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7月5日消息,在4日舉行的英國議會下院選舉中,英國工黨贏得過半數席位,將成為執政黨,由該黨領袖基爾·斯塔默出任英國首相。
工黨在下議院650個議席中贏得了410席,保守黨僅獲得119席,遠低于議會解散時的346席。
保守黨領袖、英國首相蘇納克隨后承認敗選,并向英國國王提交了辭呈。
他在辭職講話中表示自己非常抱歉,并對敗選結果負責。
保守黨可謂是輸到脫褲,顏面全無,唯一的體面就是由印度裔承擔慘敗責任。
62歲的斯塔默到白金漢宮覲見了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獲得國王批準后正式成為英國首相(照片是他以前被授勛的場面)
單純地從選舉角度看,工黨贏了。
但對英國人來說,則沒有贏家。因為困擾老百姓的諸多問題仍然存在。
從英國八年換了六任首相的節奏來說,斯塔默能在唐寧街10號呆多久也是個問號。
卡梅倫,2010-2016;特蕾莎.梅,2016-2019;約翰遜,2019-2022;特拉斯,45天;蘇納克,2022-2024;斯塔默?
工黨大勝保守黨,難道真是因為保守黨有多爛,工黨有多優秀嗎?
都不是!從本質上來說,資本主義國家的所謂“民主鐘擺”,無非是資本集團操縱的一場金錢和媒體的選舉游戲。
這次更加嚴重,因為猶太資本集團深深地干涉了英國政治。
斯塔默的妻子維多利亞·斯塔默就是一位猶太人,夫妻二人平時按照猶太習俗生活,比如安息日晚餐。
斯塔默是向猶太資本集團遞上投名狀才得到了對方的全力支持。
所謂投名狀就是:清洗工黨內部的“反猶”勢力。
先介紹一下斯塔默本人。
斯塔默來自工人階級家庭,生于1962年,母親是一名護士,父親是一名工匠。
父母都是工黨支持者,他的名字“基爾”就是來自于首位工黨議員基爾.哈迪( Keir Hardie)
家中收入微薄,還曾因付不出電話費而被切斷電話的經歷。一家人從未離開過英國,節約到連意大利面都很少品嘗。
但他的父母相信讀書是孩子唯一的出路,全力供養他讀書。
他母親后來患上了嚴重“退行性炎癥綜合癥”,如果沒有英國公立醫院,這個家庭將陷入滅頂之災。
所以,斯塔默對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十分尊重和珍惜。
由于他學習刻苦,被一所精英高中錄取。1985年考入利茲大學,后在牛津大學學習了一年的民法。
同時,他也是倫敦北部一家業余足球俱樂部的隊員。
離開學校后,他成為了一名律師,主要業務在人權、全球廢死領域。
2002年4月,成為御用大律師。
2007年,他與祖籍波蘭的猶太裔女律師維多利亞·亞歷山大結婚。
2008年11月,他成為皇家檢察院檢察長。2013年11月,退休。
2014年12月,開始投身政治事務,成為工黨議員候選人并當選。
他的政治人設:社會主義者、國有化支持者、工人階級、無神論者、素食主義、人權衛士。
但事實上,他是一名投機分子,早就背叛了工人階級。
起初,他在工黨內部并沒有多少政治基礎,工黨的領袖是科爾賓。
科爾賓與特蕾莎.梅的辯論可能是英國幾十年來最精彩的政治辯論。
猶太集團一直想把帶有“反猶”色彩的科爾賓從政壇趕走。因此,科爾賓每次帶領工黨參加大選,都是一敗涂地,沒有資金資助,也沒有媒體造勢。
2019年12月13日,科爾賓與約翰遜對決,結果保守黨拿下了364 個席位,工黨慘敗,是自1986年以來敗得最慘的一次。
在斯塔默等人的逼宮之下,科爾賓宣布辭去黨主席一職。
2020年1月,斯塔默宣布參選黨主席。
在競選時,斯塔默聲稱自己是社會主義者,他承諾:
一、鐵路國有化
二、水資源國有化
三、郵政國有化
四、能源國有化
五、提高英國最富有的5%群體的個人所得稅
……
共有十項社會主義承諾。
4月,他當選工黨黨主席。然后,他就不再提及這些承諾,在工黨左翼黨員追問下,2022年,斯塔默干脆表示他不再履行競選時的十項承諾,并否認自己是社會主義者,聲稱要重塑工黨。
英國億萬富翁約翰·考德威爾對BBC表示,“基爾所做的就是清除了工黨黨內所有的左翼成分,這完全符合我作為一名商業資本家的立場。”
考德威爾是代表猶太資本集團表態的,他原先是保守黨的大金主。
此時,斯塔默黨主席地位已非常穩固,他也不再掩飾與猶太集團之間的親密關系。
7月4日英國議會大選之前,親以色列的猶太金主們紛紛拋棄蘇納克,轉而贊助斯塔默。
斯塔默與英國猶太集團之間的關系遠遠不只是他的妻子,更重要的是他的投名狀:工黨內部已無“反猶分子”。
科爾賓的工黨,一直在為巴勒斯坦發聲,2014年,他領導了倫敦反對以色列加沙戰爭的大游行。
英國猶太人代表委員會(Board of Deputies of British Jews)對科爾賓以及工黨施壓,要求他們處理“反猶分子”。
斯塔默等黨內親猶太勢力也在挖科爾賓反猶黑料,科爾賓三大罪狀:
一、科爾賓在2011年為英國著名哲學家、經濟學家霍布森(John Atkinson Hobson)再版的書籍《帝國主義》一書作序。
這本書是霍布森在1902年寫的,書中預言,歐洲金融體系被一小撮猶太人操控,他們會將歐洲置于險地。
科爾賓在再版序言中,使用了 “杰出的”、”有先見之明的”等詞匯來形容該書,激怒了英國猶太人。
二、2012年科爾賓在臉書上支持一位藝術家的壁畫。
畫中顯示:一群西裝革履的大鼻子金融家(暗指盎格魯--猶太人聯盟)坐在一起玩“大富翁”游戲,上方懸掛著疑似共濟會的標志,而支撐桌子的是一群底層人民。
由于科爾賓留言支持了這幅畫,大大增加了此畫的影響力。
三、科爾賓于2018年承諾,如果工黨在2019年獲勝,英國政府將承認巴勒斯坦建國,并停止向以色列出售軍火,他還在利物浦黨代會上升起了巴勒斯坦國旗。
這些事情都引起了英國猶太人群體的恐慌,科爾賓被黨內外的猶太人勢力追著打,直到他下臺仍不罷休。
科爾賓曾為此被迫道歉,但他否認自己是“反猶主義”,他只是“反猶太復國主義”。
2019年底,科爾賓因選舉慘敗辭職,但斯塔默成為黨主席后,則將提拔他的科爾賓開除黨籍,以絕后患。
除此之外,工黨黨鞭莎拉·納茲也因提議“將以色列國遷移到美國去”(諷刺美以勾結關系)被開除出黨。
前倫敦市長肯·利文斯通因為支持她,也被黨內停職。
在斯塔默等人掀起“工黨大清洗”運動之中,自2018年4月至今,有296人被開除;227人被處分。
另有數百人自動離開工黨,追隨科爾賓,準備建立新的左翼政黨。
科爾賓此次獨立參選,在沒有工黨資源支持的情況下,他在北伊斯靈頓成功當選議員,這位“首相克星”的聲望可見一斑。
如果按照選舉邏輯來說,工黨這五年來一直在分裂,骨干流失,它的競爭力量在減弱,很難贏。
但有趣的是,工黨居然大獲全勝,憑什么?還不是猶太集團在操縱。
他們不想科爾賓贏,科爾賓就永遠成為不了首相;他們想讓“新星”斯塔默贏,他就成了英國首相。
如果英國人再意識不到問題的嚴重性,將來還有得苦,因為斯塔默的主要服務對象不是英國人。
而BBC、《泰晤士報》、《衛報》、《每日郵報》都在煞有其事地分析兩黨輸贏原因,以及新內閣的政策變化。它們決不想讓英國人看到誰才是選舉的操縱者?
選舉塵埃落定,英國新內閣即將成立。只是希望它少出來折騰,對華政策現實一點,畢竟猶太人也是要做生意的。
至于中英關系走向,不要幻想有大的突破,因為斯塔默是個言而無信的政客。
英國不是沒有健康的政治力量,但他們在選舉游戲當中沒有出頭之日。
大英帝國早已日落西山,無論保守黨還是工黨都救不了它,英國不要把自己想得太重要。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