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馬斯領導人哈尼亞在伊朗遇襲身亡,震動了整個輿論界。這件事影響非常深遠。
哈馬斯聲明說,罪魁禍首是以色列。
以色列和美國方面,暫時沉默,不予置評。
首先,哈尼亞前不久剛剛簽署《北京宣言》,試圖建立巴勒斯坦統一聯合陣線。這件事是巴勒斯坦團結的一個里程碑,也是中國在中東影響力擴大的標志。然而此事剛過不久,哈尼亞就遇襲身亡,輿論界有聲音疑惑,中國是不是也因此而失了面子。其實這和中國有什么關系?中國只是搭建一個平臺,促進中東和平而已,又不提供保護傘服務。而且大國做事,有既定戰略,不會因一城一地一人的得失而改變。
其次,這種襲殺方式的斗爭,無疑會讓中東局面更為復雜殘酷。過去幾十年,以色列在中東殺了很多阿拉伯的敵對派領導人,其中就包括哈馬斯創始人亞辛,但是并沒能解決中東亂局,反而讓局勢更加混亂。殺了哈尼亞,能消滅哈馬斯么?顯然也不能;反而會讓哈馬斯變得更為不可預測。而且中東那個地方,即便哈馬斯不存在了,還會有其他激進組織。說白了,只要仇恨還在,矛盾還在,沖突還在,利益糾紛還在,那么激進組織就會如同雨后春筍,延綿不絕。
第三,伊朗處境尷尬。
哈尼亞這次去伊朗,是出席總統就職儀式。這種情況下伊朗的處境就很微妙。
輿論界普遍認為,伊朗是哈馬斯的大哥。哈尼亞本人常駐卡塔爾,由于卡塔爾在阿拉伯世界和西方都有一定的分量,哈尼亞倒也安全。以色列與哈馬斯的戰爭爆發之后,哈尼亞經常去伊朗,并且和伊朗高層會面互動。
由于伊朗和以色列關系也不好,伊朗很多重要人物遇襲,也和以色列有關。比方說當初蘇萊曼尼遇襲,雖然是特朗普下達命令,大概率也有以色列提供情報。再比方說伊朗首席核科學家遇襲,大概率也和以色列有關。前不久以色列還攻擊了伊朗駐敘利亞大使館的領事館,造成了幾名伊斯蘭革命衛隊軍官去世。所以按照道理上來說,伊朗應該加強內部防御,卻沒想到還是出了這樣的事情。
由于伊朗總統就職儀式有固定的流程,所以哈尼亞在伊朗的公務行程應該是公開的。但是鑒于哈尼亞的特殊處境,他的住所應該是保密的。這種情況下還能遇襲,只能說伊朗內部出了問題。
當然出問題也分幾種情況:
其一是情報系統出問題。這個層面可以參考俄烏戰爭,初期俄軍的軍官經常被狙殺,后來普京改組了俄羅斯情報系統,俄軍軍官陣亡率就下降了不少。關注輿論界的朋友都知道,伊朗情報界其實問題很大,被滲透得很嚴重。過去若干年,伊朗除了重要人物遇襲之外,重要設施也經常遭到破壞。
但是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輿論界也沒有出現過伊朗情報界改組的消息。俄羅斯發現了情報界的問題,迅速改組。但伊朗似乎沒有這樣的動作。這就可能預示著,伊朗的問題,可能不僅僅是情報界。眾所周知,伊朗內部其實也很復雜,有人主張和以色列與美國斗到底,也有人主張和美國和解。所以伊朗和美國的關系,經常劍拔弩張,但也經常秘密談判。所以在伊朗,自然有人支持哈馬斯和以色列死磕,也有人不想哈馬斯礙手礙腳。
所以就哈尼亞在伊朗遇刺這事兒,如果是情報界被滲透,那反而是最樂觀的現象。隨著更多的細節暴露,會有更多真相浮出水面,但并不意味著問題能解決。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