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在美國總統競選激戰猶酣之時,8月21日,特朗普聲稱,如果哈里斯勝選,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幾乎板上釘釘。8月23日,哈里斯更是氣勢壓人,與特朗普針鋒相對,強調如若她將當選,將確保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強大、最具殺傷力的戰斗力量,堅決支持烏克蘭和北約盟友。可謂前者“駭人聽聞”,后者殺氣騰騰。
關于第三次世界大戰,早先就不絕于耳。今年隨著俄烏戰爭的蔓延,警惕“三戰”的呼聲日益緊迫。
1月,特朗普警告拜登,“不要把美國拖入第三次世界大戰”。
2月,匈牙利總理歐爾班警告歐盟,在沒有權衡利弊的情況下介入俄烏沖突,“很有可能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前奏”。
3月,普京勝選俄新一屆總統后明確指出,如果北約參入俄烏沖突,“離第三次世界大戰僅一步之遙”。
4月,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強調,全球局勢已經徹底混亂,各方需要做好更大規模戰爭的準備。
各國政要紛紛預測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同時,各國民間同樣擔驚受怕,許多學者指出,“如今的世界氛圍和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形勢十分相似”,有人從“天文、地理、人道”的互動角度指出,大戰之后必有大疫,大疫之后必有大戰,確實如此。2019年開始全世界發生了三年罕見大疫,剛剛結束便爆發了俄烏軍事沖突。也有人從玄學的角度占卜: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從1914年7月28日開始,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從1939年9月1日開始,以兩位數為基數相加,都是68,俄開始攻打烏克蘭是2022年2月24日,兩位基數相加,正好也是68,認為第三次世界大戰已經拉開了序幕。
山雨欲來風滿樓。世界各國朝野關注第三次世界大戰決不是空穴來風,這向我們提出了一個事關人類生存與安全的大問題,第三次世界大戰是否已經(或即將)到來?筆者認為,分析研判最重要的是從國際社會的現實出發,有“三大看點”可以幫助我們解開心中的疑惑。
第一大看點是,許多國家對戰爭的認知和行動發生了重大變化,從以往的“和平較量”向“武裝決斗”轉變。近年來,由于領土、海域、資源、民族、宗教等分歧,國與國之間的矛盾在惡性發展,不斷加深和激化,甚至到了要拼出個你死我活方能解決。不久前哈馬斯領袖哈尼亞被“斬首行動”處決,普京也多次有幸躲過“斬首行動”的威脅,便是實例。
從多國相互矛盾看,當下通過談判、以和平的方式基本已無法解決,而另走“快刀斬亂麻”的道路:
思想上,一些國家更看重“武力至上”、“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內”,開戰拼殺,來解決長期糾纏不清的問題。特別是戰爭一旦發生,往往不是一國對打一國,而是一個集團對打另一個集團,牽連范圍甚廣。我們看到俄羅斯與北約、朝鮮與韓國的對立、僵持,長達70多年,經過無數次的切磋、談判、磨合,都無濟于事,如今發展到北約(32個國家)與俄羅斯實質已經開戰,朝鮮與韓國(背后有美國攜眾國)從談判開始,如今“談成”了“完全的敵對關系”而劍拔弩張。
經費上,各國幾乎不惜老本加大對軍事投入,火藥味兒彌漫。 美國是全球軍費開支最高的國家,2023年美國軍費實際開支達9160億美元,同比增長3%,居全球第一,比第二名到第十名的9個國家加起來都多。德國2023年軍費開支達1037億歐元,比2022年增長了近82%。2014年烏克蘭危機以來,北約僅在東歐的軍事支出增加了大約40%。俄羅斯2022年的戰爭支出超過1000億美元,2023年的國防費用達到1550億美元,同比增長68%。日本作為美國第一島鏈上的“柴犬”,2023財年國防費用達559億美元,比2022財年增長了26.3%,創出自二戰以來的新高,預計到2027年,日本還將把國防開支的占比從GDP的1.19%增加到2%,成為僅次于中美的第三大軍費開支國。
各國大力增加軍費開支用意何為?不言而喻。
行動上,國家間的軍備競賽實際早已開始,各種軍事演習和實戰明顯增加。近年來,各國之間的新舊矛盾交替涌現,爭相發展新式武器、研究新式戰術、進行多領域、多組合的軍事演習成為一種強勁趨勢。全球多個火藥桶在歐洲、中東、南亞已經點燃,北非和北美地區的沖突與日俱增。俄烏之戰已經蔓延至俄羅斯國內。新一輪巴以沖突引發多國互打,隨時可能演變成第六次中東戰爭。朝鮮半島的局勢越發緊張。一些南亞國家刀槍相交。美國在我南海和臺灣不斷攪局,并教唆菲律賓挑釁我主權,企圖俄烏戰爭之后,集中火力對我挑起戰事。
根據聯合國去年數據,最近十年,全球爆發區域軍事沖突造成23萬人死亡,比上一個十年增長近一倍,其中俄烏之戰死亡人數最多。大約15個國家因戰爭出現的難民人口超過總人口的5%,致使全球經濟直接和間接損失高達17.5萬億美元。
全球重點地區的戰火不斷蔓延,以及廣泛區域的潛在危機,正像烈火在烘烤“地球村”青翠的林木,濕柴會變干柴,干柴易被點燃,局部戰爭釀成世界大戰。
第二大看點是,美國強權獨霸惡行將中俄列為戰略對手,并在全球到處煽風點火,是擾亂國際安全之根、策動戰爭頻發之源。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超級大國往往對國際社會的穩定與發展能起到十分重要的引導作用。現如今,美國作為一超獨霸,扮演著“國際警察”的角色,卻到處為非作歹。2017年特朗普上臺不久,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便把中俄兩國同時列為戰略對手,當下已在西半球挑起了俄烏戰爭,欲徹底消弱、瓦解俄羅斯,下一步還準備在東半球挑起臺海之戰,與中國對決,遏制中國發展,確保美國世界霸主地位。
現如今美國與65個國家建立了同盟關系,在海外建立了370多個軍事基地,分布在140多個國家和地區,駐軍30多萬。長期以來,美國要么以“顏色革命”的形式,顛覆一些國家的政權 ,擾亂涉事國家的安全,要么親自出兵打仗,掀起戰爭惡浪,無論在世界什么地方都有美國作惡的影子,成為世界戰亂和不得安寧的始作俑者。
第三大看點是,聯合國制止戰爭、維護世界和平的作用被嚴重破壞,國際秩序變亂無常。1945年成立的聯合國宗旨是: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促進國際合作與發展。聯合國本身和會員國遵循的原則是:各會員國主權平等,履行憲章規定的義務,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禁止對其他國家進行武力威脅或使用武力,集體協作,不干涉任何國家內政等。對照聯合國近80年的風雨歷程,聯系當今世界充滿血與火的場景,可以說聯合國在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方面,費時不少,但絕對沒有權威,更談不上建功,僅起到“表態俱樂部、互懟沙龍”的作用。
根據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的數據統計,1945年至1960年期間,全球武裝沖突沒有一年超過20起,而在2019年達到54起。近年來,戰亂和沖突陡增,據俄衛星通訊社報道, “全球和平指數”顯示,截至今年6月11日,全球正在交戰的沖突56場,達到二戰結束以來的最高峰值。
聯合國在地緣政治方面的無能,理所當然受到舉世批評甚至詬病。現任秘書長古特雷斯承認,“我們最嚴重的不足……是對預防危機無能為力。世界在變革,聯合國需要改革”。有西方媒體明確發聲,“如今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世界本就沒有什么規矩可言”,“說到底各國都是在為自己的生存空間而戰斗,一切都在朝著失控的邊緣滑落”。
當今的世界是變亂交織的世界,且國際形勢在加速演變,而面對當前全球性的嚴峻形勢,現實能量無力回天。只有通過軍事手段——政治的最高形式推動裂變。筆者認為,第三次世界大戰正向我們走來!
深問一下,為什么說第三次世界大戰正向我們走來?
一是人性使然,叢林法則驅動。人類是動物的進化,進化奔向文明,但亦然遺留了動物的自私、貪婪、甚至獸性的野蠻和殘暴。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從而釀成戰爭。
二是長久堆積,逢時而爆。理論上講,人類不會有永久的和平,和久必戰,戰久必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至今近80年了,如此漫長的和平光陰聚積了眾多的矛盾,疊加碰撞,交織發酵,矛盾上升為沖突,沖突發展為戰爭成為必然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