王打壓過于冒進,汽車工會怒挺哈妹
前面說到整個八月是“密歇根月”,兩位候選人共計6次到訪密州。
特朗普這邊,8月5日在大急流市舉行大集會,重點宣傳經濟政策,抨擊拜登政府;
8月12日前往特拉弗斯市拜會當地企業(yè),舉辦小型市民見面會;
8月20日,赴底特律會見黑人教會社區(qū)領袖;
8月29日,在波特維爾的阿爾羅鋼鐵公司舉辦私人活動,討論經濟政策。
哈里斯這邊,8月7日在底特律舉行大集會,州長惠特默及其他民主黨領袖到場站臺,主題是呼吁黨內團結,重點議題為就業(yè)、醫(yī)療和公民權利;
8月27日在弗林特的市政廳會見當地居民和活動家,討論凈水計劃和基礎設施投資。
此外,哈里斯還計劃于9月2日再赴底特律,參加當地的美國勞動節(jié)活動,與當地工人階級代表互動。
可以看出,特朗普8月訪問密歇根的次數明顯更多。
是哈里斯不夠重視這個戰(zhàn)場州?非也!這恰恰反應了哈里斯對密歇根州的選情胸有成竹。
哈妹的成竹在胸來自兩方面:一是對手特朗普當年打壓工會的釜底抽薪之舉激怒了美國汽車工會(UAW)領導層,二是現(xiàn)任總統(tǒng)拜登為其留下的寶貴政治遺產。
特朗普在第一任期時曾多次試圖削弱工會的影響力,尤其是UAW。
他曾公開表示“工人與其讓工會代表自己,不如直接跟雇主談判為自己爭取利益”,并鼓勵工人退出工會。
他還任命了多位全美勞動關系委員會官員,這些“新官”上任后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工人退出工會的政策。
更有甚者,特朗普干脆親自上陣鼓勵政府部門雇員脫離工會,直接跟部門領導進行勞資談判。
總而言之,特朗普一向反感美國工會在勞資雙方之間“兩頭吃”的做派,尤其反對將加入工會作為工人入職的必要條件。
懂王此舉可謂捅了馬蜂窩,雖然UAW大多數時候確實更支持民主黨,但這么多年也沒見哪個共和黨總統(tǒng)敢像懂王這樣“吃螃蟹”的。
要知道,UAW自上世紀30年代成立以來,只有兩位共和黨候選人成功分化了其下屬工人的選票并最終入主白宮,一位是1980年的羅納德·里根,另一位就是2016年的懂王本尊。
或許正因如此,懂王有點膨脹了,手握大量藍領工人選票,覺得UAW也不過如此,不如把它徹底架空,永絕后患。
UAW也對懂王的政策立場給出了針鋒相對的回應——廣泛動員和拉攏未加入工會的工人加入工會組織,尤其對那些因自動化普及和疫情封控而面臨高失業(yè)風險的工人給予了格外關心。
此外,工會領導還深入基層,宣稱特朗普鼓勵工人退出工會是為了破壞工人階級的內部團結,削弱工人階級跟資方談判的能力。
民主黨也是瞅準時機趁虛而入,幫UAW又出錢又出人,不僅進一步擴大了UAW的會員基數,更強化了藍領工人對UAW領導層的向心力。
結果就是2016年一度翻紅的“鐵銹帶”三州,2020年無一例外全部翻藍。
除了威斯康星州更偏農業(yè)之外,密歇根和賓夕法尼亞都是UAW影響力巨大的地區(qū)。
雖然整車制造業(yè)集中在密歇根,但賓夕法尼亞依托本州的鋼鐵制造業(yè)也建立了規(guī)模巨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鏈,這條供應鏈上絕大多數藍領工人也都加入了UAW。
事實上,2016年懂王能夠以“哀兵”之姿逆轉希拉里,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希拉里因篤信UAW必定支持自己而放松了在鐵銹帶三州的拉票活動,導致UAW下屬藍領選票大面積流失。
沒想到懂王一上臺就過河拆橋,重蹈希拉里的覆轍。
就算要削UAW,也得一步一步穩(wěn)扎穩(wěn)打才對。
這不,步子邁得太大,扯著蛋了吧?
UAW鼓勵下屬工人上街抗議特朗普的政策
民主黨倒是吃一塹長一智,拜登從2020年起就重新重視了對工會的拉攏。
今年大選,考慮到密歇根州的汽車制造業(yè)向新能源轉型會影響傳統(tǒng)燃油車廠工人的利益,拜登早早就開始頻繁造訪UAW。
其中,他于今年七月兩次赴底特律會見UAW主席肖恩·費恩,承諾至少45%燃油車廠工人轉入新能源車廠且薪資待遇不變,最終說服UAW今年大選中全力支持民主黨。
現(xiàn)在來看,這是拜登留給哈里斯最有價值的政治遺產之一,幾乎一舉奠定了民主黨在密歇根州的優(yōu)勢。
我們回頭再看兩位候選人整個八月在密歇根州的日程,雙方都沒有專門會見工會領袖。
老墨大膽猜測,哈里斯可能是胸有成竹,特朗普則可能是吃了“閉門羹”。
轉型才是釜底抽薪,密州“藍化”就看今年
惠特默州長在密歇根大力推行新能源產業(yè)轉型,這是民主黨一招高明的“陽謀”,可謂真正的釜底抽薪。
美國汽車制造業(yè)的本土白人藍領,一直都是公認難伺候的主兒。
老墨記得2008年次貸危機的時候,福特公司一度瀕臨破產,老板低聲下氣地懇求工人暫時降薪共渡難關,承諾危機過去后立刻恢復。
但這幫白人藍領在工會慫恿下寧愿公司破產,自己失業(yè),也不肯降薪。
恐怕從那時起,民主黨就對這幫原本屬于自己票倉的“挑剔大爺”動起了歪心思——這么難伺候的主兒,干脆送給對手去伺候吧。
前面說到,拜登承諾新能源車廠保留45%的原燃油車廠工人,那么剩下的55%呢?要么降薪入職新廠,要么就失業(yè)咯。
如果今年民主黨勝選,在聯(lián)邦資金補貼的支持下,惠特默在密歇根州的產業(yè)轉型舉措將加速推進,吸引越來越多相對廉價的移民勞動力。
那些失業(yè)的燃油車廠熟練工將越來越難找到立足之地,迫于生計恐怕只能南遷至佛羅里達、德克薩斯這些相對保守的經濟發(fā)達地區(qū)尋找就業(yè)機會。
此消彼長,密歇根州的人口結構將進一步多元化,進而帶動整個州的政治立場“藍化”。
反之,如果共和黨勝選,特朗普可以設法卡住原本按照《通脹削減法案》要補貼給福特新動力電池廠的10億美元資金,那么以密歇根州目前的經濟狀況,惠特默恐怕很難憑本州的資源填補這個資金缺口。
再加上湯姆·科頓、約翰·莫勒納爾這些知名反華議員熱炒的泛國家安全話題,密歇根州的新能源產業(yè)轉型大概率要夭折。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今年大選是共和黨保留密歇根州懸念的最后機會。
一旦讓哈里斯勝出,四年或八年后,密歇根還能不能被稱為“搖擺州”,恐怕都要打個問號了。
好消息是,盡管UAW明確全力支持民主黨,但懂王在密歇根州的民調仍然緊咬哈妹。
一個有意思的現(xiàn)象是,全國性民調機構顯示哈里斯在密歇根民調占優(yōu),密歇根當地的民調機構卻顯示懂王領先。
無論如何,二人的差距仍在2個點的誤差范圍之內。
一般來說,受教育程度較低的貧困白人以及保守主義價值觀盛行的農村地區(qū)人口更傾向于支持特朗普。
密歇根州經濟沒落了這么多年,城市人口流失嚴重(否則也不會在2021年全美人口普查后失去一個國會眾議院席位),無形中倒是幫特朗普建立起了一個相當規(guī)模的票倉,這也是特朗普跟哈里斯叫板的最大資本。
老墨依稀記得,2021年1月6日的沖擊國會山事件,有不少暴徒就是包車從密歇根趕來支持特朗普的,足見懂王在這里還是根基頗深。
來自密歇根州的沖擊國會山暴徒
2020年大選,拜登在密歇根贏了特朗普15.4萬張票,近3個百分點,倒是跟當前的民調相差不多。
巴以沖突爆發(fā)后,由于拜登對以色列的支持,密歇根州聯(lián)邦女議員拉希達·特萊布在當地阿拉伯裔群體發(fā)起了“傾聽密歇根”運動。
在密歇根的民主黨初選中,20萬注冊的阿拉伯裔民主黨員有一半多投了“未決定”,當時算是給拜登“敲山震虎”。
如今哈里斯接替拜登參選,理論上她屬于進步派,更受少數族裔歡迎。
如果哈里斯能成功贏回這十幾萬張選票,民主黨的勝算無疑又大了幾分。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