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哈馬斯最高領導人伊斯梅爾·哈尼亞,在德黑蘭遇襲身亡,哈尼亞是在參加完伊朗新總統佩澤什基安的就職典禮,回到住處后,遇害的。
一同遇害的還有一名保鏢。
目前具體的遇襲細節還不清楚,有說是槍手,有說是定時炸彈,還有說是導彈,眾說紛紜,總之就是無法確定,只能等待進一步的消息。
至于是誰干的,壓根不用分析,除了以色列,除了內塔尼亞胡,根本不會有別人。我們看以色列官方在事發后的態度,就知道了。
以色列發言人的態度是,拒絕發表評論。
過往每一次,以色列的對手出了什么大事,比如伊朗駐敘利亞大使館被炸了,克爾曼省發生重大恐怖襲擊了,以色列官方的態度都是“拒絕發表評論”。
等同于默認。
也只有以色列,或者說內塔尼亞胡有這樣的作案動機,美國反而動機不大。我多次說過,拜登并不想襲擊伊朗(下面的人獨走另說),至少不想和伊朗搞得太僵。
這樣不符合美國的利益。
奧巴馬當年搞《伊核協議》,放松對伊朗制裁,就是不希望“中俄伊三角”成型,拜登遵循的也是奧巴馬的路線,建制派那幫人對布熱津斯基的《大棋局》是非常熟悉的。
以色列就不同了,它有襲擊伊朗的需求,事情鬧得越大,就越能要求美國下場保它。
尤其是近期,以色列占領的戈蘭高地上,一個德魯茲人小鎮的足球場遭到火箭彈襲擊,造成12人死亡,數十人受傷,死傷者大部分是正在踢球的兒童。
而且都是德魯茲人,不是猶太人,雖然那個小鎮已經被以色列占領幾十年了,但這些德魯茲人并不認為自己是以色列人,他們依舊認為自己是敘利亞人。
整件事疑點很多,外界不少人懷疑是IDF的導彈誤落入足球場,但以色列極右翼抓住這件事大做文章,強行認定兇手為真主黨。
他們痛批內塔過于軟弱,紛紛要求北伐黎巴嫩,展開報復。
正在美國訪問的內塔,只得緊急返回。接著內閣會議也開了,北伐計劃也批準了,但磨磨蹭蹭地就是不北伐,原因嘛大家也知道——它不敢,沒有再開一局的能力。
從去年11月開始揚言北伐,到今天都沒有北伐,但事情畢竟出了,內塔要是不報復一下,不整點大活兒,就無法對內交代。
剛好,哈尼亞要去德黑蘭參加佩澤什基安的就職典禮,行蹤是確定的,是個好機會。把哈尼亞干掉后,內塔就能對內交代,堵住悠悠眾口,暫時不用北伐了。
內塔尼亞胡是本事件的最大受益人,這是顯而易見的。
而且在伊朗新總統的就職典禮當天,干掉了哈尼亞,雖然不是在現場干掉,是回到住所再干掉,但至少也算是就職典禮期間,等于狠狠打了伊朗一記耳光。
很多人感到驚訝,哈尼亞如此重要的賓客都保不住,還是在就職典禮當天,伊朗是被滲透成篩子了。還有人說,會不會是佩澤什基安放水,給西方納的投名狀。
這種猜測沒意義,大概率不是放水,就是單純的防不住,或者說菜。其實沒什么好驚訝的。后發國家被先發國家滲透是正常的,不被滲透很難。
這不是你加強保密措施、安保措施,就能解決的,而是一個整體性的問題。
因為發展水平的緣故,后發國家在意識形態上處于嚴重劣勢,而西方發達國家處于絕對優勢,這就導致他們想找帶路黨簡直太容易了。
有時候帶路黨甚至不要錢,而是主動帶路,因為他們覺得,“太君”來了之后,自己的日子會更好。
想想看咱們國家帶路黨有多少,俄羅斯也好不到哪里去,那一堆寡頭哪個不是帶路黨,要不是西方來了個極限制裁,徹底撕破臉,搞不好京子也是帶路黨的一員。
伊朗的發展水平不如中俄,自然帶路黨是極多的,這不是加強安保措施就能防住的,說不定負責安保的那個人也是帶路黨呢。
宏觀性的問題,不用糾結于技術上的細枝末節,沒意義。
哈尼亞之死,對哈馬斯這個組織和巴勒斯坦局勢,會不會產生重大影響呢?
先說對哈馬斯這個組織的影響。
其實影響不大,哈尼亞雖說是最高領導人,但只是名義上的,實際職責更像外交官,他并不負責具體的戰場指揮,負責戰場指揮的是二號人物葉海亞·辛瓦爾。
別說哈尼亞,就算把辛瓦爾也一起干掉,對哈馬斯指揮系統影響也不大。
因為哈馬斯早就“去中心化”了,并不依賴某個人,這里有必要普及一個冷知識,從意識形態上,伊斯蘭國家對社會主義乃至共產主義,那是相當的敵視。
但在組織形式上,他們卻努力學習社會主義國家,不少中東的組織事實上已經是“列寧式政黨”了,包括哈馬斯、真主黨等等。
比如哈尼亞,他在哈馬斯的職位名叫“政治局主席”,政治局這種機構是列寧式政黨的標配。
組織力量代替個人的好處,就是當某個領導人出事時,組織的運作不會停止,損失也可控,這也是為啥哈馬斯和真主黨明顯變強了,他們也在努力學習。
真主黨更強一點,它甚至能玩兒輕步兵滲透戰術,在北線壓得IDF抬不起頭,十萬猶太殖民者被迫逃離,輕步兵滲透這種戰術,沒有出色的組織和協作能力,是做不到的。
當然,他們目前的政黨形態,和我們還是有很大的不同,準確的說法應該叫“有伊斯蘭特色的列寧式政黨”。
至于對巴勒斯坦局勢的影響,其實是不小的。
今年4月,哈尼亞的三個兒子和幾個孫子,就死于以色列的轟炸,現在本人又遇害了,一家子都死在斗爭的道路上,根本無可挑剔。
再看看那廢物般的法塔赫,連槍都不敢開,如果換你是巴勒斯坦人,你會怎么看?
你肯定支持哈馬斯。
以色列一直宣傳哈尼亞在卡塔爾花天酒地,住豪宅泡嫩模,是腐敗分子,加沙人民不要支持他云云。
現在好了,把人家弄死了,死者為大是全世界的文化,哈尼亞直接在巴勒斯坦民間封圣。哈馬斯的支持率只會更高,哈馬斯內部會更團結,IDF更無法拿下加沙,是毫無疑問的。
這就是一步滿足內塔尼亞胡個人利益的棋,對于以色列的國家利益而言,是有嚴重負面影響的。在這一點上,內塔尼亞胡遠不如普京。
普京就知道,不能殺澤連斯基,否則你讓他封圣了,烏克蘭上下團結起來,更難打。
當然,要說一點好處沒有,也不對。
加沙打了十個月拿不下,內塔不知道怎么結束戰爭,戰也不是,退也不行。現在哈尼亞死了,以此為理由宣布結束戰爭,全面撤軍,是可行的,如果內塔能摁住那幫極右翼的話。
摁不住就沒辦法了,只能繼續打打停停。
佩澤什基安是希望與西方緩和關系的,現在內塔在德黑蘭這么搞,弄得伊朗上下都沒面子,不得不給點姿態,短期內是沒希望緩和了。
要知道,伊朗整體是很親美的,卻屢次投美而不得,連緩和對美關系都做不到,這里面以色列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甚至是最大的作用。
每當美國政府試圖與伊朗緩和關系,以色列就要整點大活,來破壞和談,懂王為啥會撕毀《伊核協議》,歸根結底是以色列反對。
懂王只是取悅以色列罷了,雖然一切不符合美國利益,但是符合以色列和內塔本人的利益呀。
要不是他們整活,拉美國下水,全世界就不會知道,原來美國還有這弱點。以色列的存在,還有內塔本人的存在,符合大多數國家的利益。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